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凌晨三点的造梦工厂
凌晨三点的大学城科技园,大部分办公室都黑着灯,只有15楼的筑梦工作室还亮着一盏惨白的日光灯。庄文趴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跳动的蓝色代码组成了一片虚拟的星空;和庄文对面而坐,手里捏着一块橡皮泥似的梦境基材,正揉出一只衔着橄榄枝的白鸽——这是给一位焦虑症患者定制的治愈系梦境里的道具。
搞定!庄文猛地敲下回车键,伸了个懒腰,第17号客户的‘森林小屋梦’渲染完成,明天早上就能同步到他的睡眠头盔里。我说老和,你这手工捏的道具能不能升级成3D打印每次都搞得满手黏糊糊的。
和庄文抬起沾着银灰色基材的手,指了指屏幕角落的兼职守则:第一条,‘梦境细节需蕴含手工温度,拒绝全机械化生成’。你忘了上次用3D打印的玫瑰,客户说像塑料花,差评差点让工作室被平台下架
庄文撇了撇嘴,没再反驳。他们俩是半年前在梦境兼职平台上组队的,庄文是计算机系大三学生,负责用代码搭建梦境框架;和庄文是美术系旁听生,擅长用梦境基材捏制道具、渲染氛围。靠着细节逼真、情感细腻的口碑,小半年下来也攒了不少回头客。
平台提示音突然响起,弹出一条新订单。和庄文点开一看,客户名叫叶利佩,需求栏里只写着一行字:定制梦境,核心要素:一扇永远打不开的门。预算无上限。
无上限庄文凑过来看,眼睛亮了,这可是大客户!不过‘永远打不开的门’是什么意思要做个带密码锁的还是用钢筋焊死
和庄文皱了皱眉。以往的客户需求都很具体,比如回到高考前的教室和去世的宠物重逢,从没见过这么抽象的要求。他点开客户资料,显示叶利佩是一位40岁的企业高管,地址在市中心的高档小区,历史订单空白,像是第一次使用平台。
备注里说要‘绝对打不开’,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突破。和庄文指着屏幕,而且要求梦境场景设定在‘老城区的旧书店’,门要藏在书架后面。
庄文摸了摸下巴:有点意思。旧书店场景简单,我今晚就能搭好框架。门的话,我可以给它加三层逻辑锁,第一层是物理锁,第二层是认知锁——就算客户在梦里想‘破门’,大脑也会自动产生‘打不开’的认知,第三层是场景绑定,门和整个旧书店的代码深度绑定,拆门就会导致梦境崩溃。
别太极端。和庄文提醒道,兼职守则第三条,‘禁止设置可能引发精神创伤的梦境机制’。如果强行阻止客户开门,万一触发他的应激反应怎么办
放心,我有分寸。庄文拍了拍胸脯,我只做‘引导性阻止’,比如他拿锤子砸门,锤子会突然变成棉花;他找钥匙,钥匙会掉进下水道——不会直接用暴力机制。
和庄文点了点头,开始准备梦境基材。他选了深棕色的基材捏旧书店的书架,又用米白色的基材揉出泛黄的书页,最后拿出一块墨黑色的基材——这是用来做那扇门的,他特意在里面混了一点遗忘粉末,能弱化客户对门后场景的好奇心。
凌晨五点,梦境框架搭建完成。庄文将梦境数据导入睡眠头盔,和庄文把捏好的道具一一嵌入场景。看着屏幕上那扇藏在书架后的黑色木门,和庄文总觉得心里有点发慌,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门后等着被发现。
别多想了,庄文拍了拍他的肩膀,有钱人的怪癖而已。说不定他就是想在梦里找个‘求而不得’的刺激感。
二、打不开的门与异常反馈
第二天晚上,叶利佩的使用反馈传了回来。文字很简短:门很完美,确实打不开。明天同一时间,继续。后面附了一笔额外的打赏,金额是平时订单的三倍。
果然是不差钱的主儿。庄文兴奋地搓手,照这个节奏,我们下个月就能换个大点的工作室。
接下来的一周,叶利佩每天都下单,需求始终不变:一扇永远打不开的门。只是每次的反馈都越来越简短,从很完美变成可以,最后只剩下一个好字。
和庄文却越来越不安。他发现,每次叶利佩使用完睡眠头盔,头盔里的梦境残留数据都会多一点异常波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试图突破梦境的边界。更奇怪的是,他自己开始频繁做噩梦,梦里总有一扇黑色的木门,门后传来细碎的低语声。
庄文,你有没有觉得不对劲和庄文把异常数据调出来,你看这里,每次客户靠近门的时候,脑电波波动都快超出安全范围了,像是在极力压抑某种冲动。
庄文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正常,越是打不开,越想打开,人的逆反心理嘛。只要没触发应激反应,平台就不会管。
话音刚落,平台突然弹出一条紧急协查通知,发件人是平台安全部的夜郎也。通知内容是:近期发现多起‘梦境沉迷’案例,部分客户因长期重复特定梦境元素,出现现实认知混淆,请各工作室密切关注客户状态,及时上报异常。
夜郎也和庄文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是平台里出了名的铁面判官,曾经因为一个工作室违规制作恐怖梦境,直接上报监管部门,让对方彻底关门。
怕什么,我们又没违规。庄文关掉通知,再说,叶利佩只是要一扇门,又不是什么恐怖场景。
和庄文没再说话,但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他偷偷联系了平台的另一位兼职者呼吁小——她是心理学系的研究生,专门负责分析客户的梦境反馈。
呼吁小,帮我看看这个客户的脑电波数据。和庄文把数据发过去,我总觉得他有点不对劲。
半小时后,呼吁小的消息回了过来,语气很严肃:和庄文,这个客户的情况很危险。他的脑电波在靠近‘门’的时候,出现了‘自我认知解离’的前兆,而且每次使用后,现实记忆的清晰度都在下降。你赶紧停止接单,或者修改梦境内容,不能再让他盯着那扇门了!
和庄文刚想回复,工作室的门突然被敲响了。他打开门,门口站着一个穿黑色风衣的男人,证件上写着平台安全部,夜郎也。
和庄文、庄文夜郎也的声音很冷,关于叶利佩的订单,我需要了解情况。
庄文愣了一下,赶紧笑脸相迎:叶先生怎么了我们的订单都是合规的,没有违规内容。
合规夜郎也走进来,目光扫过电脑屏幕上的梦境数据,你们知道叶利佩为什么要一扇永远打不开的门吗他三年前因为投资失败,亲手关闭了自己创办的公司,还连累了很多员工。那扇门,对他来说是‘遗憾的象征’——他想打开,又怕面对门后的愧疚;想关上,又无法真正放下。
和庄文心里一沉:您是说,我们的梦境反而在加重他的心理负担
不止。夜郎也调出一份报告,他已经出现了‘梦境替代现实’的症状,昨天在公司会议上,他突然说‘要去书架后面找钥匙’,还问下属‘门为什么还是打不开’。再这样下去,他会彻底混淆梦境和现实。
庄文的脸色白了:我们……我们只是按客户需求做的,不知道会这样。
兼职守则第五条,‘需对客户潜在心理需求进行评估,拒绝可能造成伤害的订单’。夜郎也的语气更冷了,你们只看预算,忽略了客户的心理状态,已经违反了守则。
和庄文突然想起叶利佩订单里的永远打不开,原来不是什么怪癖,而是他对现实的逃避。他咬了咬牙:对不起,是我们的错。我们现在就修改梦境,把那扇门去掉,换成别的内容。
来不及了。夜郎也摇了摇头,他的意识已经和那扇门深度绑定,强行修改只会引发更严重的精神紊乱。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帮他‘打开’那扇门——不是在梦里,而是在现实中正视自己的遗憾。
三、门后的未选择之路
当晚,叶利佩的订单准时发来。这一次,和庄文没有按原计划搭建梦境,而是和庄文、夜郎也、呼吁小一起,重新设计了方案——他们要在梦境里留一个突破口,引导叶利佩打开那扇门,但门后不再是空白,而是他未选择的人生。
我已经调整了逻辑锁,庄文盯着屏幕,这次只要他说出‘我愿意面对’,门就会自动打开。但门后的场景需要和庄文你来做,必须足够真实,又不能太刺激。
和庄文点了点头,手里的梦境基材开始变化。他捏出了三个不同的场景:第一个是叶利佩没有创业,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样子;第二个是他创业成功,带着员工一起庆祝的样子;第三个是他投资失败后,没有逃避,而是和员工一起承担责任的样子。
呼吁小,你那边准备好了吗和庄文问。
好了。呼吁小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我已经接入了他的脑电波监测,一旦出现情绪波动过大的情况,我会立刻发送‘安抚信号’。
夜郎也站在一旁,表情严肃: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引导他正视遗憾,不是让他沉迷于‘未选择的人生’。门打开后,必须让他明白,无论过去如何,现在的选择才最重要。
凌晨三点,叶利佩戴上了睡眠头盔。监测屏幕上,他的脑电波逐渐平稳,进入了深度睡眠。
data-fanqie-type=pay_tag>
他进入梦境了。庄文说,正在走向旧书店的书架。
和庄文紧握着手里的基材,眼睛盯着屏幕。屏幕上,叶利佩的虚拟形象停在书架前,手指轻轻抚摸着冰冷的木门。过了很久,他终于开口,声音带着颤抖:我愿意面对。
门开了!庄文喊道。
屏幕上,黑色的木门缓缓打开,里面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场景。叶利佩愣住了,他走到第一个场景前,看着穿白衬衫的自己在讲台上讲课,眼里满是羡慕;又走到第二个场景前,看着成功的自己,嘴角露出一丝苦涩;最后停在第三个场景前,看着和员工一起承担责任的自己,眼泪掉了下来。
为什么……为什么我当初没有这么做叶利佩蹲在地上,声音哽咽。
因为你害怕失败。呼吁小的声音通过梦境里的隐形麦克风传来,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失败带来的责任。
叶利佩抬起头,环顾着三个场景:这些都是我没选择的路吗如果我选了其中一条,是不是就不会这么痛苦
没有哪条路是完美的。夜郎也接过话头,大学老师的你,会遗憾没有追逐梦想;成功的你,会忽略身边的人;承担责任的你,也会经历更多的困难。但无论选哪条路,只要你不逃避,就不会有‘打不开的门’。
叶利佩沉默了很久,突然站起身,朝着门后的场景深深鞠了一躬。他转身走出旧书店,屏幕上的三个场景渐渐消失,黑色的木门也慢慢合上,但这一次,门上的锁消失了。
脑电波恢复正常了!呼吁小兴奋地说,而且现实记忆的清晰度在回升!
和庄文松了口气,手里的基材终于恢复了正常颜色。他看着屏幕上叶利佩的虚拟形象走出旧书店,消失在晨光里,知道这场梦境救赎成功了。
第二天早上,叶利佩的反馈来了,很长一段话:谢谢你们。我终于明白,那扇门不是用来逃避的,而是用来提醒我——无论过去有多少遗憾,现在都可以重新开始。我已经联系了当年的员工,准备一起做点小生意,弥补当年的过错。
后面附了一张照片,是叶利佩和几位老员工的合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太好了!庄文拍了拍手,这次不仅没被平台处罚,还做了件好事。
夜郎也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你们这次做得不错。记住,梦境建筑师不只是‘造梦机器’,更要懂得‘解梦’和‘引导’。平台会给你们颁发‘优秀工作室’证书,继续努力。
呼吁小也发来消息:恭喜你们!叶利佩的心理评估已经恢复正常,他说以后再也不需要‘打不开的门’了,要自己创造‘能打开的未来’。
四、被遗忘的初心
解决了叶利佩的订单后,筑梦工作室的名气越来越大,订单也越来越多。庄文忙着扩大业务,招了几个学弟学妹帮忙写代码;和庄文则依旧负责手工制作道具,只是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少像以前那样,在道具里融入温度——大部分时间都在赶工,甚至开始用庄文推间的3D打印机制作道具。
这天,平台发来一个特殊订单,客户是一位80岁的老奶奶,名叫陈桂英,需求是回到1950年的村口,见一见年轻的丈夫。预算不高,只有几百块,远不如之前的大客户订单。
这种小订单就推了吧。庄文头也不抬地说,现在我们忙着做几个企业客户的‘团队建设梦’,没时间折腾这种耗时耗力的小单子。
和庄文看着订单上的需求,想起了自己去世的爷爷——爷爷生前总说,最遗憾的是没能再见奶奶年轻时候的样子。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庄文的提议:我来做这个订单,不耽误正事。
庄文皱了皱眉:老和,我们现在是要做大事的,别总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小订单上。你看这个企业订单,一个顶十个这种小单子,还省心。
省心不代表有意义。和庄文反驳道,我们当初做梦境建筑师,不就是为了帮人实现那些‘不可能的愿望’吗现在怎么变成只看钱了
两人吵了一架,不欢而散。和庄文独自留在工作室,开始为陈奶奶搭建梦境。他没有用3D打印机,而是亲手捏制了1950年的村口场景:土黄色的土路、歪脖子老槐树、挂着红绸的牛车,还有年轻的陈爷爷——根据陈奶奶提供的照片,他捏得惟妙惟肖,连爷爷嘴角的那颗痣都清晰可见。
凌晨四点,梦境完成。和庄文看着屏幕上的场景,仿佛真的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村口。他突然想起,自己当初之所以喜欢做梦境道具,是因为爷爷说过好的回忆能让人心里暖和,而不是为了赚钱。
第二天,陈奶奶的反馈来了,附带了一段语音。语音里,老奶奶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充满了喜悦:谢谢你,孩子。我真的见到他了,他还是那么年轻,笑着叫我的名字。这是我这十年最开心的一天,谢谢你帮我留住了最好的回忆。
和庄文听着语音,眼眶红了。他拿着手机找到庄文,把语音放给他听。庄文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对不起,老和,是我太急功近利了。我们做工作室,赚钱是为了更好地帮人,不是为了把‘帮人’变成赚钱的工具。
和庄文笑了笑:我没怪你,只是想提醒我们,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开始。
当天下午,他们辞退了招来的学弟学妹,把工作室搬回了原来的小办公室。庄文删掉了那些标准化的梦境模板,重新开始为每个客户量身定制框架;和庄文则继续用手工制作道具,只是这一次,他在每个道具里都加入了一点回忆粉末——那是用自己和爷爷的旧照片磨成的,能让梦境更有温度。
夜郎也听说后,特意发来一条消息:守住初心,才是最好的梦境建筑师。
呼吁小也送来一束向日葵:加油!你们的工作室是平台里最有‘人情味’的,我会一直推荐客户来的。
五、永不落幕的筑梦场
一年后,筑梦工作室依旧是那个小小的办公室,但门口挂了一块新牌子,上面写着只接‘有温度的梦’。订单没有以前多,但每个客户都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有想再见去世宠物一面的小女孩,有想回到婚礼当天的老爷爷,有想弥补学生时代遗憾的中年人……
和庄文依旧每天捏着梦境基材,只是他的手法越来越熟练,道具里的温度也越来越浓。庄文不再追求代码的复杂,而是更注重情感逻辑,让每个梦境都符合客户的记忆习惯。
这天,叶利佩突然来访。他比以前瘦了一些,但精神很好,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本子。
和老板、庄老板,好久不见。
叶利佩笑着说,我今天来,是想请你们帮个忙——帮我员工的孩子做一个‘宇航员梦’。那孩子叫乐乐,才七岁,上周刚确诊白血病,现在天天躺在病床上化疗,头发都掉光了。他从公文包掏出一叠画纸,上面全是用蜡笔涂满的火箭、星球和宇航服小人,他总说长大要当宇航员,去火星上摘星星。我看着心疼,却什么都做不了,想来想去,只有你们能帮他圆这个梦。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以前我总觉得钱能解决一切,直到看见乐乐攥着画纸说‘想摸摸真星星’,才明白有些遗憾,不是钱能补的。这是我全部的积蓄,不够我再添,只求你们能让他在梦里,真正当一次宇航员。说罢,他把一个厚厚的信封推到桌上,眼里满是恳求。
六、宇航员梦里的星星
叶利佩带来的本子里,贴满了一个小男孩的画——画里全是火箭、星球和穿着宇航服的小人。这是我老员工张叔的孙子,叫乐乐,叶利佩指着画纸上歪歪扭扭的签名,乐乐得了白血病,现在在医院化疗,总说想当宇航员,去看火星上的星星。
和庄文看着画里那颗被涂成红色的火星,想起自己小时候也画过类似的画,爷爷还把画贴在了客厅最显眼的地方。他转头看向庄文,两人眼神交汇,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笃定。
这个梦,我们免费做。和庄文说。
接下来的三天,工作室里挤满了帮手。夜郎也动用平台资源,调来最先进的沉浸式梦境模块,能让乐乐在梦里真实感受到失重感;呼吁小特意咨询了儿童心理学家,调整了梦境的色彩和节奏,避免刺激到孩子的神经;叶利佩则每天去医院陪乐乐聊天,记下他口中火星的样子——有会发光的石头,有长着触角的小生物,还有一座用星星堆成的城堡。
和庄文坐在工作台前,手里的梦境基材几乎没有停过。他用银白色的基材捏出流线型的火箭,用荧光蓝的基材揉出会闪烁的星星,还用粉红色的基材做了一只乐乐描述的触角小生物,特意在它的肚子上加了个小小的笑脸。
庄文则对着电脑屏幕,一遍遍地调试代码。为了让失重感更真实,他甚至熬夜研究了NASA发布的太空行走视频,把火箭升空、太空漫游的细节拆分成上百个代码模块。这次一定要让乐乐觉得,自己真的在太空。他揉了揉发红的眼睛,又开始敲击键盘。
第四天晚上,乐乐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戴上了轻便的睡眠头盔。和庄文、庄文、夜郎也、呼吁小围在监测屏幕前,大气都不敢出。
乐乐进入梦境了。呼吁小轻声说。
屏幕上,乐乐的虚拟形象穿着小小的宇航服,站在火箭发射架前。当倒计时结束,火箭腾空而起时,监测仪器上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笑声——是乐乐在梦里笑了。
他看到火星了!庄文指着屏幕,声音里带着激动。
画面里,红色的火星越来越近,乐乐打开舱门,飘到了星球表面。他捡起一块发光的石头,摸了摸迎面走来的触角小生物,最后跑到星星城堡前,张开双臂欢呼。和庄文特意在城堡顶端加了个爷爷的剪影——张叔因为要照顾乐乐,很久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乐乐总说想和爷爷一起看星星。
当乐乐在梦里牵起爷爷的手时,病房里的张叔突然红了眼眶,紧紧握住了孙子的手:乐乐,爷爷陪你一起看星星。
监测屏幕上,乐乐的脑电波始终保持着平稳的愉悦波动。直到凌晨五点,梦境结束,乐乐摘下头盔时,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我真的去火星了!那里的星星比画里还亮!
一周后,医院传来好消息——乐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医生说积极的情绪对治疗起到了很大作用。叶利佩把乐乐新画的一幅画送到了工作室,画里不仅有火箭和火星,还有五个小人,分别标注着和叔叔庄叔叔夜叔叔呼姐姐和爸爸。
乐乐说,要把你们都画进他的太空梦里。叶利佩笑着说。
和庄文把画贴在工作室的墙上,正好在兼职守则旁边。看着画里鲜艳的色彩,他突然明白,梦境建筑师的真正意义,从来不是搭建虚幻的场景,而是用这些场景,为人们点亮心里的光。
七、夜郎也的未完成梦
乐乐的宇航员梦传开后,筑梦工作室成了很多人心里的希望驿站。但夜郎也却在这时找到了和庄文,提出了一个让他们意外的请求——他想定制一个未完成的梦。
我妹妹夜郎西,十年前因为抑郁症自杀了。在工作室的小沙发上,一向冷峻的夜郎也第一次露出了脆弱的神情,她去世前,总说想和我一起去看青海湖的油菜花,可那时候我刚进平台工作,总说‘等忙完这阵’,直到她走了,我才发现,我连一张和她的合影都没有。
和庄文看着夜郎也手里那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小女孩扎着羊角辫,笑得很灿烂,和夜郎也有几分相似。他想起自己的爷爷,心里一阵发酸:你想在梦里和她一起去看油菜花
不止。夜郎也摇了摇头,我想告诉她,我很抱歉;想告诉她,我后来去了青海湖,看到了她喜欢的油菜花;想告诉她,我现在做的工作,是在帮别人避免像她一样的遗憾。
庄文握住了夜郎也的手:我们帮你做。但这次,你不是‘监督者’,是‘客户’,放心交给我们。
为了做好这个梦,和庄文特意托朋友从青海湖寄来了晒干的油菜花,把花瓣磨成粉,混进梦境基材里——这样梦里的油菜花会带着真实的香气。庄文则翻阅了大量关于青海湖的资料,从湖水的颜色到油菜花田的面积,甚至连当地牧民的服饰细节都一一核对。
呼吁小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她没有像往常一样设置情绪监测阈值,而是准备了一段夜郎西生前喜欢的钢琴曲,万一梦境里出现情绪波动,就用音乐来安抚。
梦境搭建完成的那天晚上,夜郎也躺在工作室的折叠床上,戴上了睡眠头盔。监测屏幕上,他的脑电波一开始有些紧张,随着梦境的展开,渐渐变得柔和。
他到青海湖了。庄文轻声说。
画面里,金色的油菜花田一望无际,蓝色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夜郎西的虚拟形象站在花田中间,还是照片上的模样,手里拿着一束油菜花。
哥,你终于来了。小女孩笑着说。
夜郎也的眼眶红了,他快步走过去,紧紧抱住妹妹:对不起,小西,哥来晚了。
不晚呀。夜郎西把油菜花递给他,你看,这里的花是不是很好看
很好看。夜郎也擦了擦眼泪,哥后来每年都来,替你看了很多次油菜花。
他拉着妹妹的手,沿着湖边慢慢走,把这些年的话一一说出口:哥现在的工作,是帮别人守住他们的梦,不让他们留下遗憾;哥学会了做你喜欢吃的糖醋排骨,可惜再也做给你吃了;哥知道,你那时候不是想离开,是太累了,哥对不起你,没有早点发现你不开心……
夜郎西静静地听着,最后笑着说:哥,我不怪你。我在天上也看到了油菜花,看到你帮了很多人,我很骄傲。以后你不用再愧疚了,好好生活,就是对我最好的交代。
当梦境结束时,夜郎也摘下头盔,脸上带着泪痕,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站起身,对着和庄文和庄文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们,让我终于能和她说再见。
后来,夜郎也把一张青海湖油菜花的照片挂在了办公室里,旁边写着一行字:有些梦虽然未完成,但爱永远不会落幕。
八、呼吁小的勇气梦
解决了夜郎也的遗憾后,工作室里的氛围越来越温暖。直到有一天,呼吁小红着脸走进来,犹豫了很久,才说出自己的请求:我……我想定制一个‘勇气梦’。
原来,呼吁小暗恋同系的学长很久了,学长马上要出国留学,她想表白,却总是没有勇气。我每次看到他,都说不出话,心跳得特别快,呼吁小抓着衣角,我知道可能会被拒绝,但我不想留下遗憾,想在梦里练习一下,说不定现实中就能鼓起勇气了。
和庄文和庄文相视一笑,立刻开始准备。和庄文用淡粉色的基材捏出了校园里的樱花树——那是呼吁小说的第一次见到学长的地方,还捏了一杯热可可,学长每次去图书馆都会买一杯。
庄文则搭建了一个图书馆偶遇的场景,特意设置了自然对话触发机制,避免呼吁小在梦里因为紧张而说不出话。我们不会给你设定‘表白成功’的结局,庄文说,梦境要贴近现实,这样你在现实中才不会有落差。
呼吁小点点头,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我只是想练一练,哪怕在梦里说出来也好。
梦境开始后,呼吁小的虚拟形象坐在图书馆的靠窗位置,手里拿着一本书,却心不在焉。没过多久,学长的虚拟形象走了过来,拿起旁边的一本书,笑着说:真巧,你也喜欢这个作者的书
呼吁小的心跳瞬间加快,监测屏幕上的脑电波出现了波动。但在自然对话机制的引导下,她还是勉强笑了笑:是啊,他的书很有意思。
两人聊了起来,从书里的内容聊到生活中的趣事。当聊到学长要出国留学时,呼吁小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我喜欢你很久了。不管你要不要去国外,我都想告诉你。
学长愣了一下,然后温柔地笑了:谢谢你告诉我。其实我也注意你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敢说。我出国后,我们可以一直联系,等我回来,就和你在一起。
监测屏幕前的和庄文和庄文都笑了。呼小小在梦里笑出了声,脑电波呈现出幸福的波动。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呼吁小竟然真的向学长表白了,而且学长的回答和梦里一模一样。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呼吁小拿着学长送的手链,笑得一脸甜蜜,可能是梦里练习过,觉得说出来也没那么可怕。
庄文拍了拍她的肩膀:不是梦里给你的勇气,是你本来就有勇气,只是需要一个机会把它拿出来而已。
和庄文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暖暖的。他发现,他们搭建的不仅是梦境,更是人们心里的勇气、希望和爱。这些东西不是虚幻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有时候需要一个场景来唤醒。
九、老槐树与传承梦
深秋的一天,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来到了工作室。他叫李建国,是大学城附近老槐树村的村民,也是和庄文爷爷的老战友。我听说你在这里做梦境建筑师,李爷爷握住和庄文的手,我想请你帮村里的孩子们做一个‘传承梦’。
原来,老槐树村有一棵三百多年的老槐树,是村里的精神象征。每年秋天,村里的老人都会在槐树下给孩子们讲过去的故事——有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有饥荒年代的互助往事,还有村里几代人的奋斗历程。但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孩子们也都去了城里上学,老槐树越来越冷清,那些故事也快要被遗忘了。
我想让孩子们在梦里回到过去,听听那些故事,李爷爷的声音有些沙哑,让他们知道,我们村的根在哪里,不能忘了本。
和庄文想起小时候,爷爷也经常在老槐树下给他讲故事,那些故事里的勇气和善良,一直影响着他。他立刻答应下来:李爷爷,这个梦我们不仅要做,还要让全村的孩子都能体验。
庄文联系了夜郎也,申请了平台的公益梦境项目,得到了设备和资金支持;呼吁小则组织心理学系的志愿者,去村里采访老人,把那些故事整理成梦境脚本;叶利佩也带着员工来了,帮村里搭建了临时的梦境体验点。
和庄文的工作台前,堆起了小山似的梦境基材。他捏出了老槐树的每一根枝桠,每一片叶子,甚至连树干上的纹路都和真实的老槐树一模一样。他还捏出了村里的老房子、石磨、水井,把老人讲述的场景一一还原。
庄文则把整理好的故事编成了互动剧情,孩子们在梦里不仅能听故事,还能和英雄握手,和前辈一起劳动,亲身体验那些年代的生活。
梦境体验日那天,老槐树下摆满了睡眠头盔。孩子们排着队,一个个戴上头盔,进入了那个充满回忆的梦境。当他们在梦里见到抗战时期的李爷爷饥荒年代的王奶奶时,都听得格外认真;当他们在梦里帮着前辈们播种、收割时,都格外用力。
一个小女孩摘下头盔后,拉着李爷爷的手说:爷爷,我以后要像梦里的英雄一样,保护我们的村子。
一个小男孩则说:我要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告诉城里的同学,我们村的老槐树很厉害!
李爷爷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老泪纵横:谢谢你们,让这些故事活了过来,让我们村的根留住了。
当天晚上,和庄文在老槐树下支起了一张桌子,给村里的老人讲了乐乐的故事、夜郎也的故事、呼吁小的故事。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都说:你们做的是好事啊,比我们讲一百个故事都管用。
和庄文抬头看着老槐树的枝叶,仿佛看到了爷爷的笑脸。他知道,爷爷当年讲的故事,现在通过梦境传递给了更多人;而他现在做的事,也会像老槐树的根一样,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传递给下一代。
十、永不褪色的兼职手册
又是一年春天,筑梦工作室的门口种上了一株油菜花,是乐乐从青海湖寄来的种子;墙上贴满了客户送来的画和感谢信,有乐乐的太空梦,有夜郎也的青海湖,有呼吁小的樱花树,还有老槐树村孩子们的涂鸦。
庄文不再执着于代码的复杂,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梦境项目上,他开发了一个梦境共享平台,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体验到定制梦境;和庄文则收了两个徒弟,都是美术系的学生,他教他们如何用基材捏出有温度的道具,更教他们如何用真心去理解每个客户的需求。
夜郎也经常来工作室串门,不再是以前的铁面判官,而是会和他们一起讨论梦境方案,偶尔还会帮着调试设备;呼吁小则成了工作室的心理顾问,每周都会来坐班,为客户提供免费的心理疏导。
这天晚上,和庄文翻开了那本泛黄的兼职手册,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第一条梦境细节需蕴含手工温度依旧清晰。他拿起笔,在手册的最后一页写下了一段话:
梦境不是逃避现实的港湾,而是照亮现实的镜子。我们搭建的不是场景,是勇气、希望和爱。作为梦境建筑师,最珍贵的‘道具’从来不是手里的基材,而是心里的真诚;最强大的‘代码’从来不是屏幕上的指令,而是对他人的理解。愿我们永远记得,为什么开始,为谁筑梦。
庄文走过来,在这段话下面加了一句:搭档,我们一起把这个‘兼职’,做一辈子。
和庄文笑了,他抬头看向窗外,油菜花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像是在点头回应。他知道,只要还有人需要勇气,需要希望,需要爱,他们的筑梦之路就永远不会结束。
而那本兼职手册,也会像那些珍贵的梦境一样,永远不会褪色,永远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