连着放晴几日,林禾把烘在竹焙笼里的小板鲫也拿出来晒。
挂在围栏上的油菜籽也从黄绿色逐渐变成白褐色,已经完全成熟。
放在底下的草垫也接到不少黑色的油菜籽,林禾把这些油菜籽收拢到一起,又扯了四捆油菜籽下来放在草垫上。
“大山,把昨晚削好的木棒拿出来!”
林禾把两捆油菜籽合成一捧,双手握住轻轻抖动,将本来就要爆开的油菜籽抖落。
沈大山应声进去拿木棒,王三娘也跟着一起出来帮忙。
油菜籽晒干之后要脱粒,用连枷拍打油菜籽是最方便的,但条件有限,用擀面杖长度的粗木棒拍打也是一样的效果。
“大山,你收着点力气,别把籽粒也一起敲碎了。”林禾手上握着木棒,还没忘记叮嘱沈大山。
“娘,我晓得嘞!”
沈大山从前也打过油菜籽,动作娴熟,一拍一转一抖,油菜荚被敲开,黑色的油菜籽簌簌往下落。
三人各自占据草席的一角,拍打着从围栏上取下来的油菜籽,不到两个时辰,全部的油菜籽都脱完籽。
脱粒的油菜并不意味着就能榨油了,还得将混在油菜籽里面的碎秸秆、空壳灰尘和泥土一类的杂物都清除干净。
没有风车,用簸箕也一样可以。
林禾取来簸箕,王三娘和沈大山已经把敲下来的油菜籽都堆在一起。
见林禾过来,二人分走另外两个簸箕,将草席上的油菜籽都扒进簸箕中。
簸箕上下抖动间带起来的风,顺理成章地将油菜籽中的空壳和碎秸秆之类的杂物都吹了出去。
“大妞、二妞,你们两个站远一点,等下这些东西都落到你们身上了。”
王三娘见两个孩子站在下风口,出言催促二人离开。
去除完杂物的油菜籽,重新倒出来放在草席上继续晾晒,直到摸上去不粘手,能用手指轻轻碾压破开就可以用来榨油了。
林禾拍了拍手上的灰,直起身子,“行了,晒着吧!等过两个时辰再来翻动。”
干活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处理完油菜籽一个上午就过完了。
吃过午膳后,各自都有事情要忙。
王三娘得再烧制一窑陶器出来,最缺的就是舀水的勺子和装水的陶桶。
沈大山忙着修补山洞前的平地,前几日下雨,原本平整的地面变得坑坑洼洼。
稍微下一点雨,走动过后,门前都是深一个浅一个的脚印,裤腿鞋子上沾满黄泥巴。
不仅不方便走动,就连晾晒东西都很不方便,草席只能挑着平整的地方摆。
林禾则要扛着锄头去给刚长来的黄豆苗补苗,还得去梯田里给水稻苗引水。
连着开了几天的太阳,水田里的水不够,每日都得盯着。
种地瞧着只是春耕秋收,其实其中的门道和琐事数不胜数,但凡哪一个环节落下了,错过了合适的季节,前面的努力都要白费。
为了吃一口饭,是很不容易的。
两个双胞胎得知草编玩偶卖了大价钱后,热衷于在山上找各种藤蔓树叶,变着花样的琢磨着编各种动物、妖精。
林禾没出门前,这两人就不见了。
山上没有大的猛兽,林禾也就随她们去了。
有大妞在,二妞也不出了事。
短短几天时间,黄豆苗长势喜人,只是有些地方的豆苗长得密集,需要挖出来重新栽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