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墓奇灯
在那地处偏远却又藏着诸多古老传说的青山县境内,有一座神秘的古墓被偶然发现。这座古墓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森气息,仿佛岁月的尘埃也掩盖不住其中的诡秘。当地的百姓们听闻古墓现世,皆是又惊又惧,私下里纷纷传言着古墓中定是有着不祥之物,可好奇心作祟,还是有不少人围聚在古墓周围,想要一探究竟。
县衙听闻此事,自然不敢怠慢,赶忙派遣了一队衙役,在经验丰富的老捕头带领下,前去查看古墓情况,以防有盗墓贼趁机作乱或是出现什么危及百姓安危的状况。
衙役们进入古墓后,只见里面幽深昏暗,墙壁上满是斑驳的壁画,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依旧能看出画中描绘的是一些祭祀、丧葬的场景,画面中的人物表情怪异,透着一股浓浓的诡异氛围。墓室中摆放着各种古老的器具,陶器、青铜器琳琅满目,大多都已蒙上了厚厚的灰尘,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就在众人小心地在古墓中搜寻查看时,一名眼尖的衙役在墓室的角落里发现了一盏造型奇特的青铜灯。那青铜灯约有半人高,灯座呈方形,四周雕刻着精细却又让人看了心生寒意的图案,有面目狰狞的恶鬼,张牙舞爪地似乎在挣扎着什么,还有一些扭曲的人形,仿佛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灯柱上则盘绕着几条栩栩如生的蛟龙,龙鳞都清晰可见,只是那龙的神态却透着一股凶煞之气,不像平日里象征祥瑞的模样。灯盏部分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微微卷曲,只是那原本应是金黄色的灯油早已干涸,变成了黑乎乎的一团。
众人见这青铜灯造型精美却又透着古怪,便商议着将它带回府衙,也好让县太爷看看,说不定是个稀罕物件,能为这小小的青山县增添些别样的色彩。于是,几个衙役小心翼翼地抬起青铜灯,慢慢走出了古墓。
回到县衙后,县太爷对这青铜灯也颇感兴趣,命人将其擦拭干净,放置在县衙的一间偏房之中,想着等找个懂行的人来好好品鉴一番,也好知晓其来历和价值。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这青铜灯的出现,竟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给整个青山县带来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2
灯影惊魂
夜幕降临,县衙里的灯火渐次亮起,值夜的衙役们如往常一样,开始了各自的巡逻任务。负责看守那间放置青铜灯偏房的,是一位年轻力壮的衙役,名叫小李。小李平日里为人老实,做事也认真负责,虽说对这突然出现的青铜灯也觉得有些奇怪,但想着不过是一件从古墓里挖出来的老物件,便也没太放在心上。
当夜色渐深,四周都安静下来后,小李坐在偏房外的凳子上,偶尔打个哈欠,强撑着困意坚守岗位。突然,他隐隐听到从房内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仿佛是有人在缓缓踱步的声音。小李心中一惊,心想这屋里除了那盏青铜灯,并无其他活物呀,怎么会有踱步声呢
他赶忙站起身来,手持灯笼,朝着房内走去。推开门的瞬间,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屋内的青铜灯不知何时被点亮了,那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定,将周围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墙壁上,显得格外诡异。
而更让小李惊恐的是,在那灯光映照出的影子里,竟出现了一个无头的人形影子,那影子身材高大,身着一袭古装,正绕着青铜灯台缓缓踱步,每走一步,都仿佛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沉重与阴森,仿佛是从地狱深处爬出来的恶鬼,在寻找着什么。
小李吓得双腿发软,手中的灯笼都差点掉落在地,他想大声呼喊求救,可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发不出半点声音。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无头人影,只见人影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存在,突然停住了脚步,然后缓缓地朝着他这边
看
了过来,尽管没有头颅,但小李却能感觉到一股冰冷的目光正盯着自己,那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心头,让他的全身都开始颤抖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间,也许过了很久,那无头人影又开始缓缓移动起来,继续绕着灯台踱步,仿佛刚刚只是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小李这才回过神来,他再也顾不得许多,转身拼命地朝着房外跑去,边跑边大声呼喊着:有鬼啊!有鬼啊!
他的呼喊声打破了县衙夜晚的宁静,其他衙役们听到动静,纷纷赶来,众人手持武器,朝着那偏房围了过去。可当他们冲进房内时,却发现青铜灯已经熄灭了,屋内除了那依旧静静放置在原地的青铜灯,并无其他异样,哪里有什么无头人影。
众人看着脸色惨白、惊魂未定的小李,都觉得他是不是夜里犯困,看花眼了,便安慰了他几句,又各自散去,继续巡逻。小李却知道自己看到的绝非幻觉,可此刻大家都不相信他,他也只能怀着满心的恐惧,回到自己的住处,一夜未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无头人影的可怕模样。
3
命案突发
第二日清晨,县衙里一如往常般忙碌起来,可当负责打扫的杂役来到那间放置青铜灯的偏房时,却发出了一声惊恐的尖叫。那尖叫声瞬间打破了县衙的平静,众人纷纷朝着偏房跑去,只见那杂役瘫倒在门口,手指颤抖地指着屋内,脸色惨白如纸,嘴里哆哆嗦嗦地说着:死……
死人了……
众人冲进屋内,只见昨日守灯的小李横躺在地上,早已没了气息,而他的头颅却不知去向,地上满是鲜血,触目惊心。在他的尸体旁,散落着青铜灯的灯芯,那灯芯上竟缠着一缕乌黑的长发,长发在血迹的浸染下,显得越发诡异。
衙役们见状,都吓得不轻,赶忙去禀报了县太爷。县太爷听闻此事,也是大惊失色,当下便命人去请青山县最有名的仵作前来查验尸体,同时,让捕头燕十三尽快查明此案,毕竟在县衙之中发生如此离奇的命案,若是传了出去,定会引起百姓的恐慌。
燕十三是青山县出了名的捕头,他武艺高强,办案经验丰富,一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一切表象,洞察案件背后的真相。他接到命令后,立刻赶到了案发现场,先是仔细查看了小李的尸体,眉头紧皱,心中暗暗思忖着这离奇的死状。
随后,他又蹲下身子,拿起那缠着长发的灯芯,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淡淡的腐臭味传入鼻中,让他不禁皱了皱眉头。接着,他将目光投向了那盏青铜灯,围着青铜灯转了几圈,仔细观察着灯的每一处细节。当他查看灯座底部时,发现那里刻着几行小字,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但燕十三还是费了好大的力气,辨认出了上面刻着的是
血祭三魂,灯引七魄
八个字。
燕十三心中一惊,他深知这几个字绝非寻常,定然与这起命案以及那青铜灯的诡异之处有着莫大的关联。为了弄清楚这青铜灯的来历,他决定去请教一下县里那位学识渊博的老夫子,说不定老夫子能知晓些什么。
老夫子住在县城的东头,平日里深居简出,一心钻研古籍学问。燕十三来到老夫子的住处,将青铜灯的模样以及灯座上刻字的情况详细地描述了一番。老夫子听后,脸色变得极为凝重,他缓缓说道:捕头啊,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啊。据老夫所知,在一些古老的丧葬习俗中,确实存在着以活人头颅献祭来镇压邪祟的说法,那古墓中出土的青铜灯,说不定就是用于此类邪术的器物啊。那灯影中出现的无头人影,或许便是被封印在灯中的冤魂厉鬼,如今这灯被带出古墓,封印松动,怕是要出大乱子了呀。
燕十三听了老夫子的话,心中越发觉得此事棘手,他谢过老夫子后,便匆匆赶回县衙,准备进一步调查这青铜灯以及它背后隐藏的秘密。
4
古墓探秘
燕十三深知,要想弄清楚这青铜灯的秘密,还得从它出土的那座古墓入手。于是,他挑选了几个胆大心细的衙役,再次朝着古墓的方向进发。
一路上,众人的心情都颇为沉重,昨日小李的惨死还历历在目,那诡异的青铜灯仿佛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来到古墓前,那原本被打开的入口此时显得更加幽深黑暗,仿佛是一张通往地狱的大口,正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燕十三深吸一口气,率先踏入古墓之中,衙役们也紧随其后。古墓内依旧弥漫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墙壁上的壁画在火把的映照下,显得越发阴森恐怖,画中的人物仿佛都活了过来,正用那怪异的眼神看着他们。
燕十三沿着墓室的墙壁,仔细查看起那些壁画来,希望能从中找到与青铜灯相关的线索。在一幅较大的壁画上,他发现了一幅描绘祭祀场景的画面,画面中,一群身着奇异服饰的人围站在一盏青铜灯旁,那青铜灯的模样与县衙里的那盏极为相似,而在灯前的地上,摆放着一颗鲜血淋漓的头颅,周围的人都面露敬畏之色,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极为庄重却又残忍的仪式。
壁画的旁边,还有一些模糊不清的文字记载,燕十三虽然看不懂那些古老的文字,但他猜测,这定然是在讲述这青铜灯的用途以及与之相关的祭祀规矩。他赶忙叫来县衙里略通古文字的师爷,让师爷帮忙解读一下。
data-fanqie-type=pay_tag>
师爷仔细端详了许久,眉头紧皱,缓缓说道:捕头,这上面的文字大意是说,此青铜灯乃是为了镇压墓中厉鬼而特制,需每隔百年以活人头颅献祭,方能稳固封印,若是封印被破,那厉鬼便会逃出,为祸人间,而且,凡是接触过此灯的人,都会被厉鬼盯上,灵魂会被慢慢抽离,最终死于非命啊。
燕十三听了,心中一凛,他想起县衙里那些接触过青铜灯的人,后颈都会出现一道淡红色的勒痕,仿佛被无形的手扼住,难道这就是师爷所说的灵魂被抽离的迹象
就在这时,古墓里突然传来一阵阴森的笑声,那笑声回荡在墓室之中,让人听了头皮发麻。衙役们吓得纷纷握紧武器,警惕地看着四周。燕十三大喊一声:大家小心!
话音刚落,只见从墓室的各个角落里涌出了许多黑色的雾气,雾气迅速蔓延开来,将他们笼罩其中。雾气中,隐隐能看到一些扭曲的人形在晃动,仿佛是无数的冤魂在挣扎着想要挣脱束缚。
燕十三挥剑朝着雾气中的人形砍去,可剑刃穿过人形,却如同砍在空气上一般,根本无法对它们造成伤害。那些人形却越逼越近,伸出虚幻的手,朝着衙役们抓来,一时间,众人陷入了苦战之中,只能一边躲避着人形的攻击,一边朝着古墓的出口退去。
好不容易逃出古墓,众人都已是狼狈不堪,燕十三心中明白,这青铜灯的秘密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可怕,而那为祸人间的厉鬼,似乎已经开始行动了,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阻止这场灾难的蔓延。
5
城中诡事
自从小李在县衙离奇死亡后,青山县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县城里开始不断传出各种诡异的事情。
有百姓在夜里听到自家院子里传来奇怪的脚步声,那脚步声沉重而缓慢,仿佛是有什么重物在拖着走,可出门查看时,却什么都看不到,只有一阵阴风吹过,让人浑身发冷。还有的人家,家中的灯火会在半夜突然无故闪烁起来,紧接着,便能看到墙壁上出现一些模糊的人影,人影的形态各异,有的像是在痛苦地挣扎,有的则像是在发出无声的嘶吼,吓得一家人蜷缩在床上,不敢出声。
更可怕的是,县城里有一位卖豆腐的老汉,平日里身体硬朗,可就在一天夜里,他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附身了一般,眼神变得空洞无神,嘴里念念有词,说着一些旁人听不懂的话,然后拿起自家的菜刀,朝着自己的脖子砍去,鲜血喷涌而出,当场就没了性命。而在他死去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根青铜灯的灯芯,那灯芯上同样缠着一缕黑发,与小李尸体旁发现的一模一样。
一时间,整个青山县人心惶惶,百姓们都不敢在夜里出门,家家户户早早地便紧闭门窗,点上灯火,祈求能平安度过这可怕的日子。
县太爷看着县城里的乱象,心急如焚,不断催促燕十三尽快破案,平息这场风波。燕十三也是压力巨大,他一边派人安抚百姓的情绪,一边继续追查青铜灯的线索。
在调查过程中,燕十三发现,凡是出现诡异事件的人家,或多或少都与那座古墓或者县衙里的青铜灯有过一些关联。有的人家曾经有人参与过古墓的挖掘工作,有的则是在县衙里当差的亲属接触过青铜灯。燕十三意识到,这厉鬼似乎是按照某种规律,在寻找着下一个受害者,而他们必须要在更多无辜的人丧命之前,找到破解之法。
他再次来到放置青铜灯的偏房,仔细研究着青铜灯的每一个细节,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被遗漏的线索。这一次,他发现青铜灯的灯柱上,除了雕刻着蛟龙外,还有一些细小的孔洞,孔洞的排列似乎有着某种规律,燕十三猜测,这些孔洞说不定与那厉鬼的封印或者控制之法有关。
为了弄清楚孔洞的秘密,燕十三找来了县里的铁匠、木匠等手艺人,众人围坐在一起,对着青铜灯商讨起来。铁匠拿着工具,轻轻敲打着灯柱,发现孔洞内部似乎是空的,而且隐隐透着一股寒意,仿佛连接着另一个冰冷的世界。
木匠则仔细观察着孔洞的形状和排列,他提出一种设想,也许可以制作一些特殊的木塞,将孔洞堵住,看看是否能阻止厉鬼的行动。燕十三觉得这个办法值得一试,当下便让木匠去准备材料,制作木塞。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县城里又发生了一件更加可怕的事情,让整个局势变得越发危急起来。
6
疫病疑云
青山县的百姓们本就被那接二连三的诡异事件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可没想到,紧接着,县城里竟开始爆发了一场奇怪的疫病。患病的人先是浑身发冷,接着便发起高烧,身上出现一些紫红色的斑点,斑点会逐渐蔓延,最终整个人陷入昏迷,不出几日便会死去。
一时间,县城里的医馆人满为患,郎中们忙得焦头烂额,却始终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场疫病来势汹汹,仿佛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燕十三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场疫病,他心中隐隐觉得,这疫病的爆发或许与青铜灯的诡异事件有着某种关联。于是,他决定去拜访一下县城里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神医,看看老神医对此有什么见解。
老神医的医馆位于县城的中心位置,平日里门庭若市,可如今,因为疫病的缘故,医馆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到处都是病人的呻吟声和家属的哭泣声。
燕十三见到老神医时,老神医正皱着眉头,翻阅着一本本医书,试图从古籍中找到治疗疫病的方法。燕十三说明了来意,老神医抬起头,看着他,缓缓说道:捕头啊,老夫行医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疫病,这病症看似是外感邪气所致,但又与寻常的疫病大不相同,老夫怀疑,这背后恐怕有什么邪祟在作祟啊。
燕十三心中一凛,他将青铜灯的事情以及最近县城里发生的诡异事件都告诉了老神医,老神医听后,脸色变得更加凝重,说道:若是如此,那这疫病极有可能是那被青铜灯释放出来的厉鬼所引发的,厉鬼的怨气太重,污染了县城里的空气和水源,导致百姓们染上这怪病。要想根治这疫病,还得先解决那青铜灯的问题,找出镇压厉鬼的方法才行啊。
燕十三听了老神医的话,心中越发焦急,他告别老神医后,便立刻赶回县衙,与众人商议对策。此时,木匠已经制作好了木塞,正准备将其插入青铜灯的孔洞之中。
燕十三看着那青铜灯,心中默默祈祷着这个方法能够奏效。木匠小心翼翼地将木塞逐个插入孔洞,就在最后一个木塞插入的瞬间,青铜灯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灯盏里原本干涸的灯油仿佛又重新出现了一般,开始缓缓燃烧起来,那火焰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青绿色,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与此同时,县城里那些患病的百姓们的病情似乎变得更加严重了,呻吟声和惨叫声此起彼伏,整个青山县仿佛陷入了人间炼狱一般。
燕十三知道,他们的做法似乎激怒了那厉鬼,情况变得越发糟糕了,他必须要尽快想出其他办法,否则,整个青山县都将毁于一旦。
7
神秘访客
就在燕十三等人陷入困境,一筹莫展之时,县衙外来了一位神秘的访客。那访客身着一袭黑袍,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容,身姿挺拔,步伐沉稳,径直朝着县衙内走来。
门口的衙役见状,赶忙上前阻拦,问道:你是何人来县衙所为何事
黑袍人却不答话,只是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递给衙役。衙役接过一看,脸色顿时一变,赶忙放行,原来那令牌乃是江湖上一个神秘门派的信物,代表着来人身份不凡,且与官府素有往来,见此令牌如见门派掌门亲临。
黑袍人缓缓走进县衙,径直朝着放置青铜灯的偏房走去,燕十三听闻有这般神秘人物到来,也赶忙跟了过去,心中好奇这黑袍人究竟是何来头,又是否能对解决眼前的危机有所帮助。
待走进偏房,黑袍人站定在青铜灯前,静静地凝视着那盏散发着诡异青绿色火焰的灯,半晌未语。燕十三忍不住开口问道:阁下是何人想必此番前来定是知晓这青铜灯的奥秘,还望不吝赐教,救救这青山县的百姓啊。
黑袍人这才缓缓转过身来,压低声音说道:捕头不必心急,我乃青城山玄清派弟子,此次下山游历,听闻此地出了这等邪物作祟之事,特来一看。这青铜灯确实是一件极为凶险的邪器,它本是千年前一位邪修用来封印自己所炼化的厉鬼的法器,那邪修妄图通过不断以活人头颅献祭,汲取厉鬼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修为,却不想最终被厉鬼反噬,同归于尽,可这青铜灯却带着那厉鬼的怨念留了下来,一直被封印在古墓之中,直至此次被你们挖出。
燕十三听了,心中暗自思忖,难怪这青铜灯如此邪门,竟牵扯出这般久远又可怕的过往,当下赶忙问道:那依阁下之见,如今该如何是好我们之前试图堵住灯柱上的孔洞,却不想反而激怒了那厉鬼,使得县城里的疫病越发严重了。
黑袍人微微皱眉,走到青铜灯旁,仔细查看了一番孔洞,说道:你们此举虽意在阻止厉鬼,却不知这孔洞乃是维持那邪术封印的关键所在,虽说是封印,实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贸然堵住,打破了平衡,才让厉鬼的力量得以宣泄,致使疫病爆发。要想彻底解决此事,需找到那邪修当年的修炼功法,知晓其完整的封印之术,再以正道之力逆转这邪术,重新将厉鬼封印回去,方可平息这场灾祸。
燕十三面露难色,说道:那这千年前的功法,又该去哪里寻找呢莫不是要再回那古墓之中查看一番
黑袍人摇摇头,说道:古墓之中即便有记载,也定是残缺不全了,我曾听闻在县城西边的云雾山中,有一座废弃的道观,那道观当年与这邪修有过纠葛,说不定道观中留存着关于那邪修功法的线索,只是那云雾山常年云雾缭绕,山中多有猛兽精怪,凶险异常,你们可要做好准备。
燕十三听了,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说道:为了青山县的百姓,再凶险的地方我等也要去闯一闯,还望阁下能与我们一同前往,也好有个照应。
黑袍人微微点头,说道:既如此,那我便随你们走这一遭,不过,那山中的危险远超你们想象,一切都需听从我的安排。
当下,燕十三挑选了几个武艺高强且胆大心细的衙役,与黑袍人一同朝着云雾山的方向进发。一路上,众人的心情都颇为沉重,深知此次前行关乎着整个青山县百姓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
8
云雾寻踪
众人经过几日的奔波跋涉,终于来到了云雾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整座山都被云雾笼罩,那云雾翻腾涌动,仿佛是一层神秘的面纱,遮住了山中的一切,让人看不真切。时不时传来的野兽吼声,更是为这云雾山增添了几分阴森恐怖的气息。
黑袍人站在山脚下,从怀中掏出几枚丹药,分给众人,说道:这山中迷雾有迷人心智的作用,服下此丹可保一时清醒,大家跟紧我,莫要走散了。
说罢,黑袍人率先踏入山中,燕十三等人赶忙跟上。刚一进山,那浓雾便扑面而来,周围的能见度极低,众人只能靠着黑袍人身上散发的微弱光芒辨认方向。脚下的路崎岖难行,布满了枯枝败叶和大小不一的石块,稍不注意就会滑倒摔伤。
走着走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咆哮声,紧接着,一只体型巨大的黑熊从浓雾中窜了出来,它双目通红,张着血盆大口,朝着众人扑了过来。燕十三大喊一声:小心!
便抽出腰间佩剑,迎了上去。
其他衙役也纷纷举起武器,与黑熊展开搏斗。黑熊皮糙肉厚,力量惊人,衙役们的攻击打在它身上,就如同挠痒痒一般,反而激怒了它,攻击变得更加凶猛起来。黑袍人见状,手中掐起一个法诀,口中念念有词,一道光芒从他手中射出,朝着黑熊飞去,光芒击中黑熊后,黑熊的动作顿时迟缓了一下,眼中露出一丝畏惧之色。
燕十三看准时机,猛地一剑刺向黑熊的咽喉,黑熊发出一声惨叫,轰然倒地,溅起一片尘土。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可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周围的浓雾中又传来了更多的动静,似乎有不少野兽正朝着他们围拢过来。
快走,此地不宜久留!
黑袍人喊道,带着众人加快脚步,朝着山中深处跑去。一路上,他们又遭遇了几次野兽的袭击,好在有黑袍人施展法术相助,众人齐心协力,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躲过了一劫又一劫。
不知走了多久,那浓雾渐渐散去了一些,一座破败的道观出现在了众人眼前。道观的大门早已腐朽不堪,半掩着,门上的匾额歪歪斜斜地挂着,上面的字迹也模糊不清了。道观的墙壁爬满了藤蔓,院子里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仿佛已经被岁月遗忘了许久。
众人走进道观,里面弥漫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味,大殿中的神像也已破败,有的甚至缺胳膊少腿,倒在地上。黑袍人在道观中四处查看,燕十三等人也跟着帮忙寻找线索。
在道观的后殿,黑袍人发现了一个密室的入口,入口处被一块石板挡住,石板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文,符文散发着淡淡的微光,似乎在阻止着外人进入。黑袍人蹲下身子,仔细研究着符文,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过了许久,他才站起身来,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朝着石板打出一道法诀。
石板缓缓移开,露出了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刺鼻的气味从洞中传出,让人忍不住捂住口鼻。黑袍人说道:线索想必就在这密室之中,大家小心,跟紧我。
说罢,便率先走进了密室。
9
密室玄机
众人小心翼翼地跟着黑袍人走进密室,密室里光线昏暗,只有几处墙壁上镶嵌着散发着微弱光芒的夜明珠,勉强能照亮周围的环境。密室的空间不大,四周摆放着一些陈旧的书架和木箱,书架上的书籍大多都已残破不堪,纸张泛黄,仿佛一碰就会化作齑粉。
黑袍人走到书架前,开始一本本地查看起那些古籍来,燕十三等人则在一旁帮忙,将木箱打开,查看里面是否藏有有用的东西。
在一个木箱中,燕十三发现了一本手记,手记的封面已经破损,看不清名字,但翻开一看,里面的内容却让他心头一震。手记上记载着一些关于那邪修的事迹,以及他炼制青铜灯和封印厉的详细过程,虽然有些地方的字迹模糊不清,但已经足够让他们了解到关键的信息。
找到了!
燕十三激动地喊道,赶忙将手记递给黑袍人。黑袍人接过手记,仔细阅读起来,脸上的神情越发凝重,说道:这手记中记载,那邪修封印厉鬼所用的功法,需以自身的三魂七魄为引,再结合五行之力,布下一个逆转的封印阵法,方可将厉鬼的力量压制住,并通过青铜灯上的孔洞来维持平衡,让厉鬼无法挣脱。但如今要逆转这邪术,还需找到五行之力的载体,分别是金之锐器、木之灵根、水之净泉、火之炎晶、土之息壤,集齐这五样东西,再按照特定的方位摆放在青铜灯周围,施展法术,才能重新封印那厉鬼。
燕十三听了,心中虽然觉得任务艰巨,但此刻也别无他法,说道:那我们便赶紧去寻找这五行之力的载体吧,不知这云雾山中可有这些东西
黑袍人思索片刻,说道:这山中确实有可能存在,只是寻找起来并非易事。金之锐器,或许是一件蕴含金属灵力的神兵利器,可能藏在昔日某位修仙者的洞府之中;木之灵根,应是生长在灵气汇聚之地的千年古树之根;水之净泉,需是山中毒瘴之气无法侵染的纯净灵泉;火之炎晶,多在火山熔岩之处,或是曾有地火爆发的地方;土之息壤,据说乃是天地孕育之初的特殊土壤,极为罕见,可能深埋于地下的灵脉交汇处。我们得分头行动,这样才能尽快集齐。
当下,众人商议之后,决定由黑袍人去寻找金之锐器和火之炎晶,毕竟这两样东西所在之处最为凶险,需要有高强的法术才能应对,而燕十三带领衙役们分别去寻找木之灵根、水之净泉和土之息壤。
约定好会合的时间和地点后,众人便各自出发,踏上了寻找五行之力载体的艰难征程。
燕十三带着衙役们在山中四处探寻木之灵根的踪迹,他们沿着山脉不断寻找灵气汇聚的地方,一路上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终于,在一处山谷之中,发现了一棵参天的千年古树,古树的树干粗壮无比,需好几人才能合抱过来,树枝上挂满了藤蔓和青苔,散发着浓郁的生机气息。
这古树如此不凡,想必那木之灵根就在此处了。
燕十三说道,当下便让衙役们帮忙,一起动手挖掘古树周围的泥土,想要找到那传说中的木之灵根。
10
五行齐聚
燕十三等人齐心协力,在千年古树周围奋力挖掘着,泥土不断被翻起,众人的脸上、身上都沾满了泥巴,可却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因为他们都知道,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拯救青山县的百姓。
挖了许久,终于,在古树的根茎深处,他们挖到了一根散发着柔和绿光的树根,那树根看上去晶莹剔透,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木之灵根。燕十三小心翼翼地将木之灵根取出,用布包裹好,放入怀中,心中满是欢喜,总算找到了一样关键的东西。
与此同时,去寻找水之净泉的衙役们也有了收获。他们在云雾山的一处偏僻山谷中,发现了一处泉水,那泉水周围没有丝毫毒瘴之气,水面清澈见底,还散发着淡淡的微光,仿佛是被月光洒落在了人间的仙境之水。用手捧起泉水尝了尝,只觉入口甘甜,让人顿感神清气爽。
这定是水之净泉无疑了。
衙役们兴奋地说道,赶忙用随身携带的容器装了满满一罐水之净泉,然后朝着会合地点赶去。
而寻找土之息壤的衙役们,则费了好大的周折。他们在山中四处探寻灵脉交汇处,通过观察山势、感受地气等方法,不断摸索着。终于,在一处隐蔽的山洞中,发现了地面上有一小片与众不同的土壤,那土壤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金黄色,质地细腻,仿佛有着特殊的灵力波动。
这应该就是土之息壤了吧。
衙役们虽然不敢确定,但还是小心地收集了一些,装进袋子里,匆匆朝着会合地点赶去。
黑袍人那边,经过一番艰难险阻,也成功找到了金之锐器和火之炎晶。那金之锐器是一把尘封在一个古老洞府中的宝剑,宝剑出鞘之时,寒光四射,剑气纵横,显然是一件难得的神兵利器。而火之炎晶则是在一处曾经有地火爆发过的山谷中发现的,那炎晶通体火红,散发着炽热的高温,仿佛一块燃烧着的火焰结晶。
众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在云雾山脚下会合,各自拿出找到的五行之力载体,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即将成功的期待。
五行之力的载体已集齐,我们赶紧回县衙,去封印那青铜灯中的厉鬼吧。
黑袍人说道,众人赶忙启程,朝着青山县的方向赶去。
回到县衙后,众人顾不上休息,径直来到放置青铜灯的偏房。黑袍人按照手记中记载的方位,将金之锐器、木之灵根、水之净泉、火之炎晶、土之息壤分别放置在青铜灯的周围,然后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开始施展起那逆转的封印法术。
随着黑袍人的施法,五行之力的载体开始散发出各自的光芒,金之锐器的寒光、木之灵根的绿光、水之净泉的蓝光、火之炎晶的红光、土之息壤的金光,五色光芒交织在一起,缓缓朝着青铜灯汇聚而去。青铜灯中的青绿色火焰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仿佛在挣扎着反抗,那无头人影的影子也再次出现在灯影之中,发出阵阵阴森的嘶吼声,整个县衙都被一股强大的怨气所笼罩。
黑袍人脸色凝重,加大了施法的力度,燕十三等人在一旁紧张地看着,手中握紧武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渐渐地,五色光芒越来越强盛,将青铜灯完全笼罩其中,那青绿色火焰在光芒的压制下,一点点变小,无头人影的影子也变得越来越淡,最终,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青铜灯中的厉鬼被彻底封印了回去,青铜灯也恢复了平静,那诡异的青绿色火焰熄灭了,只留下原本那干涸的灯盏和安静的灯身。
随着厉鬼被封印,青山县的疫病也奇迹般地开始好转,患病的百姓们逐渐康复,县城里那些诡异的事情也再也没有出现过。百姓们得知是燕十三等人历经千辛万苦封印了厉鬼,拯救了大家,纷纷对他们感恩戴德,整个青山县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祥和。
而那盏青铜灯,在黑袍人的建议下,被重新送回了古墓之中,并且由玄清派的弟子们施展了多重封印,确保它再也不会现世为祸人间。燕十三依旧在青山县当着捕头,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只是每当回想起那段与青铜灯煞斗争的日子,他都会感慨万千,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黑袍人则告别众人,继续他的游历之旅,不过他的事迹,也在青山县的百姓口中流传了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勇敢面对邪恶,守护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