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局机关大楼,汪政书记办公室。人事处周国平处长拿着文件走了进来:“汪书记,这是柳传信的转业通知,他在朝鲜战场上身受重伤,荣立二等功,现在弹片还在身上没有取出来,军转办找我们安排,您看怎么办?”汪政抬起头看看报告说:“你的意见呢?”周处长:“我的意见就给您开车吧,他是汽车兵,现在身体还可以,正好部里刚调来一辆吉普车给您,您看怎么样?”汪政想了想:“我看行,那就这么办吧。”李自立局长来到四楼地质处吴技师办公室,门半掩着,看到吴技师正在看图纸,他敲敲门,“进来“吴技师头也不抬地说,李局长坐在他对面:“吴技师这么认真呀。”吴技师抬起头,看见是李局长连忙起身:“局长来了,有事吗?”答:“没什么大事,想找你商量你处的领导安排,这个“处长“几年也没有定下来,你说什么也不干,你看谁比较合适呀?”答:“我看路成仁行,他年富力强,工作能力突出,又有专业水平,他是比较适合处长工作的。”吴大为认真地说。
李局长不紧不慢:“路成仁各方面确实不错。但群众反应不太好,说他年纪轻轻的,目中无人、心高气傲,不要求进步,思想落后。听说他爸爸是国民党部队冯玉祥的机要团长,这一点我们就不能重用他“。”是吗?这家庭情况,我不了解,论个人能力,我选他。”吴大为认真地说:“是啊,论理论水平,工作能力那是非他莫属,但只怕政审这关就过不去。你不知道的吧,他连成分都没有,在学校期间评定成份时,按他父亲是富农,但他已经独立参加工作了,有不了解的就得问他本人,他本人说在平定成分时,说是在工厂烧锅炉,应该是中农,但恰恰这时他又考上了大学。所以到现在他有没有划成份都不清楚!这将来都得影响下一代。”吴大为惊讶地说:“是吗?这方面我还真不了解。那你说谁合适?”李自立认真严肃的说:“只有你和李淑琴了。”吴大维摇摇头:“我可不合适。我是工人,没有文凭,没有专业知识,只是做这项工作时间长了,有一定的经验,要我领导这帮大学生,他们会不服的,还是找个有专业水平的比较好,有说服力,我可以配合他工作。”李局长问:“那你看李淑琴行么?她是地质专业毕业,又有多年工作经验。”吴大为答:“那不行,她是女同志,女同志不适合做地质工作方面的领导。他是学地质的不假,但她是地质普查专业,对地质开采不太懂,不行,不行,再说,一个女同志她也下不了井呀。”李自立:“那你说谁合适?”吴大为:“谁?谁也不能让一个女同志当处长。”李局长不耐烦的说:“那你看看谁合适,那就等等吧,以后再定吧,你要快点定下来。”
说完,李自立推开门,看到李淑琴正在偷听,李淑琴看见李局长走出来,连忙说:“李局长好,我找吴技师。”李自立朝她点点头就走了。
晚间九点多钟,李淑琴提一袋食品,有酒有烟,来到招待所一楼李局长宿舍,但在门前迟迟未敲门,屋门开了,李局长走出来看见她闻小李,你有事吗?”李淑琴轻声说“没什么事,不好意思,来看看您!“说着走进房间,把食品放在桌上:“看看你这房间乱的,我给你收拾收拾吧。”说完起身,把沙发上床上放的衣服都收拾起来,然后拿到洗手间洗起来。
李自立急忙制止她:“哎呀小李,不用,不用,我自己可以的,“说着伸手去拿衣服,李淑琴笑着说:“不用客气呀,我有时间,看你一天忙地呀,都没时间收拾房间,你根本就不会照顾自己。”说完,顺手拉住了李局长的手,李局长满脸通红的望着他。”这、这“双人抱在一起了。
很快,处长任命下来了:李淑琴任地质处处长;吴大为任地质处副处长;路成仁为地质处总工程师。
路成仁与吴大为两家分别分到了南山舍宅住宅,在小俱乐部旁边的一座日伪时期留下的洋房,高大的落地玻璃窗户,里面铺着地扳,还有自来水,卫生间。很大的院子里面,种满各种蔬菜和花草,两家对面屋,共计六间房,两边是住舍,中间一间厨房。
吴大为和渡边美惠子把孩子从程敏娘家抱了回来,上了托儿所长托班,每到周日休息时再接回来。
吴大为、路成仁,早晨五点多就起床了,都在他们的小园里种下十多种蔬荣和花草。路成仁起得更早点,在给蔬菜浇水,看见吴大为过去也浇园子来。路成仁:“师傅早。”吴大为回答:“早啊,小路,“往四周扫了一眼,轻声说:“小路,你不要有什么想法,女同志干不长的?”路成仁:“师傅,我没想法,让咱干啥咱就干啥。”“这就对了,咱们工作也不是为了谁,这就对了,听师傅的,不要闹情绪。”“不能,不能,我到这来就是为了工作的。”两人在园子里忙碌着、唠着,不知不觉日上三竿,炊烟升起,相互间打个招呼,各自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