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江城旧梦,鸢语知言 > 第一章

第一章
烟雨相逢,画舫初遇
民国十二年,暮春。江城的雨,像一幅晕染开的水墨画,淅淅沥沥,连绵不绝。秦淮河上的画舫在烟雨里若隐若现,丝竹之声伴着流水潺潺,顺着湿润的风,飘向岸边的青石板路。
苏清鸢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玲珑阁的雕花窗前,目光落在窗外的秦淮河上。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旗袍,领口和袖口绣着精致的兰草纹样,乌黑的长发挽成一个低髻,只插了一支白玉簪。微风拂过,旗袍的下摆轻轻晃动,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姿,宛如一朵在雨中悄然绽放的兰花。
小姐,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去赴沈府的宴了。贴身丫鬟晚晴拿着一件藕荷色的披风,轻声提醒道。
苏清鸢回过神,接过披风披在肩上,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知道了。
苏家是江城的书香门第,世代以行医和教书为业,虽算不上顶级豪门,却也家境殷实,声名良好。而沈家则是江城的商业巨头,主营绸缎和航运,财力雄厚,在江城乃至周边地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沈府设宴,邀请了江城各界名流,苏家作为书香门第的代表,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苏清鸢对这样的应酬本无兴趣,只是父亲苏敬之再三叮嘱,说此次宴会对苏家与沈家未来的合作至关重要,她身为苏家的大小姐,必须出席。无奈之下,她只能应承下来。
坐上车,马车在青石板路上缓缓行驶,车轮碾过积水,溅起细小的水花。苏清鸢靠在车窗边,看着窗外不断掠过的街景,心中思绪万千。她今年刚满十八岁,按照江城的习俗,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这些年来,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可她始终没有找到心仪之人。在她看来,那些所谓的豪门公子,大多只是看重苏家的名声和家世,并非真心待她。她渴望的爱情,是那种能够灵魂契合、彼此理解的感情,就像父亲和母亲那样,一生一世,相濡以沫。
马车行驶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停在了沈府门前。沈府的大门气派非凡,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铜制的门环,门口站着几位穿着整齐的家丁,见到苏清鸢下车,立刻恭敬地迎了上来。
苏小姐,里面请。为首的家丁态度恭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苏清鸢微微点头,提着裙摆,在晚晴的搀扶下,走进了沈府。沈府的庭院布置得十分雅致,假山流水,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庭院里种满了各种名贵的花草树木,此刻正值暮春,花儿开得正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
穿过庭院,来到宴会厅。宴会厅里灯火通明,宾客满堂,热闹非凡。男人们穿着西装或长袍马褂,女人们则穿着各式各样的旗袍,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苏清鸢的到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她容貌清丽,气质温婉,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出众。不少公子哥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眼神中带着欣赏和爱慕。
苏清鸢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她微微颔首,向众人致意,然后便跟着管家,来到了父亲苏敬之的身边。
清鸢来了,快过来见过沈老爷和沈夫人。苏敬之看到女儿,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招手让她过来。
苏清鸢走上前,对着坐在主位上的沈老爷和沈夫人行了一礼,声音轻柔:沈老爷,沈夫人,晚辈苏清鸢,见过二位。
沈老爷是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他上下打量了苏清鸢一番,满意地点点头:苏小姐果然名不虚传,不仅容貌秀丽,气质更是出众。
沈夫人则是一位穿着华丽的妇人,她拉过苏清鸢的手,细细端详着,语气亲切:苏小姐真是个标致的姑娘,比我家那几个丫头可强多了。
就在这时,一个温润的男声从旁边传来:母亲,您又在夸别人了,就不怕妹妹们吃醋吗
苏清鸢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藏青色西装的年轻男子正缓步走来。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鼻梁高挺,嘴唇薄而有型,一双眼睛深邃而明亮,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他的气质温润如玉,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与周围那些浮躁的公子哥截然不同。
沈夫人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知言,你来了。快过来见过苏先生和苏小姐。
沈知言走到苏敬之面前,微微躬身:苏先生,晚辈沈知言,见过您。然后,他又转向苏清鸢,目光落在她的脸上,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艳,这位便是苏小姐吧久仰大名。
苏清鸢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连忙收回目光,微微颔首:沈先生客气了。
沈知言看着她略显羞涩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他伸出手,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苏小姐,宴会厅那边有不少精致的点心,不如我带你去尝尝
苏清鸢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父亲。苏敬之会意,笑着点头:去吧,多认识些朋友也好。
得到父亲的许可,苏清鸢便跟着沈知言,向宴会厅的角落走去。一路上,沈知言很会找话题,从诗词歌赋聊到琴棋书画,再到江城的风土人情,他都侃侃而谈,而且见解独到。苏清鸢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在他温和的话语中,渐渐放松下来。
她发现,沈知言虽然出身商业世家,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他的想法和观点,很多都与自己不谋而合。两人越聊越投机,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有着说不完的话。
不知不觉间,宴会已经进行到了一半。沈知言看着苏清鸢,眼神温柔:苏小姐,我听说你擅长画兰,不知可否有幸,日后能欣赏到你的佳作
苏清鸢脸颊微红,轻声说道:沈先生过奖了,只是闲来无事,随便画画罢了。若是沈先生不嫌弃,改日我倒可以送一幅给你。
那太好了,沈知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我定会好好珍藏。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琴声从宴会厅的舞台上传来。众人纷纷侧目,只见一位穿着粉色旗袍的女子正坐在钢琴前,手指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弹奏出一曲动人的旋律。
沈知言看着舞台上的女子,轻声对苏清鸢介绍道:这是我的妹妹,沈知夏。她从小就喜欢钢琴,在江城也算是小有名气。
苏清鸢点点头,认真地听着琴声。沈知夏的琴技确实不错,旋律优美,情感饱满,让人听了不禁沉醉其中。
一曲终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沈知夏站起身,对着众人鞠躬致意,然后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着什么,当看到沈知言和苏清鸢站在一起时,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但很快便消失了。
宴会接近尾声时,沈知言送苏清鸢和苏敬之到沈府门口。临走前,他递给苏清鸢一张名片,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苏小姐,这是我的名片,若是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可以联系我。沈知言的目光落在苏清鸢的脸上,语气真诚。
苏清鸢接过名片,小心翼翼地放进手包里,轻声说道:多谢沈先生。今日多谢你的照顾,改日我会把画送过去。
好,我等着。沈知言微笑着点头。
马车缓缓驶离沈府,苏清鸢靠在车窗边,看着沈知言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情愫。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生活或许会变得不一样了。
第二章
兰草为信,情愫渐生
自沈府宴会后,苏清鸢的脑海里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沈知言的身影。他温润的笑容、深邃的眼眸、温和的话语,都像一颗石子,在她的心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回到家后,苏清鸢便开始着手准备送给沈知言的画。她特意挑选了一张上好的宣纸,研好墨,拿起画笔,凝神静气,开始在纸上勾勒兰草的轮廓。她画得格外认真,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她希望通过这幅画,向沈知言表达自己的心意。
经过几天的精心绘制,一幅《兰草图》终于完成了。画面上,几株兰草生长在山石之间,叶片修长,花朵淡雅,栩栩如生,仿佛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苏清鸢看着自己的作品,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在画的右下角题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这天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苏清鸢带着画,在晚晴的陪同下,来到了沈府。沈府的家丁早已认识她,见到她来,立刻恭敬地迎了上去,领着她走进了府内。
沈知言得知苏清鸢来访,十分高兴,亲自到庭院门口迎接。他看到苏清鸢手中拿着一个卷轴,便知道是她答应送给自己的画,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苏小姐,你来了。快请进。沈知言侧身让苏清鸢进屋,语气热情。
苏清鸢跟着沈知言走进客厅,客厅布置得简洁而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沈先生,这是我答应送给你的画,你看看是否喜欢。苏清鸢将卷轴递给沈知言,声音轻柔。
沈知言接过卷轴,小心翼翼地展开。当看到画中的兰草时,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艳,忍不住赞叹道:苏小姐,你的画技真是高超!这兰草画得栩栩如生,清新淡雅,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苏清鸢听到他的夸赞,脸颊微红,轻声说道:沈先生过奖了,只要你喜欢就好。
沈知言将画重新卷好,小心翼翼地收起来,然后对苏清鸢说:苏小姐,这幅画我非常喜欢,我会把它挂在我的书房里,日日欣赏。对了,我书房里还有一些我收藏的字画,不如我带你去看看
苏清鸢欣然应允:好啊,能欣赏到沈先生的收藏,是我的荣幸。
沈知言带着苏清鸢来到书房。书房比客厅更加宽敞,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字画,书桌上放着文房四宝和一台打字机。沈知言指着墙上的一幅字画,对苏清鸢介绍道:这幅是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山水图》,我费了很大的劲才从一个古董商那里买回来的。
苏清鸢凑近细看,只见这幅《山水图》笔墨苍劲,意境深远,确实是一幅难得的佳作。她忍不住赞叹道:这幅画真是太好了,沈先生真是好眼光。
两人在书房里一边欣赏字画,一边聊天,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苏清鸢看了一眼窗外,轻声说道:沈先生,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沈知言有些不舍,但也知道不能强留,便点头说道:好,我送你回去。
两人走出沈府,坐上马车。马车在青石板路上缓缓行驶,车厢里一片寂静,只有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苏清鸢靠在车窗边,看着窗外的夜景,心中有些紧张。沈知言则坐在她的对面,目光一直落在她的脸上,眼神温柔。
data-fanqie-type=pay_tag>
过了一会儿,沈知言轻声开口:苏小姐,我有一个请求,不知你是否愿意答应
苏清鸢转过头,看着他,疑惑地问道:沈先生请讲,只要我能做到的,定会答应。
沈知言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苏小姐,我觉得和你很投缘,我希望日后能经常见到你,不知你是否愿意……和我做朋友
苏清鸢听到他的话,心中一阵窃喜,她连忙点头:我愿意,沈先生。
沈知言看到她点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中仿佛有星光在闪烁:太好了,苏小姐。那以后,我可以经常约你出来吗比如一起去逛书店、看画展,或者只是在秦淮河上泛舟聊天。
当然可以,苏清鸢的声音带着一丝喜悦,我很乐意。
马车很快就到了苏府门口。苏清鸢下车前,沈知言对她说:苏小姐,明天下午江城有一个画展,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两张票,不知你是否有空和我一起去
我有空,苏清鸢毫不犹豫地答应道,明天下午我在门口等你。
好,明天见。沈知言微笑着点头。
苏清鸢走进苏府,回到自己的房间。她靠在梳妆台前,看着镜子里自己泛红的脸颊,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她知道,自己对沈知言的好感,已经越来越深了。
第二天下午,沈知言准时来到苏府门口。苏清鸢早已打扮妥当,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旗袍,头发挽成一个精致的发髻,插着一支珍珠簪,看起来更加温婉动人。
两人坐上马车,向画展的地点驶去。画展设在江城的一个展览馆里,里面陈列着许多国内外著名画家的作品。沈知言和苏清鸢一边欣赏画作,一边交流着彼此的看法。他们的审美和观点非常相似,很多时候,不用多说,彼此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
在一幅名为《星空》的画作前,两人停下了脚步。这幅画描绘的是夜晚的星空,繁星点点,银河璀璨,让人看了不禁心生向往。
沈知言看着画,轻声说道:苏小姐,你看这星空,多么美丽。有时候我会想,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每个人都像一颗渺小的星辰,却又因为彼此的相遇而变得不再平凡。
苏清鸢看着他,心中泛起一丝暖意,她轻声回应道:是啊,沈先生。就像我和你,若不是在沈府的宴会上相遇,或许我们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
沈知言转过头,目光深深地看着苏清鸢,语气认真:苏小姐,能遇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苏清鸢的心跳瞬间加速,她连忙低下头,避开他的目光,脸颊却像火烧一样滚烫。
画展结束后,沈知言带着苏清鸢来到了一家咖啡馆。咖啡馆里环境优雅,舒缓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两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点了两杯咖啡和一些点心。
苏小姐,你平时除了画画,还喜欢做些什么沈知言看着苏清鸢,好奇地问道。
我还喜欢看书、弹琴,偶尔也会跟着父亲学习医术。苏清鸢轻声回答。
哦你还懂医术沈知言有些惊讶,没想到苏小姐不仅才华横溢,还这么能干。
苏清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是略懂一些皮毛而已,比起父亲还差得远呢。
两人在咖啡馆里聊了很久,从兴趣爱好聊到人生理想,彼此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苏清鸢发现,沈知言不仅温润如玉,而且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沈家的生意做得更大,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江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色渐暗,沈知言送苏清鸢回家。在苏府门口,沈知言看着苏清鸢,轻声说道:苏小姐,今天和你在一起,我很开心。
我也是,苏清鸢抬起头,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不舍,沈先生,明天见。
明天见。沈知言微笑着点头,目送着苏清鸢走进苏府,才转身离开。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知言和苏清鸢经常见面。他们一起去逛书店,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去秦淮河上泛舟,欣赏两岸的美景;一起去听戏,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他们的感情在一次次的相处中,不断升温,越来越深厚。
苏敬之和苏夫人也看出了两人之间的情愫,他们对沈知言非常满意,觉得他不仅家世好、人品好,而且对女儿真心实意。他们开始暗中为两人的婚事做准备。
然而,他们的感情并非一帆风顺。沈知夏一直对沈知言有着特殊的感情,她看到沈知言和苏清鸢走得越来越近,心中十分嫉妒。她开始想方设法地破坏两人的感情,制造各种误会。
这天,沈知言约苏清鸢在望江楼吃饭。苏清鸢提前来到了望江楼,却没想到沈知夏也在这里。沈知夏看到苏清鸢,脸上露出了假惺惺的笑容:苏小姐,你也来了。真巧啊。
苏清鸢礼貌地回应道:沈小姐,你好。
沈知夏走到苏清鸢身边,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丝挑衅:苏小姐,我劝你还是离我哥哥远一点吧。你和他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们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苏清鸢听到沈知夏的话,心头一紧,却依旧保持着镇定,轻声问道:沈小姐何出此言我与沈先生只是朋友,相处融洽,为何说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沈知夏冷笑一声,眼神里带着几分轻蔑:苏小姐出身书香门第,怕是不懂我们商贾之家的规矩。我哥哥是沈家未来的继承人,他的婚事关乎整个家族的兴衰,岂能由着他随心所欲我父母早已为他物色好了门当户对的亲事,对方是上海陆家的千金,两家联姻,对沈家的生意大有裨益。
苏清鸢握着茶杯的手微微收紧,指尖泛白。她从未想过,沈知言的婚事会牵扯到家族利益,更没想过他早已被安排好了未来。可想起沈知言看向自己时温柔的眼神,想起他说能遇到你是我最大的幸运,她又觉得沈知夏的话或许并非实情。
沈先生从未跟我提过此事,苏清鸢抬起头,迎上沈知夏的目光,语气坚定,而且,感情之事,并非仅凭家世就能决定。沈先生若是真心喜欢一个人,想必不会轻易被家族安排左右。
沈知夏被噎了一下,随即又露出不屑的神情:苏小姐倒是天真。我哥哥现在不过是被新鲜感冲昏了头,等他回过神来,自然会明白家族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苏小姐还是早些认清现实,别到最后落得个难堪的下场。
就在这时,沈知言推门而入。他看到沈知夏也在,微微蹙眉,随即走到苏清鸢身边,关切地问道:清鸢,怎么了脸色不太好。
苏清鸢勉强笑了笑,摇了摇头:没什么,可能是刚才有些着凉了。
沈知夏见状,连忙上前挽住沈知言的胳膊,娇声道:哥哥,我只是过来跟苏小姐聊聊天,想让她多了解了解我们沈家的情况,免得日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沈知言看穿了沈知夏的心思,不动声色地抽回胳膊,语气冷淡:我的事,就不劳妹妹费心了。你若是没事,就先回去吧,我和苏小姐还有事要谈。
沈知夏脸色一僵,狠狠瞪了苏清鸢一眼,转身气冲冲地离开了。
包厢里只剩下两人,气氛一时有些尴尬。沈知言看着苏清鸢,轻声道歉:抱歉,清鸢,我妹妹被家里宠坏了,说话没轻没重,你别往心里去。
苏清鸢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犹豫:沈先生,你妹妹刚才说的话……是真的吗你真的已经有了婚约
沈知言心中一紧,连忙解释:那只是我父母的想法,我从未答应过。陆家确实曾派人来提亲,但我明确拒绝了。清鸢,我心里的人是谁,你应该能感觉到。我不会因为家族利益,就放弃自己真心喜欢的人。
他的眼神真挚而坚定,像一束光,驱散了苏清鸢心中的阴霾。她看着沈知言,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嘴角重新扬起笑容:我相信你,沈先生。
沈知言松了口气,伸手轻轻握住苏清鸢的手。她的手微凉,却很柔软。沈知言的心跳骤然加速,他看着她的眼睛,轻声说道:清鸢,我不想再只做你的朋友了。我喜欢你,从第一次在沈府见到你时就喜欢。你愿意……做我的未婚妻吗
苏清鸢的脸颊瞬间染上红晕,心跳得像要跳出胸膛。她看着沈知言紧张又期待的眼神,用力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愿意,知言。
听到她叫自己的名字,沈知言欣喜若狂,紧紧握住她的手,仿佛握住了全世界。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映照在墙上,宛如一幅温馨的画卷。
两人确定关系后,感情更加甜蜜。沈知言时常会带着苏清鸢去江城的各个角落,给她买她喜欢的点心,陪她看她喜欢的戏,还会在她画画时,安静地坐在一旁陪伴。苏清鸢也会亲手为沈知言缝制衣物,为他煮他喜欢喝的茶,在他处理生意上的烦心事时,轻声安慰他。
苏敬之和苏夫人得知两人确定关系后,十分高兴,当即派人去沈府提亲。沈老爷和沈夫人虽然对苏清鸢的家世略有不满,觉得苏家无法在生意上给沈家提供帮助,但看到沈知言对苏清鸢的真心,以及苏清鸢的才情和品性,最终还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两家很快就定下了婚期,就在三个月后的中秋节。消息传开后,江城的人都纷纷议论,说这是一段才子佳人的美好姻缘。
然而,就在两人沉浸在即将结婚的喜悦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所有的平静。
第三章
风云突变,骨肉分离
民国十二年的夏天,江城格外炎热。沈知言的生意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他不仅扩大了绸缎庄的规模,还开辟了新的航运路线,将生意拓展到了上海和广州。苏清鸢则忙着筹备婚礼,亲手绣制嫁衣,挑选家具,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天,沈知言从上海出差回来,刚到沈府门口,就看到几个穿着黑色西装、戴着墨镜的陌生男人站在那里。他心中疑惑,正准备上前询问,为首的男人却率先开口:请问是沈知言先生吗我们是上海巡捕房的,有些事情想请你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
沈知言愣住了,不解地问道:我犯了什么事为何要抓我
沈先生涉嫌走私军火,证据确凿,跟我们走一趟就知道了。男人语气冰冷,不容置疑。
沈老爷和沈夫人听到动静,连忙从府里出来。看到这一幕,沈夫人顿时慌了神,抓住沈知言的手,哭着说道:知言,你是不是被人冤枉了你快跟他们说清楚啊!
沈知言安抚地拍了拍母亲的手,冷静地说道:娘,你别担心,我没有做过走私军火的事,一定是有人陷害我。我跟他们去一趟,很快就会回来的。
他转头看向沈老爷,语气郑重:爹,家里的生意就拜托你了,还有清鸢那边,暂时不要告诉她这件事,免得她担心。
沈老爷点点头,眼中满是担忧:你放心,爹会想办法救你的。
沈知言被带走后,沈老爷立刻动用所有的关系,四处打听消息。可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见到沈知言,甚至连案件的具体情况都打听不到。他这才意识到,这件事背后一定有人在操控,而且对方的势力非常强大。
苏清鸢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劲。沈知言出差回来,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第一时间来找她,她去沈府找他,沈老爷和沈夫人也总是支支吾吾,不肯告诉她实情。直到几天后,她从一个在巡捕房工作的远房亲戚那里,才得知沈知言被抓的消息。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苏清鸢如遭雷击,差点晕过去。她不敢相信,那个温柔儒雅、正直善良的沈知言,会被冠上走私军火的罪名。她立刻跑到沈府,找到沈老爷和沈夫人,哭着问道:伯父伯母,知言到底犯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被抓你们快告诉我啊!
沈夫人抱着苏清鸢,泣不成声:清鸢,我们也不知道啊,知言他一定是被人冤枉的,可我们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
苏清鸢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现在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她必须想办法救沈知言。她想起父亲苏敬之在江城人脉广阔,或许能帮上忙。于是,她立刻赶回苏家,向父亲求助。
苏敬之得知沈知言被抓的消息后,也十分震惊。他虽然是个文人,但在江城也有些威望。他立刻开始四处奔走,联系自己的朋友和学生,试图了解案件的真相。
几天后,苏敬之终于从一个在南京政府任职的学生那里得到了一些消息。原来,沈知言被抓,并非因为走私军火,而是因为他在上海拓展生意时,无意间触动了当地一个军阀的利益。那个军阀为了打压沈知言,便捏造了走私军火的罪名,买通了上海巡捕房,将他抓了起来。而且,那个军阀还放话出来,想要沈知言活命,沈家必须交出所有的产业,否则就等着为他收尸。
沈老爷和沈夫人得知真相后,陷入了绝望。沈家的产业是几代人努力的心血,怎么能轻易交出去可如果不交,沈知言就会有生命危险。
苏清鸢看着愁眉不展的沈家人,心中有了一个决定。她找到沈老爷和沈夫人,语气坚定地说道:伯父伯母,我有办法救知言。我愿意去上海,找那个军阀求情,只要能救知言,我什么都愿意做。
沈夫人连忙拉住她:清鸢,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去那种地方太危险了,我们不能让你去冒险。
可是现在除了这个办法,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苏清鸢眼中满是泪水,却依旧坚定,知言是我的未婚夫,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出事。就算再危险,我也要去试一试。
苏敬之也不同意女儿去冒险,他沉思片刻,说道:清鸢,你先别急。我那个学生在南京政府有些权力,我再去求求他,看看能不能让他出面斡旋。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然而,几天过去了,苏敬之的学生传来消息,说那个军阀势力庞大,连南京政府都要让他三分,根本不敢轻易得罪他。事情再次陷入了僵局。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沈知言从上海传来了消息。他通过一个狱卒,给沈家和苏家各带了一封信。在给苏家的信里,他告诉苏清鸢,不要为了救他而冒险,他宁愿死,也不愿意让她受到伤害。他还说,若是他真的出了什么事,让她忘了他,找一个能好好照顾她的人,好好生活下去。
苏清鸢看着信上熟悉的字迹,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她怎么可能忘了他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他去死她拿着信,再次找到了沈老爷和沈夫人,态度比之前更加坚定:伯父伯母,我必须去上海。这是救知言唯一的办法。
这一次,沈老爷和沈夫人没有再阻止她。他们知道,苏清鸢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轻易改变。沈老爷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递给苏清鸢:清鸢,这些钱你拿着,路上用。到了上海,一定要小心,若是实在不行,就赶紧回来,别硬撑。
苏清鸢接过钱,重重地点了点头:伯父伯母,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把知言带回来的。
出发那天,苏敬之和苏夫人亲自送苏清鸢到码头。苏夫人拉着女儿的手,不停地叮嘱着,眼泪止不住地流。苏敬之虽然没有说话,但眼中的担忧却显而易见。
苏清鸢强忍着泪水,对父母说道:爹,娘,你们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等我和知言回来,我们就举行婚礼。
轮船缓缓驶离码头,苏清鸢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江城,心中充满了忐忑和坚定。她不知道前方等待她的是什么,但她知道,为了沈知言,她必须勇敢面对。
经过几天的航行,轮船终于抵达了上海。上海比江城繁华得多,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和外国租界。苏清鸢从未见过如此繁华的景象,却无心欣赏。她按照沈知言信中提到的地址,找到了那个军阀的府邸。
军阀的府邸戒备森严,门口站着许多荷枪实弹的士兵。苏清鸢刚走到门口,就被士兵拦住了:站住!这里是私人府邸,闲人免进!
苏清鸢定了定神,说道:我是来求见张司令的,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他说,关乎沈知言的性命。
士兵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见她穿着得体,气质不凡,不敢轻易怠慢,便说道:你等着,我去通报一声。
过了一会儿,士兵回来告诉苏清鸢,张司令愿意见她。苏清鸢跟着士兵走进府邸,穿过层层庭院,来到一间宽敞的大厅。大厅里,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男人正坐在太师椅上,他穿着军装,胸前挂满了勋章,眼神凶狠,让人不寒而栗。想必他就是那个军阀张司令。
苏清鸢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微微躬身:民女苏清鸢,见过张司令。
张司令抬了抬眼皮,打量着苏清鸢,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你就是沈知言的未婚妻果然是个美人胚子。说吧,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我希望张司令能放了沈知言,苏清鸢语气坚定,他是被冤枉的,他根本没有走私军火。如果你能放了他,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包括放弃沈家的所有产业。
张司令冷笑一声,说道:放弃沈家的产业那是沈家该做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不过,你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想要我放了沈知言也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
苏清鸢心中一紧,问道:什么条件只要我能做到,一定答应你。
我要你留在我身边,做我的姨太太,张司令的目光在苏清鸢身上来回打量,语气猥琐,只要你伺候得我高兴,我不仅可以放了沈知言,还可以给沈家一条生路。
苏清鸢浑身一颤,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怎么也没想到,张司令会提出如此无耻的条件。她咬着牙,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和屈辱,说道:张司令,你不要太过分了。我是沈知言的未婚妻,岂能做这种苟且之事你若是真的有本事,就光明正大地跟沈家斗,不要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张司令脸色一沉,拍了一下桌子,怒喝道:敬酒不吃吃罚酒!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若是不同意,就等着给沈知言收尸吧!
说完,他挥了挥手,让士兵把苏清鸢带了下去,关在府邸的一间厢房里。
苏清鸢被关在厢房里,心中充满了绝望。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答应张司令的条件,她对不起沈知言,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不答应,沈知言就会有生命危险。她坐在床边,看着窗外的天空,泪水不停地往下掉。
就在她陷入绝望的时候,一个陌生的丫鬟悄悄走进了厢房。丫鬟递给她一张纸条,低声说道:苏小姐,这是沈先生托我交给你的。他知道你来了上海,很担心你,让你千万不要答应张司令的条件,他自有办法脱身。
苏清鸢接过纸条,上面是沈知言熟悉的字迹:清鸢,勿念,我已联系上南京政府的朋友,他们会帮我脱身。你速回江城,切勿因我冒险。待我归来,必十里红妆,娶你过门。
看到纸条上的内容,苏清鸢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她知道沈知言不会骗她,他一定有办法脱身。她决定按照沈知言的话,尽快离开上海,回到江城等待他。
当天晚上,在丫鬟的帮助下,苏清鸢成功逃出了张司令的府邸。她不敢停留,连夜赶到码头,坐上了回江城的轮船。
轮船驶离上海的那一刻,苏清鸢站在甲板上,望着漆黑的海面,心中默默祈祷:知言,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我在江城等你。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等着她。
回到江城后,苏清鸢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消息让她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她和沈知言有了爱情的结晶,担忧的是沈知言还在上海生死未卜,不知道能不能赶在孩子出生前回来。
她没有把怀孕的消息告诉任何人,只想等沈知言回来后,给他一个惊喜。她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沈知言的消息,可时间一天天过去,却始终没有任何音讯。
一个月后,沈老爷突然收到了上海传来的消息,说沈知言在监狱里突发急病,已经去世了,尸体也被火化了,只留下了一坛骨灰。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沈家和苏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沈夫人当场晕了过去,沈老爷也一夜白头。苏清鸢得知消息后,更是悲痛欲绝,差点流产。她怎么也不愿意相信,那个承诺要娶她过门的男人,就这样离开了她。
她抱着沈知言的骨灰坛,哭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苏敬之和苏夫人看着女儿憔悴的模样,心疼不已,却又无能为力。
就在苏清鸢沉浸在失去沈知言的巨大悲痛中时,张司令竟然派人来到了江城,想要强行将她带回上海,履行之前的约定。
沈老爷和苏敬之拼尽全力保护苏清鸢,却根本不是张司令手下的对手。为了保护女儿,苏夫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她连夜将苏清鸢送到了乡下的一个远房亲戚家,让她在那里隐居起来,躲避张司令的追捕。
临走前,苏夫人抱着苏清鸢,泣不成声:清鸢,委屈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等风头过了,娘就去接你回来。
苏清鸢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点了点头,泪水再次滑落:娘,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替我向爹问好。等孩子出生了,我会带着他回来看你们的。
就这样,苏清鸢怀着对沈知言的思念,带着肚子里的孩子,躲到了乡下。她不知道,沈知言其实并没有死,他是被南京政府的朋友救了出来,但因为伤势严重,需要在上海秘密治疗,无法立刻联系家人。而张司令之所以派人来江城抓她,就是为了逼迫沈知言现身。
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转动。沈知言和苏清鸢,这对苦命的恋人,因为一场阴谋,被迫分离,甚至不知道彼此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他们的孩子,也即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悄然降临。
第四章
十年流转,重逢无期
民国二十二年,江城。
十年时间,足以改变一座城市的模样。曾经的青石板路,如今已经铺上了水泥;曾经的画舫,如今已经被汽船取代;曾经的绸缎庄,如今也变成了洋行。只有秦淮河的水,依旧静静地流淌着,见证着江城的变迁。
在江城的一条老街上,有一家小小的画馆,名叫兰鸢画馆。画馆的主人是一位名叫苏鸢的女子,她容貌清丽,气质温婉,画得一手好兰草,在江城小有名气。
苏鸢正是当年的苏清鸢。十年前,她躲到乡下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沈念鸢,寓意着思念沈知言和自己。这些年来,她一边抚养儿子,一边靠画画维持生计。直到三年前,张司令在一次军阀混战中被打败,死于乱军之中,她才敢带着儿子回到江城,开了这家画馆。
沈念鸢今年已经十岁了,长得虎头虎脑,十分可爱。他继承了沈知言的聪明才智,不仅读书刻苦,而且对画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在画馆里跟着苏鸢学画画。
这天下午,画馆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俊朗,气质儒雅,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淡淡的沧桑。他走进画馆,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一幅兰草画上,眼神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这幅兰草画,无论是笔法还是意境,都和他记忆中的那幅《兰草图》一模一样。他忍不住走上前,仔细端详着,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
苏鸢正在给沈念鸢辅导画画,看到有人进来,便抬起头,礼貌地说道:先生,您好,请问您是要画画,还是要买画
男人转过头,看到苏鸢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僵住了。眼前的女子,虽然比记忆中多了几分成熟和沧桑,但那张脸,那双眼睛,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清鸢……男人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苏鸢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心中猛地一震,手中的画笔掉落在地上。她抬起头,看着眼前的男人,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