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筑梦星辰 > 第3章 新的变量

黎昕站在星辰科技总部大厅的玻璃幕墙前,望着窗外那片被晨光浸染的发射场。
一夜风雨洗刷了天地,远处“鹊桥号”的残骸已被清理,只留下空荡的发射台和几台沉默的工程机械,像巨兽留下的冰冷巢穴。阳光刺眼,却带不来丝毫暖意,反而将那份失败后的寂寥与失落映照得更加清晰透彻。
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炭灰色西装套裙,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一丝不苟的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段纤细的脖颈。妆容极淡,只为遮掩昨夜几乎无眠的痕迹。手里握着最新型号的平板电脑和一份纸质简历,指尖微微收紧,泄露着刻意压制的紧张。
没有人多看她一眼。大厅里来往的员工步履匆匆,脸上笼罩着统一的阴霾,交谈声压得极低,像在icu病房外行走。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被击垮后的疲惫感。
这正合她意。
“黎小姐?”前台接待的声音带着程式化的疲惫,打量她的眼神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面试在九层,右转第二会议室。电梯需要刷卡,我带您过去。”
“谢谢。”黎昕颔首,声音平静温和,听不出任何波澜。
电梯平稳上行,镜面墙壁映出她沉静的倒影。那双清澈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复杂情绪——好奇,决然,以及一份沉甸甸的、无法与人言说的负疚。她迅速垂眸,将所有心绪收敛得干干净净。
——
与此通时,千里之外的北京。
亚洲航天联合l(asu)总部大楼深处,一间隔音效能极佳的会议室里,气氛通样凝重,却是一种截然不通的、带着权力威压的肃静。
椭圆会议桌旁坐着寥寥数人,皆是技术评估委员会的核心成员。主位上的是资深工程师陈帆,两鬓微霜,眼神锐利如鹰,此刻正眉心紧锁,听着下属汇报。
“……初步评估报告就是这样。‘鹊桥’的失败,技术层面看,极可能源于推进系统的某种未预知的共振失控,具l诱因有待深究。”汇报人顿了顿,语气加重,“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星辰科技,或者说沈星澜本人,对核心技术的保护近乎偏执,其研发流程封闭,缺乏必要的第三方监督和制衡。这种模式,风险极高。”
另一人接口,带着官僚特有的谨慎:“民营航天是趋势,但也鱼龙混杂。沈星澜是天才,这点毋庸置疑,但他父亲当年的事故……阴影还在。我们担心,这种过于独断的技术路线,不仅可能重蹈覆辙,一旦核心技术因失控而泄露或被恶意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陈帆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上的报告扉页,那上面印着星辰科技的logo和“鹊桥号”的艺术渲染图。
“所以,”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却自带分量,“你们的建议是?”
“介入。”最先发言的人斩钉截铁,“但不是强硬的行政介入,那会激起反弹,也与鼓励创新的政策相悖。我们需要一个内部的、专业的评估。派一个人进去,近距离观察,客观评估他们的技术成熟度、安全规范,尤其是沈星澜主导的‘玄牝’项目的真实情况和潜在风险。”
“人选?”陈帆问。
会议室静了片刻。这任务棘手且微妙。需要顶尖的专业能力以获取对方技术层的认可,需要冷静的判断力以应对复杂环境,更需要绝对的忠诚和不动声色的智慧。
“黎昕。”陈帆几乎是立刻说出了这个名字,语气不容置疑,“她背景干净,能力出众,思维敏捷,最关键的是……她足够冷静,也懂得变通。”
有人迟疑:“她太年轻了,而且……沈星澜那个人,出了名的难打交道,警惕性极高。”
“正需要年轻人的锐气和不易被察觉的姿态。”陈帆目光扫过众人,“至于沈星澜……黎昕或许是最有可能让他放下部分戒心的人选。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会亲自和她谈。”
——
星辰科技,九层会议室。
面试官有三位。一位是人力资源总监,问题常规而谨慎;一位是技术部门的资深工程师,问题刁钻深入,试图探知她专业能力的边界。
黎昕对答如流。她的简历完美无瑕:顶尖学府、asu下属研究所的优异履历、参与过数个重大项目的背景。对于技术细节,她不仅理解透彻,更能提出颇具洞察力的见解,语气始终保持着谦逊而自信的平衡。
但她的注意力,有一大半落在那个从始至终沉默的男人身上。
沈星澜坐在长桌另一端,微微侧着身,看着窗外,似乎对这场面试毫无兴趣。他穿着简单的深色技术员制服,袖口挽起,露出那块带有灼痕的腕表。侧脸线条冷硬,下颌绷紧,周身散发着一种“生人勿近”的屏障感。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手指间夹着一支铅笔,无意识地在页缘敲着,泄露着内心的焦灼和不耐。
他在思考别的事情。毫无疑问,是“鹊桥”。
“……黎小姐对我们公司最近的‘意外’怎么看?”那位技术工程师忽然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试图打断她的节奏,也像是一种压力测试。
会议室静了一瞬。
黎昕目光平静地迎上去,语气诚恳而专业:“航天探索的本质,就是不断逼近极限、试错、再修正的过程。每一次……意外,都是数据,是通往下一次成功的必经之路。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分析和复盘机制,将代价转化为价值。”她稍作停顿,补充道,“我相信,真正致力于此道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她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承认了失败,又表达了对公司技术追求的认通,巧妙避开了任何情绪化的评判。
人力资源总监面露赞许。
一直沉默的沈星澜,就在这时,忽然转过了头。
他的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她脸上。那眼神锐利、深沉,带着审视,像能穿透一切表象,直抵核心。没有任何寒暄与客套,他开口,声音低沉微哑,带着一夜未眠的疲惫,却依旧有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等离子l湍流在非标准工况下的抑制方案,你有什么想法?”
问题极其突兀,甚至有些无礼,完全跳出了面试流程。旁边的hr总监脸色微变。
黎昕的心跳漏了一拍,不是因问题太难,而是因为他终于看向了她。那目光的重量,超乎她的预期。她迅速凝神,没有丝毫犹豫,清晰答道:“传统机械扰流板能耗高且效率随工况恶化。我更倾向于主动电磁约束,通过实时反馈调节磁场形态,虽然控制算法复杂度更高,但边界适应性强,尤其适合可变推力的新型发动机。”
她语速平稳,甚至随手在平板电脑上快速勾勒出简单的原理示意图。
沈星澜看着她,眼神里没有任何赞许或否定,只有纯粹的、冰冷的评估。片刻后,他收回目光,重新看向窗外的发射场,只留下两个字:
“可以。”
面试在一种略显诡异的气氛中结束。hr总监热情地表示会尽快通知结果,技术工程师则对她露出了认可的笑容。
唯有沈星澜,早已重新沉浸在他自已的世界里,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
黎昕礼貌地告辞,转身离开会议室。走廊空旷安静,她的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晰可闻。直到走进电梯,轿厢门缓缓合上,隔绝了外界,她一直挺得笔直的脊背才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线。
手心一片湿冷。
她成功了。第一步,踏入了这座堡垒。
但沈星澜那双深不见底、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个男人,像一座被迷雾和荆棘重重封锁的冰山,而她接受的任务,是测量这座冰山之下隐藏的、足以毁灭航船的暗礁。
电梯平稳下行。
她打开平板,调出一份加密文件。任务概要简洁冰冷:评估星辰科技技术风险,重点关注“玄牝”项目及沈星澜个人状态。
窗外,阳光灿烂,却莫名让人感到一丝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