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号,人在柏林,两天前下的飞机,香肠真好吃。
陈泽咔嚓咔嚓拿手机拍照片,一点儿都不心疼那点漫游的流量,给刘艺妃发各种彩信。
刘艺妃刚转场去了舟山,被陈泽发的各种香肠馋的嗷嗷叫。
柏林国际电影节,一直以来都是欧洲三金电影节里最严肃的一个。
这里拿奖的电影,要么聚焦社会,要么聚焦人性,要么聚焦战争。
除去香江地区,咱们国家第一部入围柏林电影节的电影,是上影制作的《燕归来》,而第一部拿到金奖的电影,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红高粱》,老谋子是真的牛,第一次参赛,就直接拿了个金熊回来。
陈泽这一次也过来参加了开幕式,人家柏林给了陈泽很大的面子,陈泽几乎是在开幕式末尾出现的。
这和在戛纳的待遇完全不一样。
不过也难怪,毕竟陈泽拿了金棕榈,这玩意儿在艺术电影的奖项之中,是最高等级的存在。
陈泽的电影放在了2月10号公映,主办方直接给陈泽提供了“zoo-past”这座历史悠久的影厅,作为陈泽电影的首映场地。
这是除了主竞赛颁奖场地柏林宫之外,最大的影厅之一。
这个影厅拥有1204个座位,讲真的,陈泽都有点担心自己的票能不能卖到坐满整个影厅。
姜闻来到这边之后,就给陈泽当起了老司机,就算是有中影的人在边上主持一切,他也要跟着插一把手,一天到晚带着陈泽去认识各种人,陈泽都不知道这家伙的人脉居然这么广。
然后到了10号那天,许多陈泽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来了,在“zoo-past”门口的红毯上,许多陈泽都喊不出名字的女演员,完全无视二月份柏林的天气,穿着清凉甚至是简单,轻车熟路的游走在红地毯上。
陈泽眼尖,他甚至可以看见那些女人身上的汗毛都被冻立住了。
“夏侯!欢迎来我的首映礼!”
陈泽也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去年在戛纳帮自己硬刚评审团,最终帮自己拿下“金棕榈”的法国导演帕特里斯·夏侯。
陈泽和他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z,真高兴能在柏林见到你,很高兴你没有被美元蒙蔽了双眼!”
“夏侯,再次感谢你在戛纳为我争取金棕榈!”
陈泽和夏侯还是有联系的,甚至陈泽还劝说他,注意身体,要经常去体检,毕竟他在2013年就因为肺癌走了,陈泽并不觉得他这个人脉用完就可以丢了,人家帮过自己,那陈泽就认他这个朋友。
艺术导演都是看不上商业导演的,说白了就是自视甚高,毕竟电影的第一属性永远是“商业”,陈泽去年开始前往好莱坞,卖剧本要投资份额,成为梦工厂动画公司的股东,这些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全球都知道。
尤其是《电锯惊魂》卖的很好之后,这让许多艺术导演都捶胸顿足,认为好莱坞又抢走了一个优秀的艺术导演。
这是好莱坞惯用的套路了。
你们不是瞧不起我们商业导演吗?
那我就来把你们的艺术导演给拉去好莱坞,能成功那最好,标准美国梦,如果失败了,那就说你们艺术导演狗屁不是,啥也不是。
不过当陈泽报名了柏林之后,让很多艺术导演都松了一口气。
陈泽没有抛弃艺术,这让大家都觉得,艺术电影还有希望……
只可惜他们不知道,陈泽一岁开始能控制大脑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目标了,艺术电影是他的跳板,他的目标从来都是商业片!
艺术电影?
艺术电影也能赚钱啊!
什么赚钱陈泽拍什么!
这一次的首映礼要比之前更加盛大。
评审团主席也亲自过来,这位大名鼎鼎的影后制片人,“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不熟悉,那说个她主演的电影——《三块广告牌》。
实际上她的出道电影更有名气——《血迷宫》!
是的,科恩兄弟的处女作,后来老谋子把它改成了《三枪拍案惊奇》,成为了老谋子一辈子的耻辱。
“麦克多蒙德女士!”
“叫我弗兰西斯就好,我的姓氏对你来说有点拗口!”
弗兰西斯长得其实“很凶”,那张脸天生自带一种“老娘不好惹”的气场,她要叼根烟坐在边上,半径10米内都没人敢过去。
但是她人并不凶,反而非常的和蔼,所以说人不可貌相。
简单的采访过后,首映直接开始。
姜闻凑到陈泽耳边说道:“坐满了!”
“真的?”
“真的,留下300张票是往外送的,其他都是卖的,全卖光了不说,送票的人也都来了!”
陈泽松了一口气,虽然电影本身质量很牛,但是毕竟陈泽是汉化了的,多少会有点担心。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和《爱》不一样。
在戛纳,陈泽有姜闻,有夏侯,但是这一次在柏林,陈泽什么帮手都没有,所以这一次是纯凭实力了。
“姜叔,接下来几天就看你的了,用你的酒量和人格魅力,帮我拉票去!”
姜闻毫不在意:“没问题,包我身上!”
毕竟接下来的很多酒会,陈泽没资格参加……
未成年不喝酒去个屁酒会。
全看姜闻发挥。
老姜本身也是文娱圈魅魔之一,接下来能蛊惑多少评审团的人,就看她能耐了。
电影播放完毕,人群站起来给陈泽鼓掌,陈泽在主持人的招呼下,来到了台上,向着大家鞠躬致谢,结果掌声依然没有停下来,足足持续了三分钟,这才缓缓安静下来。
姜闻在边上兴奋得不行,艺术电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对“好电影”鼓掌,鼓掌的时间越长说明电影越好……
这个习惯是戛纳开始有的,有的甚至非常离谱,例如《潘神的迷宫》被鼓掌了65分钟,然后被媒体一改,变成了20分钟,可实际上鼓掌越长的电影也并不一定得奖,很多可能是客套……
但是,当电影被鼓掌了,本身就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柏林,柏林观众的鼓掌时间更少,而三分钟……
那是极限了!
显然,这意味着,陈泽的《狩猎》,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接下来,就是采访环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