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看了一眼压着小偷的平头男子,平头在小偷身上搜了搜,翻出了好几个钱包,其中就有一条让江暖很眼熟的手帕,围观的人顿时惊呼:“真是小偷啊!”
“坏了!这是我的钱包!”
众人议论纷纷,男子对平头说:“送公安局吧。”这么多钱包给谁都不好,还是送公安局,让公安问清缘由了给。
江暖见状偷摸走出人群,她还有别的事,不想去公安局耽搁时间,其他人的失物够小偷定罪了。
男子一晃眼,就见那小姑娘已经走到车站了,他无奈摇头,南方的小姑娘都这么胆小吗?小偷都抓住了,也不敢要回失物。不过他也没有叫住她,一块手帕而已,主人都不在乎,也没必要追着不放,其他失物够定罪了。
江暖赶着乘车去小江暖的初中,她学校附近有个大收购站,里面有一套高考神书:《数理化自学丛书》。这套书在网文里反复出现的,江暖对它很熟悉,还千度过资料。
这套书在网文里似乎各地收购站都有,实际上这套书在1963年首次出版不久便被打入冷宫,恢复高考前只能从几个大城市的废品收购站里看到。
恢复高考第一年,更是只有在海市新华书店排队才能买到,直到第二年才广泛印刷,可依然供不应求。
苏城不算大城市,但毗邻海市,又历来富庶,几个大收购站也有,小江暖记忆里学校附近收购站就有好几套完整的。她当时就很想要,但不敢开口跟父母说。
这套书即使在废品收购站,也要卖七八毛一本,整套书有十七本,最少要十二三元才能买下来。而江母一个月工资也才三十二元,这么多钱几乎是她小半个月工资了。
小江暖平时连几分钱的小人书都不敢问爸妈要,哪里敢要这么贵的书?江暖卖衣服就是为了买书,别的都买了,这套更不会放过,只要吃透这套书,77年高考也稳妥了。她一定要趁还在苏城的时候,把这套书弄到手。
收购站里一个中年男子正翘着二郎腿、坐在躺椅上抽烟,看到江暖还抬手跟她打了一声招呼,“小江,你今天怎么来了?”
小江暖时常来收购站看书,跟收购站的员工都熟悉了,大家都叫她小江。
江暖笑了笑,“陈师傅,我来买书。”
陈师傅起身说:“要买小人书吧?你进去挑吧。”快过年了,大部分家长都会给孩子几毛零用,很多孩子都会来收购站买小人书。
江暖说:“不是,我想买《数理化自学丛书》,我过了年就要下乡了,姆妈答应让我带这套书下乡。”
陈师傅关切的说:“你去哪里乡下?去农场吗?”
江暖摇头道:“我去苏北插队。”
陈师傅叹气:“去江北啊?那地方穷死了!你要吃苦头了!真咯作孽!”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生养自己的城市,苏北虽也在苏省,可就像隔了十万八千里一样。
江暖笑着说:“农村有广阔天地,我们知识青年下乡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