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15岁拿金棕榈很合理啊 > 第1章 我要拍电影!

——【开篇告知:单女刘艺妃,不喜勿入。】
……
……
“吸溜……”
2002年11月初。
北影社区家属院一老破小里,一个妇女正坐在台灯前面抹眼泪。
那“吸溜”的声音,就是妇女在擤鼻涕的声音。
“小泽,这真是你写的?”
书桌旁,还站着一个中年男人,脸上也是挂着悲伤神情,旁边有一张床,床上躺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稚嫩的面庞却带着不符合年龄的成熟。
“嗯?妈你不是看着我写的吗?”
这还带怀疑的?
陈泽伸了个懒腰,14岁的他,体内装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灵魂。
作为一个穿越者,自从今年八月份生日当天,系统抽奖抽中了“帕特里斯·夏侯”的一次人情之后,陈泽就知道,自己拿金棕榈的机会来了。
上辈子的陈泽,是一个北电导演系硕士,曾经自信满满,后来郁郁寡欢,在经历过两次失败之后,被资本扫地出局,彻底告别大荧幕。
之后不甘堕落疯狂拉片,从国外到国内,从摄影技巧到光线色彩镜头,能学的都学,不疯魔,不成活。
结果到头来,学的东西,全用在了短剧上。
然后短剧就爆了,本以为资本会再次青睐他,让陈泽重新走向院线电影,可大运不这么想,十字路口碰一碰,直接让陈泽回到了1988年,成为一个刚被从娘胎里挤出来的小肉团。
严格来说,陈泽算是穿越者,毕竟上辈子他是1990年出生的……回到了1988年的陈泽,这还比原来大了两岁。
穿越者嘛,也自然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觉醒了一个奇葩的金手指。
——最强人脉。
顾名思义,每年陈泽生日当天,系统会自动刷新一个陈泽没有什么交集的人,但是又能给陈泽提供帮助的人,成为陈泽的人脉,不过人脉也是有限制的,如果你不维系,那基本上只有一次使用人脉的机会,而且这动用人脉的机会也不是万能的,只能说在有限范围内,尽可能的帮助你,要不要违法,看对方。
简单的说,系统帮陈泽和陌生人牵线,陌生人可以帮陈泽一次,但是之后你们俩是断了关系,还是继续往来,那就得看你俩自己的了。
可问题是,你指望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孩子,去维系人脉吗?
毕竟一岁的时候刷新出来的人脉,叫“史蒂夫·乔布斯”。
这有啥用。
让他送台电脑过来?还是指望爽北影厂职工,月收入250元的老陈家,去买苹果的股票?
不过这关系他一直留着,当时用不到,以后可不一定,等有钱了,陈泽就找乔布斯买“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毕竟动画电影那是相当赚钱,谁能想到,穿越前萎靡了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愣是在“哪吒2”上映后,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报复性观影热潮,陈泽穿越的时候,这电影才刚下映。
国内放了153天,拿了15445亿票房,只能说全靠同行的衬托,用心做电影就会有人买账。
重生回来的陈泽,那也是肯定要继续走导演路线的,毕竟他只会这个。
可时间没到啊,总不能七八岁就拉着父母喊着要当导演吧?就算父母是中影的员工,那也不可能凑个几十万上百万给儿子折腾啊。
况且爹妈也凑不出来那么多钱。
但今年不一样,生日的时候抽人脉,愣是抽出了“帕特里斯·夏侯”的人脉关系,系统对现实进行修改,两个人相识于99年的音乐会,1999年帕特里斯受邀,来国内保利剧院演出他所执导的瓦格纳歌剧《唐豪瑟》,而陈泽就是在此期间认识的帕特里斯。
这就是系统的力量。
抽到“人脉”之后,会给强行安插一段“并不突兀”的相识。
嗯……
1岁的陈泽和乔布斯认识,系统给的理由是,父母带1岁的陈泽宝宝去玩,然后被老外记者拍下来,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成了乔布斯看上了,还好当年苹果电脑没壁画功能,不然陈泽就得上电脑桌面了。
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其他的人脉,大部分也都暂时用不到。
除了9岁那年,抽到了“座山雕·韩叁评”,和10岁那年,抽到了“儿童文学主编”,陈泽就开始行动了。
靠着这个人脉关系,陈泽先让父母都到了更高的部门里去,父亲去了联合制片厂,当个对外的专员,母亲虽然还是在北影厂,但是直接从科员变成了副科,职称和工资都提了,不过要再想往上走,不太可能了,陈泽打算过几年就让老娘辞职,等民营市场彻底开放,那就自己干公司!
再赚钱买院线,然后让老娘管院线去。
除此之外,陈泽自己也靠着儿童文学的关系,开始在上面发表“童话故事”,去年更是写了一本“鸽子戴夫”,成功出圈,被英法美日等国家翻译,直接打开了陈泽的海外市场。
至于和座山雕的人脉关系,则由父母维系着,也算给保留了下来。
“都是我的人脉啊!”
陈泽在床上翻了个身,看向看剧本看的泪眼婆娑的亲妈,问道:“妈,我这本子,能拍吗?”
张颂梅毫不犹豫的点头:“能拍,当然能拍,这要是不能拍,那还有什么电影能拍?”
作为北影厂的一个小编剧,尽管没写出过什么好剧本,但是看剧本的能耐还是有的。
这一部名为“爱(他们俩)”的电影剧本,可把张颂梅的心,给戳的稀烂。
这肯定是陈泽抄的,难不成穿越过来了还搞原创啊,在没有能耐之前,搞原创死路一条,尤其是这个年代,陈泽肯定是走文艺路线,走商业路线那是真不怕死。
电影原为2012年法国导演“迈克尔·哈内克”自编自导的影片“aour”,该片荣获2012年第6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
而这也是陈泽用了一个季度的时间,把它给汉化了,但是目标不变,依然是冲刺金棕榈。
冲2003年的戛纳,那是最有可能的一年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今年评委主席是“帕特里斯·夏侯”,按照“最强人脉”系统的关系,陈泽可以向自己的人脉提出一个对方力所能及但是不违背他本心的请求。
除此之外,03年的金棕榈是“大象”,这个讲述校园枪击的,震撼程度有,但是和“爱(他们俩)”的死亡故事比起来,还是差了点。
这也是陈泽的把握之一,毕竟“爱(他们俩)”这部电影,对老年人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
两个八旬老人,因为其中一人动脉栓塞瘫痪,在另外一人照顾瘫痪老人的时候,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八旬老人,照顾自己都不容易了,双方不断发生冲突,又因为爱情和好,中风的一心求死,另一个试图更贴心的照顾她,可终究敌不过时间和衰老,最终健康的杀死了中风的,然后跟随着一起上路。
一个很温暖又冰冷的残酷故事,却是一个顶尖的剧本。
这玩意儿打“大象”,可比打今年的“钢琴家”好打的多。
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56届戛纳电影节,不仅仅评委主席是陈泽的,还有一个评委,也是陈泽的朋友!
姜闻!
在床上的陈泽,掏出手机,咔哒咔哒的打了一行字,发给了一个号码。
——“牙花子,我要拍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