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历显示
2025

8

25
日。
作家助手显示:今天是
××
陪你的第103天,努力加油码字吧。
为什么我要写这个因为三天前刚发表了第4篇短故事,没什么流量,有点受打击,但是我又比较擅长给自己画饼。我想的有点多,想要让这个生锈的脑子迸发出一个灵感。
当然,前三个短故事也没有什么转折,一样的扑街。
思来想去都没有合适的,后来被手机那微弱的光照多了,一个小火花就在我的脑袋里点燃了,我这个写文扑街选手,不就是一个素材吗
哈哈哈哈,我太他妈佩服自己了,这样的主意也能想出来。
今早开完例会,我决定实施这个计划。我兴奋地打开页面,看到三天前自己发表的第四个短故事,阅读人数仍旧是
5
阅读,真棒。
自我安慰了一下,我就开始创建这个短故事的草稿。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把昨晚想的都忘记了,真是倒霉催的,卡壳了。算了,先写这么点,这不算故事,就算是笔记吧。
另外我还有一篇扑街小说在连载,存稿不多了,既然这里卡壳了,那就先去把那边水出来。毕竟我这个人还是喜欢有始有终。
如果我能写完,我就试试能不能签约发表,因为这很难定义它的题材,所以大家看到的时间可能就是某一天。如果不能写完,或者写完了不能发表,那就只能让它躺在我的草稿箱里,作为第
5
个故事的扑街记录。
距离停笔卡壳过去了
6
小时,当然这期间我也没有闲着,我


3000
字的小说。闲下来后,我捋了捋脑袋里的浆糊,把能想起来的东西写一写,我记性不好,不写下来,说不定就忘了之前脑子里的想法了。
都说万事开头难,那我就先说说自己是怎么入了写文这个坑的。很多人写文都会说
我不为钱,就是爱好,写的是情怀,但我不一样,我入坑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穷。
众所周知,疫情三年让大家都穷得很彻底。我虽然有工作,却是你们口中拿着
3000
块工资的
牛马。要是我只是一个单身牛马,3000
块钱月月光倒也能勉强支撑;可偏偏,我在疫情开始前刚结了婚,还在这期间生了个
未来牛马。四脚吞金兽
这名字真不是白叫的,钱跟流水似的花出去,连个泡都不带冒的。
苦熬到现在,吞金兽终于去上幼儿园了,可我的负债却越来越多。挣钱这事儿,已经迫在眉睫。期间我也想过开餐饮店、开服装店,或者摆个地摊但还没等我进一步深入调查,就已经看到了近些年经商的惨淡行情。上有老下有小的,没有几成把握,我实在不敢轻易尝试
,毕竟普通人的试错成本太高了,输不起。
写到这儿,我又忍不住惆怅了:不知道这篇短篇我能不能写满
6000
字。本来我写的是

6000
字,但错别字检测提示我改成
写,我想了想还是改了。其实我对待写作还是挺认真的,至于小说嘛,写文的人都懂
,不

字,怎么能写到几十万字一个标题就能概括的事儿,要拉伸成几十万字的内容,水
是必须的。再说了,能

出内容,还能让逻辑完美闭环,那本身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技能。
扯远了,唉,先写下去吧。
想要挣钱是大前提,那我为什么最终选了写文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瞎写。
首先,我的工作本身就跟码字有关,还曾有幸在当地纸媒发表过几段文字
,当然不是什么自媒体,是正儿八经的官媒,有稿费的。这事儿让我信心爆棚,觉得自己好像又行了。
再者,在我看来,写文应该是一种没有
成本
的投入:要是写爆了,就是稳赚;就算没爆,也损失不了什么。
说到成本这个问题,肯定有些
犟种
要跟我掰扯
脑力投入、身体投入
之类的。我不想跟你们争,稍微能理解的人都知道,我指的是
物质成本,毕竟我一直都是以物质条件为前提来盘算的。别跟我扯情怀,现在我要解决的是填饱肚子的问题,情怀填不饱肚子。
这就是我写文最原始的想法。可能有人会反过来问:那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短故事说出来可能不太好听,但确实是写给同为
牛马
的你看的。毕竟牛马千千万,总有几个人能跟我共情;说不定有人看我可怜,就赏我三瓜两枣呢。再说了,什么题材不能写没准我就能成为独树一帜的那一个,好死不死就爆火了
,到时候,你们可就是我的见证者了,不过我这里没有见者有份这一说。
在这么个前提下,我结合实际情况选了写短篇,毕竟我还是个在职牛马,没有哪个牛马能天天闲着写小说,短篇既省事又省精力。而且我记性也不太好,经常忘了之前的事,这点在我写小说的时候也得到了验证:主角名字、店铺名字、技能这些,我必须记在本子上,不然写着写着就忘了。至于为什么决定写短篇,却又开了个小说坑,这是后话,你听我慢慢跟你瞎聊。
我经常看某乎,上面的内容确实精彩,特别吸引我,我还是连续包月会员。在业界,某乎也算是短篇天花板了,结果好高骛远的我,居然直接选了它投稿。现在回头看,我哪是投稿啊,我就是头铁。
第一次尝试写的时候,正好是
AI
当道、风靡一时的时候。我想着
科技不就是用来改变生活的吗,这不刚好,我正需要改变生活,就输入了主角名字,再敲了一点点字,想让它帮我生成一篇爆文。结果呢它给我生成了一坨屎。别问我用的是什么软件,因为我试了好几个,结果都一样,全是一坨屎。
我自己看着都要抠脑壳,后来想着在它生成的内容基础上改,可根本改不出来,
里面全是张冠李戴、牛头不对马嘴的内容,完全是一坨非常非常
成熟
的翔。
哈哈哈,可我还是把这坨屎投到了某乎上,不知道审稿的人看到了,会不会被气笑。没什么悬念,稿子被拒了;我改了改再投,又被拒;再改改,还是被拒。
data-fanqie-type=pay_tag>
你猜后来过没过想多了,没什么反转,我直接放弃了。
被拒绝后,心里有点难过,但我身上还带着点文艺青年的傲气,这又不是我写的,是
AI
写的,是
AI
写的一坨屎,不是我写的。就这么着,又成功安慰了自己。
言归正传,瞎聊归瞎聊,不过第一次投稿尝试后,我也总结出了点东西:AI
写文就是个噱头,根本写不出什么花样来。另外就是,我当初开头太盲目了,虽然有

正文的能力,但写故事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之前根本没接触过。
自从被拒稿后,我消停了几天,到处搜集了些信息
,从投稿网站的选择,到不同平台的字数要求,都简单学了学,想看看怎么把写文这个事儿继续下去。
学完最基础的东西,我又觉得自己行了。
唉······此刻,瞄了一眼电脑上的时间,快下班了,赶紧存稿、存稿,明天再来写……
也说不定是后天······
现在是2025年8月26日10:01分,打开后台一看,仍然是5阅读,查看数据后,给了137个展量,很神奇,第一天才几十个。不幸的是,一个点击都没有,把点击率直接干下来一半,我想,大概率是彻底扑了,没有反转。
有点影响心情,不写了······
现在是
16:27,在洋柿子平台上刷到一篇特别搞笑的短故事,心情不错,决定码两个字。
实话说,看完别人写的上榜短故事,我才猛然意识到,自己之前写的东西有多屎……
不过转念一想,我毕竟是个刚入门的新人,还在摸索学习阶段,很多内容都是在模仿别人,偏偏又没学到人家的精髓,写出来总有点
四不像
的感觉,嘿嘿,也算是新人的必经之路。
接着昨天的进度说
,之前研究了好几个平台,最后听从网友建议,决定从最简单的
洋柿子
平台入手。选择它的理由很实在:一是容易签约,不容易打击新人的自信心;二是刚好赶上平台开放短故事自主发文入口,研究了下投稿流程,确实省时省力;而且最吸引我的是,只要写够
6000
字就能申请签约,门槛对新人很友好。
确定好平台后,我就开始下载作家助手、注册开通账号,一步步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一切就绪,我正式开启了第一篇短故事的撰写。最开始是想以自己曾经的一点经历为蓝本,没想到写着写着就收不住了,东拼西凑加拓展,一不小心就写了
3
.9万字。倒不是我多能写,而是没仔细研读平台规则
,我误以为短故事需要写很多内容,就把各种细节都掰开揉碎了讲,结果越扯越远,篇幅直接翻了好几倍。
写完后我还挺得意,点了发布,之后就跟等开奖似的,每隔一会儿就点开
APP
看小红点,盼着审核结果。直到当天晚上
8
点左右,终于收到了信息,却是审核不通过。
之前总听人说,洋柿子是
有手就能签
的平台,审核不通过这几个字,让我心头一紧,脑子里瞬间乱糟糟的,忍不住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我根本没写作天赋是不是我不该瞎折腾短短几秒,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怀着又慌又不甘心的心情,我颤抖着手点开了小红点点,结果反馈意见写的是
内容色情低俗。看到这行字,我反倒一下子松了口气,甚至有点哭笑不得,瞬间

了过来。
我没立刻修改,打算等第二天忙完工作再说。隔天处理完手头的事,我赶紧打开网页找到那篇稿子,逐段排查需要修改的部分。
那段被判定
有问题
的内容里,连件衣服都没脱,可我自己重读一遍才发现,确实写得有点
激情澎湃,氛围渲染得太暧昧了,唉,可惜你们没机会看到原版了。
我还对着那段文字
欣赏
了一会儿,最后一键删除。删的时候甚至还冒出个念头:要不干脆去写小黄文算了可转念一想,风险太大,还是赶紧打消这个念头。
删掉几千字后,稿子还剩
3
万字左右,我重新提交审核。这次倒是很顺利,很快就收到了
审核通过、安全评估通过
的通知,紧接着签约也成功了。
本以为签约就算迈出第一步,没想到新的问题又来了
,发出去后,根本没人看。那时候洋柿子还没有
展量
数据功能,我完全搞不清状况。
是平台没给流量,所以没人看到还是看到的人都没点进来
我自己平时也是个小说迷,经常在
APP
上看文,刷着刷着发现里面还有个
书荒广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在里面给自己的作品发了书荒推荐,算是自我推广了一波。
没想到这波操作还真有点用,之后阅读量慢慢涨到了
30。虽然数据看起来惨不忍睹,但对我这个纯新人来说,已经是个实打实的好开始了。
不得不说,洋柿子平台确实很能增强新人的自信心,看着那
30
个阅读量,我又忍不住觉得:好像自己又行了。
闲着没事刷DY,看到好多人说:有
30
阅读量就可以看数据了,还不错,自己还没有
30
什么什么的……
老天爷,这可得了,立马自信心爆棚。
现在回头看,不过是坐井观天。
那时我刚好在看一篇悬疑灵异类小说,在这莫名其妙的自信心加持下,我居然开了篇小说。
题材也是悬疑灵异,以《玉历宝钞》里的地府结构为蓝本。我还认认真真查了些资料,把自己需要的内容整理好,想了个大致框架,然后就开始写了。
大纲没有那东西,都在我脑子里。
以上这些,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之前说要写短篇,结果却开了本长篇小说--完全是太自负。
虽然已经有了一个短篇,但是压根没认真学习网文创作的基本常识。
结果给小说取了个特别文艺的名字,就这么断断续续写了2万字后,我立刻申请了签约
,老天爷,过程居然超顺利!这份
顺利,也为我到现在都没把这本小说写完,埋下了伏笔。
之后我就一直
埋头苦干,PS:事实是一天也就码那么丢丢字。
下班了……
明天再说吧……
8

27
日,09:21,打开作家助手,数据还是很惨淡。月底工作量少,我决定今天就把它写完
,今日复明日,拖拖沓沓的,大概率是写不完的,那就一鼓作气。
开了小说之后,我写了第二篇短故事,灵感来源于小说的分支。和第一篇一样,它的名字十分文艺,数据也十分扑街。
数据一直不好,我又开始在网上寻找方法,发现自己完全是靠自己的想象和习惯在写,走的就是
低开低走
的路子。也就是大佬常说的
故事没有‘钩子’,别人根本无心读下去。
一个不吸引人的书名,加上没有
高开
的开头,完全就是
暴雷。能怎么办只能不断学习、不断修改。虽然修改后也未必会有什么起色,但这是每个新手成长的必经过程。
心中一群草泥马......刚接了一个电话,多了份额外工作,XXXXXX,情绪不太好,连写故事的感觉都差点没了。
大家将就看吧,牛马
的生活就是这样,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在学习了网文写作的结构和一些技巧后,我把自己写的两篇短故事,以及部分小说章节,全部进行了修改,尽量靠近
大佬
们所说的
留钩子黄金三章。
就这么修修改改、删删加加,在某个周末的夜晚,灵感突然闪现。我直接用手机开了第三个短故事,按照
洋柿子定律,取了个略带
炸裂感
的名字。深更半夜写得头晕脑胀,但还是坚持到了最后,点击了提交发布。
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好家伙,40
多个阅读量,这算是我成绩最好的一次了!刚好那时候平台开通了
查看展量
功能,我看到这篇短故事给了
1300
多个展量。这又重新树立了我坚持写下去的信心。
不过,看着这么多展量,触底率
却很低。导致第二天就没什么流量了。我又把它发到了
书荒
板块,成效甚微。通过几次发书荒的经历,个人感觉书荒
的帮助其实并不大,很多人只是点开看看,并不会认真读,直接把触底率拉到了对折。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认知,是一个萌新的真实感受。但我也观察过
书荒
板块,发现发帖的大部分都是萌新,书荒反倒成了我们这些萌新互相阅读的地方。
关于第三篇短故事,我要特别和大家展开说说,因为在它身上,我遇到了一个新的
BUG。
这篇短故事是深夜用手机写完的,纯属于激情上头,一鼓作气干完了。
当时也没有认真校对,导致文中出现了一些错别字,还有些情节没有闭环。我多少有点强迫症,所以就想修正错别字、丰满情节。
第一次修改,审核顺利通过了。我以为只是常规修改,和以往没什么区别。可没想到,这之后,我遇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难题。
后来我又发现了可以
升级
的情节,于是再次点开了修改。
结果......
第一次
审核不通过,原因:违反公序良俗。
第二次
审核不通过,原因:违反公序良俗。
第三次
审核不通过,原因:违反公序良俗。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
改到第九版的时候,我有些崩溃了,
明明和之前一模一样的内容已经审核通过,这次只是改了几句话,却一直无法通过。我想过直接放弃,但作品已经签约了,好像不改也不行。于是我越挫越勇,继续修改。
第十次
审核不通过,原因:违反公序良俗。
第十一次
审核不通过,原因:违反公序良俗。
第十二次
审核不通过,原因:违反公序良俗。
这直接给我整懵了。实在没办法,我去查看了平台帮助文档,总算理出了一些头绪,原来是我把犯罪情节写得太详细,有教唆犯罪的嫌疑。
从第一次修改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虽然原来的情节我自我感觉不错,但一直卡在审核这里也不是办法。
最后,我把涉及犯罪情节的内容全部删除,故事篇幅也从
8000
字减少到了
6000
字。
第十三次修改:审核通过。
之前修改过的文章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这次修改直接让我陷入了迷茫。所以在这里也奉劝各位萌新:故事写好后,一定要好好校对,想清楚了再发布,不然后面的修改可能就会遇到这种BUG。
这次之后,我在赶小说进度的同时,也格外注意校对,避免了再次出现改文BUG。
说起校对,就不得不提之前用过的
AI。虽然
AI
直接写文不太靠谱,但市面上有一些校对软件,还是很好用的
,帮助校对错别字、修正基本语序,都很给力,至少比我逐行检查要事半功倍。
就像平台总会弹出的那句话--AI助力高效写作。
当然,目前使用
AI
润色和校对会不会产生不良后果,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在
要不要用
AI
这个问题上,我的做法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
我个人是会用
AI
的,但不是靠
AI
写作,而是让
AI
做辅助。
这期间磨磨蹭蹭间,我的小说也写到了
8
万字。我满怀期待地点了
申请推荐,没什么意外,扑街了,而且比短故事扑得更厉害。
我有些想放弃,但在查看平台规则时,看到
20
万字可申请书测
的条款,又重新点燃了希望。毕竟这部小说是我最早开的,书名也走的是文艺风,或许后续还有机会。
之后,我就一直慢慢

字数,想看看改个书名能不能改写
扑街
的命运。
这段时间,我一直没什么灵感,也没开新故事。
嗨,灵感这东西,就像火花,嚓
的一下,突然就冒出来了。
我赶紧开了第四篇短故事,认真取了个
炸裂
的名字,整理情节,设计钩子,完事,提交了签约申请。
这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只有
5
个阅读量的那篇。
它的数据是这样的:
第一天:展量
82
个,点击
4
人,触底
1
人。
第二天:展量
21
个,点击
0
人,触底
0
人。
第三天:展量
12
个,点击
2
人,触底
2
人。
到这里,虽然展量、点击都很少,但却有
50%
的高触底率。
然后,洋柿子
的迷之算法就来了
......
第四天:展量
137
个,点击
0
人,触底
0
人。
今天(第五天):展量
16
个。
你看,这说明什么
洋柿子
并不是大家说的那样
一点量都不给,它会给你流量,然后根据你故事产生的数据,再决定后续是否继续推流。毕竟你是个萌新,上来就给你万级流量,你未必能接住。作为资本运营平台,赚钱
才是它们的核心宗旨。如果我们站在运营者的角度想,肯定也会先把流量给那些已经有读者基础的大佬们。
其实,我们这些萌新在试探平台规则的时候,平台也在不断试探我们的创作能力。
想通过写文改变生活,这是可行的。但凡事都该先学习沉淀,别什么
准备
都没有,就急着勇闯天涯。
我是兼职写文,有稳定收入做支撑,所以压力并不算特别大,只是想借着写作让生活更上一层楼而已。
如果是想全职写文的朋友,千万不要打无准备的仗。
后续,我还写不写
写。
先把这部小说写完,做事总得有始有终。之后再花时间认真学习、沉淀一段时间,期待下次灵感降临时,能写出让自己更满意的故事。
到今天,这些都是我个人的创作感受,也算是这段时间的总结。
我也由衷佩服那些能写出爆款作品的大佬们
,他们光鲜成绩的背后,一定藏着不为人知的坚持和打磨。
那些跟你说
我一写就灵感不断、码字顺手
的人,其实只是在说谦辞而已。没人的创作之路是一帆风顺的,磕磕绊绊、反复修改、不断扑街,才是大多数创作者的日常。
此刻。
作家助手显示:今天是
××
陪你的第105
天,努力加油码字吧。
最后,祝大家部部作品成爆款,都能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