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后山,云雾缭绕,一处石洞前。
宋青书一袭玄黑道袍,静静地立于洞口。
杨素、周芷若、小昭、蛛儿四女站在他的身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不舍。
“公子,你真的决定了?”小昭的眼睛红红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闭关,尤其是冲击先天这种大境界的闭关,充满了未知与凶险。稍有不慎,便是走火入魔,万劫不复的下场。
“放心,我心里有数。”宋青书转过身,揉了揉小昭的脑袋,笑着安慰道。
他的目光,扫过蛛儿那倔强又关切的脸,又看向始终沉默不语,但眼神中却流露出担忧的周芷若。
最后,他的视线,定格在了杨素的身上。
月光下,她清丽的容颜,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美得有些不真实。
“素素。”宋青书轻声唤道。
“嗯。”杨素应了一声,上前一步,主动为他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领,动作轻柔。
“我不在的时候,大家就由你照拂了。”宋青书看着她,认真地说道。
杨素整理衣领的手,微微一顿。
她抬起头,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静静地望着宋青书,里面似乎有千言万语,却最终只化作了一抹浅浅的笑意。
“你放心闭关吧。”她说,“外面的事情,有我。”
她的声音很轻,但目光灼灼,满是坚定。
宋青书心中一暖,不再多言,只是伸出手,将她轻轻揽入怀中。
杨素的身体,先是微微一僵,随即,便柔软了下来,将头,轻轻地靠在了他坚实的胸膛上。
听着那沉稳有力的心跳声,连日来的所有担忧、不安,在这一刻,一扫而空。
一旁的周芷若,看着相拥的两人,眸光微微闪动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古井无波。她只是转过身,望向了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蛛儿,则是撇了撇嘴,小声地对小昭嘀咕道:“肉麻死了。”
小昭却没有理她,只是痴痴地看着宋青书两人,那双大眼睛里,既有羡慕,又有失落。
温存片刻,宋青书松开了杨素。
“我进去了。”
他最后看了一眼众人,毅然转身。
“轰隆隆”
随着他身影的消失,洞口的千斤巨石,缓缓落下,将内外,隔绝成了两个世界。
洞外,是风起云涌的江湖,是波谲云诡的天下。
洞内,只剩下宋青书一人,以及那即将到来的,对武道巅峰的冲击。
宋青书闭关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天下。
有人惋惜,认为他在武当声威最盛之时选择闭关,错过了整合武林、席卷天下的最佳时机。
有人幸灾乐祸,巴不得他走火入魔,死在闭关的石洞里。
也有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江南,平江路,诚王府。
张士诚,这个靠着贩卖私盐起家的枭雄,此刻正一脸阴沉地坐在他的王座上。
下面,文臣武将,站了两排。
“都说说吧,玄武军那边,到底是什么章程?”张士诚的声音,带着难以压抑的怒火。
前段时间,他派去招安的使者,带回了玄武军那“割让平江路”的荒唐条件,差点没把他气得当场发兵。
可还没等他发作,武当山一战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宋青书,三千破三万,阵斩先天!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招惹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怪物。
“大王。”丞相李伯升出列,躬身道,“据探子回报,自从宋青书闭关之后,玄武军便偃旗息鼓,只是加紧操练兵马,巩固城防,完全没有出兵的意思。他们的大帅常遇春,更是整日待在凤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哼!偃旗息鼓?”张士诚冷笑一声,“我看他们是在等,等那宋青书出关!”
他站起身,在大殿里来回踱步,脸上满是烦躁。
玄武军,就像一根钉子,死死地钉在了他的西面,让他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打,他没把握。
不打,他又咽不下这口气。
“报——!”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跑进大殿。
“启禀大王!元廷元廷派了使者前来!”
“元廷使者?”张士诚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快!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