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谋逆图前的选秀名册
永安二十七年,冬。
摄政王府的密室内,烛火被穿堂风卷得噼啪作响,映照在萧玦骨节分明的手指上。他指尖按着的羊皮卷上,红漆标注的兵防部署密密麻麻,从京郊大营到皇宫禁卫的换岗时辰,每一处都精准到呼吸间的间隙——这是他筹谋三年的谋逆图,今夜过后,皇城便要改朝换代。
密室外的风雪声越来越大,萧玦抬手拢了拢貂皮披风,目光落在羊皮卷角落的朱砂印上。那是他专属的印记,当年在战场上身受重伤,用自己的血盖下第一个兵符印时,他就发誓,要将这天下攥在手里。
王爷,明日选秀的名册,按例需您过目。暗卫单膝跪地,玄色衣袍上沾着雪粒,声音压得极低,不敢抬头看主上眼底翻涌的戾气。
萧玦的目光从坤宁宫密道的标注上挪开,随手扯过名册。烫金封皮触到指尖时,他还漫不经心想着要如何打发这场傀儡皇帝的选妃闹剧,可当名册首行的名字刺入眼帘,他周身的寒气瞬间凝住——沈清辞。
三个字墨迹未干,分明是她惯用的小楷,连最后一笔的弯钩都带着当年在他书房练字时的娇憨。那时她总爱趴在他案头,蘸着朱砂在他奏折边角画小狐狸,被他抓住手腕时,就软着声音撒娇:萧玦,我画的是你呀,眼里全是野心的小狐狸。
萧玦记得清楚,三个月前在城外别庄,沈清辞趴在他怀里,指尖划过他腰间那道深可见骨的旧疤——那是当年为救她留下的。她的声音软得像江南的春水,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萧玦,我要的不是侧妃,不是贵妃,是能与你并肩站在太和殿上的皇后之位。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江山里,有我的一半。
那时他捏着她的下巴笑,指腹摩挲着她唇瓣上的胭脂,眼底是势在必得的疯狂:等着,朕会把江山捧到你面前,让你风风光光当朕的皇后。到时候,朕的奏折边角,只准你画狐狸。
为了这句话,他加快了谋逆的脚步。上个月,他不惜用三十万兵权换来了京郊大营的控制权,甚至亲手杀了两个不肯归顺的副将,将他们的头颅挂在营门前立威。可现在,他要谋反的前夜,他的皇后,竟出现在了给傀儡皇帝选妃的名册上
查。萧玦的声音冷得像冰,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名册的纸页被他捏出深深的褶皱,沈府最近的动静,清辞入宫的缘由,半个时辰内,我要知道全部。若有半分隐瞒,提头来见。
暗卫领命退下时,密室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萧玦迅速将谋逆图卷起,藏进书架后的暗格——那暗格是按沈清辞设计的机关做的,只有用她送的那枚玉簪才能打开。转身时,看到侍女端着参汤进来,托盘上还放着那枚白玉兰簪,花瓣上的纹路被摩挲得光滑温润。
那是他去年生辰,沈清辞亲手雕的。她坐在他膝头,拿着刻刀一点点打磨,指尖被划伤也不在意,只笑着说:等我成了皇后,就亲自为你簪上。到时候,这玉簪要配龙袍,才不算委屈。
指尖抚过玉簪冰凉的花瓣,萧玦的眼神沉了下去。他不信沈清辞会背叛他,可这选秀名册,又算什么是她有难言之隐,还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他想起上个月沈清辞来信,说沈父最近在朝堂上屡屡被皇帝针对,难道是皇帝抓了沈父的把柄,逼清辞入宫
半个时辰后,暗卫浑身是雪地冲进来,膝盖重重砸在青砖地上,声音带着颤音:王爷,沈大人上周因漕运案被陛下扣在大理寺,沈夫人以死相逼,沈小姐才答应入宫选秀,换陛下暂释沈大人。而且……陛下似乎早就知道您与沈小姐的关系,这次选秀,是故意引您入局。他还私下放话,说只要沈小姐入宫,就会封她为后,离间您与沈小姐的关系。
故意引他入局还想用后位离间
萧玦突然笑了,笑声里满是暴戾的杀意,震得烛火剧烈摇晃。傀儡皇帝当了二十年的缩头乌龟,靠他父亲留下的老臣撑着江山,竟也敢算计到他头上他以为抓了沈清辞的父亲,就能让沈清辞乖乖入宫当棋子以为用一个空头皇后之位,就能让他和清辞反目
真是蠢得可怜。
他抓起披风,大步流星地往外走。貂皮披风扫过案几,将参汤打翻在地,滚烫的汤水溅在青砖上,很快就结了冰。暗卫急忙跟上:王爷,明日便是选秀,您现在去沈府……若是被陛下的人看到,恐生变故。
去宫里。萧玦打断他,眼底闪过一丝狠厉,靴底踩过地上的冰碴,发出清脆的碎裂声,朕的人,就算要入宫,也得朕亲自安排。皇帝想把她当棋子,那朕就让他看看,他的棋盘,早就被朕掀了。
今夜的皇宫格外安静,连巡逻的禁卫都比往日少了一半——他们大多被萧玦以整顿军纪的名义调去了京郊,此刻皇城的防卫,早已是外强中干。萧玦凭着摄政王的令牌畅通无阻地进入后宫,停在浣衣局的墙外。
墙头上的积雪簌簌落下,他记得沈清辞说过,她母亲曾是浣衣局的宫女,因为手巧被沈家看中,才脱了奴籍。她年少时偷偷来寻母亲,总爱在这棵柳树下等,还说这柳树的枝条像母亲织衣的丝线。
果然,墙角的柳树下,一抹素白身影正站在那里。月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纤细的腰肢,她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是当年萧玦常买给她的那家——那家铺子在城南,离皇宫有半个时辰的路程,她竟冒着风雪去买了。
你倒是敢来。沈清辞听到脚步声,没有回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指尖轻轻转动着糖葫芦的竹签。
萧玦走到她身后,伸手扣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她的骨头。他看到她手腕上有一道浅浅的红痕,是戴镣铐留下的印记,心口瞬间像是被火烧一样疼:为什么要答应选秀沈清辞,你忘了你说过要当谁的皇后忘了这道疤是怎么来的
沈清辞终于转过身,月光照亮她的脸。她眼底没有半分委屈,反而带着几分狡黠的笑意,指尖轻轻划过萧玦的掌心,将糖葫芦递到他嘴边:我没忘啊。可萧玦,你谋逆是为了江山,我入宫,也是为了我们的江山。你看,我特意给你买的糖葫芦,还是热的。
萧玦没接,眼神依旧冰冷。沈清辞却不慌,抬手将一枚小巧的铜符塞进萧玦手里——铜符上刻着一只小狐狸,是他们的暗号。我父亲根本没被抓,漕运案是假的,是我故意让陛下以为沈家有把柄在他手里。这枚铜符,能调动后宫的暗卫,都是当年我母亲留下的人,个个以一当十。
萧玦瞳孔一缩,捏着铜符的手指紧了紧。他想起沈清辞母亲去世前,曾交给她一个木盒,说里面是保命的东西,原来竟是后宫暗卫的兵权。
你以为陛下真的怀疑我们沈清辞凑近他,温热的气息拂过他的耳畔,带着糖葫芦的甜香,他早就知道你要谋反,上个月你调兵京郊,他就察觉了。这次选秀,是想让我当眼线,等你动手时,里应外合杀了你。可他没想到,我早就把他安插在沈府的人换成了我们的人,连他贴身太监都被我收买了。
她踮起脚尖,在萧玦唇上轻轻一吻,语气带着几分狠绝:萧玦,你在宫外带兵,我在宫内搅局。等你攻进太和殿时,我会亲手把皇帝的玉玺捧给你。到时候,你再封我当皇后,在太和殿上为我簪上那枚玉簪,不好吗
萧玦看着她眼底的疯狂,与自己如出一辙。他突然笑了,俯身将她紧紧抱在怀里,力道大得像是要将她揉进骨血里。他闻到她发间的雪香,感受到她腰间的软肉,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好,都听你的。只是清辞,明日选秀,别让朕担心。若是有人敢动你一根头发,朕定让他九族陪葬。
放心。沈清辞靠在他怀里,指尖划过他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的花纹硌得她指尖发痒,谁敢惹我,我就让他见不到后天的太阳。你忘了,当年在猎场,我可是亲手杀过刺客的。
萧玦想起那年猎场,刺客持刀冲向他,是沈清辞扑过来,用发簪刺穿了刺客的喉咙。那时她才十六岁,脸上沾着血,却笑得一脸灿烂:萧玦,我会保护你的。
他收紧手臂,在她耳边低语:明日选秀,我会安排人在殿外接应。若是情况不对,就打碎腰间的玉佩,我立刻带你走。
沈清辞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玉佩是同心结的形状,一分为二,她留了一半,另一半塞给萧玦:好,我们永不分离。
2
选秀殿上的杀人局
第二日,选秀殿。
太和殿内,地龙烧得正旺,暖意融融,却驱不散殿内的紧张气氛。傀儡皇帝高坐在龙椅上,眼神浑浊,时不时偷瞄站在一侧的萧玦。他穿着明黄色龙袍,却显得有些臃肿,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无意识地摩挲,显然是在紧张。
萧玦穿着紫色蟒袍,蟒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面无表情地站着,指尖却悄悄攥着那半枚同心结玉佩。目光始终锁在殿外——沈清辞该来了。他已经安排了三个暗卫混在太监里,若是皇帝敢对清辞动手,就立刻动手。
很快,秀女们鱼贯而入,清一色的粉色宫装,裙摆扫过青砖地,发出细碎的声响。唯有沈清辞穿着一身月白色长裙,裙摆上绣着几枝白玉兰,与萧玦的玉簪相呼应。她走在最后,步伐从容,头上只簪了一支素银簪,却比其他满头珠翠的秀女更显清丽。
抬头时,她正好与萧玦的目光对上,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随即又恢复了端庄。萧玦看到她腰间挂着那半枚玉佩,悬着的心又放下了几分。
臣女沈清辞,参见陛下,参见摄政王。她屈膝行礼,声音清亮,没有半分怯意,裙摆上的白玉兰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data-fanqie-type=pay_tag>
皇帝的眼睛亮了亮,刚要开口说些什么,站在沈清辞旁边的秀女突然尖叫一声,指着沈清辞的裙摆:陛下!沈小姐的裙子上有血!是……是不祥之兆啊!
众人哗然。秀女们纷纷后退,看向沈清辞的眼神里满是惊恐。萧玦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那李姓秀女是他安排的人,本想让她假装发现沈清辞意外受伤,好让沈清辞提前退出选秀,可现在看来,有人动了手脚,把受伤改成了不祥之兆。
沈清辞低头,看着裙摆上的血迹——那是动物血,还带着淡淡的腥味。她脸色不变,反而抬起头,看向那尖叫的李姓秀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小姐,我的裙子上干干净净,何来血迹倒是你,袖口沾了胭脂,那胭脂是昨夜陛下召幸的林答应所用的‘醉春红’,整个后宫只有她有。李小姐深夜入宫,还沾了林答应的胭脂,怕不是昨晚偷偷去了什么不该去的地方
那李姓秀女脸色一白,下意识地捂住袖口,指尖都在发抖。皇帝皱了皱眉,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昨夜确实召了林答应,若是传出去秀女深夜与宫妃接触,不仅秀女要被处死,连林答应也要受牵连。
查。皇帝的声音带着怒意。
太监上前,小心翼翼地翻开李姓秀女的袖口,果然看到一抹暗红的胭脂印。他拿着帕子擦了擦,凑近鼻尖闻了闻,立刻跪伏在地:陛下!确是林答应的‘醉春红’!
李姓秀女吓得瘫倒在地,泪水瞬间涌了出来:陛下饶命!是有人让我这么做的!是……是张大人让我陷害沈小姐!他说只要我能让沈小姐落选,就保我家族富贵!
张大人萧玦挑了挑眉——那是皇帝的亲信,官拜礼部尚书,当年就是他帮皇帝坐稳了太子之位。看来皇帝是真的急了,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用上了。
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刚要下令将李姓秀女拖出去斩了,沈清辞突然开口:陛下,臣女觉得此事有蹊跷。李小姐不过是个秀女,无权无势,怎敢私自勾结大臣而且张大人是礼部尚书,掌管选秀事宜,他为何要针对臣女不如让李小姐把事情说清楚,也好还臣女一个清白,免得传出去,说陛下纵容大臣干涉选秀,有损圣名。
她的语气恭敬,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量。每一个字都戳在皇帝的痛处——他本就忌惮萧玦,若是被萧玦抓住纵容大臣的把柄,恐怕会被借机夺权。
皇帝犹豫了一下,看向萧玦。萧玦淡淡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陛下,沈小姐说的是。若是就此定罪,恐难服众。不如让李小姐把话说完,也好查明真相。
皇帝没办法,只能咬着牙说:说!把你知道的都给朕说出来!若是有半句假话,朕定让你五马分尸!
李姓秀女不敢隐瞒,哭哭啼啼地招了:张大人说……说沈小姐与摄政王有染,若是让沈小姐入宫,恐会危及陛下的江山。他还说,只要我能陷害沈小姐,让她被陛下厌弃,就会在陛下面前举荐我,让我成为贵妃……
这话一出,殿内一片死寂。秀女们吓得瑟瑟发抖,不敢抬头。连皇帝都愣住了——他只让张大人陷害沈清辞,没让他说出与摄政王有染的事!
沈清辞眼底闪过一丝厉色,随即又恢复平静,看向皇帝,语气带着一丝委屈:陛下,臣女冤枉啊!臣女与摄政王素不相识,不过是在宫宴上见过几次面,怎会有染张大人如此污蔑臣女,还意图干涉选秀,分明是别有用心!
皇帝的手在龙椅扶手上攥得发白,指节都泛了青。他知道这是萧玦设的局,可李姓秀女的话已经说出口,若是不处理,不仅会让萧玦不满,还会让朝臣觉得他昏庸无能。
就在皇帝左右为难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几个侍卫押着一个人走进来,正是张大人。张大人身上沾满了血迹,头发散乱,看到皇帝,立刻哭喊:陛下!摄政王诬陷老臣!老臣冤枉啊!老臣从未与李小姐勾结,更未说过沈小姐与摄政王有染的话!
萧玦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扔在张大人面前:冤枉本王在你府中搜出了这封通敌的密信,还有与废太子勾结的证据。你敢说这不是你的字迹
密信落在青砖地上,信纸被风吹得微微晃动。上面的字迹确实是张大人的,还盖着他的私印。废太子是皇帝的死对头,当年因为谋反被皇帝废黜,圈禁在冷宫。若是张大人真的与废太子勾结,那皇帝绝不可能放过他。
皇帝看着侍卫递上来的密信,手都在发抖。他知道这是萧玦伪造的,可密信上的私印是真的——当年张大人为了讨好他,曾把私印的样子给他看过。他根本无从辩驳。
拖出去,凌迟处死。皇帝闭了闭眼,声音嘶哑。他知道,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只能牺牲张大人了。
张大人还在哭喊,却被侍卫堵住嘴,拖了出去。凄厉的惨叫声从殿外传来,渐渐消失在风雪中。李姓秀女吓得晕了过去,也被侍卫拖了出去,按照宫规,要被乱棍打死。
殿内一片死寂。秀女们吓得浑身发抖,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沈清辞站在原地,脸色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悄悄抬眼,看向萧玦,眼底闪过一丝笑意——第一步,成功了。
萧玦看着她,眼底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沈清辞的安排——张大人的密信是她伪造的,李姓秀女也是她故意引出来的。她就是要借这次选秀,除掉皇帝的亲信,同时向所有人宣告,她沈清辞,不是好惹的。
陛下,选秀继续吧。沈清辞开口,打破了殿内的寂静。她的声音依旧清亮,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皇帝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他现在已经没有心思选秀了,只想尽快结束这场闹剧。接下来的选秀异常顺利,没有一个人再敢招惹沈清辞。最后,沈清辞毫无悬念地被封为贵妃,赐居长乐宫——那是离太和殿最近的宫殿,皇帝此举,既是拉拢,也是监视。
当晚,萧玦乔装成太监,潜入长乐宫。长乐宫的宫灯亮得刺眼,殿内温暖如春,沈清辞正坐在梳妆台前,卸去头上的珠钗。看到萧玦进来,她转过身,笑了笑:你来了。
萧玦走到她身边,拿起那支白玉兰簪,为她簪上。玉簪的冰凉触到她的发丝,她微微一颤。今日做得好。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
只是开始而已。沈清辞握住他的手,指尖感受到他掌心的薄茧,皇帝现在已经疑心我了,他把我安排在长乐宫,就是为了监视我。接下来,我们要更小心。
萧玦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图,铺在梳妆台上:我已经安排好了,三日后,京郊大营的兵会以‘护驾’的名义进城。到时候,我会带兵包围皇宫,你在宫内接应我,控制住后宫的禁卫。
沈清辞低头,看着地图上的红点——那是皇宫的各个出入口。她指尖划过坤宁宫的位置,眼底闪过一丝狠厉:好。到时候,我会让后宫的暗卫守住各个出入口,不让一个人逃走。对了,皇帝的贴身太监已经答应我,会在三日后的晚上,把皇帝引到太和殿,到时候我们就能一网打尽。
萧玦握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的指尖:清辞,委屈你了。等我们成功了,我一定补偿你。
沈清辞笑了,靠在他怀里:我不要补偿,我只要你。只要能和你并肩站在太和殿上,再大的委屈我都能受。
两人相视一笑,眼底是同样的野心与疯狂。窗外的风雪还在继续,可他们的心里,却燃烧着熊熊烈火。他们知道,这场谋逆之路,注定铺满鲜血,可他们别无选择——要么站在权力的巅峰,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3
宫变夜的玉玺之约
三日后,夜。
皇城之外,马蹄声震天动地,打破了夜的寂静。京郊大营的十万兵马,在萧玦的命令下,朝着皇宫进发。士兵们穿着玄色铠甲,手里拿着火把,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像是一条火龙,吞噬着黑暗。
城内的百姓早已被疏散——萧玦提前让人散布消息,说有反贼要攻城,让百姓暂时躲到城外的寺庙里。此刻的皇城,只剩下巡逻的禁卫,可他们大多是萧玦的人,根本不会阻拦。
长乐宫内,沈清辞正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火光。她穿着一身黑色劲装,腰间别着那把当年在猎场用过的匕首,头发高高束起,显得干练而英气。听到远处的马蹄声,她知道,萧玦来了。
贵妃娘娘,陛下请您去太和殿。太监的声音带着一丝慌张,他是皇帝的贴身太监,也是沈清辞的人。
沈清辞起身,整理了一下劲装的领口,将那枚铜符握在手里:知道了。你先回去,告诉陛下,我马上就到。
太监点头,转身退下。沈清辞走到铜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坚定,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门,朝着太和殿走去。
一路上,她看到不少禁卫正在慌乱地奔跑,嘴里喊着有反贼。可他们刚跑几步,就被暗处的暗卫解决掉——那些是沈清辞调动的后宫暗卫,个个身手矫健,动作迅速,很快就控制了后宫的各个出入口。
走到太和殿外,沈清辞看到殿内灯火通明,皇帝正坐在龙椅上,身边站着几个忠心的侍卫。他们手里拿着刀,眼神警惕地看着殿外,显然是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
沈清辞推开门,走了进去。听到脚步声,皇帝立刻站起身,看到是她,眼神里满是愤怒:沈清辞!是不是你勾结萧玦谋反!
沈清辞笑了笑,没有否认。她走到殿中央,停下脚步,看着皇帝:陛下,您现在才知道,是不是太晚了您以为抓了我父亲就能控制我以为把我安排在长乐宫就能监视我您太天真了。
你……你这个贱人!皇帝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沈清辞,声音都在颤抖,朕当初就不该让你入宫!朕就该在你入宫的第一天,就杀了你!
陛下,您错了。沈清辞一步步走向皇帝,步伐从容,眼神冰冷,您从一开始就不该挡着我和萧玦的路。这江山,本就不该是你的。你昏庸无能,宠信奸臣,百姓早就对你不满了。萧玦比你更适合当皇帝,他能给百姓带来太平,能让大启王朝繁荣昌盛。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厮杀声,兵器碰撞的声音、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皇帝脸色大变,身体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萧玦来了他真的谋反了
沈清辞没有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那把匕首,抵在皇帝的脖子上。匕首的冰凉触到皇帝的皮肤,他吓得浑身发抖,不敢动弹。陛下,别乱动。否则,我不敢保证这把匕首会不会不小心划破您的喉咙。
皇帝的牙齿打颤,声音带着哭腔:沈清辞,你饶了朕吧!朕把皇位让给萧玦,朕只求你放朕一条生路!朕保证,朕以后再也不干涉朝政,再也不回皇城!
沈清辞冷笑一声:现在求饶,太晚了。你当初对沈府赶尽杀绝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会有今天你把我母亲逼死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会有今天
她的母亲,当年就是因为不愿成为皇帝的玩物,被皇帝下令杖责,最后死在浣衣局里。这件事,她一直记在心里,从未忘记。
很快,萧玦带着兵马走进太和殿。他穿着一身银色铠甲,铠甲上沾着血迹,手里拿着一把长剑,眼神凌厉,像是从地狱里走出来的修罗。看到沈清辞正挟持着皇帝,他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清辞,做得好。
沈清辞松开皇帝,走到萧玦身边。皇帝失去支撑,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玉玺在龙椅后面的暗格里。沈清辞凑到萧玦耳边,轻声说道。
萧玦点头,走到龙椅旁。他记得沈清辞说过,龙椅后面的暗格是按她母亲留下的图纸做的,只有用特定的手法才能打开。他按照沈清辞教的方法,转动龙椅上的雕花,暗格咔哒一声打开,里面放着一枚明黄色的玉玺,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他拿起玉玺,走到皇帝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陛下,该退位了。
皇帝看着玉玺,又看了看萧玦,突然笑了,笑声里满是疯狂:萧玦,你以为你赢了告诉你,这皇宫里,到处都是炸药!只要我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得死!包括你和沈清辞!我们一起同归于尽!
萧玦脸色一变。他没想到,皇帝竟然还留了这一手。他看向沈清辞,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
沈清辞却很平静,她走到皇帝面前,蹲下身,看着他:陛下,您以为那些炸药还能用吗早在三日前,我就已经让人把炸药的引线换了。现在,就算您下令,也不会有任何动静。
皇帝不敢置信地看着沈清辞:你……你怎么会知道你怎么会知道皇宫里有炸药
因为您的贴身太监,早就被我收买了。沈清辞笑了笑,眼神里满是嘲讽,他不仅告诉了我炸药的位置,还帮我换了引线。陛下,您输了,输得一败涂地。您身边的人,早就都背叛您了。
皇帝瘫坐在龙椅上,眼神空洞。他看着萧玦手里的玉玺,又看了看沈清辞,突然觉得一阵绝望。他知道,自己彻底完了。
萧玦看着皇帝,眼底没有半分怜悯。他挥了挥手,对侍卫说:拖下去,圈禁冷宫。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准见他。
侍卫上前,架起皇帝,拖了出去。皇帝的惨叫声渐渐消失在殿外。
萧玦拿着玉玺,走到沈清辞面前,单膝跪地。他举起玉玺,眼神里满是深情:清辞,从今往后,你就是大启的皇后。这江山,我与你共享。你愿意嫁给我,做我的皇后吗
沈清辞看着他,眼底满是泪光。她伸出手,接过玉玺,扶起萧玦:我愿意。萧玦,我们做到了。我们终于可以并肩站在太和殿上了。
两人相拥在太和殿内,窗外的火光映照着他们的身影。这一刻,他们不仅赢得了江山,也赢得了彼此。殿外的厮杀声渐渐平息,士兵们的欢呼声响彻夜空——新的王朝,诞生了。
4
帝后联手的铁血统治
登基大典后的第一个早朝,太和殿内庄严肃穆。萧玦坐在龙椅上,穿着明黄色龙袍,腰间系着玉带,眼神凌厉而威严。沈清辞穿着皇后朝服,凤冠霞帔,站在他身边——这是大启开国以来,第一次有皇后参与早朝,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
大臣们站在殿内,议论纷纷。有的大臣面露不满,却不敢提出反对——他们都知道,这位新帝和新后,是踩着鲜血上位的,手段狠辣,得罪不得。
陛下,先帝留下的旧臣,大多心怀不满,近日在朝堂上屡屡故意刁难。不如……趁早将他们除掉,以绝后患。兵部尚书站出来,他是萧玦的亲信,当年在战场上曾多次救过萧玦的命。
萧玦看向沈清辞,眼神里带着询问。沈清辞微微点头,轻声说道:陛下,斩草需除根。若是留下他们,恐生后患。但也不能赶尽杀绝,否则会让朝臣觉得陛下残暴。不如先将他们贬为庶民,流放边疆。若是有反抗者,再格杀勿论。
萧玦点头,觉得沈清辞说得有理。他提高声音,对殿内的大臣们说:传朕旨意,所有先帝旧臣,凡是有过反对朕登基的,一律贬为庶民,流放边疆。若是有反抗者,格杀勿论。另外,减免今年全国的赋税,安抚百姓,让百姓知道,朕是真心为他们着想。
大臣们纷纷跪伏在地,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接下来的几个月,萧玦和沈清辞联手,整顿朝纲,清除异己。他们减轻赋税,安抚百姓,同时加强军事力量,威慑周边小国。大启王朝,在他们的统治下,逐渐走向繁荣。
可平静的表面下,依旧暗藏汹涌。
一日,沈清辞收到密报——是后宫暗卫传来的消息,说废太子在冷宫中密谋复辟,还勾结了几个边疆将领,打算在三个月后的祭天大典上动手,刺杀萧玦和她,夺回皇位。
沈清辞立刻将此事告诉萧玦。萧玦正在批阅奏折,听到消息,他停下笔,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不知死活。废太子被圈禁了这么多年,还敢谋反看来,朕对他还是太仁慈了。
他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沈清辞坐在一旁,仔细听着大臣们的意见。有的大臣建议立刻派人去冷宫,将废太子处死;有的大臣则建议先按兵不动,看看废太子的具体计划。
沈清辞思考了一会儿,开口说道:陛下,不如我们将计就计,引他们上钩。废太子以为我们不知道他的计划,我们可以假装没有察觉,在祭天大典上设下埋伏,等他们动手时,一网打尽。这样既能除掉废太子和他的党羽,也能震慑其他有异心的人。
萧玦点头,觉得沈清辞的主意很好:好,就按你说的办。兵部尚书,你立刻去安排,在祭天大典的场地周围设下埋伏,调三万精兵,务必保证万无一失。
兵部尚书领命退下。沈清辞又说道:陛下,废太子勾结的边疆将领,我们也不能忽视。不如派人去边疆,说服那些将领,让他们反过来帮助我们。若是他们不肯,就将他们就地正法。
萧玦同意: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你办事,朕放心。
沈清辞点头,转身去安排。她派出自己最信任的暗卫,去边疆说服那些将领。暗卫们不负所望,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说服了大部分将领——他们有的是被萧玦的威望折服,有的是被沈清辞许给的好处打动。只有两个将领不肯归顺,被暗卫就地正法。
三个月后,祭天大典。
祭天场地设在城外的天坛,周围布置得庄严肃穆。萧玦和沈清辞穿着祭天的礼服,站在天坛中央。周围的士兵们看似松散,实则都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他们是萧玦安排的埋伏。
废太子果然来了。他带着几百个心腹,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混在围观的人群中。看到萧玦和沈清辞站在天坛中央,他眼神里满是杀意,悄悄举起手,示意心腹动手。
可就在他的手刚举起来的时候,周围的士兵们突然冲了出来,将废太子和他的心腹团团围住。废太子脸色大变,知道自己中了埋伏,可他还想反抗,拔出腰间的刀,朝着萧玦冲过去。
陛下小心!沈清辞大喊一声,拔出腰间的匕首,挡在萧玦面前。她动作迅速,匕首划过废太子的手臂,鲜血瞬间流了出来。
废太子吃痛,后退了一步。萧玦趁机拔出长剑,刺向废太子的胸口。长剑穿透了废太子的心脏,他倒在地上,眼神里满是不甘和绝望。
拖下去,曝尸三日,以儆效尤。萧玦的声音冰冷,没有半分怜悯。
士兵们上前,拖起废太子的尸体,走了出去。围观的百姓们吓得纷纷后退,却也对萧玦更加敬畏。
经此一役,再也没人敢反对萧玦和沈清辞的统治。大启王朝,彻底稳定了下来。
5
盛世之下的深情
几年后,大启王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街道上热闹非凡,商铺林立,孩子们在街边玩耍,笑声不断。萧玦和沈清辞,也成为了百姓口中的贤帝贤后。
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这盛世的背后,是他们无数个夜晚的谋划与算计,是他们手上沾染的鲜血。
一日,深夜。长乐宫内,烛火通明。沈清辞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月光。月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她穿着一身素色长裙,头上没有簪任何珠钗,显得温婉而娴静。
萧玦走到她身边,从身后抱住她。他穿着一身常服,身上带着淡淡的墨香——他刚批阅完奏折。在想什么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下巴抵在她的发顶。
沈清辞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的体温,轻声说道:我在想,我们当年是不是太狠了那些被我们处死的人,他们的家人会不会恨我们
萧玦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他知道,沈清辞虽然手段狠辣,但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清辞,在这皇宫里,不狠,就只能被人欺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这江山百姓。若是我们心慈手软,死的就是我们,这江山也会再次陷入混乱,百姓们又会流离失所。
沈清辞点头,她知道萧玦说得对。可有时候,她还是会想起那些死在他们手里的人——张大人、废太子、李姓秀女……他们的面容,总是会在她的脑海里浮现。
别想了。萧玦握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的指尖,那些人,要么是野心勃勃,想篡夺皇位;要么是罪有应得,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我们没必要为他们感到愧疚。你看,现在百姓们安居乐业,这就是我们最好的回报。
他转身,将沈清辞抱起来,走到床边。时间不早了,休息吧。明日还要早朝,还要去看望太子。
沈清辞躺在萧玦怀里,感受着他的心跳。她渐渐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她知道,无论未来会遇到什么,萧玦都会陪在她身边。他们是彼此的爱人,也是彼此的战友。
第二日,早朝。萧玦坐在龙椅上,宣布了一个重要的消息——立他们的长子萧允为太子。萧允今年五岁,聪明伶俐,很受大臣们的喜爱。
大臣们纷纷跪伏在地,齐声说道:陛下圣明!太子殿下聪慧过人,将来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萧玦笑了,看向站在一旁的沈清辞。沈清辞也看着他,眼底满是欣慰。他们的儿子,将来会继承这江山,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退朝后,萧玦和沈清辞并肩走在皇宫的长廊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耀眼。长廊两旁的玉兰花盛开着,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是沈清辞最喜欢的花,萧玦特意让人在皇宫里种满了玉兰花。
萧玦,你说,我们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一个好皇帝吗沈清辞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她怕萧允会像先帝一样,昏庸无能;也怕他会像萧玦一样,手上沾满鲜血。
萧玦看着她,笑了笑。他伸手,将她揽进怀里:会的。因为他有一个好母亲,还有一个好父亲。我们会教他如何做一个好皇帝,如何爱护百姓,如何守护这江山。我们会让他知道,皇帝的责任,不仅仅是拥有权力,更是要为百姓谋福祉。
沈清辞笑了,眼底满是幸福。她靠在萧玦怀里,看着长廊尽头的阳光。她知道,他们的故事,还会继续。在这繁华的皇宫里,在这盛世的江山中,他们会携手并肩,一直走下去。
风吹过长廊,带着玉兰花的香气。萧玦和沈清辞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暖而坚定。他们的爱情,在权力的巅峰绽放;他们的江山,在彼此的守护下,越来越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