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的海峰市,杨花飞舞。
清晨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厂区门口就聚集了一群人。
他们有的穿着中山装,有的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手里都拎着公文包或者布袋。
林涛骑着自行车从远处赶来,看到厂门口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心里咯噔一下。
车链子在清晨的寒气中发出刺耳的响声,他紧紧捏着刹车把手,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
“完了,肯定是质量出问题了。”
林涛在心里暗暗叫苦,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场景。
也许是收音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也许是电路板焊接不牢固,也许是外壳出现了裂纹。
反正林涛把能出现的故障,都想了一遍。
他把自行车推得更慢了,想要仔细观察这些人的表情。
人群中有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正在和门卫老张说着什么,手舞足蹈的。
旁边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的女人抱着胳膊,不时的看看手表,脸上写满了焦急。
“林厂长,您终于来了!”
门卫老张远远的就喊了起来,声音在清晨的雾气中显得有些飘忽。
“这些人一大早就在这里等着,说是有急事找您。”
人群瞬间向林涛涌来,七嘴八舌的说着话。
有人推搡,有人大声叫喊,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林涛的心跳得更快了,握着自行车把手的手心都出了汗。
“各位,各位,有什么事咱们进办公室慢慢说。”
林涛努力保持着镇定,声音却有些颤抖。
他推着自行车穿过人群,众人紧紧跟在后面,脚步声在青石板地面上回荡。
办公楼里刚刚开始有人上班,几个早到的职工好奇的探出头来,看着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走廊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墙上贴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
林涛的办公室本来就不大,一下子涌进来十几个人,瞬间显得拥挤不堪。
有人站着,有人坐在椅子扶手上,还有人干脆靠在墙边。
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味道,烟草味、香皂味、还有淡淡的汗味。
“各位,到底出了什么事?”
林涛坐在办公桌后面,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一些,但声音还是有些发抖。
他的双手放在桌面上,手指不自觉的敲击着桌面。
“林厂长,我是五金百货的张经理。”
那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挤到前面,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纸。
“您看看这个。”
林涛接过纸张,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张订单。
上面工整的写着:“订购新阳收音机200台,总计五千元整。”
“这是……”
林涛有些愣神,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
“林厂长,我们供销社也要订货!”
穿蓝色中山装的女人急忙挤上前来,也从布袋里掏出一张订单。
“我们要150台,现金结算!”
“还有我们东风电器商店!”
“我们新华商场也要!”
“我们……”
办公室里瞬间炸开了锅,每个人都在大声说话,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订单。
各种颜色的纸张在空中挥舞着,像是一场纸片飞舞的雪花。
林涛愣愣的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景象,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他的心情从刚才的忐忑不安瞬间转为狂喜,但又觉得有些不真实,仿佛在做梦一般。
“红星,这是怎么回事?”
他在心里急切的询问。
“分析结果:新阳收音机在市场上获得极佳反响。通过试销渠道,产品口碑快速传播,引发了连锁反应。当前市场需求量已超出预期300。”
红星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依然是那样冷静理智。
“各位,各位,请安静一下。”
林涛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站起身来,双手向下压了压。
办公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涛身上。
外面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一道道光影。
远处传来汽车的喇叭声和自行车的铃声,整个城市正在苏醒。
“感谢各位对我们产品的信任。”
林涛的声音变得沉稳起来。
“但是我需要了解一下,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急着要货?”
“林厂长,您是不知道啊!”
五金百货的张经理擦了擦额头的汗。
“您的收音机在我们那里卖得太好了,五十台货不到一个星期就卖完了,现在天天有人来问有没有现货。”
“就是啊,我们供销社那边也是,昨天一个上午就来了二十多个人打听收音机的事。”
女人连连点头。
“都说你们这个新阳收音机声音清楚,价格还便宜,比上海、天津的货都好。”
林涛心里暗暗高兴,但表面上仍然保持着冷静。
他拿起桌上的钢笔,开始记录每个订单的数量和要求。
“红星,分析一下我们的生产能力,能不能满足这些订单?”
“当前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月产能约1600台。根据订单统计,总需求量已达3800台,存在严重产能缺口。建议立即扩大生产规模或优化生产流程。”
林涛在心里盘算着,如果按照目前的生产能力,这些订单至少要两个月才能全部完成。
但是商机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及时供货,很可能就会失去这些客户。
“各位,我们厂现在的生产能力有限。”
林涛放下钢笔,看着眼前这群急切的面孔。
“这样吧,我按照订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生产,但是需要大家给我们一点时间。”
“林厂长,时间不等人啊!”
张组长有些着急。
“现在市面上这种质量的收音机太少了,如果您这边供应不上,我们就得找别的厂家了。”
“别的厂家哪有咱们林厂长的货好啊!”
“我昨天试了试你们的收音机,真是没话说,比我们县里那个厂子的强多了。”
林涛站起身来,走到窗边。
外面的厂区里,早班的工人们正陆续走进车间,他们的脚步声在青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远处的烟囱开始冒烟,机器的轰鸣声隐隐传来。
“红星,给我一个扩大产能的最优方案。”
“方案分析中建议采用以下任意策略:一,实行三班倒制度,产能可提升至3000台/月;二,招聘临时工30人,专门负责组装工序;三,外协部分零部件加工,降低自制率,提高总装效率。预计一个月内可满足当前所有订单需求。”
3800台收音机,九万五千块的流水,三万块钱的纯利润。
这笔钱,林涛一定要赚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