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摇头:“不要,谢谢。”看到那锅黑乎乎、不知道用了多久的油,她就没胃口了,而且她的零钱被偷了不过她好像有一套这时代的硬币?
还是小时候舅舅送给自己玩的,她隐约记得有一元、五毛和几分的硬币,回去看看跟现在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的话,偶尔也能应急。
她记得硬币是没有编号的,也就是如果能重置的话,她暂时不缺小钱用了。这年头物价很低,江家那么多人,一个月伙食费也就二十块。
她一个人在乡下,每月五元顶天了,江暖胡思乱想时候,王采萍急匆匆的从家里出来,看到女儿晃悠悠的提着一叠报纸走来,不由眉角跳了跳,“不是让你去买日用品了吗?怎么还买报纸了?”
家里几个孩子都不爱读书,只有小五是个书笃头,做什么都爱捧着书看,还为此烧焦了好几次饭,被自己揍过好几次才没耽搁过做饭。
江暖说:“我想在火车上看”
王采萍想到小女儿要下乡了,才忍住没给她吃毛栗子,“快走!”
江暖好奇的问:“去哪里?”
王采萍没好气道:“把你称斤卖了!”
江暖乖巧闭嘴,果然天下亲妈都一样的,她亲妈也是如此,不过最疼她的也是妈妈!
自己生病后,妈妈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每天挖空心思给自己做饭,弄好吃的。王采萍比不上亲妈,但对小江暖有养育之恩,她也愿意孝顺。
王采萍提了竹篮,带着女儿大步往国营饭店赶,一面走,一面对女儿说:“你爸厂里来了几个淮平机械厂的业务员,他们还开车来了,你爸想能不能搭个便车。”
这会苏南去苏北也只能坐车去,幸好这会有长江大桥,以前还要坐船渡江,要不然江红兵也不会想送女儿。小五跟小三、小四不一样,他们是兄妹一起出行,而且性子也稳重,两人都放心,而小五是单独一人。
哪怕是对侄子侄女有城墙滤镜的江红兵,也清楚女儿跟自家人不合,四个人别说相互照顾了,没相互拖后腿都是好的,不能指望别人,只能自己上了。
江暖说:“我们有好几个人呢,能坐得下吗?”
王采萍说:“说是来了一个车队,肯定没问题的。”她不管这种事,让江红兵去弄,他一个六级工连这种事都搞不好,也别上班了。
“我跟你嫂子说好了,弄了三十斤棉花,两条现成的十二斤的棉被,剩下的棉花你都带过去,自己往棉袄里塞新棉花。今年新米也上市了,我也要了五十斤,你也全带走”
“到了乡下就待在屋子里,没家里人陪就别出门。”王采萍絮絮叨叨的叮嘱着,心里是十万个不放心,就怕这小书笃头,出门没人看着,都担心被人骗走。
江暖惊呆了,三十斤棉花、两条十二斤的棉被、五十斤新米?她还有其他行李啊!这么东西能扛得动?有车也不行啊!等下车了,她怎么拿东西?
她抿了抿嘴说:“米就留在家里,你跟爸爸吃吧。”现在弄的粮食也不容易,她也不缺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