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逆流茉梨 > 第7章
(2024年

涞水县青山小学
教室)
蝉鸣声在老槐树上此起彼伏,阳光透过窗棂,在积着薄尘的课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姬茉梨蹲在讲台旁,手指在终端设备的屏幕上滑动,耐心地教五年级的李小丫调课件:“你看,点这个‘画笔’图标,就能在课件上画重点了。”
小丫攥着铅笔的手松了松,试探着在屏幕上画了道歪歪扭扭的线,眼睛瞬间亮了:“姐姐,这样我记笔记就不用纸了!”她抬头时,额前的刘海沾着汗珠,笑容却比窗外的阳光还灿烂。
姬茉梨看着她的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挠了一下,软乎乎的。这是她和乔阳这个月第三次来青山小学——原型机投入使用后,他们每周都会抽两天过来,调试设备、收集反馈,顺便给孩子们上一节“北京来的课”。
乔阳在教室后排,正帮老师检修一台出故障的终端。他拆开外壳,手指在电路板上快速摸索,额头上渗着汗,却没停下和旁边的小男孩说话:“你想知道这里面怎么装的?等你上初中,我教你焊电路好不好?”
小男孩用力点头,眼睛盯着电路板,满是向往。
夕阳西下时,他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孩子们追在他们身后,叽叽喳喳地问:“姬姐姐,下周还来吗?”“乔哥哥,你说的机器人什么时候能给我们看呀?”
姬茉梨回头,笑着挥手:“来,下周给你们带新课件。”
路上,乔阳忽然说:“我跟我爸妈说了项目的事,他们挺支持的,还说要是需要帮忙联系厂家,他们能搭上线。”他家里是做电子元件生意的,之前一直没提,怕别人觉得他靠家里。
姬茉梨转头看他,暮色里,乔阳的侧脸带着认真的神色。她想起之前乔阳帮她顶项目、替她照看茉莉花苞,心里泛起一丝暖意:“谢谢。”
“跟我还客气?”乔阳笑了,从包里摸出一个小盒子,“给你带的,上次去电子市场看到的,觉得你可能需要。”
盒子里是一枚小巧的茉莉花造型书签,金属材质,花瓣上刻着细微的纹路。姬茉梨接过,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却觉得心里暖暖的。这是除了奶奶,第一次有人送她这么用心的礼物。
(2024年

北京
X大
校企合作项目组办公室)
项目推广的进度比预想中顺利。在乔阳家的资源对接下,终端设备的生产成本又降了10%,还拿到了当地教育局的小额补贴。短短三个月,他们已经在涞水县另外三所山区小学安装了终端,甚至有邻市的学校主动联系他们,想引进设备。
韩教授拿着一份合作意向书,笑着对姬茉梨和乔阳说:“你们俩可是立了大功!下周有个教育科技峰会,主办方邀请我们做分享,你们俩一起去,把项目介绍给更多人。”
姬茉梨看着意向书上的学校名单,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拿出手机,想给奶奶打个电话报喜,却先收到了父亲发来的消息——是一张医院的缴费单照片,附言:“你奶奶最近总头晕,医生说要做个全面检查,你别担心,费用我和你阿姨能搞定。”
她握着手机,指尖微微发凉。奶奶的身体一直是她的牵挂,虽然上次复查说稳定了,但老人家年纪大了,总免不了有各种小毛病。她想起父亲日渐佝偻的背影,想起刘阿姨鬓角新增的白发,心里忽然涌起一阵愧疚——她在外面追求“远方”,家里的重担却都压在他们身上。
乔阳看到她脸色不对,走过来问:“怎么了?家里出什么事了?”
姬茉梨把手机递给他,声音有些低沉:“我奶奶要做检查,我想回去看看,可下周的峰会……”
“峰会我去就行。”乔阳立刻说,“你放心回去陪奶奶,项目介绍的PPT我来准备,之前我们一起过过内容,没问题的。”
“可是……”姬茉梨还想说什么,却被乔阳打断:“别可是了,你奶奶更重要。再说,你不是总说‘基础要稳’吗?家里就是你的基础,基础稳了,你才能更安心做项目。”
姬茉梨看着乔阳,心里又暖又酸。她忽然发现,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只能靠自己筑堡垒的小女孩了——有人会在她需要的时候,替她撑起一片天。
(2024年
秋末
清江市人民医院/北京
教育科技峰会)
姬茉梨回清江后,陪着奶奶做了全面检查。幸好只是轻微的脑供血不足,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就能缓解。她在医院陪了奶奶一周,每天帮奶奶按摩、读项目的进展,奶奶听得很认真,偶尔还会问:“那些山里的孩子,用你做的东西学得好吗?”
“好,他们可喜欢了。”姬茉梨笑着说,拿出手机里拍的孩子们用终端上课的照片给奶奶看。
奶奶看着照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我们小梨长大了,能帮到别人了。”
一周后,姬茉梨准备回北京。临走前,刘阿姨把她拉到一边,塞给她一个保温桶:“这里面是你奶奶让我给你熬的莲子羹,路上喝,补身体。”她顿了顿,又说,“你爸最近总说,你在北京一个人不容易,让你别太拼,家里有我们呢。”
姬茉梨接过保温桶,心里暖暖的。她看着刘阿姨,认真地说:“阿姨,谢谢你。”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对刘阿姨说谢谢,没有礼貌的疏离,只有真心的感激。
刘阿姨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傻孩子,谢什么,我们是一家人啊。”
与此同时,北京的教育科技峰会上,乔阳正在台上做分享。他拿着终端设备,对着台下的嘉宾介绍:“这是我们的核心产品,成本控制在四百元以内,能适配山区不稳定的网络……”他讲得条理清晰,还穿插了孩子们用设备上课的照片,台下不时响起掌声。
分享结束后,不少企业和公益组织围上来,想和他们谈合作。乔阳拿着一堆名片,兴奋地给姬茉梨发消息:“姬大神!收获满满!好多人想跟我们合作,等你回来咱们一起筛选!”
姬茉梨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她坐在回北京的高铁上,手里握着那枚茉莉花书签,窗外的风景飞快掠过。她知道,未来的路还会有挑战——比如项目推广中的资金问题、设备的长期维护问题,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的身边,有并肩的伙伴;她的身后,有家人的支撑;而她的心里,有想要守护的温暖和想要抵达的远方。
高铁一路向北,载着她驶向那个充满希望的城市。而她心里的那株茉莉,早已抽枝长叶,在家人的牵挂、伙伴的陪伴和远方的期待里,朝着阳光,稳稳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