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赌局翻盘
头痛欲裂间,南宫一鹤猛地睁开眼,雕花猫金的床顶映入眼帘,空气中飘着一股陌生的熏香。
他刚想抬手揉太阳穴,却发现手臂沉重得不像话,脑子里还涌入一堆不属于自己的记忆——丞相府嫡子南宫一鹤,京城有名的纨绔,嗜赌好色,把祖产、东宫下辖的绸缎庄和粮铺全输了个精光,如今府里连下人月钱都发不出,东宫官员天天堵门要债。
公子,您醒了侍女红袖端着药碗进来,满脸愁容,方才东宫的万公公又来催了,说在补不上亏空,就要禀明女帝陛下了。
南宫一鹤消化着记忆,原主不仅败光家产,还把主意打到东宫头上——女帝宇文晴雪登基初,曾将部分皇室产业交由丞相府代管,原主竟把这当成私人金库,全填了窟窿。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国公府的赵佗,京城最大赌场聚财阁的主人。
红袖,府里还剩多少现银南宫一鹤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与往日纨绔截然不同的冷静。
只剩.......只剩三两七钱碎银了。红袖垂着头,声音越来越小。
南宫一鹤掀开被子下床,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梳妆台——原主连母亲留下的首饰都当了。他沉吟片刻,从抽屉里摸出那点碎银:备车,去聚财阁。
公子!不可啊!红袖急忙阻拦,您前几日刚在那儿输了五百两,赵国公心狠手辣,您这去了......
放心,这次不是去输钱。南宫一鹤拍了拍红袖的肩,指夹触到手腕时,突然传来一阵温热——一个散发着绿色精光的玉扳指凭空出现,扳指外侧雕刻着储物二字,正是穿越时绑定的空间玉扳指。
他试着将碎银放进去,玉扳指闪过一丝微光,碎银瞬间消失,这才松了一口气。
半个时辰后,来到聚财阁门口。南宫一鹤刚下车,就被店小二拦住;呦,这不是南宫公子吗您还来啊上次的债还没还呢!
周围赌客哄堂大笑,有人嘲讽:怕是来当衣服的吧
南宫一鹤没理会,径直往里走:赵佗呢让他出来见我。
放肆!赵国公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店小二伸手要推他,却被南宫一鹤反手扣住手腕,疼得呲牙咧嘴。
谁在我这撒野一个穿着锦袍的胖子从堂内走出,此人正是赵佗。
他看见南宫一鹤,眼中满是不屑:南宫一鹤,你还敢来莫不是想把你那丞相老爹的乌纱帽也赌给我
赵国公,今日我来,是要拿回属于我的东西。南宫一鹤走到一张赌大小的桌子前,从空间玉扳指里取出一两碎银,押大。
赌客们又是一阵哄笑,庄家冷笑一声,掷出骰子:小!南宫公子,又输了!
南宫一鹤却不慌不忙,指着骰子:庄家,你这骰子灌了铅吧三点那面比其他面重半分,一掷必出小。
庄家脸色一变,赵佗走过来:南宫一鹤,你输不起就别来丢人现眼!
是不是丢人现眼,试试便知。南宫一鹤夺过骰子,指夹飞快转动,在掷出时,骰子稳稳挺住三个六,,大。
全场寂静,赵佗的脸色沉了下来。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南宫一鹤如神助般,押大小赢大小,押单双赢单双。他的眼睛仿佛能看穿骰子的轨迹、牌面的顺序——穿越时触电觉醒的千术精通,让他对概率和手法的敏感度达到了极致。桌上的银子堆得越来越高,从一两碎银,变成了五十两、一百两、五百两......
赵佗坐不住了,亲自上阵,摆了一桌牌牌九:南宫一鹤,敢跟我赌一把大的吗你若赢了,之前的债一笔勾销,我在赔你五百两;你若输了,就把你丞相府的老宅抵给我。
不够。南宫一鹤靠在椅背上,语气淡然,我若赢了,聚财阁,还有你名下那十家外围产业,全归我。我若输了,任凭你处置。
赵佗一愣,随即大笑:好!有种!
牌局开始,赵佗偷偷给庄家使了个眼色,庄家趁洗牌时换了几张牌。南宫一鹤看在眼里,不动声色。轮到赵佗揭牌,他得意的翻来:天牌!南宫一鹤,你输定了!
南宫一鹤缓缓的掀开自己的牌,却是地牌。赵佗刚要欢呼,南宫一鹤突然按住牌:赵国公,别急啊,你看看你袖口。
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赵佗的袖口,一枚与牌九花色相同的纸牌角露了出来——正是庄家换给他的天牌原来的牌角。
你......你出千!赵佗脸色煞白,想把牌藏起来,却被南宫一鹤一把按住。
出千的是你。南宫一鹤将证据举给众人看,聚财阁用灌铅骰子、换牌手段坑害赌客,今日我便替天行道,将这聚财阁收了!
赌客们本就对赵佗的霸道不满,此刻纷纷附和。赵佗见状,想叫护卫,却发现聚财阁的护卫早已被南宫一鹤暗中用银钱收买——他从空间玉扳指里取出赢来的银子,分给护卫:从今往后,你们归我管。
夕阳西下,南宫一鹤站在聚财阁门口,看着牌匾被换成盛唐阁,嘴角勾起一抹笑。红袖赶过来,看着满院的银子,激动的手抖:公子!您......您真把聚财阁拿下来啦!
南宫一鹤点点头,将大部分银子存入空间——玉扳指容量似乎因为收回产业的功绩,扩大了不少。
红袖,先拿两千两去填补东宫亏空,再给府里下人发双份月钱。
是!是!红袖喜极而泣。
此时,东宫深处,宇文晴雪正看着万公公递来的账本,眉头紧锁。突然,太监来报:陛下,丞相府南宫一鹤派人送来两千两白银,说已填补东宫亏空,还说......还说日后东宫产业由他代管,定不会再出纰漏。
宇文晴雪愣住了,他印象中的南宫一鹤,是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纨绔。这个南宫一鹤,竟真的改邪归正了她放下账本,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传旨,召南宫一鹤明日入宫见朕。
第二章~宫阙献策
翌日清晨,朱雀大街上,一辆青布马车缓缓驶向大明宫。车厢内,南宫一鹤身着藏青锦袍,大拇指上带着那枚玉扳指——昨夜他已将赢来的银子清点完毕,除填补亏空和府中留用外,还剩三千两存入玉扳指,更惊喜的发现,玉扳指容量竟从最初的半立方米扩至两立方米,想来是稳定东宫产业的功绩所致。
公子,前面就是宣政殿了,按规矩需步行入内。红袖停下车,递过一块腰牌。
南宫一鹤颔首,刚踏上白玉阶,就见两个身着绯色官服的御史迎面走来,正是昨日在东宫催债的万公公与另一位李御史。
呦,这不是南宫公子吗李御史阴阳怪气地笑,昨日刚填了亏空,今日就敢来面圣,莫不是想在陛下跟前邀功
万公公也附和:陛下英明,可容不得半分虚言,你若敢欺瞒,当心连累你父亲!
南宫一鹤脚步未停,淡淡暼了两人一眼:两位大人若有空操心我,不如想想如何解决东宫国库亏空的烦恼——毕竟,往后东宫产业归我代管,若半年内营收翻番,两位可要记得来道贺。
话音落,两位脸色骤变,却也不敢在拦——昨夜东宫亏空补全的消息已传遍朝堂,谁都知道陛下对南宫一鹤起了兴趣。
踏入宣政殿,殿内肃穆无声。龙椅上,宇文晴雪一身明黄龙袍,凤目微抬,目光如炬地扫过南宫一鹤,身旁的内侍尖叫唱喏:丞相府嫡子南宫一鹤,覲见陛下!
南宫一鹤依着盛唐礼仪躬身行礼,不卑不亢:臣南宫一鹤,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宇文晴雪的声音清冷,朕问你,东宫亏空近万两,你仅用一日便填补完毕,钱从何来
回陛下,取自聚财阁。南宫一鹤抬眸,坦然道,聚财阁主赵佗用灌铅骰子、换牌之术,骗取臣祖产及东宫财物,臣昨日已拆穿其手段,将聚财阁及名下十家产业收回,所得银两除填补亏空,其余皆存入东宫库房,陛下可派人查验。
户部尚书周大人立刻出列:陛下,此事不可信!聚财阁乃赵国公产业,经营十余年南宫一鹤一个纨绔,怎会一夜之间将其拿下定是他另有图谋!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显然都对原主的纨绔名声印象深刻,不愿相信他的转变。
南宫一鹤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递呈内侍:陛下,此乃聚财阁近三年的假账与真账对比
--赵佗每年偷税漏税近五千两,还暗中放高利贷,盘剥百姓。臣已将真账整理完毕,若陛下下令彻查,不仅能追回税款,还能安抚被盘剥的商户。
宇文晴雪接过账册,翻看几页,眸中闪过一丝讶异-一账册上字迹工整,每一笔收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还附上了被高利贷逼得家破人亡的商户名单,绝非往日那个连账本都看不懂的纨绔能做得出来。
你既收回聚财阁,打算如何处置宇文晴雪放下账册,语气缓和了些。回陛下,臣计划将聚财阁改为‘盛唐通商栈’,不再经营赌业,转而做南北货贸易
--南方的丝绸、茶叶,北方的皮毛、药材,经由通商栈统一调配,既能平抑物价,又能为东宫增加稳定营收。南宫一鹤顿了顿,又补充道,此外,臣还有一策,可解大唐财政之困,还能让百姓都尝得上‘甜’。哦
宇文晴雪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陛下可知,如今大唐的‘糖’,仅有贵族能享用少量蜂蜜与饴糖,且价格昂贵南宫一鹤说着,抬手触碰手腕的储物玉扳指,取出一个小巧的瓷瓶,臣偶然得到一种‘白砂糖’的制法,用南方盛产的甘蔗便可提炼,成本低、产量高,若能大规模生产,不仅能供应百姓,还能远销西域、吐蕃,为大唐赚回海量白银。
侍卫将瓷瓶呈给宇文晴雪,她打开瓶塞,一勺雪白的砂糖倒入掌心-颗粒均匀,晶莹剔透,与往日的褐色饴糖截然不同。她用指尖沾了一点尝了尝,清甜爽口,比蜂蜜更纯粹。
此物当真能用甘蔗提炼宇文晴雪眼中闪过精光,她深知西域诸国对糖的渴求,若大唐能垄断白砂糖的生产,财政收入必能大幅提升。
臣愿立军令状!南宫一鹤朗声道,若陛下肯拨给臣南方三百亩甘蔗田、五十名工匠,臣三个月内必能产出首批白砂糖,届时陛下可派人验收,若有半句虚言,臣甘受重罚!
殿内大臣们哗然,周大人又想反驳:陛下,南方甘蔗田多归地方豪强所有,贸然调拨恐生事端,且这‘白砂糖’从未听闻,万一……
周大人此言差矣。南宫一鹤打断他,地方豪强若肯合作,可给予其三成利润:若不肯,便以‘官督商办’之法,由朝廷出地、出工,百姓出力,所得利润三成用于改善民生,三成归入国库,四成投入扩大生产-一既不损害豪强利益,又能惠及百姓,何乐而不为
这番话条理清晰,既考虑到实际困难,又给出了可行方案,让原本质疑的大臣们哑口无言。宇文晴雪看着殿中从容应对的南宫一鹤,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一一眼前这个青年,眼神清明、谈吐不凡,哪里还有半分纨绔的影子
好!朕准你所请!宇文晴雪拍案定论,即日起,任命你为‘东宫通商使’,主管东宫产业革新,南方甘蔗田由户部协调调拨,工匠从工部选派,所需银两从内库暂支-朕倒要看看,你这‘白砂糖’,能否真为大唐带来新局!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南宫一鹤躬身行礼,心中松了口气。
第三章·糖业风波与产品革新
南方甘蔗田的风还带着甜香,南宫一鹤在苏州建立的首家糖厂已运转两月有余。
第一批白砂糖产出时,莹白的颗粒装在青花罐里,一经运往京城,便被贵族们争相抢购-往日只有皇室才能偶尔享用的饴糖,如今这白砂糖清甜无杂味,无论是拌在羹汤里,还是做成点心,都堪称绝配。东宫通商栈的账册上,每日糖业营收都在攀升,宇文晴雪看着奏报,对南宫一鹤的赞许又多了几分。
可这般红火景象,却惹来了旁人的眼红。
这日清晨,糖厂的甘蔗运输队刚行至苏州城外的渡口,就被一群手持棍棒的壮汉拦下。为首的是当地豪强张彪,他叉着腰,满脸横肉: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运甘蔗进城,先给老子留下三成利,不然别怪我砸了你的车!
押运队首领李忠上前理论:这是东宫通商使南宫大人的糖厂物资,你也敢拦
南宫大人
张彪嗤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块鎏金牌牌,我背后可是国舅爷赵佗!许大人说了,这糖业利润丰厚,哪能让一个毛头小子独占识相的就把糖厂交出来,不然有你好果子吃!消息传回糖厂时,南宫一鹤正在研发新糖品。听闻此事,他放下手中的瓷勺,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赵佗是宇文晴雪的舅舅,仗着皇亲身份在江南一带横行霸道,此前就曾暗中阻挠东宫产业,如今见糖业赚钱,竟直接让豪强明抢。
李忠,备马。南宫一鹤起身,从空间玉扳指里取出一把燧发枪
-这是他前段时间刚研发出的样品,枪管锃亮,威力足以击穿铁甲,再调两百名新军过来,随我去渡口。
两时辰后,渡口处已聚集了数百人。张彪见南宫一鹤只带了两百人,更是嚣张:南宫一鹤,识相的就签字画押,把糖厂转给我,不然今日这两百人,一个都别想走!
南宫一鹤没废话,抬手举起燧发枪,对准不远处的一棵大树。砰的一声枪响,树干应声折断,木屑飞溅。在场众人瞬间噤声,张彪脸上的嚣张也僵住了。
张彪,你倚仗国舅势力,拦截官营物资,欺压百姓,按大唐律,当斩。
南宫一鹤声音冰冷,现在滚,我饶你一命。若再敢染指糖业,我这枪可不认人。
张彪还想硬撑,却见那两百名新军已列成方阵,手中的燧发枪齐齐对准他们。他吓得腿一软,连滚带爬地带着人跑了。
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三日后,许童竟亲自带着家丁来到糖厂,一脚踹开大门:南宫一鹤,你敢动我的人今日我就要拆了你这破糖厂!
南宫一鹤正陪着前来视察的宇文晴雪查看新糖品,见赵佗闯进来,他上前一步,挡在宇文晴雪身前:国舅爷,糖厂是官营产业,陛下亲批,你敢拆
data-fanqie-type=pay_tag>
赵佗抬头见宇文晴雪也在,语气稍缓,却仍不服气:陛下,这糖业本可让皇室获利更多,怎容他一个外臣独占臣觉得,该由内务府接管才是!
赵佗,你可知南宫爱卿为这糖业付出了多少宇文晴雪脸色一沉,从研发制糖工艺,到协调甘蔗田,再到解决百姓就业,哪一样不是为了大唐你不思为国效力,反倒觊觎官营产业,当罚!
赵佗还想争辩,南宫一鹤却递上一份奏折:陛下,国舅爷暗中指使豪强抢夺物资,欺压商户,臣已收集好证据,恳请陛下严惩,以正朝纲。
宇文晴雪看过奏折,气得将其摔在许童面前:你太让朕失望了!即日起,削去你国舅封号,禁足府中,若再敢插手政务,绝不轻饶!
赵佗吓得面如死灰,再也不敢嚣张。经此一事,江南豪强无人再敢觊觎糖业,南宫一鹤的威望也更盛了。
解决了风波,南宫一鹤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产品升级中。他发现,单纯的白砂糖虽受欢迎,但受众仍有局限。于是,他带领工匠研发出三种新糖品:
第一种是雪花糖,将白砂糖熬煮后,加入少量蜂蜜,冷却后切成薄片,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花香,深受贵族小姐喜爱;
第二种是方块糖,将糖浆倒入模具,制成方形,方便携带,无论是出行还是军旅,都能随时享用;
第三种是女性滋补糖,在糖中加入阿胶、桂圆、红枣等食材,既能调味,又能滋补身体,皇室国妾试用后纷纷称赞,连宇文晴雪也每日食用。
新糖品一经推出,销量瞬间翻倍。东宫通商栈的订单排到了三个月后,甚至西域诸国的商队也慕名而来,愿意用三倍价格采购。糖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南宫一鹤又在江南开设了五家分厂,解决了数万百姓的就业问题,大唐的财政收入也因糖业大幅增长。
这日,南宫一鹤看着账本上节节攀升的数字,嘴角露出笑容。
第四章·旱情急报与番薯献策
宣政殿的铜钟刚敲过辰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驿卒嘶哑的呼喊:八百里加急!北方急报--
侍卫跌跌撞撞地将染着尘土的书信呈到宇文晴雪面前,信封上灾情如火四个朱字刺得人眼疼。
宇文晴雪拆开信纸,越看脸色越沉,手指攥得信纸发皱:北方五州大早三月,黄河支流断流,田地干裂,小麦、粟米颗粒无收!百姓挖野菜、啃树皮充饥,已有流民聚众闹事,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
话音未落,殿内百官哗然。户部尚书周大人急忙出列:陛下,当务之急是开仓放粮!臣请旨从江南调运粮草,支援北方!
周大人说得轻巧!
兵部尚书摇摇头,北方各州山路崎岖,粮草运输至少需一月,且沿途盗匪横行,恐难顺利送达。
再者,国库存粮本就因去年蝗灾折损不少,若尽数调往北方,江南春耕恐无粮可种!
又有御史提议:不如请道士设坛求雨或许能解早情。
荒谬!
宇文晴雪猛地拍案,龙椅扶手被震得嗡嗡作响,百姓都快饿死了,你们不思实策,反倒寄望于虚无缥缈的求雨朕养你们这群官员,难道是为了在危难时束手无策吗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百官皆垂着头,无人敢应声。
宇文晴雪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站在列尾的南宫一鹤身上,语气稍缓:南宫爱卿,你素有奇策,可有解决北方早情的办法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南宫一鹤身上。他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曾在一本古籍中见过一种作物,名为‘番薯’,或许能解此燃眉之急。
番薯宇文晴雪皱眉,此物从未听闻,它有何特别之处
回陛下,这番薯耐早、耐贫瘠,哪怕是干裂的土地也能生长,且无需过多照料。南宫一鹤从容解释,手指悄悄触碰手腕的空间玉扳指--里面正存放着他穿越时带来的番薯种子,原是实验室培育的高产品种,更重要的是,番薯亩产可达三千斤,是粟米的三倍有余,且块根、藤蔓皆可食用,既能当百姓的充饥粮,也能做军队的行军粮。煮熟后口感香甜,百姓易接受。
周大人立刻质疑:南宫大人,你仅凭一本古籍,就敢拿千万百姓的性命冒险若这番薯种不活,北方灾情岂不是雪上加霜
周大人放心,臣并非凭空断言。南宫一鹤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个油纸包,打开后露出两个拳头大小的番薯,表皮紫红,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这便是番薯,臣已在糖厂后院试种半月,即便每日只浇少量水,也已长出新叶。
陛下可派人去查验,便知臣所言非虚。
侍卫将番薯呈给宇文晴雪,她接过细看,指尖触到番薯饱满的块根,眼中闪过一丝希冀:此物当真能在北方干旱之地生长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南宫一鹤朗声道,若陛下信得过臣,臣请求亲赴北方,指导百姓种植番薯。
同时,可先从东宫通商栈调拨十万斤白砂糖运往北方--糖能快速补充体力,可缓解百姓饥饿之苦,待番薯成熟,便能彻底解决粮荒。
宇文晴雪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仍在犹豫的百官,最终拍板:准!即日起,任命南宫一鹤为‘北方赈灾使’,节制北方五州军政,调禁军五千护送番薯种子与白砂糖北上,所需物资皆由国库优先供应!若有官员敢阻挠赈灾,先斩后奏!臣遵旨!南宫一鹤躬身领命,心中松了口气-番薯不仅能解眼前旱情,更能为后续推广高产作物打下基础,这是他推动大唐农业革新的关键一步。
散朝后,宇文晴雪单独留下南宫一鹤,递给他一枚鎏金令牌:此乃朕的随身令牌,持此牌,你可调动沿途各州府的人力物力。北方艰险,你务必保重。
南宫一鹤接过令牌,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指尖,抬眸时正对上她关切的目光。他心中一动,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早日让北方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望着南宫一鹤离去的背影,宇文晴雪轻声自语:南宫一鹤,你若真能解北方旱情,便是大唐的功臣……也是朕的知己。
三日后,南宫一鹤带着五千禁军、数万斤番薯种子与白砂糖,踏上了北上的路途。马车外,春风已带着暖意,可北方的上地仍在干裂,百姓仍在受苦。他掀开窗帘,看着远方的天际。
第五章·北地赈灾与番薯丰收
马车碾过干裂的土地,发出咯吱的声响。南宫一鹤撩开车帘,入目皆是枯黄--曾经的麦田裂着指宽的口子,路边的树皮被剥得精光,几个面黄肌瘦的流民蜷缩在土坡下,怀里抱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孩子。
大人,前面就是忻州城了,城门守军说……城内流民已逾三万,知州王大人却只报了八千。禁军统领赵武低声禀报,语气带着愤懑。
南宫一鹤眼神一沉:看来这忻州知州,是想瞒报灾情,截留赈灾物资。
刚到城门口,果然见知州王怀安带着一群官员笑脸相迎,身后却没见半个流民。
南宫大人一路辛苦!下官已备好接风宴,先随下官入城歇息吧
接风宴就不必了。南宫一鹤翻身下车,亮出腰间鎏金令牌,陛下有旨,赈灾为先。
王大人,城内三万流民何在为何只报八千
王怀安脸色骤变,支支吾吾:大人说笑了,城内流民确实只有八千,许是底下人统计错了……
是吗
南宫一鹤抬手示意,赵武立刻带禁军分赴四城,半个时辰后,禁军押着几个隐瞒流民的小吏回来,还从州府粮仓里搜出了本该发放的粮种--早已发霉变质。
王怀安,你截留赈灾粮种,瞒报流民数量,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可知罪南宫一鹤声音冰冷,按大唐律,当斩!
王怀安噗通跪倒在地,连连求饶:大人饶命!下官只是一时糊涂,求大人再给一次机会!
机会
南宫一鹤瞥了眼城外饿殍,你克扣粮种时,怎么没给百姓机会他当即下令,将王怀安打入大牢,由通判暂代知州之职,即日起,所有官员需亲自参与赈灾,若有半点懈怠,王怀安就是你们的下场!
解决了官员问题,南宫一鹤立刻着手安抚百姓。他让人在忻州城内外搭建数十个粥棚,将带来的白砂糖熬进稀粥里
-清甜的粥水滑过干裂的嘴唇,流民们眼中终于有了光。一个叫李大娘的老妇抱着孙子,喝完粥后拉着南宫一鹤的衣角:大人,这粥怎么这么甜是……是糖吗俺们这辈子都没尝过这么好的东西。
大娘,这是白砂糖,能补力气。南宫一鹤温和地说,接下来,我还要教大家种一种能在早地里长的作物,叫番薯,等它成熟了,大家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可推广番薯时,新的难题来了。当南宫一鹤把紫红的番薯块根分给流民,教他们切块育苗、浅埋耐旱时,百姓们却连连后退。这东西长得怪模怪样,能吃吗别是有毒吧是啊大人,俺们种了一辈子粟米,从没见过这玩意儿,万一种不活,可咋整
南宫一鹤没急着辩解,而是选了一块干裂的空地,亲自示范种植:他将番薯切成带芽的小块,埋进浅浅的土沟里,又让人用木桶从远处的水井挑来少量水,大家看,番薯耐早,一次浇水能撑十天,就算土地裂了缝,它的根也能扎进土里吸收水分。我先种这一亩,二十天后若能发芽,你们再跟着种,如何
为了让百姓放心,他还让禁军把剩余的白砂糖按人头分发,这二十天,大家只管安心等着,每日都能来粥棚领甜粥,若番薯真种不活,我再想别的办法。
可没过几天,通判匆匆来报:大人,城西的流民听说要种‘怪东西’,怕日后没粮吃,竟想结伴逃往邻州!
南宫一鹤立刻赶到城西,见数百流民正背着破包袱往城外走。他上前拦住为首的汉子:这位兄弟,为何要走
汉子红着眼:大人,俺们信不过那番薯!万一它长不出来,俺们一家子都得饿死,不如去邻州碰碰运气。
南宫一鹤沉默片刻,从空间玉扳指里取出一个煮熟的番薯
-这是他提前准备的,外皮剥去后,露出金黄的果肉,香气扑鼻。他掰了一块递给汉子:你先尝尝,看看能不能吃。
老汉犹豫着咬了一口,清甜软糯的口感瞬间在嘴里化开,他眼睛一亮:这……这竟这么好吃比粟米还甜!
这就是煮熟的番薯。南宫一鹤笑着说,
我已在糖厂后院种过,亩产三千斤不是虚言。你们若留下,不仅能种番薯,日后还能跟着学种甘蔗、制糖,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若现在走了,路上山高水远,万一遇到盗匪,或是邻州也没粮,可就真的没活路了。
流民们看着汉子吃得香甜,又听南宫一鹤说得实在,纷纷放下包袱:俺们不走了!跟着大人种番薯!二十天后,南宫一种下的番薯果然冒出了嫩绿的芽。
百姓们欢呼着围过来,跟着他一起在干裂的土地上种下番薯苗。南宫一鹤又从空间玉扳指里取出备用的番薯种子,补在缺苗的地方
--当初为防万一,他在玉扳指里存了足足万斤种子,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日子一天天过去,番薯苗越长越壮,翠绿的藤蔓爬满了土地,连最干裂的地块都焕发了生机。
一个月后,当第一批番薯成熟,百姓们挖出沉甸甸的块根时,整个忻州都沸腾了,李大娘捧着比拳头还大的番薯,眼泪直流:俺活了六十年,从没见过这么能长的庄稼!有了这东西,俺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南宫一鹤让人将番薯分发给百姓,还教他们做番薯干、番薯粉-番薯干耐储存,能当行军粮;番薯粉能做面条、糕点,口感丝滑。他还将多余的番薯运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