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的江城经开区,美的配件工厂的车间里已经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林羽戴着蓝色的防尘口罩,蹲在生产线旁,手里拿着一个刚生产出来的转接器,对着阳光仔细观察
——
外壳上有一道细微的裂痕,虽然不影响内部电路,但如果批量出厂,很可能在运输过程中碎裂,导致用户无法使用。
“张厂长,这种带裂痕的配件,刚才半小时里我已经发现
3
个了。”
林羽摘下口罩,指着转接器上的裂痕,语气里带着一丝焦急。他身边的张厂长是美的经开区工厂的负责人,五十多岁,脸上满是油污,手里拿着卡尺,正在测量配件的尺寸:“林总,这批
ABS
塑料零件是新供应商送的,可能模具没调好,我们已经让车间暂停生产了,正在排查问题。”
这是转接器批量生产的第二天。按照计划,首批要生产
5000
个转接器,供应给即将落地的
3
个试点小区和
2
个老年活动中心,时间紧任务重。前一天试生产时还一切顺利,没想到正式量产就出了岔子
——
塑料外壳的合格率从试产的
98%
骤降到
82%,远低于
95%
的合格线,按这个进度,很可能错过小区的安装时间。
林羽接过张厂长手里的卡尺,回忆起在建材市场打工时,张胖子教他辨别瓷砖质量的方法:“看边角是否平整,听敲击声音是否清脆,有裂痕的声音发闷。”
他试着用手指敲击完好的转接器外壳,发出
“清脆的嗒嗒声”;再敲击带裂痕的,声音明显发闷。“张厂长,能不能先按‘声音甄别
+
外观检查’做初步筛选?把明显有问题的挑出来,减少后续检测压力。”
张厂长愣了一下,随即眼前一亮:“这个方法简单高效!我们之前只靠卡尺测尺寸,没考虑过‘声音鉴别’,现在加这一步,能先筛掉
70%
的不合格品。不过后续还是要找供应商解决模具问题,不然治标不治本。”
“我跟供应商沟通。”
林羽拿出手机,拨通了新供应商负责人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王经理一开始还在推诿,说
“塑料件有小裂痕很正常,不影响使用”,林羽直接把带裂痕的转接器照片发过去,语气坚定:“王经理,我们的用户里有很多老人,他们可能不会检查外壳是否完好,一旦安装时裂痕扩大导致设备故障,不仅影响我们的口碑,你们供应商的信誉也会受影响。要么今天之内派工程师来调模具,要么我们终止合作,找备用供应商。”
这番话戳中了王经理的要害
——
瑶光是启航资本投资的项目,还和美的有合作,要是丢了这个订单,后续想接美的的其他业务就难了。王经理立刻改口:“林总,您别着急,我现在就派工程师过去,保证今天中午前调好模具,合格率恢复到
95%
以上。”
挂了电话,张厂长对林羽竖起了大拇指:“林总,没想到你不仅懂技术,还这么会跟供应商谈判。我们之前跟这家供应商打交道,他们总爱敷衍,你这几句话就镇住了。”
林羽笑了笑,心里却有些感慨
——
这些谈判技巧,都是在建材市场练出来的。那时候他帮张胖子跟建材供应商砍价,要是供应商以次充好,他就拿着有问题的瓷砖跟对方理论,说
“你这瓷砖要是铺到客户家里开裂了,不仅我要赔钱,你以后在市场也没法做生意”,久而久之,就学会了用
“双方利益”
说服对方。
上午十点,供应商的工程师赶到工厂,调试了模具的压力参数后,新生产的转接器合格率果然回升到
96%。林羽松了一口气,拿出笔记本记录:“后续要建立‘阶梯抽检制度’——
每生产
100
个抽样
10
个,连续
3
批合格率达标再放宽到每
200
个抽
10
个,避免再次出现质量波动。”
这个制度灵感来自他在建材市场帮客户清点瓷砖
——
每次到货都要随机抽几箱检查,避免整批都是残次品。
中午十二点,林羽在工厂食堂简单吃了份盒饭,刚拿起手机,就看到苏瑶发来的紧急消息:“林氏集团在几个老年社区散布谣言,说我们的转接器会导致家电漏电,还有老人‘触电住院’,已经有两个试点小区的居委会来问情况了!”
林羽的心脏猛地一沉。林氏终于开始动真格的了
——
散布
“安全谣言”
对老年用户杀伤力最大,老人们本就对智能设备有顾虑,一旦相信
“漏电”,很可能直接拒绝安装,之前的调研和测试成果都会付诸东流。
他立刻给苏瑶回电话:“苏小姐,我们现在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找社区里用过我们测试设备的老人录视频证言,比如王阿姨、李爷爷,让他们说清楚‘用了多久没出问题’;第二,联系周总,请启航资本出具一份‘产品安全评估报告’,再让美的那边发个声明,证明转接器和他们的家电兼容,不会有漏电风险。”
“我已经在联系王阿姨了,周总也答应马上安排评估报告。”
苏瑶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还有个坏消息,林氏的张秘书又联系美的总部,说愿意出双倍价格,让美的终止和我们的转接器合作,转而跟他们合作。美的那边有些动摇,让我们下午过去谈。”
林羽握紧了拳头,林氏这是
“釜底抽薪”——
要是美的终止合作,转接器量产就没了工厂支持,5000
套的订单根本无法完成,试点小区的落地也会泡汤。“我现在就从工厂赶回来,跟您一起去美的谈!”
下午一点半,林羽和苏瑶赶到美的江城总部。会议室里,美的智能家居事业部的李总坐在主位,脸色有些为难:“苏总、林总,实不相瞒,林氏集团给的条件很诱人,不仅订单量是你们的
3
倍,还承诺长期合作。而且他们散布的‘漏电谣言’,已经影响到我们的品牌形象,总部那边有人建议‘暂停和瑶光的合作,观望一下’。”
林羽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拿出手机,打开王阿姨的视频证言
——
视频里,王阿姨拿着正在使用的智能音箱,对着镜头说:“我用这个设备快一个月了,每天都用它开空调、提醒吃药,从来没出过问题,也没感觉到漏电。林氏说的‘老人触电住院’,我看是瞎编的,就是不想让我们用好用的东西!”
他还播放了其他
6
位测试老人的证言,最后拿出一份《试点小区用电安全报告》:“李总,这是我们请电力公司做的检测报告,显示我们的转接器绝缘电阻值是国家标准的
1.5
倍,完全不会漏电。林氏的谣言没有任何证据,反而我们有
7
位老人的真实使用记录,还有电力公司的检测报告。”
苏瑶补充道:“李总,从商业角度看,瑶光的用户是美的的核心目标群体
——
老年用户和家庭用户,这些用户未来更换家电时,更可能选择‘能兼容瑶光系统’的品牌。如果我们的合作顺利,明年我们计划覆盖
100
个小区,至少能为美的带来
5000
台以上的家电销量,这比林氏一次性的
3
倍订单更有长期价值。而且启航资本已经出具了安全评估报告,愿意为我们的产品安全背书,您完全不用担心风险。”
李总看着视频里老人们真诚的表情,又翻了翻电力公司的检测报告和启航资本的评估报告,沉默了几分钟,终于下定决心:“好,我们继续和瑶光合作!我会跟总部说明情况,同时发布声明,澄清‘漏电谣言’,证明我们的家电和瑶光的转接器兼容安全。不过你们要尽快解决谣言问题,不能影响后续的小区落地。”
走出美的总部,林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他第一次正面应对林氏的打压,虽然过程紧张,但靠着
“用户证言
+
数据证据
+
资本背书”,终于保住了合作。“苏小姐,这次多亏了王阿姨他们愿意帮忙录视频,不然我们可能真的要失去美的这个合作伙伴了。”
“这也是因为你之前真心对待用户,老人们才愿意帮我们。”
苏瑶笑着说,“不过林氏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得尽快拿到你父亲的旧案证据,只要能牵制住林国栋,他们的打压才会收敛。王主管那边有消息了吗?”
提到王主管,林羽的眼神亮了起来:“李哲昨天给我发消息,说王主管已经回到邻市的老家了,还说‘愿意见一面,但只敢给复印件,而且要确保他的安全’。我想明天就去邻市找他,拿到审批单复印件,这是目前唯一能证明林国栋陷害我父亲的证据。”
苏瑶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支持:“我陪你一起去,顺便安排两个靠谱的同事跟着,确保你的安全
——
林氏既然能散布谣言,说不定会派人跟踪你,不能掉以轻心。另外,我已经联系了邻市的律师,拿到证据后可以让律师先做鉴定,确认复印件的法律效力。”
第二天清晨五点,林羽、苏瑶和两位同事就出发前往邻市。车子驶离江城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林羽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高楼,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寻找父亲旧案的证据,成败在此一举。
邻市离江城有两个小时的车程,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城。王主管的老家在城郊的一个老旧小区,小区里的房子都是几十年前的红砖楼,楼道里堆满了杂物,墙壁上布满了小广告。林羽按照李哲给的地址,找到了
3
单元
402
室,轻轻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眼神里带着警惕
——
这就是王主管,林氏集团前财务主管,也是当年唯一敢留下林国栋审批单复印件的人。“你是林羽?李哲跟我说过你。”
王主管侧身让他们进来,压低声音说,“这里不安全,林国栋的人去年还来找过我,问我有没有留什么东西,我没敢说。”
房子很小,只有两室一厅,家具都是旧的,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一堆药盒
——
王主管有严重的哮喘,需要常年吃药。“王叔叔,我知道您害怕,但我父亲真的是被冤枉的,林国栋不仅害了我父亲,还害了很多林氏的老员工。”
林羽坐在王主管对面,语气真诚,“只要您能提供审批单复印件,我保证会保护您的安全,等案子翻案了,林国栋再也不能威胁您了。”
王主管沉默了很久,从卧室的衣柜夹层里拿出一个铁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沓泛黄的文件。他颤抖着拿出一张复印件,递给林羽:“这就是林国栋当年签字的
3000
万资金审批单,上面写的是‘建材采购款’,但实际转到了他小舅子的空壳公司。我当年偷偷复印了一份,原件被林国栋收走了。”
林羽接过复印件,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审批单上
“林国栋”
的签名清晰可见,资金用途栏写着
“支付江城鑫源建材有限公司采购款”,金额
3000
万,日期正是父亲被陷害前一个月。这是他寻找了三年的证据,终于有了第一份实质性的东西。
“谢谢您,王叔叔!”
林羽的声音有些哽咽,“您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您,也一定会让我父亲沉冤得雪。”
王主管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疲惫:“我当年也是被逼的,林国栋威胁我说,要是不配合,就让我儿子在学校待不下去。这些年我一直良心不安,看到你这么坚持,我才下定决心把复印件给你。你们快走吧,这里不安全,我怕林国栋的人会再来。”
离开王主管家时,林羽特意留意了楼下,发现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小区门口,车窗贴着深色的膜,看不清里面的人。“苏小姐,那辆车可能是林氏的人,我们赶紧走。”
上车后,苏瑶立刻让同事开车离开,同时给邻市的律师打电话,让他尽快对复印件进行鉴定。“林羽,别担心,我们已经拿到证据了,接下来就是找律师整理材料,申请再审。不过现在只有审批单还不够,还需要转账记录和王主管的证言,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我知道,李哲说他在找当年的银行转账记录,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了。”
林羽看着手里的复印件,心里充满了希望,“有了这份审批单,至少能证明林国栋当年确实签过这笔钱,不是我父亲挪用的。”
下午三点,两人回到江城。刚到工作室,就收到了美的工厂的消息
——
转接器批量生产合格率已经稳定在
96%,首批
5000
个转接器将在三天后完成,正好赶上试点小区的安装计划。同时,周总也发来消息,说启航资本已经联系了江城本地的媒体,澄清林氏散布的
“漏电谣言”,还会在试点小区举办
“产品体验日”,让用户亲自测试设备安全。
晚上七点,林羽和苏瑶在工作室整理证据和生产数据。林羽把审批单复印件交给律师,让他做法律效力鉴定;苏瑶则在整理转接器的生产报告,准备明天向周总汇报量产进展。
“林羽,你看,这是试点小区居委会发来的消息,说‘产品体验日’已经有
80
多户报名,其中
60%
是老年用户。”
苏瑶笑着把手机递给林羽,“王阿姨还主动提出要当‘体验官’,帮我们给其他老人讲解怎么使用设备。”
林羽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满是温暖。他想起自己在建材市场搬砖时,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
——
用户的信任、伙伴的帮助、资本的支持,还有王主管的勇气,这些都成了他对抗林氏、寻找正义的力量。
晚上九点,林羽回到出租屋。他把审批单复印件小心翼翼地放进铁盒子里,和投资协议、给父亲的信放在一起。然后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试点小区的安装计划,详细记录每个小区的户数、老年用户比例、需要的转接器数量,甚至还标注了
“需要重点关注的独居老人”,比如张奶奶、李爷爷,计划安装后亲自上门回访。
整理到十一点,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里面夹着审批单复印件的照片:“爸,我拿到林国栋的审批单了,虽然还需要其他证据,但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的产品很快就要安装到小区里,很多老人都很喜欢,等您出来,我一定让您试试,用咱们江城话就能控制家电,很方便……”
躺在床上,林羽摸了摸枕头底下的审批单复印件,心里既激动又平静。激动的是,父亲的冤屈终于有了洗清的希望;平静的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寻找转账记录、申请再审、对抗林氏的更多挑战。
这一夜,林羽睡得格外安稳。他梦见自己和苏瑶一起,在试点小区举办
“产品体验日”:王阿姨正在教张奶奶用方言控制空调,李爷爷在给其他老人演示
“吃药提醒”
功能,周总和李总站在旁边,笑着点头;父亲站在人群中,手里拿着智能音箱,对着它说
“开电视”,电视立刻打开,父亲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林国栋站在远处,手里拿着那份审批单复印件,脸色苍白,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
醒来时,天已经亮了。林羽伸了个懒腰,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的阳光洒在脸上,温暖而明亮。他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而他的人生,也将在这束阳光里,继续朝着
“产品落地”“正义昭雪”
的目标前进
——
因为他不再是一个人,他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信任他的用户,有支撑他的资本,还有一份永不熄灭的初心。
上午十点,美的工厂传来消息,首批
5000
个转接器全部生产完成,将在明天运抵试点小区。林羽和苏瑶站在工作室的窗前,看着远处的阳光,相视而笑。他们知道,虽然林氏的威胁还在,父亲的旧案还需要更多证据,但只要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坚持
“用户为核心”“正义不缺席”,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迎来属于他们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