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万物归序者 > 第8章
林寻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屏幕上是空白的文档,标题是《A-307号异常实体收容及初步协议建立报告》。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敲下了第一行字。
“一、任务背景与目标:
本次任务旨在对编号A-307,即‘东海市翠竹小区概念同化型生物异常事件’进行介入、分析及收容。根据《归序局异常实体分级标准》第2章第3节,该实体初步评估为A级异常,其核心特性为‘概念同化’,表现为将周边物质形态转化为‘猫’之概念具现体。次要特性为‘无限分裂’,表现为在未受外部干预下,个体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任务目标:阻止异常扩散,消除公共卫生及秩序隐患,并进行有效收容。”
他写得一丝不苟,每一个词都精准而冗长。他将夏晚晴的武力介入描述为“物理性环境改造与威慑策略”,将李斯特的设备故障归结为“高能异常场对非兼容性探测仪器的自发性反制机制”。至于他自己,则被定义为“权限协调员基于《归序局行政管理细则》及《地方性法规》对异常逻辑漏洞的精准识别与协议介入”。
他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将任务背景和行动过程的初步描述完成,字数已经逼近一千五百字。他感觉自己的指尖都快要冒烟了。
在报告的“三、收容策略及效果评估”部分,林寻详细阐述了他如何援引《东海市动物疫病防治与隔离实施细则》划定“疫区”,以及如何通过《友好关系建立及维系协议(草案)》与核心意识体达成“初步谅解”。
“……根据协议,核心意识体已承诺停止无差别概念同化行为,并解除对翠竹小区A栋的‘猫化’影响。目前,所有被收容的四十二只橘猫(编号A-307-Cat-01至A-307-Cat-42)已由后勤部特种生物运输组转运至归序局东海市分局生物收容中心,进行进一步观察及‘社会化领养’评估。此次行动,初步实现了对异常的局部归序,有效避免了大规模失序事件的发生。”
他满意地读了一遍,觉得这份报告堪称完美。它不仅详细记录了任务过程,还巧妙地将所有功劳都归结于“规则”和“流程”的胜利,完美符合他的价值观。
然而,当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次要特性:无限分裂”这几个字上时,他手中的笔突然停顿了一下。
“无限分裂……”他喃喃自语。
他翻开李斯特发来的“橘猫个体观察报告”。报告显示,所有四十二只猫在收容期间都表现稳定,没有再次分裂的迹象。李斯特甚至在报告里夹带私货,兴奋地描述了它们完美的基因序列和“惊人的复制能力”,并强烈建议将其中几只用于“生物克隆技术逆向研究”。
这似乎证明,“分裂”特性已经被完全抑制了。
但林寻的眉头却越皱越紧。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完成任何报告后,都会将所有相关资料从头到尾再检查一遍,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逻辑上的细节。
他调出了最初的任务简报,那上面附着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截图显示,一只橘猫正趴在沙发上,而它旁边,赫然又出现了另一只一模一样的橘猫。
“最初的报告只提到了‘分裂’,并没有提及‘同化’。”林寻自言自语,“‘概念同化’是我们进入现场后才发现的特性,而且,它被定义为‘核心意识体’的‘陪伴’诉求。”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关键点:他签订的“协议”是与那个“核心意识体”签订的,而那个意识体寄托在相框里的“照片”上。那张照片里的猫,以及后来被收容的四十二只猫,都是“概念同化”的产物。
但“无限分裂”的源头呢?那只“最初的猫”呢?
如果“分裂”是原始特性,“同化”是次生特性,那么他只是解决了次生特性,而原始特性可能仍然存在,甚至以更隐蔽的方式活跃着。
他翻阅起《归序局异常生物收容预案》的附录,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源头型”和“衍生物型”异常。对于“分裂”或“复制”类异常,如果不能找到并收容其源头,那么即使暂时压制了衍生物,源头也可能在别处重新激活。
林寻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只治好了感冒症状的医生,却忽略了引发感冒的病毒还在体内潜伏。
“如果那只‘最初的猫’并没有被协议限制,那么它随时可能在其他地方再次分裂。”他低声说。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林寻,报告写完了没?”夏晚晴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听起来带着一丝不耐烦。
“我正要给你发邮件,夏晚晴女士。”林寻立刻恢复了平静的表情,他迅速保存了文档,然后起身开门。
夏晚晴和李斯特都站在门口。夏晚晴手里依然托着S-04木盒,李斯特则抱着一堆泡面桶,似乎刚从某个补给点回来。
“报告已经完成初步草稿,但我发现了一个逻辑漏洞。”林寻开门见山地说。
“漏洞?”夏晚晴挑了挑眉,眼神里带着一丝怀疑。她觉得林寻的报告除了字多,应该不会有其他问题。
“是的。”林寻推了推眼镜,“我们签订的协议,是与‘核心意识集合体’达成的,它寄托在相框中。协议主要限制了‘概念同化’。但最初的任务简报中,最主要的特性是‘无限分裂’。我查阅了相关档案,‘概念同化’很可能是基于‘无限分裂’的次生特性。”
李斯特皱起眉,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那只‘最初的猫’,或者说,‘分裂源’,可能还在外面?”
“没错。”林寻点头,“我们收容的四十二只猫,都是‘概念同化’的产物。它们是‘果’,而非‘因’。如果‘因’仍在,那么‘果’随时可能在别处重新出现。”
夏晚晴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她虽然不理解林寻那一套复杂的“规则逻辑”,但“源头还在外面”这个概念,她听懂了。这意味着潜在的危险并没有完全解除。
“那只猫……我们根本没见过它。”夏晚晴沉声道,“任务简报里只有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它。”林寻的目光落在自己的便签本上,那上面还夹着那份《东海市动物疫病防治与隔离实施细则》。“而且,我们可能需要一份更强大的‘规则’来约束它。”
李斯特突然想到了什么:“等等,林哥,你还记得任务简报里提到了什么吗?那只猫,是在‘翠竹小区’被‘发现’的,而不是‘诞生’的。也就是说,它可能来自别的地方。”
他打开电脑,调出归序局的数据库,开始搜索“无限分裂”和“猫”相关的异常档案。
屏幕上跳出几条结果,但都是一些B级或C级的、相对容易收容的案例。要么是分裂出来的个体无法长期存活,要么是分裂有数量上限。没有一个案例,能与“概念同化”和“无限分裂”结合起来。
“没有匹配的。”李斯特失望地说。
林寻没有放弃,他将搜索关键词改为“S-001”,然后加上“分裂”和“具现化”。
屏幕上立刻弹出了一个警告:【权限不足,无法访问。】
“S-001?”夏晚晴的眼神一凛,“那不是……”
“总部最高机密档案。”林寻接话,“在我的入职培训资料里,关于S-001的描述只有寥寥几句,但都指向一个强大的、能影响现实的异常。”
他突然想起自己身世的传闻,以及S-04木盒与S-001档案的关联。他的父母曾是归序局的研究员,且与S-001档案密切相关。这让他对S-001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如果S-001的能力是‘许愿之子’,能让愿望成真……”林寻低声自语,“那么,‘无限分裂’和‘概念同化’,是否也是某个愿望的具现化?”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有人曾许愿:“我希望我的猫永远陪着我,永远不会离开。”那么,一个能让愿望成真的异常,会如何实现这个愿望?
也许就是让它无限分裂,甚至将周围的一切都变成它,从而达到“永远陪伴”的目的。
这个想法让林寻感到一阵毛骨悚然。他不仅要收容一只猫,他可能还要追溯一个被扭曲的愿望。
“是的。”林寻点头,然后拿起那份《东海市宠物饲养规范》。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几行字。
“根据《东海市宠物饲养规范》第3章第2节,‘所有在城市区域内饲养的猫狗,必须进行登记,植入芯片,并佩戴统一标识的项圈。未登记宠物,视为流浪动物,将由城市动物管理部门进行捕获及安置。’”
他推了推眼镜,眼神中闪烁着某种疯狂的光芒。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那只‘最初的猫’,定义为一只‘未登记宠物’。”
夏晚晴和李斯特再次面面相觑。他们已经习惯了林寻的奇葩思路,但每次他都能刷新他们的认知下限。
“你打算怎么做?”夏晚晴问道。
“很简单。”林寻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我们要发布一份‘宠物寻主启事’。”
他拿起笔,在空白的便签本上,写下了一个新的标题:
《关于寻找‘A-307号异常实体分裂源’的紧急通告(附:宠物登记与领养意向调查表)》
“然后,我们要根据《城市流浪动物管理条例》,对它进行‘合法’的捕获。”林寻补充道,“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它究竟是哪一种猫。”
他抬头看向夏晚晴,眼神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夏晚晴女士,李斯特,我们的下一个行动代号是:拯救一只猫。”
夏晚晴看着他,突然觉得,这个满嘴规则的文员,在面对最荒诞的混乱时,总能找到最荒诞,但也最有效的“秩序”之路。
“行吧,文员。”夏晚晴最终还是妥协了,她掂了掂手中的S-04木盒,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但这次,你得确保它真的被‘归序’了,而不是又给我们留下什么‘逻辑漏洞’。”
林寻推了推眼镜,语气坚定:“请放心,根据《归序局异常实体收容标准》第7章第1节,任何已归序的异常,都必须确保其‘逻辑闭环’。”
他知道,这场关于“猫”的追捕,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可能牵扯出更多关于S-001的秘密,甚至是他自己的身世。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毕竟,他是一个要按时下班的公务员,而任何未完成的工作,都是他下班路上的最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