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最后一份录音 > 第一章

混凝土记忆
第一章
廉价租房
陈宇站在那栋老旧居民楼前,仰头望着斑驳的墙面。这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六层板楼像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墙皮大面积脱落,露出里面暗红色的砖块。楼间距窄得令人窒息,午后的阳光只能勉强从缝隙中挤进来,在坑洼的水泥地上投下稀疏的光斑。
一个月才一千二,在这种地段简直是白送。陈宇自言自语道,试图用这句话抵消心中隐隐升起的不安。
作为一名刚入职场的程序员,陈宇的薪水支付完五险一金后勉强够在北京活下去。在看了十几个价格令人绝望的隔断间后,这套独立一居室的出现简直像是上天恩赐——尽管它位于老旧小区,设施陈旧,但对于一个需要私人空间写代码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好了。
小陈是吧来得真准时。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身后响起。陈宇转过身,看见一位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的老者。老人驼着背,脸上布满深如沟壑的皱纹,一双浑浊的眼睛打量着陈宇,手里攥着一串油光发亮的钥匙。
您是张大爷陈宇试探着问。
老人点了点头,没再多言,转身示意陈宇跟上。楼道里的光线昏暗,声控灯反应迟钝,每走几步就得用力跺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混合着霉味、饭菜味和某种说不清的苦涩药味。
到了四楼,张大爷摸索着钥匙,打开了靠西边的房门。随着门轴发出的刺耳吱呀声,一套一居室呈现在陈宇面前。
房子比照片上看起来更旧,但出乎意料的整洁。浅绿色的墙漆已经开始剥落,露出底下灰暗的底色。老式的木质家具散发着淡淡樟脑味,地面铺着早已过时的塑料地板革,有几处已经磨损破裂。最让陈宇满意的是客厅里那张宽大的老式书桌,正好能放下他的双显示器。
卫生间水压有时候不足,多放一会儿就好。张大爷站在门口,似乎没有进来的意思,电路老化了,不能用大功率电器。
陈宇点点头,仔细检查着各个角落。卧室朝南,有一扇巨大的窗户,几乎占满整面墙,虽然窗框的油漆已经起皮,但采光相当不错。
之前住的什么人陈宇随口问道。
张大爷浑浊的眼睛微微眨了一下,沉默片刻才回答:一个租客,住了没多久就搬走了。
没有更多解释,老人似乎不愿继续这个话题。陈宇识趣地没再追问,爽快地付了三个月租金。张大爷点完钱,仔细叠好塞进内衣口袋,把钥匙交给陈宇,临走前又回头补充了一句:
这房子有些年头了,晚上可能会有点...小动静,老房子都这样,别大惊小怪。
没等陈宇回应,老人已经转身下楼,脚步声逐渐消失在楼道尽头。
陈宇站在客厅中央,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寂静。楼外城市的喧嚣仿佛被什么屏障隔绝了,只能听到自己呼吸的声音。他摇摇头,笑自己神经过敏,开始动手收拾行李。
等他把所有东西归位,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陈宇煮了包方便面当作晚餐,坐在那张老书桌前测试网络速度。出乎意料,这里的网络相当流畅,比他之前看的那些高价公寓好多了。
夜幕完全降临后,陈宇拉上窗帘,准备早点休息,明天还要面对新工作的第一天。洗澡时,卫生间的灯闪烁了几下,水也忽冷忽热,但他并没太在意。
躺在略显坚硬的床上,陈宇盯着天花板上的一道裂缝,心里盘算着未来的计划。想着想着,他的眼皮越来越重,渐渐进入了半睡眠状态。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轻微的声响将他从睡梦边缘拉回。
滴答...滴答...滴答...
陈宇睁开眼,室内一片黑暗。声音从客厅方向传来,很有节奏,像是水龙头没关紧,水珠滴落水池的声音。
他叹了口气,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借着手机屏幕的光亮摸到客厅门口。声音在他移动过程中持续着,稳定得令人心烦。陈宇摸索着墙上的开关,啪的一声,日光灯闪烁几下后亮了起来,照亮了整个客厅。
奇怪的是,当他站在客厅中央时,声音突然停止了。
陈宇检查了厨房和卫生间的水龙头,全都关得紧紧的,没有漏水的迹象。他侧耳倾听了几分钟,周围一片死寂,只有自己的呼吸声。
幻听了吧。他嘟囔着,关灯回到床上。
就在他几乎要再次入睡时,那声音又响了起来。
滴答...滴答...滴答...
这次似乎比之前更清晰了些。陈宇把枕头盖在头上,试图屏蔽这烦人的声响。也许是老房子的水管问题,明天再检查一下吧,他想着,最终疲惫战胜了烦躁,沉沉睡去。
第二章
代码中的异响
新工作的第一天忙碌而充实。陈宇所在的创业公司氛围轻松,同事大多是年轻人,很容易相处。下班后,几个同事约他去喝酒,但陈宇以搬家劳累为由婉拒了。
在小区门口的便民超市,陈宇采购了一些日常用品和食物。结账时,收银的中年男子好奇地打量着他。
生面孔啊,刚搬来的他一边扫码一边问。
嗯,昨天刚搬进4号楼。陈宇回答。
男子的手停顿了一下,眼神有些微妙的变化:4号楼哪间房
四楼西边那套一居室。
男子的表情明显僵硬了,找零钱的动作快了不少:张大爷的房子啊...挺好的,便宜。
陈宇察觉到了对方语气中的不自然,但没多想,提着购物袋离开了超市。
回到住处,他特意检查了所有的水管和暖气片,甚至查看了天花板是否有漏水的痕迹,但一无所获。房子虽然旧,但并没有明显的水患问题。
他简单做了顿饭,吃完饭后就坐在书桌前开始研究公司的新项目代码。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等他抬头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陈宇打了个哈欠,准备洗漱睡觉。
就在这时,那声音又来了。
滴答...滴答...滴答...
与昨晚不同的是,这次的声音似乎更加清晰,而且带着一种诡异的节奏感。陈宇屏住呼吸,试图定位声源,但它仿佛在房间里飘忽不定,时而来自厨房,时而像是从墙壁里传出。
他猛地站起来,决定彻底调查一下。打开所有灯,从厨房开始,一寸寸检查可能发出声音的地方。水管、暖气、窗户、电器...一切正常。当他走到客厅角落时,声音突然停止了,就像昨晚一样。
陈宇站在原地等了十分钟,周围再无声响。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一阵极细微的声音钻入耳朵——不像水滴,更像是...低语
那声音极其模糊,听不清具体内容,但确实像是有人在窃窃私语。陈宇感到脊背一阵发凉,他确定这绝不是楼里邻居的声音,太近了,仿佛就在这间屋子里。
有人吗他试探着问,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异常响亮。
没有任何回应。
陈宇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可能工作太累出现了幻觉。他关灯回到卧室,把门紧紧关上,甚至还塞了耳机听白噪音。这一夜,他睡得极不安稳,做了许多支离破碎的噩梦。
第二天早晨,陈宇顶着黑眼圈出门时,正好碰见对门邻居出来倒垃圾。那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烫着一头小卷发,穿着鲜艳的印花睡衣。
哟,新邻居啊妇女好奇地打量着他,我是李婶,住你对门。
陈宇连忙打招呼:您好,我叫陈宇,刚搬来没多久。
怎么样还住得惯吗李婶看似随意地问,但眼睛里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陈宇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房子还行,就是晚上老听见奇怪的声音,像是水滴声,又有点像人说话...
李婶的表情瞬间变得警惕起来,她压低声音:你也听见了
什么意思之前也有人听见吗陈宇追问。
李婶眼神闪烁,摆摆手:老房子嘛,有点声音正常。水管老了,墙壁也不隔音,可能是楼上楼下的声音。她匆匆结束对话,我得去买菜了,回头聊啊!
看着李婶几乎是逃跑般的背影,陈宇心中的疑虑更深了。
这一整天,陈宇在工作时都心不在焉,代码写错了好几处。最奇怪的是,当他下午检查自己写的代码时,发现有几处被插入了奇怪的注释:
//太冷了
为什么找不到
//0101
0110
1001
这里好黑
陈宇皱起眉头,确信自己不可能写下这样的注释。他问旁边的同事:小王,你刚才动过我代码吗
小王一脸茫然:没啊,你自己的项目我哪敢乱动。
陈宇删除那些奇怪的注释,心里泛起一丝不安。下班回家路上,他决定去找房东张大爷问问情况。根据合同上的地址,他找到了隔壁楼的同一单元。
敲了半天门,张大爷才慢吞吞地打开门。老人看见陈宇,似乎并不意外,只是默默让开身让他进去。
张大爷的家与陈宇租的房子布局相似,但堆满了各种杂物和陈旧家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中药味。老人示意陈宇坐在一张藤椅上,自己则坐在对面,浑浊的眼睛盯着他,等待他开口。
张大爷,我租的那房子...晚上有些奇怪的声音。陈宇谨慎地选择着措辞,像是水滴声,又有点像人低声说话...您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老人沉默良久,枯瘦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老房子,水管旧了,有点声音正常。
但是——
小区安静,晚上听得远,可能是别家的声音。张大爷打断他,语气平淡,之前租客从没抱怨过。
陈宇注意到老人说这话时,眼睛不自觉地向右下方瞥了一眼,手指也微微蜷缩起来——他在心理学书籍上看过,这是典型的说谎迹象。
李婶说之前的租客也听到过类似的声音。陈宇试探着说。
张大爷的表情立刻阴沉下来:李婶话多,你别听她瞎扯。他站起身,明显是要送客的意思,房子老,有点声音正常,你不习惯就买耳塞。
面对老人毫不掩饰的逐客令,陈宇只好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张大爷突然又开口:那房子便宜,有得必有失,别想太多。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劝慰,但陈宇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寒意。
第三章
墙中的记忆
回到自己的出租屋,陈宇站在客厅中央,环顾四周。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墙上投下长长的阴影。这间房子突然变得陌生起来,每一处角落都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决定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也许能找出声音的来源。
陈宇从卫生间开始,把每个角落都清理得干干净净,连马桶后面的缝隙都没放过。接着是厨房,他搬动了冰箱和洗衣机,清理积攒多年的灰尘,但什么都没发现。
最后是客厅和卧室。家具大多很沉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才挪动了书桌和衣柜。在移动客厅角落的一个老式五斗柜时,陈宇发现柜子后面的墙纸有一块不寻常的凸起。
他小心地撕开那部分墙纸,后面似乎是一个被填塞过的洞口,水泥颜色与周围略有不同。陈宇用手指敲了敲,声音空洞,后面似乎是空的。正当他考虑要不要弄开看看时,手机突然响起,是同事打来讨论代码问题的电话。
等通话结束,已经晚上九点多了。陈宇点了外卖,暂时把墙洞的事放在一边。他太累了,决定明天再继续调查。
然而那天晚上的声音变了。
滴答声依旧准时出现,但这次的低声耳语变得清晰了许多。陈宇屏住呼吸,试图捕捉只言片语。那声音时断时续,似乎重复着几个词:
...记录点...第三频段...找不到出口...
每个词都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机械感。陈宇感到脊背发凉,这不像普通的人声,更像是某种录音或是合成音。
他打开所有灯,手里紧握着一把雨伞作为防身武器,小心翼翼地循声而去。声音似乎还是来自客厅角落,那个墙纸后有异常的地方。但当陈宇靠近时,声音又消失了。
这种情况持续了整整一周。每天夜里,滴答声和低语都会准时出现,而且越来越清晰。陈宇的黑眼圈越来越重,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更可怕的是,他代码中的异常越来越频繁。不仅仅是奇怪的注释,有时整段代码会被替换成二进制字符串,删除后不久又会出现。一天早上,他甚至发现自己的代码编辑器里打开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文件,里面全是冷...找不到...为什么...的重复文本。
陈宇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他去看了医生,做了全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周六早晨,陈宇决定去拜访李婶。他特意买了一袋水果作为见面礼。李婶开门时显得有些惊讶,但还是让他进去了。
李婶的家与张大爷的截然不同,干净整洁,充满生活气息。墙上挂满了家庭照片和十字绣作品。陈宇注意到她客厅的布置与自己那套房子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方向相反。
寒暄几句后,陈宇直接切入正题:李婶,我租的那房子...到底发生过什么请您告诉我实话,每晚那声音实在太吓人了。
李婶的表情变得复杂,犹豫良久,终于叹了口气:本来不该多嘴的...但那房子确实有点...特别。
她压低声音,仿佛怕被人听见:之前住那儿的是个研究员,姓赵,大概四十多岁。听说以前是研究声学材料的,后来不知道怎么了,就变得有点痴迷。整天窝在家里做实验,很少出门。
陈宇的心跳加速:什么样的实验
谁知道呢李婶摇摇头,有时候深更半夜还能听见他那屋有奇怪的声音,像是机器运转,又像是人说话。我们都以为是他在听收音机呢!谁都没在意。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直到有一天,声音特别大,我跟老张上去敲门,没人应。我们怕出什么事,就找人来撬开门...结果里面根本没有人!
失踪了陈宇惊讶地问。
李婶点点头:东西都在,就是人不见了。警察来调查过,没找到任何线索,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后来老张把房子稍微收拾了一下,就租给了你。
那张大爷为什么不说实话
唉,老张也不容易。李婶叹了口气,他就靠那点房租养老呢,说出来谁还敢租啊
离开李婶家,陈宇的心情更加沉重。他原本希望找到合理的解释,却发现真相可能比想象中更诡异。一个痴迷的研究员,奇怪的实验,离奇失踪...
那天晚上,陈宇特意没睡,坐在客厅里等待声音出现。十一点整,滴答声准时响起,比以往都要清晰。低语声也随之而来,这次他能清楚地听到:
...混凝土记忆体...第三频段...反馈循环...
陈宇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他打开手机录音功能,小心翼翼地靠近声音来源——客厅那个角落。随着距离拉近,录音软件上的声波显示越来越活跃。
突然,低语声停止了,只剩下滴答声。然后,一个清晰的声音说道:
...你能听见我,对吗
陈宇吓得差点把手机扔出去。那声音不再是无意识的低语,而是直接的对话!他环顾四周,房间空空如也,只有他一个人。
谁谁在说话他颤抖着问。
没有回应,滴答声也停止了。房间里死一般寂静。
陈宇再也受不了了,他抓起外套和钱包,决定去网吧过夜。这地方没法待了。
第四章
反馈循环
接下来的几天,陈宇尽可能晚回家,一大早就出门。他甚至考虑过提前终止租约,但高昂的违约金让他犹豫不决。更重要的是,那种诡异的声音虽然可怕,却也激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周五,公司项目临时需要加班处理一个紧急bug。等陈宇完成工作,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小区,整栋楼只有零星几户还亮着灯。
爬上四楼,陈宇掏出钥匙开门。就在门打开的一瞬间,一股异常的寒意扑面而来,仿佛打开的是冰箱门而非房间门。他打了个寒颤,伸手摸索墙上的开关。
啪嗒,啪嗒。开关按了几次,灯却没有亮。
跳闸了陈宇嘟囔着,拿出手机照亮。他记得电闸在门后,转身去查看。就在这时,那熟悉的滴答声又响了起来。
滴答...滴答...滴答...
这次声音异常清晰,仿佛就在耳边。陈宇感到脊背发凉,手机的光束在黑暗中摇晃。他决定不关电闸了,直接回卧室睡觉,明早再说。
但当他转身准备走向卧室时,手机的光线扫过客厅角落,照出了一个模糊的黑影。
陈宇猛地将光线转回去,心脏几乎停止跳动。在客厅的角落里,一个模糊的人形黑影站在那里,头部不自然地晃动着。滴答声正是从那个方向传来的,同时还伴随着低语:
...冷...频段错误...找不到出口...
陈宇吓得浑身发抖,下意识地后退想逃离这个地方。他转身拉门,却发现门纹丝不动,仿佛被从外面锁死了。他疯狂地转动门把手,捶打着门板,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放我出去!他尖叫着,声音因恐惧而变调。
这时,滴答声停止了。陈宇僵硬地转过身,用颤抖的手机光束照向角落。黑影还在那里,但不再晃动头部,而是...正向着他移动!
极度的恐惧反而激起了陈宇的求生本能。他瞥见门边放着一根之前买的棒球棍(本来是为了防贼),一把抓起来,朝着黑影冲去。
我跟你拼了!他大吼着,挥棒向黑影砸去。
然而棒球棍毫无阻力地穿过了黑影,砸在了墙上,震得他虎口发麻。黑影在他面前突然消散了,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但滴答声和低语声却变得更加激烈,从四面八方传来,充斥着他的鼓膜。
...反馈循环启动...寻找新载体...冷...
陈宇感到自己的精神快要崩溃了。他不顾一切地砸着门,大声呼救,希望有邻居能听见。就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门突然从外面打开了。
房东张大爷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老式手电筒,一脸严肃地看着他。
大半夜的闹什么老人低沉地问。
陈宇几乎是跌出门外的,语无伦次地指着屋内:里、里面有...有东西!
张大爷皱起眉头,打着手电走进房间。他在墙上某处按了一下,客厅的灯突然亮了起来。房间空空如也,一切正常,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陈宇的幻觉。
我、我真的看见了...陈宇颤抖着说,一个黑影,在角落里,还有声音...
张大爷沉默地看着他,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良久,他叹了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跟我来。老人说着,走向客厅那个角落。
陈宇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过去。张大爷在墙面上摸索着,突然,一块墙板被他推开了,露出一个隐藏的暗格。陈宇惊讶地发现,那就是他之前发现墙纸有异常的地方。
暗格里不是收音机,而是一个奇怪的装置——几块特殊的晶体镶嵌在混凝土中,连接着一些电路和线圈,看起来既古老又先进。
赵研究员装的,张大爷平静地解释,他发现这栋楼用的混凝土混入了一种特殊矿砂,能像磁带一样记录声音。他在研究怎么读取和增强这种‘混凝土记忆’。
陈宇目瞪口呆地看着装置:所以...一切都是它在作怪
张大爷点点头:他好像最后把自己也‘记录’进去了。装置年久失修,有时候会自动激活。老房子电线老化,接触不良,所以你一开灯反而可能触发它短路关机。
说着,老人拔掉了装置的电源,声音立刻停止了。他又演示性地插上电源,装置再次发出滴答声和模糊的人语。
看吧,就这么简单。张大爷把装置拆下来递给陈宇,扔掉就好了,以后不会再有怪声了。
陈宇接过装置,感到一阵虚脱般的
relief。所以这一切都有合理解释没有鬼魂,没有超自然现象,只是一个被遗忘的实验装置
抱歉,张大爷,我太大惊小怪了。陈宇不好意思地说。
老人摇摇头:不怪你,这玩意儿确实吓人。早点休息吧,明天就没事了。
送走张大爷后,陈宇看着手中的奇怪装置,长长舒了口气。他决定立刻把它扔到楼下的垃圾桶里。
然而,就在他准备出门时,那熟悉的滴答声又响了起来。
滴答...滴答...滴答...
陈宇僵在原地,手中的装置明明已经断电了!他颤抖着低头查看,装置的电源灯确实是灭着的,所有电路都是死寂的。
但滴答声还在继续,而且这次...是从他的卧室里传出来的。
第五章
混凝土中的意识
陈宇的心脏再次狂跳起来。他慢慢转身,面向卧室门。声音确实是从里面传来的,清晰而有节奏,与之前装置发出的声音一模一样。
不可能的...他喃喃自语,冷汗从额头滑落。
他鼓起勇气,一步一步挪向卧室。每靠近一步,滴答声就更加清晰一分。到达门口时,他能确定声源就在床底下。
陈宇颤抖着打开卧室的灯,日光灯闪烁几下后亮起,照亮了整个房间。床上被褥凌乱,与他早上离开时一样。滴答声持续从床下传来,没有丝毫间断。
他环顾四周,寻找可能用作武器的东西。最后,他拿起了墙角的棒球棍,小心翼翼地靠近床铺。
有人吗他声音发颤地问。
滴答声突然停止了。房间里一片死寂,连楼外的噪声都仿佛消失了。陈宇屏住呼吸,握紧棒球棍,慢慢弯下腰,准备查看床底。
他先是用棒球棍捅了捅床下,没有碰到任何东西。然后他单膝跪地,侧头向下看去,同时用手机的手电功能照亮床底下的空间。
灰尘和几件散落的杂物。一个旧鞋盒,一些书本,可能都是前租客留下的东西。没有异常。
陈宇刚要松口气,突然发现最里面的角落似乎有什么东西反光。他眯起眼睛,调整手机角度,仔细看去。
那不是反光——而是一双由二进制代码组成的眼睛,0和1不断流动组合,形成一种诡异的视觉图案,正死死地盯着他!
陈宇吓得向后跌坐在地,手脚并用地向后爬,直到背靠墙壁。他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那双数字眼睛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几分钟后,见没有任何动静,他稍微冷静了一些。也许是眼花了他试图用理性解释刚才看到的一切。
深吸几口气后,他再次鼓起勇气,趴回地上,用手机照亮床底。这次他看得更仔细了。
那双数字眼睛还在那里,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但它们不属于任何实体——那是一片混凝土墙面,上面的纹路和颗粒不知为何组成了类似眼睛的图案,数字在其中流动,如同某种投影。
陈宇长舒一口气,几乎是笑出声来。自己居然被墙面的纹路吓成这样!他伸手摸了摸那片墙面,冰冷而粗糙,与其他地方无异。
就在他准备起身时,滴答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极其清晰,毫无疑问来自床底下。
陈宇僵硬地转头,再次看向床底。手机光束在黑暗中晃动,照亮了床下的空间。灰尘,杂物,什么都没有。
但滴答声还在继续,仿佛在嘲笑他的徒劳。
突然,一只由光影组成的手从混凝土墙面中伸了出来,手指由流动的代码构成,一把抓住了陈宇的脚踝!
那只手冰冷得不似活物,力量大得惊人。陈宇尖叫着挣扎,试图挣脱,但那只手牢牢地抓着他,甚至开始把他往墙面里拖!
不!放开我!他疯狂地踢打着,但无济于事。他的半个身子已经被拖入床下,手机脱手飞出,在墙上撞碎,房间陷入半黑暗状态。
在最后的光线中,陈宇看到床底下的墙面根本不是他刚才看到的景象——那里没有实体墙壁,而是一个由流动代码和数据组成的漩涡,无数只光影手从中伸出,挥舞着,想要抓住什么。而那双数字眼睛再次出现,越来越大,直到充满他的整个视野...
他感到自己的意识正在被抽离,仿佛被上传到某个巨大的数据库中。在最后的瞬间,他听到了一个声音,既像是张大爷的,又像是无数人的混合:
又一个载体...记录完成...
第二天,陈宇没去上班。公司打电话无人接听,担心之下联系了房东张大爷。
张大爷打开房门,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陈宇的手机、钱包、钥匙都在桌上,电脑还开着,代码编辑器里还有未保存的工作。
卧室里,床铺凌乱,仿佛有人匆忙起身。床底下,灰尘中有拖拽的痕迹,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异常。
张大爷站在客厅中央,浑浊的眼睛环顾四周,最后停留在那个被填塞过的墙洞上。他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混凝土需要新的记忆体...老人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他慢慢走到墙角,枯瘦的手指抚过墙面,仿佛在安抚什么。然后他转身离开,轻轻带上了门。
房间里重归寂静,只有尘埃在从窗帘缝隙透进来的阳光中缓缓飘浮。
滴答...滴答...滴答...
微弱的声音再次响起,从卧室床底下传来,仿佛永远不会停止。
在城市的某个服务器机房内,一段新的代码开始自动生成,内容逐渐变得清晰:
//好冷...为什么困在这里...
//01001000
01100101
01101100
01110000
00100000
01101101
01100101
//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