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剑啸江湖:孤影归尘 > 第一章

核心设定:
时代背景:架空王朝大靖中期,皇权旁落,藩镇割据,江湖与朝堂交织,秘宝山河绘卷传闻藏有颠覆天下的玄机,引发各方争夺。
江湖格局:
正道领袖:以青云剑派为首,坚守侠义,但内部暗藏派系之争。
魔道势力:血影教行事诡秘,以禁术控制门徒,觊觎秘宝妄图称霸。
中立势力:神秘的千机阁,掌握江湖情报与机关术,立场不明。
主角设定:
姓名:沈清寒(曾用名:阿寒)
身份:幼时为血影教试验品,侥幸逃脱后隐世剑客收养,成年后为寻身世踏入江湖,剑法兼具正邪之长,性格外冷内热,背负着被诅咒的寒血体质(情绪激动时内力失控)。
核心目标:查明身世真相,破除寒血诅咒,阻止秘宝落入恶人之手。
主要配角:
苏慕瑶:青云剑派掌门之女,灵动聪慧,擅长医术与阵法,初期因正邪偏见与沈清寒对立,后在共患难中渐生情愫,成为他的重要助力。
墨无常:血影教护法,表面冷酷嗜血,实则是沈清寒幼时唯一的同伴,背负着保护他的秘密,在教规与情义间挣扎。
老剑客(无名):沈清寒的养父,曾是江湖传奇,因厌倦纷争隐世,传授沈清寒基础剑法与心剑心法,后为保护他死于血影教追杀。
第一章
雪夜孤坟
终南山深处,雪落无声。
一间破败的木屋前,新立起一座孤坟,没有墓碑,只有一块粗糙的青石板压着半抔冻土。沈清寒跪在坟前,玄色披风上落满了雪,却浑然不觉。他手中紧攥着半块温润的玉佩,玉佩上山河二字被指腹摩挲得发亮,边缘还残留着暗红的血迹——那是养父最后的温度。
三个时辰前,木屋被烈火吞噬。一群戴着青铜鬼面的黑衣人破门而入,他们的掌风带着刺鼻的血腥气,招招狠戾,直指养父心口。老剑客拄着锈迹斑斑的铁剑,本该佝偻的身躯在那一刻挺得笔直,他将沈清寒推入地窖,只留下一句拿着玉佩,去江湖找答案,便转身迎向了鬼面人。
沈清寒在黑暗中听着刀剑碰撞的脆响、养父闷哼的痛声,还有黑衣人阴冷的笑:老东西,藏了十五年,以为能躲一辈子‘血影’的债,总得有人还!
直到火光舔舐着地窖门板,外面的声响彻底沉寂,他才咬碎牙冲出,只看到倒在血泊中的养父,和那半块从他怀中摸出的玉佩。
他们是谁‘血影’是什么这玉佩……又藏着什么
沈清寒抬手抹去眼角的湿意,指尖触到脸颊时却冻得发麻。他站起身,将玉佩贴身藏入衣襟,又从火堆残骸里拾起那柄陪伴养父多年的铁剑。剑身斑驳,却在雪光下泛着冷冽的锋芒。
风雪更急了,他最后看了一眼孤坟,转身踏入茫茫林海。背影孤绝如寒剑,从此,世上再无阿寒,只有沈清寒——一个要带着仇恨与疑问,闯入江湖的孤影。
第二章
小镇惊变
离开终南山半月,沈清寒一路向东,晓行夜宿,却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如影随形。这日傍晚,他踏入秦岭脚下的望月镇,镇子不大,却因地处南北要道而热闹,酒肆客栈的幌子在寒风中摇摇晃晃。
他选了家临街的客栈,刚要推门,忽闻街角传来女子惊呼声,夹杂着铁器交击的脆响。沈清寒脚步一顿,侧身望去——三个戴着鬼面的黑衣人正围攻一个穿浅绿衣裙的少女,少女手持长剑,剑法灵动却略显生涩,显然已落入下风,衣袖被划破,渗出血迹。
血影教的人
沈清寒瞳孔微缩。黑衣人袖口绣着的血色蝙蝠图腾,与半月前杀养父的凶手一模一样。他本不想多管闲事,江湖险恶,养父临终前再三叮嘱他藏好自己,可眼看少女就要被鬼面人一掌击中心口,他握着剑柄的手还是动了。
锵!
铁剑出鞘,一道清越的剑鸣划破喧嚣。沈清寒身形如鬼魅般掠过,剑锋斜挑,精准地格开鬼面人的掌风。他的剑法没有招式可言,却快得惊人,每一剑都贴着对方的要害,逼得三人连连后退。
哪来的野小子,敢管‘血影教’的事
为首的鬼面人怒喝,掌风加重了血腥气。
沈清寒不答话,剑势更猛。他自幼随养父学剑,练的不是名门正派的套路,而是在山林中劈柴斩棘练出的快与准,招招致命,带着一股原始的狠劲。三招过后,一名鬼面人手腕被剑锋划开,惨叫着后退;另一名被他剑柄击中咽喉,闷声倒地。
为首的鬼面人见势不妙,怨毒地瞪了沈清寒一眼,又扫过那少女,撂下一句青云剑派的小丫头,下次没这么好运,竟转身遁走。
危机解除,沈清寒收剑回鞘,转身就要离开,却被少女叫住:多谢公子相救!小女子苏慕瑶,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少女声音清脆,脸上沾了些尘土,却掩不住眉眼间的灵动,只是看向他的眼神里,带着几分警惕。
沈清寒脚步未停,淡淡道:举手之劳,不必记挂。
他不喜与人牵扯,尤其是这少女身上的剑穗——那是青云剑派的标志,正道领袖,最是容不下与血影教沾边的人。
苏慕瑶却追了上来,拦住他去路:公子剑法凌厉,不似名门正派路数,又为何会出手救我还有,你方才说‘血影教’你认识他们
她语气带着审视,仿佛在判断他的身份。
沈清寒皱眉,他最厌这种正邪之辨的打量。路见不平而已。
他侧身绕过她,姑娘若没事,就此别过。
话音落时,人已走出数丈,玄色披风卷入暮色,只留下苏慕瑶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地摸了摸腰间的剑——方才那剑招,竟让她想起了古籍中记载的残阳剑法,传闻那是一位叛出魔教的传奇剑客所创……
第三章
千机迷踪
离开望月镇后,沈清寒加快了脚步。血影教的人接连出现,显然玉佩的秘密已藏不住。他想起养父偶尔提及的千机阁——江湖中最神秘的势力,据说只要出得起价钱,没有他们查不到的事。而千机阁的据点,就在东边的雾隐城。
雾隐城依山而建,终年被雾气笼罩,城中街道错综复杂,处处是机关暗哨。沈清寒按照打听来的线索,在城南找到一家名为玄机堂的铺子,铺子老板是个瞎眼老者,听闻他要找千机阁,只递来一张绘着迷宫的纸条:能走出迷阵,自会有人见你。
迷阵设在城郊的竹林里。沈清寒踏入竹林,才发现看似寻常的路径暗藏玄机,每走几步,脚下便会弹出绊索,头顶落下毒箭,甚至连风向都带着迷惑性。他凭借敏锐的直觉和养父教的听风辨位之法,避开重重陷阱,直到竹林深处出现一座石制阁楼,阁楼匾额上书千机二字。
阁楼无人看守,门却纹丝不动。沈清寒尝试推门,忽闻机关转动声,地面竟裂开一道深沟,沟中布满尖刺。他纵身跃到横梁上,刚站稳,就见一道黑影从暗处闪出,速度快如鬼魅,掌风直逼他面门!
沈清寒挥剑格挡,两相交击的瞬间,他看清对方——玄衣黑裤,脸上戴着银色面具,只露出一双幽深的眼睛。那眼神落在他的剑上,又扫过他衣襟处隐约露出的玉佩,竟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寒血体质,残阳剑法……果然是你。
面具人开口,声音嘶哑,像是刻意变过声。
沈清寒心头一震:你认识我
面具人不答,掌法却愈发凌厉,招招都贴着他的要害,却又留着三分余地,仿佛在试探。数十招过后,沈清寒渐感吃力,体内的血液竟开始发烫——寒血体质在情绪波动时极易失控。他强压下躁动的内力,剑锋陡然变快,直指对方心口!
面具人似早有预料,侧身避开,同时指尖在他剑脊上一弹,沈清寒只觉一股阴柔的内力顺着剑身传来,竟暂时压制住了体内的异动。你的剑,还缺一点‘狠’。
面具人后退数步,站在雾中,声音飘忽,血影门中,寒血为引,山河归一,秘宝自现……记住这句话。
沈清寒追问:你到底是谁血影教还是千机阁的人
面具人却轻笑一声,身影竟在雾中渐渐淡去,只留下一句:下次见面,或许你就会恨我了。
竹林恢复寂静,沈清寒握着剑,手心全是冷汗。面具人的话像谜语,却让他隐隐猜到——自己的身世,恐怕比想象中更复杂。而那半块玉佩背后的山河绘卷,或许正是解开一切的关键。
他抬头望向石阁,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阁内黑暗无光,只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仿佛藏着无数等待被揭开的秘密。
第二卷:恩怨缠正邪
第四章
寒血惊变
离开千机阁后,沈清寒依阁中线索前往洛水河畔寻找寒血解咒的古籍,却在途中遭遇血影教伏击。对方似摸清了他的弱点,以激将法逼他动怒——当一名教徒提及老剑客死状凄惨时,沈清寒只觉体内血液瞬间沸腾,寒气顺着经脉逆行,眼前阵阵发黑。
噗!
他一口血喷在剑上,视线模糊中,只看到教徒狞笑着扑来。危急关头,一道绿影如飞燕般掠过,数枚银针精准刺入教徒穴位,同时一声清喝传来:沈清寒!凝神静气!
是苏慕瑶。她不知何时追踪而至,见他气息紊乱,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指尖点向他胸前大穴:寒血体质遇怒则乱,你想走火入魔吗
她的指尖带着暖意,竟奇异地安抚了他躁动的内力。
沈清寒咬牙闭目,默念养父教的心剑心法,直到体内寒意渐退,才脱力倒在草地上。苏慕瑶递来疗伤丹药,蹙眉道:你的体质确实与血影教禁术有关,古籍记载‘寒血者,心乱则血逆,心定则血和’,你若再被情绪左右,迟早会死。
他沉默接过丹药,第一次没有反驳她的说教。夕阳下,苏慕瑶低头查看他伤口的侧脸柔和,鬓边碎发被风吹起,竟让他想起养父木屋前那株在寒冬里开花的梅。你为何跟着我
他低声问。
青云剑派典籍记载,血影教当年用活人炼体,我怀疑你是受害者。
苏慕瑶抬眸,眼中没了之前的警惕,而且,你救过我,我不能见死不救。
她顿了顿,补充道,何况,正邪之分,不该只看出身。
第五章
青云疑云
为查禁术真相,沈清寒随苏慕瑶前往青云剑派。山门高耸入云,石阶两侧古松苍劲,弟子们见苏慕瑶带了个来路不明的男子回来,纷纷投来异样目光。掌门苏长风听闻女儿带了血影教相关之人,立刻召两人至议事堂。
沈清寒
一位白须长老盯着他,突然厉声道,你这剑法,与十五年前叛出本派、后堕入魔道的‘残阳剑’林苍澜如出一辙!你是他的传人
沈清寒握紧剑柄:我只学过养父的剑法。
休要狡辩!
长老拍案而起,林苍澜当年偷走本派心法,助血影教炼禁术,罪该万死!你既会他的剑法,定是魔教余孽!
苏慕瑶的师兄赵凌云也站出来:师妹,你被他骗了!让我来领教他的‘魔教剑法’!
剑未出鞘,剑气已起。赵凌云的青云剑法中正平和,招式严谨;沈清寒的剑法则快如闪电,招招直逼破绽,却在最后一刻收了杀意。三招过后,赵凌云长剑被挑飞,惊怒交加:你!
我若想伤他,他已躺在这里。
沈清寒收剑,我来此只为查禁术,与青云派无冤无仇。
苏长风看着他的剑法,眼中闪过复杂:你养父……可是无名老剑客
沈清寒一愣。苏长风长叹一声:十五年前,是无名前辈将堕入魔道的林苍澜救下,劝他回头未果,便隐世了。你的剑法,既有林苍澜的凌厉,又有无名前辈的守势……
他看向沈清寒,古籍在藏经阁,你可去查,但需苏慕瑶陪同。
第三卷:秘宝现真容
第六章
荒漠祭坛
从青云典籍中得知,血影教旧祭坛藏于西域荒漠,而山河绘卷的另一半线索可能就在那里。沈清寒与苏慕瑶备足干粮,踏入黄沙漫天的荒漠。途中遭遇沙尘暴,两人被卷入一处废弃的古城遗址,却意外发现了血影教的踪迹。
他们也在找祭坛。
苏慕瑶指着沙地上的马蹄印,看痕迹,至少有五十人。
沈清寒忽然按住她的肩,指向远处沙丘——一道熟悉的黑影立在风中,正是千机阁遇见过的面具人。
墨无常。
沈清寒低声道,这是他从血影教徒口中听到的名字。墨无常似乎早已察觉他们,转身扔来一个水囊:往前三十里,祭坛入口在月牙泉下,喝足水再走。
语气依旧嘶哑,却少了之前的试探。
苏慕瑶警惕道:他为何帮我们
沈清寒握紧水囊,想起那句血影门中,寒血为引:他有话要对我说。
三日后,两人找到月牙泉,按墨无常的提示潜入水下,果然发现一座石门。门内是幽深的通道,石壁上刻满诡异的符文,苏慕瑶看着符文脸色发白:这是‘血祭阵’,用活人精血催动,能增强禁术威力……
通道尽头是圆形祭坛,中央石台上放着一个青铜盒。沈清寒刚要触碰,四周突然亮起火把,血影教主黑袍遮身,带着教徒现身:清寒,我的‘完美容器’,终于等到你了。
第七章
真相与牺牲
容器
沈清寒逼问,我到底是谁
教主狂笑:你是用山河绘卷残页炼制的活器!寒血体质能吸收绘卷之力,只要将你献祭,我就能得到颠覆天下的力量!
墨无常突然挡在沈清寒身前:教主,他还不能死!
教主眼神一冷:墨无常,你竟敢违抗命令当年若不是你求情,这孽种早就该被销毁!
沈清寒震惊地看向墨无常:你认识我
墨无常摘下面具,露出一张与他有三分相似的脸:我们是同一批试验品,我是你师兄。当年你逃出时,是我引开追兵……
他从怀中取出另一半玉佩,这是你幼时总攥着的,我替你藏了十五年。
激战瞬间爆发。墨无常护着沈清寒,与血影教徒厮杀,却被教主一掌击中后背。拿着玉佩,去石台!
墨无常将玉佩塞进沈清寒手中,推他向石台,三块玉佩合一,绘卷自会显形……记住,别信任何人,包括你自己的心……
沈清寒与苏慕瑶将两块玉佩与怀中的半块拼合,石台突然震动,一幅巨大的山河图在石壁上显现——图中没有武功秘籍,只有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血影教与藩王赵显勾结的证据,以及解除寒血诅咒的方法:以心剑破血咒,以情义化寒血。
不!
教主见阴谋败露,疯了般扑来。墨无常用尽最后力气缠住教主,对沈清寒喊道:用你的剑!像无名前辈教的那样,守住本心!
话音落时,他反手一掌拍向教主,与对方同归于尽在崩塌的祭坛中。
第四卷:剑啸定乾坤
第八章
京城风云
带着绘卷证据,沈清寒与苏慕瑶返回中原,却得知藩王赵显已借清剿魔教之名起兵,血影教残余势力投靠藩王,京中局势大乱。青云剑派等正道门派被夹在朝廷与藩王之间,进退两难。
必须将证据交给忠良。
苏慕瑶看着沈清寒,但京中守卫森严,我们如何进去
沈清寒想起墨无常的话,握紧长剑:用剑开路。
他体内的寒血之力因祭坛的觉醒而增强,却也更难控制,唯有苏慕瑶的银针能暂时压制。
两人乔装潜入京城,却被藩王密探发现,一路追杀至皇宫外的朱雀大街。危急时刻,青云剑派与其他正道门派赶到:沈少侠,我们信你!
苏长风长剑指向追兵,正道并非只有门户之见,更有家国大义!
激战中,沈清寒的寒血之力再次失控,眼前浮现出养父惨死、墨无常牺牲的画面,剑招愈发狠戾。苏慕瑶站在他身后,以阵法为他护法,轻声道:沈清寒,看着我!你不是容器,你是你自己,是守护情义的侠客!
她的声音如清泉,浇灭了他心中的戾气。沈清寒闭上眼,默念心剑心法,再睁眼时,剑锋流转着柔和的白光——寒血之力竟与心剑心法融合,化作既能伤人也能护人的力量。
第九章
剑啸归尘
最终决战在皇宫前的广场展开。藩王赵显带着血影教残余教徒负隅顽抗,他手中握着最后一张绘卷残页,妄图用禁术操控士兵。沈清寒踏着剑气上前,苏慕瑶以阵法困住教徒,给他留出与赵显对决的空间。
你的寒血之力,终究是我的东西!
赵显催动禁术,周身弥漫着血色雾气。沈清寒不与他硬拼,剑招如行云流水,每一剑都避开戾气,直击破绽——这正是心剑的真谛:以情义为锋,以本心为鞘。
铛!
两剑相交,赵显的剑被震飞。沈清寒剑锋抵在他咽喉,却没有刺下:你的罪,该由朝廷审判。
此时,禁军赶到,将藩王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战后,沈清寒将绘卷证据交给忠臣,寒血诅咒因心剑觉醒而解除。苏慕瑶站在宫墙上,看着夕阳下的京城:江湖总会有新的纷争,你打算去哪
沈清寒走到她身边,玄色披风在风中轻扬:终南山的雪快化了,养父的木屋该修修了。
他转头看向她,眼中带着笑意,你要不要来那里的梅花开时,很好看。
苏慕瑶笑眼弯弯:好啊,不过修木屋的活,可得你干。
远处的江湖仍有传说,说有位寒剑侠客,曾以一剑定乾坤,最终却携佳人归隐山林。而终南山深处,新立的木牌上刻着三个字:归尘居。雪落时,有剑鸣与笑语,随春风传遍江湖。
data-fanqie-type=pay_tag>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