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绿盾工程:沙漠腾起的新丝路 > 第41章  比咱们吭哧吭哧拿铁锹去种树强

随着胡梭和林教授在划定的戈壁滩上飞播测试的次数越来越多,胡梭要空投先锋植物种子的消息就如同风滚草那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新疆的兵团农场。
“他们又在搞什么呢?”
“一架无人机而已,怎么那么多花样呢?”
兵团人一开始是充满着着试探着,每每看见无人机几乎跟他们一样赶早赶晚;兵团人扛着锄头下田的时候,总能看见无人机的四个螺旋翼撕碎朝霞的身影,渐渐的,要是哪天早上没看见胡梭的无人机升空了,兵团人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最初的日子里,看着胡梭和林教授在试验田忙碌的模样,在老兵团人的眼里,多多少少是带着些不解的;农闲之际,他们都会在树荫下背手而立,远远地观望着,时不时嘀咕两句:
“胡家那小子,又想捣鼓什么玩意?”
“听说,这无人机在试验田上飞来飞去的,往下面空投什么来着?”
“空投?”
“对,空投种子锦囊。他们管那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子,叫种子锦囊。”
如果距离近的话,甚至还能看见无人机悬停后,机身之下传来几声沉闷且有节律的“砰——砰——砰”的声音,然后几个头尖尖的壳子就扎入了沙地里,然后?然后就没了。
想要看见成果,至少得等半个月的。
老技术员老王听见了这事,也过来瞅瞅,然而在他看来就是不靠谱:“空投种子?这不是扯淡吗?种子能这么撒一把的吗?这个高度,种子没摔碎,都闷死了,老胡怎么也不管管自家的儿子!”
在某些老古董的心里,这种尝试纯粹就是浪费公家钱的没意义的花里胡哨的行为。
“这可不是,如果他们能行,我也能行;我就站在天山山巅之上,往下面撒一把种子,没准明天天山下就多了一片林子。”
兵团人一般务实,这种在天上飞着的行为,本身就有些“浮”;飞着撒种子,就更透着一股“邪乎”劲了。
“听说,老胡也参与了,前几天才看见他扛着自己那把老猎枪,跟一个叫做老雷的工程师在比划比划好久呢。”
“这老胡一向务实,怎么就跟着他儿子这么胡闹呢?”
“老胡说了,这是解放双手的尝试。”
一种观望且批判的情绪还是渐渐在兵团农场蔓延开来。
然而,一天当第一批的梭梭苗和骆驼刺刺破试验田的沙面,顽强地往外冒了个头的时候,情况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那天早上,老赵照常去查看防风林,路过试验田的时候,就瞟了一眼。就是这一眼,让他猛的刹住了脚步!
“咦?”这老戈壁滩上怎么星星点点多了那么多新绿?
老赵忍不住往前一靠,蹲下身子查看一番。没错,就是梭梭苗和骆驼刺,它们已经冒出头来了,就在胡梭实验标注过的那些小格格里,规规整整的。
“真的活了!”
这个消息就如春风那般刮遍了整个兵团农场,“它们那种让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徘徊,往下空投种子的做法,真的行了。”
这个消息瞬间在整个兵团农场都炸开了锅,眼见为实,人们都赶紧地要去试验田瞅瞅。
当亲眼看见一株株新绿、且纤细的苗子就在无人机掠过的地方长出来的时候,他们是诧异的,然后就是兴奋。
“就靠那无人机突突突突地往下打,居然真的行了!”
“那咱以后是不是不需要一棵一棵苗子去种了?”
“哎,咱以后防沙草格子是不是就可以扩大一倍?”
“瞧你这出息样,岂止是扩大一倍,按照这种趋势,咱能征服塔克拉玛干沙漠。“”
“哈哈哈——”
“你以后就不用弯着老腰,撅着屁股下地去了,可以多点时间陪陪自家的孙子了。可不——”
看着无人机飞向远处的沙地的时候,兵团人看来这日子是过得越来越有看头了。
然而,这些在胡梭和林教授看来,这仅仅是短暂的胜利罢了。
其他人看的热闹,他们两看的是门道。
当其他人在憧憬着无人机飞播解放双手的时候,胡梭和林教授正顶着大大的太阳,一个格子,一个格子那样在抠细节呢。
“萌发率仍然不太理想。”这些在胡梭的程序里都记得清清楚楚的,打了多少发种子炮弹,如今又萌发了多少棵植物。
“是的,有些格子空空如也。”林教授这阵子下来,头发白了许多;眼里的光却亮了许多。
在他看来这也许是他退休前最后一个项目了。
有的时候,胡梭甚至会徒手去扒拉实验格子里的沙土,却发现有些种子锦囊还在,但是里面的种子毫无动静。
“看来,咱后面需要做的改进还有很多呢?”
胡梭和林教授愁眉苦脸之际,其他兵团人却非常的乐观。他们似乎接受了这种新的播种方式,也能包容这里的失败。
那天老胡就在田埂上抽着烟。
老赵过来了:“老胡啊,你儿子那试验田,我也去看了,苗子确实是出了些,可是空着的地方还是一片片的。”
老胡就瞪了他一眼,只“嗯”了一声,言下之意似乎在说:“你这老登,先别挑剔。”
然而老赵下一句却刷新了老胡的印象,没有吹毛求疵的严苛,也没有旁观者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轻巧,句句在理:“咱都种了一辈子的地了,啥时候能保证每一棵苗子都能出土,每一棵苗子都能成活了;起步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风调雨顺的年份好些,旱季自然也啥都没有。不过这也没什么的,能出苗子,就是有希望,那法子,咱看着非常行!”
“总比咱比咱们吭哧吭哧拿铁锹去种树强,强太多了。”兵团那些老人逐渐围了上来,你一句我一句的,都是对于这个无人机飞播项目的肯定。
那些懂门道的老兵团人似乎还要过来指点一番,在他们看来,胡梭这小子,玩无人机行,可是种地,肯定不如他们。
“林教授那些挖出来没有萌芽的种子炮弹,我也去看过了,壳是裂了,种子还没有发芽——当然,也没有捂死,就是没醒嘛。等它什么时候醒来,就好了,不急,事情得慢慢来。”
老胡诧异地看着眼前的老战友,半个月前,他还反对呢。
如果让胡梭听见了这句,那该是多大的鼓励啊。
让胡梭和林教授他们喜出望外的是,兵团人不再冷眼旁观,而是带着一种“咱自己人创新,咱都得支持啊!”的心态。
农闲时候,人们都会过来问一句:“我能帮上点什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