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掌家小医娘 > 第1342章  三方势力
林震去见完黎昭染,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理阳公府。
夜色已深,寂静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
“咚——咚——”
那一声又一声的,就仿似敲在了人的心上。
林震没有过多停留,迅速地回到了府中。
回到府中,林震独自坐在书房里,烛火摇曳不定,将他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忽长忽短。
桌案上摊开的京师舆图在昏黄灯火下格外醒目,上面用朱砂密密麻麻标注着宫城、兵部、户部、各城门等要害部门的位置。
正如黎炜所说,如今的局势,早已容不得他们置身事外。
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而且往往是最坏的选择。
中立,固然可以选择自保,但现在的形势,却是容不得他选了。
可选对了,可能飞黄腾达。
选错了,就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他的手指在舆图上缓缓移动,从西城门沿着粮道划向宫城,再从兵部移到东城门的方位。
作为西城兵马司指挥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地点的战略意义。
西城门是京师通往城外的咽喉,粮道是全城的生命线,而宫城,则是整个朝廷权力的核心。
指尖触到舆图上的北边时,他忽然顿住,低声自语:“十万边军……”
语气里满是愁绪,目光也沉了下去。
林震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那本泛黄的《兵法要略》。
书页翻动间,一段字映入眼帘:“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他心里清楚,燕王的边军绝非寻常军队。
那是常年在北疆与狄戎厮杀的精锐,若真要攻城,绝不会受限于这般常规之法。
他合上书,指尖在封皮上轻轻摩挲,重新走回桌前,目光再次落回舆图上的北疆驻地。
就在这时,书房门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林震心中一紧,手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佩刀,指节扣住冰凉的刀柄,低声怒喝。
“谁?”
“大人,是小的。”门外传来心腹亲兵张文的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林震松了口气,松开佩刀:“进来。”
张文推门而入,一身戎装未卸,神色却有些紧张,躬身道:“大人,今日城中巡逻时,兄弟们发现了些异常,属下觉得该跟您说一声。”
“哦?什么异常?”林震眉头一皱,身体微微前倾。
“御林军的人在各个城门都加了岗哨,比往日多了近一倍,盘查也格外严。”
“不仅查行人的路引,连车马的货物都要翻一遍。据兄弟们观察,他们不像是例行巡查,倒像是在找什么人,或是防备什么人出城。”张文压低声音,语速也快了几分。
林震心中一动。
难道跟昨日送出的那封密信有关?
不,不应该的。
若是真的察觉了,那也该是来府中直接拿他了,而不是在外头搜索。
想来是又出了什么事了。
他沉声道:“还有别的吗?”
“今日午后,田佟府里来了不少人,都是京营各营的将官,骑马带刀的,看着像是来议事的。兄弟们在街角远远盯着,见那些人进出时脸色都沉得很,没一个有笑意,倒像是出了什么棘手的事。”张文继续汇报,语气里多了几分凝重。
这些信息像一块块拼图,在林震脑中渐渐拼凑出清晰的轮廓。
田佟在加紧拉拢兵力,御林军的异动则说明朝廷并非毫无察觉,各方势力都在暗中布局,就等着一个爆发的时机。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林震挥了挥手,“明日起让兄弟们都打起精神,城内外的动静都盯紧些,不管是王府的人、官员的车驾,还是陌生的行商,有任何异常,立刻来报,不许耽搁。”
“是!”张文躬身退下,轻轻带上了房门。
房中重新恢复安静,只剩下烛火燃烧的细微声响。
林震再次凝视舆图,暗暗盘算着,按照寻常行军速度,就算燕王此刻起兵,赶到安京也需要近一个月。
可田佟等人若真要发动政变,绝不会给燕王留出这么多时间。
他拿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冰凉的茶水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中的焦躁。
忽然,他想起黎炜提到的那个细节。
凤楼说燕王极爱燕王妃,而燕王妃只有世子一个嫡出子嗣。
这个信息像一道光,让他瞬间明白过来。
燕王只有两个儿子,显然他对世子是极为重视的,所以当初为了历练,才会派了晏临楼押送贡品上京,兴许是想让他刷些功绩。
却不曾想,后面发生了这一系列事情。
而晏凤楼敢在理阳公府中安坐,是因为他清楚燕王绝不会坐视两个儿子在京中出事。
那么,也就是说,燕王的驻军肯定是有了变动。
特别是,燕王把最后一个儿子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派入京中,为的是什么呢?恐怕不仅仅是需要人打开城门,探寻京中情况,更是为了世子吧?
“真是一步好棋啊……”林震轻声感叹,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得不承认的佩服。
而那晏凤楼看似被动,实则将理阳公府、甚至自己都算计了进去,这布局的确精妙。
就在这时,房门又响起了轻敲门声,比刚才张文的脚步还要轻。
林震皱眉,沉声道。
“进来。”
这次进来的是府里的老管家林伯,头发已有些花白,手里捧着一封封好的信,神色凝重。
“大人,方才府门外有人送来这封信,说是有急迫的事要交给您,还说务必让您亲自看。小人问他是谁派来的,他只说是大人看了便知,放下信就走了,小的也没来得及多问。”
林震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细腻的白纸,发现上面没有任何落款和标记,只有一道简单的火漆封口。
他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用墨笔写着几个工整的字:“子时,城隍庙后街,有要事相商。”
字迹清虬有力。
林震盯着纸条看了片刻,他并不认识这字迹。
他抬头看向林伯:“送信的是个什么样的人?多大年纪,穿什么衣服?”
“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厮,穿着青布短褂,看着像是普通人家的雇工,说话很利落,放下信就往巷口跑了,小的没追上。”林伯仔细回忆着,“大人,这信来得蹊跷,会不会有危险?”
林震沉思片刻。
这个时候的密信,十有八九与当前的局势有关。
对方选在城隍庙后街那样偏僻的地方,显然是有事相商。
“林伯,你去叫张文来,让他带三个机灵的兄弟,换上便服,远远跟着我。”林震站起身,“让他们别靠太近,也别露行迹,就在巷口附近等着,若是有异动,立刻接应,没我号令,不许擅自行动。”
“大人,这太危险了!”林伯急了,上前一步想劝阻,“不如让张文他们先去探探路,您再去?”
“富贵险中求,现在这种时候,不冒险反而是最大的风险。”林震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对方既然敢约我,就不会轻易动手,他们要的是我的立场,不是我的性命。”
他换上一身更益于行动的深色便服,又将短刀藏在腰间,用衣襟盖住,动作利落。
“……是。”
城隍庙位于西城的偏僻角落,平日里香火就不旺,到了深夜更是人迹罕至,只有几盏残破的灯笼挂在庙门口,在风中摇摇晃晃,投下昏暗的光影。
林震按照信中的时间,准时来到城隍庙后街。
这是一条狭窄的小巷,两侧都是低矮的民房,门窗紧闭,连狗吠声都听不到,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巷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刚走到巷口,一道身影从民房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动作很轻很优雅。
那是个中年文士,身穿青色长袍,腰间系着一块玉佩,看起来温文尔雅,颇有书卷气。
可林震的目光扫过他的手脚,步态稳健,没有书生常见的文弱,眼神锐利得像鹰隼,显然不是普通的读书人。
“林指挥使,久仰大名。”文士上前一步,拱手施礼,语气平和,。
“阁下是?”林震没有放松警惕,双手按在腰间,目光紧盯着对方。
“在下姓杨,旁人都称一声杨先生。”文士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几分精明,“在下深夜前来,是想与林指挥使商议一桩关乎天下安危的大事。”
林震心中一动。
杨先生?
这个名字他似乎在京中官员的闲谈中听过。
“杨先生深夜约我至荒郊野外的,不知有何指教?”林震不动声色地发问,语气平淡。
杨先生笑了笑,也不在意他的反应,慢慢道:“林指挥使,当前朝局动荡,皇上龙体有违,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想必您也有所察觉。”
“有些人妄图趁此机会作乱,颠覆社稷,让百姓陷入战乱。但也有人希望能守住朝廷的稳定,护住京师的安宁,不让乱局蔓延。”
“看来杨先生是忧国忧民之人,只是不知阁下今日前来,代表的又是哪一方呢?”林震直言不讳,目光锐利如刀,紧紧锁在对方身上。
杨先生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抬手轻轻理了理衣襟,微微一拱手,也不绕圈子:“在下代表的是江阁老而来。”
“王爷深知当前局势险恶,江阁老等人野心勃勃,早已暗中勾结势力,图谋不轨,特派在下前来,希望能与林指挥使携手,共同维护京师的安宁,护住皇上的安危。”
“近来朝局动荡,皇上龙体违和,阁老日夜忧心社稷安危,深知当前局势之险恶,若不及时扼制乱局,恐生颠覆之祸。此次特命在下前来,便是希望能与林指挥使携手,共同维护朝廷的法统与安定。”
果然是江峰的人,也就是誉王一方。
林震心中瞬间了然。
江峰身为文臣之首,向来是誉王最坚实的后盾,此刻主动联络自己,显然是想借西城兵马司的兵权,为誉王继承大统铺路。
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只微微颔首,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江阁老是有何想法?”
“阁老已通过密线得到可靠消息,田佟等人早已暗中勾结,正在密谋政变。”王先生倒也没隐瞒,直白道,“他们打算等皇上驾崩的消息传出后,立刻调动京营与御林军的兵力,控制宫城、兵部与各城门要害,再伪造先帝遗诏,强行拥立安王登基。”
“更危险的是,他们已经暗中联络了一些外藩势力,打算里应外合,一旦事成,整个朝廷都要落入他们手中。”
这个消息让林震心中一震。
他原以为文官集团对武将的动向只会略知一二,没想到江峰竟能掌握外藩勾结这样的细节,看来他倒是小瞧了那群文官。
“他们竟然敢?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林震微微蹙眉,“那阁老是打算如何?”
“江首辅如今代皇上处理朝政,自是拥戴皇上的。”杨先生淡淡道,“安王等人狼子野心,竟是想趁着圣上病重夺权,实是罪当容诛。我们为了江山社稷,都不能叫他们得逞,不然岂不是战火燎原,叫黎明百姓遭难了!”
“难道江首辅是打算动手?”林震问道,“可据我所知,田佟等人手中至少有上万兵马,江首辅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是打算如何抵抗那千斤巨力?”
“所以,我来寻林指挥使了。”杨先生微微一笑,朝着林震拱手作揖道,“我知晓,林家乃是世代良臣忠将,心中爱国爱民,定是不能接受这些人颠覆江山社稷的。”
“西城兵马司主管西城门,手中有兵将三千余人,一旦林指挥使肯出手,定能抵挡一二。”
林震苦涩一笑,“我不过区区数千人,如何能跟田佟他们手中的数万兵马抗衡?杨先生,你未免太看得起我了?再说,若是陛下肯露面,田佟等人也不敢生那等大逆不道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