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宫女好孕圣体,绝嗣帝王太缠人 > 第124章  凤印

深冬时节,正是年末忙碌之时,皇后却在这个关键时候病了。
这日,皇后召水仙去坤宁宫。
水仙赶去的时候,发现昭衡帝也在。
昭衡帝见水仙冒雪赶来,起身握住了水仙微凉的手,他看向服侍在水仙身后的听露。
“今日雪大风紧,怎不劝劝你家娘娘?”
水仙轻拽了下昭衡帝的手,轻声道:“与她何关?今日一早孙嬷嬷去了礼和宫,说是皇后娘娘有事要找臣妾一叙。”
“咳咳……是本宫……咳咳……是本宫没顾念到雪天路滑……”
皇后的声音自内殿传来,十分虚弱,“快请妹妹进来吧,外头冷。”
水仙看了眼昭衡帝,见他颔首,便快步走入内殿。
皇后勉强坐在凤椅上,脸色苍白,唇色黯淡,一副病骨支离的虚弱模样。
水仙上前,福身请安道:“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快免礼……”
皇后病弱地抬抬手,又是一阵咳嗽,喘息稍定后才道:
“劳动妹妹大雪天跑这一趟,实在是……本宫这身子不争气,旧疾又犯了。”
昭衡帝也跟了进来,站在水仙身侧,看着皇后道:“既如此,更该好生静养,琐事暂放一旁。”
皇后勉力扯出一抹苦笑,看向昭衡帝,恭顺道:“皇上说的是。”
她轻叹一声,“只是年关将至,六宫事务繁杂……臣妾这般模样,实在是有心无力,恐耽误了大事。”
说到这里,皇后顿了顿,突然倾身拉着水仙的手,似是在向她托付。
“瑾贵妃妹妹服侍皇上以来,贤良淑德堪称六宫之典范,这些天协理宫务已是上手。如今……”
“臣妾恳请皇上允准,将臣妾的凤印暂交瑾贵妃执掌,由她全权处理年节一应事务,臣妾方能安心养病。”
说罢,她朝着孙嬷嬷点头示意。
孙嬷嬷捧过一个紫檀木托盘,上面赫然放着皇后凤印以及厚厚一摞账册。
日光透过窗棂洒入殿内,正照在那玉质凤印上,愈发显得白玉温润。
昭衡帝眸光深沉,看向水仙的反应。
然而,在这枚象征着中宫权利的凤印面前,水仙表现的却有些诚惶诚恐。
水仙将手从皇后的手心里抽了出来,推拒道:
“皇后娘娘厚爱,臣妾惶恐。臣妾恐难当此大任……”
“妹妹过谦了。”
皇后打断她,她看了一眼昭衡帝,微笑地对水仙说道:“你的本事,本宫和皇上都看在眼里。”
“如今是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莫非妹妹不愿替本宫分忧,替皇上解困?”
昭衡帝沉吟片刻,显然觉得让病中的皇后操劳确非良策,而水仙协理六宫这半个月的表现也让他放心。
他低声道:“既如此,仙儿你便暂且辛苦些,替皇后分劳。量力而行,若有难决之处,随时来问朕或回禀皇后便是。”
昭衡帝显然是信任水仙的。
水仙却从昭衡帝的态度里看出了些关窍,他不仅仅信任她,他同样信任皇后。
不知道是不是被阮欢临死前的话影响,水仙的心中总有些惴惴不安。
冬日受寒,皇后的身体弱担不起责任,但不知为何,她总觉得皇后这病有些蹊跷。
昭衡帝既然开口,水仙便无法继续推拒下去,只能恭敬应下。
“臣妾遵旨臣妾定当竭尽所能,不负皇上、皇后娘娘信任。”
她上前接下那代表着中宫权利的凤印,凤印不大,却仿佛压得水仙心中沉甸甸的。
皇后仿佛卸下千斤重担,虚弱道:“有劳妹妹了……”
昭衡帝又宽慰了皇后几句,便带着水仙离开了坤宁宫。
去乾清宫用了午膳,水仙独自一人回到礼和宫,她即刻召见内务府总管及相关管事太监。
太监们起初见只有瑾贵妃,眼底难免存了几分轻视。
瑾贵妃的出身宫中是人皆知,一个奴婢出身,自然不懂得管家,更何况管理偌大的后宫了。
他们的心中轻视,行事难免倨傲。
向水仙汇报的时候,也多用教导的语气。
水仙只安静听着,有个姓钱的太监上前,话语中总是提到皇后娘娘,以及往日惯例。
然而水仙手中的账本却显出有些虚空错处。
即使水仙没学过管家,看这账册也觉得不对。
她等钱公公说完了,才平静道:“钱公公,这几项采买,在去年同一时节,同一物料,单价为何比前年高了三倍?且今年用量记录模糊,只记总数,未有明细”
“内务府的账,记得也太潦草了吧!”
她语速不快,目光冷静地看着钱公公,钱公公听她条理分明,这才知道这位瑾贵妃虽然出身低,却不是个好糊弄的。
钱公公支吾着试图解释,水仙却不给他机会。
她翻着账册,接连又就几处存疑之处发问。
钱公公哪里还能回答出来,最后只能嗫嚅着闭上了嘴。
水仙“啪”的一声合上账本,目光如坠寒潭道:
“往后所有支出,必须附上明细清单,经手画押,若有含糊不清之处,一律打回重报,延误了差事,本宫唯你是问。”
原本还想敷衍了事的钱公公见这把火竟然烧到了他的身上,大汗淋漓地跪在地上:“奴才愚钝!奴才这就去重新核查!”
水仙深知,若是不将责任归到个人的脑袋上,便是会被推来推去,始终没个终点。
如今将账册不清的责任全都推到钱公公的脑海上,如今这宫里最着急的就不是她了,而是钱公公
即使他心中不愿,也要为她做事了。
这些,都是前世水仙在周砚那边学到的用人道理,也是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用得上。
经此一事,内务府上下皆知这位瑾贵妃眼里揉不得沙子,精明得厉害,再无人敢怠慢敷衍。
水仙趁机将积压事务理清,分派下去,令责到人,立刻在内务府里立了权威。
处理完急务,水仙并未安心待在礼和宫中安养。
她深知宫中逢高踩低是常态,如今正逢年节,最易被亏待的便是那些失势无依之人。
她命人取来厚斗篷,带着听露,亲自往太妃所去了。
太妃所虽然紧挨着慈宁宫,但与贵不可言的慈宁宫不一样,太妃所这里只是个普通的、甚至有点寒酸的宫殿。
一步入院落,便觉一股冷清之气扑面而来,与后宫的锦绣繁华恍若两个世界。
房屋虽然齐整,但院中积雪却未及时清扫。
水仙走进院落的时候,只见几位看上去四五十岁的女人正坐在正殿里,也没什么活动,只望着窗外落雪发呆。
毕竟曾是先帝的妃嫔,虽然没有子女,但待遇并不算差。
可是她们身着锦衣,首饰也不缺,然而神色却极为空洞,即使见水仙入殿,她们都不曾有什么动静,只往这边看了一眼。
水仙也不便打扰她们,只召来太妃所伺候的宫人提点了一番,然后又让内务府往这边送来些炭火和棉衣。
自始至终,太妃们都仿若入定地坐在正殿或者是其余偏殿里。
水仙瞧着她们,无论年龄如何,都像是那攀在宫墙上枯萎的草茎一般,一天天地挨着日子。
从太妃所离开后,水仙又去了趟冷宫看望刘太妃。
她隐约明白了刘太妃之前所说的,冷宫也许比宫里其他的地方还要自在的意思。
刘太妃的小院依旧整洁,甚至墙角还堆着些刚腌的酱菜。
水仙让内务府的太监们放下送来的过冬物资后,便让闲杂人等退了下去。
屋子里顿时只剩下了她与刘太妃两人。
刘太妃虽然身处冷宫,但她竟然知道些冷宫外面发生的事情。
“听说,刘思敏将凤印交给你了?”
刘思敏?
听到这个名字,水仙反应了半晌,才知道刘太妃说的是皇后娘娘。
自从在冷宫认识了刘太妃,水仙出去后便差了听露去打听。
面前这位刘太妃,虽然名义上是当今皇后的亲姑姑,但实则年龄只比当今皇后大了五岁,是刘太傅最小的妹妹。
刘家将其送入宫的时候,她年仅十五岁,先皇已然年近五十。
听说她入宫后不久就犯了错,先皇一怒之下打入冷宫,刘太妃在冷宫里已然待了快二十年。
如今,历尽沧桑的她甚至还不到四十。
提起当今皇后,刘太妃的眸底闪过了一抹寒意。
她不等水仙回答,便冷笑道:
“刘思敏这招以退为进,高明得很。”
“你如今虽然掌权,可毕竟只是贵妃,绕不过皇后。”
“你看似风光,实则处处难办。”
刘太妃几句便将此事关窍说明白了。
“你将宫务处理得越妥帖,越显得她往日无能,身为宫妃岂能给皇后没脸?你若处理不好,便是你德不配位。”
“无论你做还是不做,都是必输之局。”
水仙虽不解,为何一向沉默寡言的刘太妃忽然倾囊相授。
但她自是珍惜这个机会,谦逊道:“请夫人指教。”
“不急。”
刘太妃看着她,目光带着试探。
“我有一事,你帮我办好,我自然会告诉你些你该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