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筹帷幄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但那一瞬间,他又有种陌生感,就像在梦里拿错了剧本。得意中还夹杂着一丝惶恐——
得意于:终于轮到我主导些什么了。
惶恐于:我会不会搞砸?
但事实证明,袁帅这次还确实没搞砸。
打那以后,老袁也不用人鼓励了、不用人催了。他自己“入坑”了,还入坑不浅。
“新媒体旧媒体其实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之前咱们是对着观众,现在是对着手机,读读评论,跟观众互动互动,玩的就是一个临场发挥,这是咱强项啊!主持人的功底就看这两下子了!”
说着强项,老袁也深知自己的弱项。越是每天回家恶补京剧知识,生怕跟票友们聊起来露怯。咱怎么说也是台柱子的家属,不能不懂行啊!
老袁玩票玩得正经八百。更出人意料的是,还和吴先生成了好搭档。一个讲,一个拍,俩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渐渐地,没人再提吴先生和蒋晴的友谊,有老吴的地儿就有老袁,让人揪心的三角关系一下从“我-她-他”转变为“我们仨”。不是“争风吃醋”,而是“并肩作战”;不是“你拆我台”,而是“相互搭桥”。反过来说,一个能和老婆的朋友做朋友的丈夫,才最让人安心。
老袁心里再也没可醋意——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没人能替。
老袁和吴先生之间似乎是打开了“肝胆相照”的快速通道,友情升温极快,一来二去,话题开始从“唱念做打”转向“投资理财”。
老袁和吴先生聊起来,可就不是投资小白的单向取经了。他虽然不大懂,但绝对能够说出“大懂”的架势。
“老袁哥,你这脑子不简单啊,你这逻辑之清晰,没有踏足金融业,真是可惜可惜啊!”也不知道是认真还是玩笑,反正吴先生这话一说出来,老袁也是接住了,顺杆爬。
“咳,逻辑再清楚,咱错过机会了。”
吴先生一摆手:“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袁和生把这话听进去了,像打了鸡血,开始研究基金走势、股市投资,每天一早睁眼就跟吴先生互道早安,俩人聊金融投资、聊世界形势,一聊聊一天。
蒋晴有点看不过去了:“你爸这是,想跟吴先生过日了?”
袁帅憋着笑。
老袁也并不是打定主意要跟吴先生过日子,他是觉得,跟着吴先生学学,能有机会打个翻身仗。把自己曾经在投了打水漂的那些钱挣回来,一来是补一补儿子的亏空,二来也为他们老两口养老早做打算。当然这份执念,也不全是为了钱。更多的,是为了证明自己——证明自己还行,还能拼,还没落下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