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是一个人过来的,明宛惜已经出宫。
进门后跪下行礼。
皇上看向卢氏,想起京城最近的种种传言,不免有些感叹,少时,他曾经跟着抚远大将军习过武。
那个时候,卢氏也还只是一个小女孩。
“起来说话!”
“多谢皇上!”卢氏交叠双手,再一次拜见,却没起身,而手从袖口中取出一物,呈上。
“这就是你要呈给朕的?”皇上看着她掌心的玉佩,久久未语,许久才开口道。
这块玉佩他自然熟悉,这是他赏给抚远将军的。
“大哥很好,忠孝仁义,将军府的一切愿意都归于大哥,自此,他便是我亲大哥。”卢氏声音哽咽地道。
那一幕,不只留在了皇上的心里,也留在卢氏心中。
父亲伤重过世那一个晚上,皇上连夜乔装出宫,她和明世远跪在父亲的床前,这一幕,成了她记忆中最痛的一个场景,父亲就是在这个场景里,连连吐血而死,鲜血带乌,父亲的伤中带了毒。
没救回来。
“卢世昌可为你父嗣子?”皇上再一次重申,点点手,有内侍过去接了玉佩,送到御案上。
皇上轻按了按玉佩,神色含悲,他也没忘记抚远大将军死的那一幕。
三年前,在抚远大将军的床前约好的事情。
先是义子,若三年后义子依旧仁义,便定为嗣子,而这一切,还要看卢氏的意思,这是大将军为女儿留下的保障。
一切以女儿的意思为意思!
这是大将军临死之前求的皇上,皇上赐下这玉佩,便是凭证,没说一定是为了嗣子之事,只说他日卢氏可以用这玉佩求皇上一件事情,这是大将军的军功所积。
皇上的意思,比大将军的意思更开放一些,也更多地保彰卢氏。
甚至暗示卢氏,可以用此换取更得利于自己的东西。
时间限定为三年后!
“卢世昌可为我父嗣子,请皇上成全!”卢氏恭敬地重复了一句,毫不犹豫。
“你可知凭此玉佩,朕可以答应你一件事情!比如说你女儿的亲事?”皇上试探着问道。
玉佩是他答应的,他自当遵从。
提起明宛惜,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东平伯府退亲一事,这事在皇上看来,没什么可商议的,都这样了,怎么可能不退?另一方面也是想到纪清瑭方才说的话,明宛惜是真的救了儿子一命的!
卢氏的眼泪落了下来,头越发地低下:“臣妇无能,没有护住一双儿女。”
眼泪落在面前的金砖之前。
“那为何不为儿女求朕?”皇上沉默了一下,反问道。
“臣妇只想完成父亲的遗愿,父亲没有嗣子,终究是遗憾,原本这事该在三年前便解决了的,都是臣妇连累父亲,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况且大哥的确是仁义孝顺,臣妇该有这样的大哥。”
卢氏跪伏于地。
想起三年前的事情,皇上也是长叹一声,对于大将军的行径,别人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觉得他糊涂,皇上却能明白其深意,卢氏这句话更是让他觉得和大将军感同身受。
父母之爱子,的确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