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开电脑,屏幕的光映着他略显苍白的脸。#看不见的台阶#已经冲上了本地热搜榜首,后面跟着一个暗红色的“爆”字。点进去,各种角度拍摄的视频、照片和恐慌的言论充斥着页面。
官方发布的警戒线照片下,评论已经炸锅。
“到底是什么东西?新型污染吗?”
“是不是空间裂缝?外星人?”
“我叔叔是市政局的,说仪器什么都测不出来,但人走过去真的会撞上!”
“世界末日要来了吗?”
恐慌在发酵,在蔓延。每一条新增的评论,每一次转发,似乎都在给那个“看不见的台阶”注入更强大的“存在感”。
陆言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这个梗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现实化,是因为它简单、直观、易于模仿和相信。它不像他的“拍肩幽灵”需要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也不像“幸符”依赖于主观的“幸运”概念。它就是一个纯粹物理性的“存在”,信或不信,走过去试试就知道——而这种“验证”行为本身,就是在强化认知。
必须阻止它继续传播!源头!找到这个挑战的源头帖子!
这是他作为网络写手的本能反应,也是目前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办法。切断源头,或许就能遏制它的生长。
他在几个主要的社交平台和短视频APP上疯狂搜索,利用他对网络热点传播路径的熟悉,层层追溯。终于,他找到了!那是一个发布于前天下午的短视频,由一个粉丝数不多的高中生账号发出。视频里,男生在和平路口假装被绊了一下,笑嘻嘻地对着镜头说:“发现一个看不见的台阶!快来挑战!”
视频最初的评论大多是“戏精”、“演技浮夸”,但随着模仿者增多,它就像滚雪球一样获得了巨大的流量。
就是它!
陆言几乎没有犹豫。他深吸一口气,动用了一些他作为营销号写手时积累的、不那么光彩的人脉和手段——其中一个精通黑客技术的朋友欠他一个人情。他联系上对方,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请求:黑掉那个高中生的账号,删除源头视频。
“哥们儿,这不太合规矩啊……”对面有些犹豫。
“事关重大!可能……可能关系到很多人安全!”陆言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急迫,“那个台阶,可能是真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也被最近各种怪谈搞得心神不宁。“……行吧,就这一次。欠你的还清了。”
等待的几分钟变得无比漫长。陆言死死盯着那个账号页面,心脏狂跳。他感觉自己正在触碰某种未知的边界,既恐惧又带着一丝阻止灾难发生的希望。
突然,页面刷新了一下——那个视频消失了!账号也显示异常状态!
成功了!
陆言几乎要虚脱般地松一口气。他立刻刷新热搜页面,紧张地观察着。关于#看不见的台阶#的讨论并没有立刻消失,但失去了最核心的“源头”视频,新的模仿视频增长的速度似乎减缓了。
“有用……也许真的有用……”他喃喃自语,手心因为紧张而满是汗水。他甚至开始构思,是否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去处理掉自己之前创造的“拍肩幽灵”和“红豆面包”现象。
然而,这股短暂的欣慰感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
新的热搜词条开始攀升:#和平路口台阶变异#
点开最新的现场视频,陆言的血液瞬间变冷了。
警戒线依然拉着,但围观的人群发出了比之前更加惊恐的尖叫。一个市政工作人员正拿着长长的探杆,小心翼翼地试图触碰那片异常区域。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探杆在接触到“台阶”所在的高度时,并没有被绊住,而是——
“咔嚓!”
一声清脆的、令人牙酸的断裂声通过视频录制下来!那根坚实的纤维探杆,前端仿佛撞上了无形的粉碎机,瞬间变得支离破碎!
“后退!全体后退!”现场指挥的声音变了调,充满了惊骇。
那不再是那个只会让人绊倒的“台阶”了!它变得……更具攻击性,更不稳定!就像一头被激怒的野兽!
几乎在同一时间,本地论坛的一个帖子里,出现了新的“目击报告”。
发帖人声称,他之前就在那个路口被绊倒过,只是轻微擦伤。但就在刚才,他在家休息时,莫名其妙地又在平坦的客厅里摔了一跤,摔得比在路口还重,脚踝肿的老高。他惊恐地写道:“我感觉……感觉那个‘台阶’跟着我回家了!它缠上我了!”
这条帖子下面,迅速跟上了几条类似的回复!
“我也是!刚才下楼差点摔了!”
“我还以为是我自己不小心……”
“是诅咒!那个台阶是活的!”
陆言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删除源头帖子,不仅没有消除现象,反而像是捅了马蜂窝!它失去了最初的“锚点”,变得更加狂暴和难以预测,甚至开始出现某种“污染”或“追踪”的特性!
他彻底明白了。认知一旦具现,就不再是虚无的念头,而是变成了某种拥有自身“规则”和“逻辑”的现实存在。就像你无法通过删除建筑设计图来让一栋已经建成的大楼消失一样!简单地删除源头,只会让已经产生的认知能量失去最初的、相对稳定的形态,从而变得更加危险和不可控!
他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一个源于无知和恐惧的错误!
自责和更大的恐惧攫住了他。那个高中生会怎么样?他删除视频的行为,会不会给对方带来危险?那个脚踝肿胀的发帖人,还有那些感觉被“缠上”的人,他们的遭遇是不是自己间接造成的?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那个帮他黑客账号的朋友。
电话刚一接通,对面就传来压低的、带着哭腔和恐惧的咆哮:“陆言!你他妈到底让我删了什么东西?!!”
“怎么了?!你没事吧?”陆言的心提了起来。
“刚才……刚才我电脑屏幕突然黑了!然后自己亮起来,弹出一个血红色的台阶图案!我他妈差点吓尿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视频到底是什么鬼东西?!”朋友的声音充满了崩溃的边缘。
陆言如遭雷击,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认知污染……不,甚至是认知反噬!它不仅能影响物理现实,甚至能沿着“因果”或者说“信息”的联系,追溯回来!
“对不起……我……我也不知道会这样……”陆言干涩地回答,声音虚弱无力,“你……你赶紧断网,关机!离开电脑!最近都别上网了!”
他几乎是狼狈地挂断了电话,浑身发冷。
无力感。深深的无力感。
他以为自己窥见了世界的规则,掌握了一丝主动,却发现自己仍然像个在黑暗森林里乱闯的孩子,随便一个举动都可能引来更可怕的后果。
对抗认知,需要的是另一种认知。覆盖,而不是删除。引导,而不是阻塞。
这个念头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可是,该如何覆盖?如何引导?面对一个已经成型并且开始狂暴化的认知异常,他该编织一个怎样更强大的“故事”才能将其中和?
他茫然地看向窗外,夜色深沉。城市依旧灯火璀璨,但他知道,在这片繁华之下,看不见的裂痕正在蔓延。
突然,他的目光再次被楼下便利店吸引。
那个戴着降噪耳机的少女又出现了!她站在街角,并没有走进店里,而是仰着头,脸色苍白地望着和平路的方向——即使从这里根本看不到那个出事的路口。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上的耳机,身体抖得厉害,仿佛正在承受某种巨大的痛苦或恐惧。
下一秒,她似乎感应到了陆言的注视,猛地转过头,视线精准地捕捉到了站在窗后的他。
这一次,她的眼睛里除了惊恐,还多了一丝别的什么……像是求助,又像是某种警告。
她抬起手,颤抖地指向一个方向——并不是和平路,而是更靠近陆言公寓的另一个街区。她的嘴唇开合,隔着遥远的距离和玻璃窗,陆言根本听不见。
但他根据口型,依稀辨认出了两个让她极度恐惧的字眼。
那是……
“……微笑……”
少女像是用尽了所有力气,说完这两个字,转身就跑,再次消失在夜幕中。
陆言僵在原地,一股比之前更冷彻骨髓的寒意瞬间将他淹没。
“台阶”尚未解决,新的异常……似乎已经露出了獠牙。
而这一次,它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删除帖子的代价,远比他想象的要沉重。而这场认知战争,他才刚刚踏入前线,却已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