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村阴霾
在那偏远的山旮旯里,有一个名为青岩村的小山村,四周群山环绕,山间云雾缭绕,仿若与世隔绝一般。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脚下,平日里村民们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淳朴生活,鸡鸣犬吠之声交织在一起,倒也透着几分宁静祥和。
然而,这份宁静却在某一日被打破了。先是村东头老李家的小孙子突然不见了踪影,那孩子平日里乖巧懂事,时常在村子里嬉笑玩耍,深受大家的喜爱。老李一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发动了全村的人帮忙寻找,大家把村子里的角角落落都翻了个遍,可连孩子的半点影子都没瞧见。
就在大家焦急万分、一筹莫展之时,村西头的赵家又传来了孩子失踪的消息。赵家的闺女才不过七八岁的年纪,早上出门还活蹦乱跳的,说是去村口找小伙伴们玩,可到了晌午,却始终不见回家。赵家的人寻遍了孩子常去的地方,呼喊声在村子里回荡,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这下,整个青岩村都被笼罩在了一片阴霾之中,村民们人心惶惶,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孩子看得紧紧的,可即便如此,还是不断有孩童莫名失踪。每一户丢了孩子的人家,都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与绝望之中,那哭喊声、哀叹声仿佛是笼罩在村子上空的阴云,怎么也驱散不开。
日子一天天过去,失踪的孩童越来越多,整个村子都陷入了一种恐惧到近乎死寂的氛围中。大家平日里连门都不敢轻易出了,生怕自家的孩子也会在眨眼间消失不见。而那些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巷子、小院子,如今都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大人们焦虑的面容和压抑的叹息声。
直到有一天,村口老槐树下的那口空棺被发现了异样。那口空棺不知在老槐树下放置了多少年,平日里也没人太过在意它,只是偶尔会有顽皮的孩童在棺边玩耍。可这次,当几个胆大的村民路过时,却隐隐听到从棺里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声音,那声音细细弱弱的,像是孩童的呢喃,让人听了不禁毛骨悚然。
村民们壮着胆子走近那口空棺,探头往里一看,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得瘫倒在地。只见失踪的那些孩童们都静静地躺在棺里,一个个面无血色,宛如失去了生机的瓷娃娃一般,可他们的眼睛却睁得大大的,空洞无神地望着上方,嘴里还在反复念叨着一句让人不寒而栗的话:棺中睡,梦里归。
更让人觉得诡异的是,每个孩子的手里都紧紧攥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不同的童谣,那字迹歪歪扭扭,仿佛是孩童在慌乱中仓促写下的。村民们见状,吓得纷纷往村子里跑去,边跑边呼喊着,那惊恐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山村中显得格外刺耳,也将这原本就笼罩在恐惧中的村子,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2
道长到访
这等离奇又恐怖的事情在青岩村传开后,很快就传到了附近的城镇中。人们听闻此事,无不感到心惊胆战,各种猜测和传言也在私底下蔓延开来,有人说是村子里得罪了什么邪祟,遭了报应;也有人说是有恶鬼作祟,专门来收孩童的性命。
就在大家都被这恐惧的氛围笼罩,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村里的老族长想起了一位颇有名望的道士
——
清虚道长。据说这清虚道长道法高深,常年游历四方,降妖除魔,帮助不少地方解决过类似的邪祟之事,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老族长赶忙召集了村里的几位长辈商议,众人一致决定,派人去请清虚道长来村子里看看,希望他能解开这孩童失踪以及棺中诡异现象的谜团,还青岩村一个安宁。
被派去请道长的是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阿强,他一路不敢停歇,翻山越岭,走了好几天的山路,终于找到了清虚道长所在的道观。
那道观坐落在一座清幽的山腰上,四周绿树成荫,云雾缥缈,透着一股神秘的仙家气息。阿强来到道观前,轻轻叩响了门环,不多时,一个小道童打开了门,见是个风尘仆仆的陌生人,便疑惑地问道:施主,你从何处来所为何事呀
阿强赶忙行了一礼,焦急地说道:小道童,我是从青岩村来的,我们村子出了大乱子,好多孩童都失踪了,最后在村口的空棺里被发现,那场景别提多诡异了,老族长听闻道长您道法高深,特让我来请您去村子里看看,救救我们啊。
小道童听了,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说道:你且在此稍等,我去通报师父一声。
说罢,转身进了道观。
不多时,清虚道长在小道童的引领下走了出来。只见道长身着一袭青色道袍,头戴道冠,面容清癯,眼神深邃而锐利,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清虚道长听阿强详细讲述了青岩村发生的事情后,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这等邪异之事,怕是不简单,当下便决定随阿强前往青岩村一探究竟。
一路上,阿强向道长讲述了村子里的一些情况,比如村子的地理位置、平日里的生活习俗等等,希望能给道长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而清虚道长则一边听着,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山势地形,心中隐隐觉得这青岩村似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经过几日的跋涉,终于,他们回到了青岩村。此时的村子,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村民们看到阿强带着清虚道长回来了,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纷纷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孩子们的遭遇,那悲痛和恐惧的神情让人心酸不已。
清虚道长安抚了众人几句,便让村民们先散去,自己则径直朝着村口的老槐树下走去,准备先查看一下那口诡异的空棺。
3
棺中玄机
来到老槐树下,清虚道长看到那口空棺,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寒意。那空棺看上去颇为陈旧,棺木的表面已经有些腐朽,透着一股岁月的沧桑感,可此刻,却因为那棺中的诡异之事,让人觉得它仿佛是一个张着大口的恶魔,散发着阴森恐怖的气息。
道长缓缓走近空棺,先是围着它绕了几圈,仔细观察着棺身的每一处细节,然后从怀中掏出几张符纸,口中念念有词,将符纸朝着棺内抛去。符纸在棺内缓缓飘落,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的反应,这说明棺内暂时没有什么邪祟在作祟,至少不是那种普通的妖魔鬼怪。
接着,清虚道长深吸一口气,俯下身,探入棺内查看那些孩童的情况。只见孩子们的面容依旧毫无血色,身体也冰冷僵硬,那空洞的眼神和嘴里念叨着的
棺中睡,梦里归,让人看了心里直发毛。
道长拿起一个孩子手中攥着的纸条,看着上面写着的童谣,细细琢磨起来。那童谣语句简单,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而且他发现,每首童谣的字数,正好对应着失踪孩童的年龄。比如一个五岁的孩子手中纸条上的童谣就是五个字一句,排列成简短的几句,仿佛有着某种特殊的寓意。
随后,清虚道长又仔细查看了空棺的内壁,这一看,却让他发现了一个更为惊人的秘密。原来,棺内壁上画着一幅幅孩童嬉闹的图,那些图看上去画工颇为粗糙,却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图中的孩童们正在欢快地玩耍着。可再仔细一看,道长却发现,那用来绘制图案的颜料中,竟隐隐混着孩童的骨灰,这一发现让他的脸色变得极为凝重。
这究竟是何人所为竟如此残忍,用这般邪异的手段绘制这些图案,看来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一段极为可怕的往事啊。
清虚道长喃喃自语道,心中越发觉得这青岩村的事情不简单,背后定是牵扯到了什么深仇大恨或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正当他准备进一步查看棺内其他情况时,突然,一阵阴风吹过,老槐树上的枝叶沙沙作响,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乌云笼罩,变得昏暗起来。空棺里的孩童们像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一般,嘴里念叨童谣的声音变得越发急促,那声音在这阴森的氛围中回荡,仿佛是来自地狱的招魂曲,让周围的村民们吓得纷纷往后退去,脸色惨白如纸。
清虚道长见状,赶忙从棺内站起身来,手中掐起一个法诀,口中念念有词,一道光芒从他手中射出,朝着空棺笼罩而去,光芒笼罩之下,孩童们念叨童谣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那阵阴风也停了下来,天空又慢慢恢复了晴朗。
大家莫怕,有我在此,不会让这邪异之物再作怪的。
清虚道长对着周围惊恐的村民们说道,可他心中明白,这只是暂时压制住了诡异的现象,要想真正解开谜团,还得从这村子的过往入手,找出是谁在背后策划了这一切,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
4
深入探寻
清虚道长安抚好村民后,便开始在村子里四处走访调查,希望能从村民们的口中问出一些有用的线索。他先是找到了村里年纪最长的刘婆婆,刘婆婆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经历了村子里的风风雨雨,或许能知晓一些久远的事情。
道长来到刘婆婆家,只见刘婆婆正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眼神有些浑浊,嘴里念叨着一些听不懂的话。清虚道长走上前去,轻声问道:刘婆婆,晚辈清虚,特来向您打听些事儿,您可还记得这村子以前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奇怪的、和孩童有关的事儿呀
刘婆婆抬起头,看了看道长,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说道:奇怪的事儿那都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儿咯,我记得……
好像是在二十年前吧,那时候村子里闹了一场大瘟疫,死了好多人啊,那场景,太可怕了,到处都是哭喊声,大家都害怕被传染,人心惶惶的呀。
清虚道长心中一动,赶忙问道:那这场瘟疫和如今这些孩童的事儿,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呢刘婆婆,您再仔细想想,当时还发生了什么别的事儿吗
data-fanqie-type=pay_tag>
刘婆婆皱着眉头,似乎在努力回忆着,过了一会儿,她的眼神中突然闪过一丝恐惧,声音颤抖地说道:我想起来了,当时……
当时村里的大人们害怕瘟疫蔓延开,商量着……
商量着要把那些还没染上病的孩童都活埋了,说这样就能保住村子,不让瘟疫继续传播了。那时候,好多孩子的爹娘都舍不得啊,可又没办法,为了大家的命,只能狠下心来……
那哭喊声,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太惨了呀。
清虚道长听了,心中一阵恶寒,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看似淳朴的村子,竟然曾经发生过如此残忍的事情。他继续问道:那后来呢,刘婆婆,那些被活埋的孩子都埋在了哪里呀
刘婆婆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太清楚咯,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只记得当时是在村子后面的山脚下挖了个大坑,把孩子们都扔进去埋了,具体位置,我这老糊涂也记不太清了呀。
清虚道长谢过刘婆婆后,便离开了她家,又去询问了其他一些年纪较大的村民,从他们口中得到的信息也大致相同,都提到了二十年前那场瘟疫以及活埋孩童的残忍之举。
当下,清虚道长决定去村子后面的山脚下寻找一下当年的埋尸之地,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什么线索,解开如今这棺中童谣的谜团。
他叫上了几个胆大的村民,一同朝着山脚下走去。那山脚下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想要找到二十年前的埋尸之地谈何容易。众人在草丛中艰难地前行着,一边用镰刀割开挡路的杂草,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希望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走了许久,终于,在一处地势较为低洼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片土地,那土地的颜色与周围稍有不同,看上去仿佛曾经被翻动过,而且隐隐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森气息。
道长,您看这里,会不会就是当年的埋尸之地啊
一个村民指着那片土地,有些害怕地说道。
清虚道长蹲下身子,仔细查看了一下土地的情况,又从地上捡起一些细小的骨头碎片,放在手中端详了一会儿,脸色变得越发凝重,说道:很有可能就是这里,咱们挖开看看吧,不过大家要小心,这里怨气很重,说不定会有什么邪异之事发生。
说罢,众人便拿起带来的工具,开始小心翼翼地挖掘起来。随着泥土被一锹锹挖开,一股腐臭的味道渐渐弥漫开来,让人忍不住捂住口鼻。而挖着挖着,一些孩童的尸骨开始渐渐露了出来,那场景让人看了痛心疾首,又毛骨悚然。
5
真相渐浮
看着那逐渐被挖出的孩童尸骨,在场的众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既悲痛又恐惧。那些小小的尸骨,凌乱地堆积在一起,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悲惨遭遇,让人不禁想象到二十年前,那些无辜的孩子们是如何在绝望中被活埋于此,他们的哭喊声、求救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在这山间回荡,刺痛着每个人的心。
清虚道长面色凝重,他在尸骨旁蹲下身子,口中念念有词,似是在为这些逝去的冤魂超度。随后,他继续仔细查看周围的情况,希望能从这埋尸之地找到更多与如今棺中童谣相关的线索。
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一块刻有字迹的石板,石板被埋在泥土之中,只露出了一小部分,若不仔细看,很容易就会被忽略过去。道长赶忙招呼村民们一起帮忙,将石板小心翼翼地挖了出来。
石板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经过一番擦拭和辨认,众人终于看清了上面刻着的内容。那竟是当年被活埋的孩子们在临死前共同吟唱的一首童谣,而这首童谣,与如今出现在那些失踪孩童手中纸条上的童谣一模一样,都是那让人听了不寒而栗的
棺中睡,梦里归。
看来,如今发生的这些事,就是当年那些被活埋的孩子们的冤魂在作祟啊。他们心怀怨念,无法安息,所以才用这样的方式来报复村子里的人。
清虚道长看着石板上的童谣,沉重地说道。
村民们听了,一个个吓得脸色煞白,纷纷议论起来。
这可怎么办啊当年也是没办法才做出那样的事,难道就不能放过我们了吗
都怪那场该死的瘟疫,要不是它,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清虚道长站起身来,看着惊慌失措的村民们,说道:冤有头,债有主,当年你们做出那样残忍的事,虽然是形势所迫,但毕竟伤害了这么多无辜的生命,如今他们的冤魂怨念难消,才会引发这一系列的诡异之事。要想平息这场灾祸,唯有为这些冤魂超度,让他们放下怨念,安心往生才行啊。
可道长,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放下怨念呢
一位村民焦急地问道。
清虚道长思索片刻后说道:首先,我们得为这些孩子们重新好好安葬,给他们立碑,让他们有个安息之所。然后,需在村子里举办一场盛大的超度法事,全村的人都要诚心诚意地为他们祈福,忏悔当年的过错,或许这样,才能慢慢化解他们的怨念。
村民们听了,虽然心中有些害怕,但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当下便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道长的安排。
于是,众人齐心协力,将那些孩童的尸骨小心地整理好,用干净的布包裹起来,然后在山脚下选了一处风水较好的地方,重新挖了墓穴,将尸骨一一安葬进去,还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
青岩村冤魂之墓
几个大字,以表对这些逝去生命的尊重和歉意。
而超度法事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的祭品、香烛等物品,在村子的广场上搭建起了法坛,等待着清虚道长主持法事。
6
法事波折
一切准备就绪后,超度法事便正式开始了。这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整个青岩村染成了一片橙红色,可这原本美丽的景象却丝毫无法驱散笼罩在村子上空的阴霾。
清虚道长身着法袍,头戴道冠,手持桃木剑,神情肃穆地站在法坛之上。法坛周围摆满了香烛、祭品,烟雾缭绕,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村民们则整齐地跪在法坛前的空地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虔诚与愧疚,他们低垂着头,口中默默祈祷着,希望那些冤魂能够原谅他们曾经的过错,放下怨念,安心离去。
道长先是挥舞着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念起了超度的经文,那声音抑扬顿挫,在村子里回荡,仿佛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穿透阴阳两界,传达给那些受苦的冤魂。随着经文的念诵,法坛上的香烛燃烧得越发旺盛,火焰在微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这场法事助力。
然而,就在法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起,吹得法坛上的物品东倒西歪,香烛也被吹灭了好几根。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打在众人的身上,冰冷刺骨。
村民们吓得纷纷抬起头,惊恐地看着天空,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道长,这……
这是怎么回事啊难道是那些冤魂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超度,生气了吗
一位村民颤抖着声音喊道,雨水混着泪水在他脸上流淌,满是惊恐与无助。
清虚道长眉头紧皱,他深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绝非寻常,定是那些冤魂的怨念太过强烈,即便他们已经在尽力弥补,可当年的伤害实在太深,一时难以平息冤魂的怒火。
大家莫慌,继续诚心祈祷,切不可心生杂念,我再设法稳住局面。
清虚道长高声喊道,手中桃木剑挥舞得更快了,口中念咒的语速也陡然加快,一道道法诀从他手中打出,化作一道道微光,试图抵御这突然降临的狂风暴雨,稳住法事的阵脚。
可那狂风却好似发了疯一般,越刮越猛,将法坛上的布幔都撕扯了下来,一些祭品也被卷入空中,消失不见。雷电在天空中交织闪烁,每一道雷光落下,都仿佛要将这大地劈开一般,那轰鸣声震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心中的恐惧更是被无限放大。
就在这时,村口老槐树下那口空棺处传来了一阵阴森至极的孩童笑声,那笑声在风雨雷电中显得格外清晰,穿透力极强,仿佛直接钻进了每个人的心底,让众人的身子都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寒颤。
棺中睡,梦里归……
隐隐约约间,那笑声中竟夹杂着这句童谣,起初还只是若有若无,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仿佛有无数个孩童在齐声吟唱,回荡在整个村子里,原本就慌乱的村民们此刻更是吓得六神无主,有些甚至开始哭喊着想要逃离此地。
都不许跑!
清虚道长一声厉喝,声如洪钟,镇住了那些想要逃跑的村民,此刻若是乱了阵脚,咱们所有人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唯有齐心协力,诚心忏悔,才有一线生机啊!
村民们听了道长的话,虽然心中害怕,但也知道此刻别无他法,只能强忍着恐惧,重新跪好,继续祈祷起来,只是那颤抖的身子和发白的嘴唇,无不显示出他们内心的煎熬。
清虚道长深吸一口气,从怀中掏出几枚珍藏的符篆,这些符篆都是他耗费多年心血炼制而成,威力不凡。他口中念动更为复杂的咒语,双手快速结印,然后将符篆朝着村口的方向抛去。符篆在半空中瞬间燃烧起来,化作几道绚丽的光芒,朝着那传来童谣声和笑声的地方冲去。
光芒所到之处,那阴森的笑声和童谣声似乎弱了几分,狂风暴雨也稍稍缓和了些许,可依旧没能彻底平息这场
风波。
看来,光靠这些还不够啊。
清虚道长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若想真正化解这场灾祸,还得从根源上触动那些冤魂的内心,让它们感受到村民们的诚意和悔意才行。
当下,清虚道长决定冒险一试,他跳下法坛,朝着村口走去,在这狂风暴雨中,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可他眼神坚定,毫不退缩。
来到老槐树下的空棺前,那股阴森的气息越发浓烈,仿佛有无数双小手在拉扯着他,试图阻止他靠近。清虚道长却不为所动,他站定在棺前,对着棺内大声说道:各位可怜的冤魂啊,我知道你们心中有怨,当年之事确实是这村子里的大人们犯下的大错,可如今他们已然知晓过错,诚心悔过,正在为你们举办超度法事,还望你们看在他们一片诚意的份上,放下怨念,莫要再造杀孽,让这村子里的无辜之人也遭受苦难啊。
话音刚落,一道闪电划过夜空,照亮了整个老槐树下的区域,空棺里的景象在那一瞬间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只见那些原本躺在棺内的孩童们,竟缓缓坐了起来,他们的面容依旧毫无血色,眼睛里透着冰冷的恨意,直勾勾地盯着清虚道长,那模样让人毛骨悚然。
7
冤魂倾诉
清虚道长看着棺内坐起的孩童们,心中虽也涌起一阵寒意,但他强自镇定,目光中满是怜悯与诚恳,继续说道:孩子们,我知晓你们死得冤枉,心中的怨恨难以平息,可冤冤相报何时了啊你们若一直执着于此,被困在这怨念之中,永远也无法解脱,去往该去的地方啊。
那些孩童们依旧静静地看着他,过了许久,其中一个看上去稍大些的孩子缓缓开口了,那声音空灵而又透着无尽的悲伤:解脱我们当年被活生生地埋进土里,在黑暗中挣扎、哭喊,却没有一个人来救我们,那绝望的滋味,你们又怎会知道如今,我们不过是想让他们也尝尝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们为当年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罢了。
清虚道长听了,心中一阵酸楚,他轻声说道:孩子们,当年那场瘟疫让大人们都慌了神,他们做出那样残忍的决定,确实是大错特错,可这二十年来,他们心中又何尝不是饱受折磨呢他们也一直在悔恨着自己的过错呀。如今,他们愿意为你们重新安葬,举办超度法事,就是想弥补曾经的罪孽,给你们一个交代,还望你们能放下仇恨,给他们,也给你们自己一个解脱的机会啊。
另一个孩子接着说道:交代我们的命没了,就这么没了啊!我们原本也可以在这村子里快乐地长大,可一切都被他们毁了。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说着,那孩子的眼眶中流下了两行血泪,在那毫无血色的脸上显得格外刺目,其他孩子也纷纷跟着低声哭泣起来,那哭声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显得越发凄惨悲凉。
清虚道长看着眼前这令人心碎的一幕,眼眶也湿润了,他说道:孩子们,我理解你们的痛苦,可仇恨只会让你们越陷越深,让你们的灵魂永远不得安宁啊。你们若愿意放下怨念,我保证,这村子里的人以后定会铭记你们的遭遇,每年都会来祭拜你们,为你们祈福,让你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而且,我会用我毕生的道法修为,为你们超度,送你们去往轮回之道,让你们有机会重新开始啊。
孩子们听了道长的话,哭声渐渐小了些,他们彼此对视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犹豫和挣扎,显然,道长的话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那渴望解脱的渴望,可那积压了二十年的仇恨,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消散的。
就在这时,村子里的老族长在几个村民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他走到空棺前,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老泪纵横地说道:孩子们啊,当年都是我这个老糊涂的错,是我带头做出了那个残忍的决定,我对不起你们啊!这些年,我每夜都被噩梦缠身,一闭眼就看到你们那绝望的眼神,我这心里啊,就像被刀割一样难受。如今,我这条老命也没什么可在乎的了,只要你们能消消气,放下怨念,要我做什么都行啊!
老族长的这一番话,让在场的村民们也纷纷跟着跪了下来,大家一边磕头,一边哭诉着自己的悔恨与愧疚,那场面着实令人动容。
那些冤魂孩童们看着眼前这一幕,眼中的恨意似乎又淡了几分,他们的神情变得复杂起来,既有对过往痛苦的难以释怀,又有对村民们此刻诚意的触动。
8
转机出现
在村民们一片诚挚的忏悔声中,那棺中的冤魂孩童们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那淅淅沥沥的雨声还在不停地敲打着地面,仿佛也在为这悲伤的氛围增添着几分沉重。
许久之后,那个稍大些的冤魂孩童缓缓飘出了棺外,他悬停在半空,看着跪地痛哭的村民们,眼中的冰冷恨意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所取代,有哀伤,有无奈,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释然。
我们在这黑暗中徘徊了二十年,心中的怨恨如同这漫漫长夜,怎么也驱散不开。
那冤魂孩童幽幽地开口说道,声音在雨中显得有些缥缈,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原本,我们只想让你们也尝尝失去的痛苦,可如今看到你们这般诚心悔过,我们……
我们也有些动摇了。
清虚道长见状,赶忙趁热打铁,说道:孩子们,放下怨念吧,这仇恨就如同枷锁,锁住了你们的灵魂,让你们无法前行。只要你们愿意放下,我立刻就为你们继续主持超度法事,送你们去往那该去的地方,开启新的轮回啊。
其他的冤魂孩童们也慢慢从棺中飘了出来,他们围聚在一起,似乎在轻声商量着什么。片刻之后,那个带头的冤魂孩童再次开口道:道长,我们可以试着放下怨念,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希望你们能在村子里为我们立一座祠堂,每年在我们忌日的时候,都要举办祭祀活动,让后人永远铭记我们的遭遇,莫要再做出像当年那样残忍的事情。
老族长一听,赶忙点头如捣蒜,说道:一定一定,孩子们,只要你们愿意放下仇恨,这个要求我们一定答应,我们这就着手去办,以后定会让全村的人都铭记这段历史,时刻警醒自己啊。
冤魂孩童们听了老族长的话,微微点头,他们看向清虚道长,眼中满是期待与信任,说道:道长,那便劳烦您继续主持超度法事了,我们……
我们也想早日解脱,离开这充满痛苦回忆的地方。
清虚道长心中大喜,他知道,这是化解这场灾祸的关键转机,当下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说道:好,孩子们,你们放心,我这就回去继续法事,定当竭尽全力,送你们往生。
说罢,清虚道长带着众人匆匆赶回村子中央的法坛处。此时,风雨已经渐渐停歇,乌云也慢慢散去,月光透过云层洒了下来,仿佛是上天也在为这即将迎来的转机而露出一丝欣慰之色。
回到法坛后,清虚道长重新整理了一下法坛上被风吹乱的物品,点燃了香烛,然后再次站到法坛之上,神情庄重地挥舞起桃木剑,口中念起了那超度的经文。村民们也纷纷重新跪好,诚心诚意地跟着道长祈祷起来,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有之前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冤魂的愧疚和对未来的期许。
随着经文的念诵,法坛上的光芒越发强盛,那光芒缓缓升起,朝着村口的方向蔓延而去,仿佛是一条通往彼岸的光路,指引着那些冤魂孩童们踏上往生之路。
而那些冤魂孩童们也感受到了这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他们的身影在光芒的映照下,渐渐变得虚幻起来,脸上的神情也从悲伤和怨恨慢慢转为了平和与释然,仿佛终于放下了心中那沉重的包袱,准备迎接新的开始。
9
超度往生
在那超度的光芒笼罩之下,冤魂孩童们缓缓朝着光芒汇聚之处飘去,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有仇恨,而是充满了对解脱和新生的渴望。
清虚道长手中桃木剑不停挥舞,口中的经文念诵声也越发洪亮,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带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在这静谧的夜空中回荡,为这些受苦多年的冤魂指引着往生的方向。
村民们跪在地上,看着眼前这既神圣又令人动容的一幕,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冤魂孩童们的愧疚,也有对即将平息这场灾祸的庆幸。他们双手合十,诚心诚意地祈祷着,许多人眼中都噙满了泪水,那是对过往错误的悔恨,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随着冤魂孩童们越来越靠近那光芒的源头,他们的身影愈发虚幻,就如同风中的烛火,随时可能消散。终于,在一阵柔和的光芒闪耀之后,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不见了,只留下那淡淡的光芒,还在空中萦绕着,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已经放下怨念,踏上了往生之路。
清虚道长此时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微微喘着粗气,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场艰难的超度法事,总算是成功了,那些冤魂孩童们终于得到了解脱,青岩村也将摆脱这笼罩许久的阴霾,恢复往日的宁静。
老族长站起身来,走到道长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颤抖地说道:道长,多亏了您啊,要不是您,我们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村子恐怕就要一直被这冤魂的怨念所折磨了。
其他村民也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对道长的感激之情。
清虚道长摆了摆手,说道:这并非我一人之功,若不是大家诚心悔过,打动了那些冤魂,这场法事也难以成功啊。不过,大家可莫要忘了答应孩子们的事,一定要在村子里为他们立座祠堂,年年举办祭祀活动,让这段历史时刻警醒着后人,莫要再重蹈覆辙。
一定一定,我们这就着手去办。
老族长赶忙应道,其他村民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民们齐心协力,在村子里选了一处合适的地方,开始修建祠堂。大家都格外用心,从选材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满满的诚意,仿佛是在弥补当年的过错一般。
没过多久,祠堂便修建好了,那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城市里的宏伟建筑,但在这小小的青岩村,却显得格外庄重肃穆。祠堂内供奉着那些冤魂孩童们的牌位,牌位前摆放着鲜花和祭品,香火袅袅,透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
而每年到了那些冤魂孩童们的忌日,全村的人都会自发地来到祠堂,举办祭祀活动。大家会带上自家精心准备的祭品,在牌位前上香、磕头,为孩子们祈福,同时也会给村里的孩子们讲述那段悲惨的历史,告诫他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尊重每一个生命。
10
重归安宁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岩村渐渐从那场可怕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曾经笼罩在村子上空的阴霾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往日的宁静与祥和。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村子的屋顶上,鸡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村民们纷纷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田间地头,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仿佛那场与冤魂有关的风波只是一场久远的噩梦,如今已被大家深埋在了记忆的深处。
孩子们又可以像往常一样,在村子里嬉笑玩耍了,他们追逐着、打闹着,那纯真无邪的笑容成为了村子里最靓丽的风景线。村口的老槐树下,再也没有了那阴森恐怖的气息,那口曾经放置着冤魂孩童的空棺,也被村民们移走了,只留下一片平整的土地,偶尔会有村民在那里歇息聊天,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
村子里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村民们在经历了那场变故后,更加懂得珍惜彼此,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关系愈发融洽。曾经因为恐惧而紧闭的家门,如今都敞开着,大家时常串门,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那浓浓的人情味让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而清虚道长的事迹,也在村子里流传了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故事。每当有外村的人来到青岩村,村民们都会自豪地讲述起道长如何帮助他们化解冤魂怨念,拯救村子的经过,那敬佩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多年后,一位年轻的书生路过青岩村,听闻了这段故事,深受触动,便将它记录了下来,编撰成了一本志怪小说,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这个发生在偏远山村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也让人们从中学到了要敬畏生命、珍惜当下,莫要让一时的错误和恐惧,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青岩村依旧静静地坐落在那群山环绕之中,与世无争,享受着属于它的宁静岁月,而那段与
棺中童谣
有关的往事,也成为了它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印记,时刻提醒着后人,要心怀善良,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