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浮山和浪头屿相距半日马程,若赶得急一来一回可减至三个时辰。
谢矜臣自去了不浮山便在那处住下,今日九月既望,他走了半月有余,姜衣璃坐在营地里抱着灰兔,翠微拿了木盒送进来。
四四方方的金丝楠木盒,外面镶嵌着红的绿的小颗粒宝石,打磨圆滑。
“这是谢大人差人送来的。”翠微给她打开,里面是一对金纍丝点翠响镯。
姜衣璃本来不是伤春悲秋之人,见好就收,拿过镯子戴在原就有一对羊脂玉镯的细腕上,镯中发出悦耳的响声。
她晃了晃手腕,镯子里的铃铛在响。
“倒是有趣。”
她拿下细看,这镯上镶嵌珍珠,点翠花卉,铃铛藏于镯身看不见,只听响,指腹触上蓝色的花卉,说这色泽奇美,原是羽毛。
拇指按着镯内,感觉有一块地方不平滑,她移开指尖,一看,竟是阴刻了个“玹”字。
姜衣璃气笑,以后拿去当铺谁敢收?送她镯子还藏心思。
她骂了一句又重新戴在腕上。
怀里的灰兔蹬着腿,往下跑,姜衣璃松开它。翠微蹲在前方,拿新鲜的叶子逗它,灰兔眼神萎靡,发出些嘶嘶的气音。
“小姐,小灰好像不舒服。”翠微将灰兔抱起来,好沉的重量。
“奴婢带它去军医那儿瞧瞧吧。”
军医营在北面,一走近就闻到药草味,营帐里放了二十来条简易床榻,病残兵士或抱膝或捂腹躺着。
桓衡手中拿着一根银针燎火烧红,垂眸缝线。
不知道的还当他在缝布,仔细凑近瞧,才发觉他针尖所穿之处是裂开的肚皮,惨状令人不忍直视,他的手指沾满腥黏的血液。
翠微只见他那处单独隔开,还仰脸张望,待他走出,用盆洗手,满盆鲜红。她吓得险些晕过去。
桓衡令小兵端走一盆血水,擦干净手,瞧了瞧兔子,主动问道,“可是这兔子吃多了?”
翠微木讷地只能点头。
她过后抱着兔子跑回营帐,先说那年轻的军医治好兔子,再绘声绘色,“小姐,您是没见,他在那用银针扎人满手是血!”
“生得倒是挺俊俏,可这也太吓人了!”
姜衣璃坐在一张贵妃椅上,双手抱着胖兔,笑得仰起脖颈,“那是在救人。”
古代医疗条件差,用针缝,想必是伤口太大,且久不愈合,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两千年前就有刮骨疗毒了,用针缝伤口也不算稀奇,不过这位军医倒真是胆大心细,敢于开创之人。
她随口问,“他叫什么?”
翠微思考了会儿,“没听清,他正说着话被王军医叫走了,奴婢听见王军医好像叫他从之”
桓衡,字从之。
接下来两个月灰兔又吃撑几回。
翠微都抱去找桓衡诊治,姜衣璃觉着麻烦,想赠一颗夜明珠感谢,桓衡没收,他正要说那日浅滩,你家小姐也救过我,营中的老军医叫他过去。
伤患众多,翠微不便打扰,只能拿回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