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启动成功。”
“检测到宿主身处1979年海峰市收音机厂。”
“红星推演系统将为宿主提供技术改进方案、市场分析预测、人员管理建议等功能支持。”
林涛愣了一下,脑海中清晰的传来系统的声音。
这声音不是幻听,而是真实存在的。
他试着在心里默念:“帮我分析一下收音机厂的现状。”
“正在分析海峰市收音机厂现状……”
“分析完成:该厂主要生产晶体管收音机,设备老化严重,产能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建议从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维护入手,可有效提升产能30以上。”
林涛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有了系统的帮助,也许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真的有完成的希望。
不到半个小时,宿舍门被敲响了。
王红林领着两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涛哥,李卫东和赵建军都来了。”
李卫东是个戴着厚框眼镜的瘦高个子,看起来文质彬彬,在技术科负责电路设计。
赵建军则是个敦实的汉子,负责生产线的技术维护。
“涛哥,听红林说你要和我们商量大事?”
李卫东推了推眼镜,有些好奇的问道。
林涛点点头,起身关上宿舍门。
他看着眼前这三个年轻人,心里明白,这就是他现在能够依靠的全部力量了。
“坐下说话。”
林涛指了指床边的小凳子,自己则坐在桌前。
“昨天的事情,我想你们都很清楚,现在厂里要搞内部竞选承包,这是个机会,也是个挑战。”
林涛的声音很平静,但透着一股坚定。
“可是涛哥,你昨天说的那些话,咱们真的能做到吗?”
李卫东忍不住问道。
作为技术人员,他比其他人更清楚厂里的实际情况。
“半年内工资翻番,年底家家分肉,这在现在看来确实像是天方夜谭。”
林涛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如果不去试,就永远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涛哥,咱们跟着你干,但你得给我们一个实实在在的路子。”
赵建军闷声说道。
林涛站起身,走到窗边,透过玻璃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个时候的海峰市还是一片萧条,但他知道,改革的春风很快就要吹遍整个中国。
“路子我有,但需要你们的配合。”
林涛转身面对三人。
“首先,我们要从改进生产项目入手。”
“改进生产?”
李卫东有些不解。
“咱们厂的生产线都是老古董,想改进谈何容易。”
“谁说要换设备了?”
林涛嘴角微微上扬。
“我们先从工艺改进开始。”
他在心里询问红星:“给我一个具体的技术改进方案。”
“建议改进晶体管收音机的焊接工艺,采用分段预热法,可减少虚焊率20,提高产品合格率,同时优化电路布局,降低干扰,提升音质。”
林涛深吸一口气,又给他们三个复述了一遍。
他说得很具体,很专业,连李卫东这个技术骨干都听得频频点头。
“这个方案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
李卫东若有所思的说道。
“培训的事情交给我们。”
赵建军拍了拍胸脯。
“只要方向对,我们几个加班加点也要把工艺流程搞出来。”
“好!”林涛用力拍了拍桌子。
“这就是我要的态度。”
正说着,门外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林涛,你在里面吗?”
这是一个威严的男声,几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王红林压低声音说道:“是刘副厂长。”
林涛心里一紧。
刘副厂长刘建国,是厂里的老资格,也是最有可能在这次竞选中胜出的人选。
他现在找上门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你们先别出声。”
林涛示意三人保持安静,然后走到门边。
“我在。”
门打开,刘建国走了进来。
这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神情严肃。
“林涛,我想和你单独谈谈。”
刘建国的目光在屋里几个人身上扫过,语气不容拒绝。
“刘副厂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林涛没有让其他人离开的意思。
“我们都是一家人,没什么不能听的。”
“昨天你在大会上说的那些话,我都听到了。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不能不切实际。”
刘建国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开口说道。
“什么叫不切实际?”
林涛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让。
“半年内工资翻番?年底家家分肉?”
刘建国冷笑一声。
“你知道咱们厂现在的情况吗?账上连三万块钱都没有,你拿什么给大家发奖金?”
这句话让屋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王红林几个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他们没想到厂里的情况竟然这么糟糕。
林涛却显得很平静,他早就从原主的记忆里猜到了这个结果。
“刘副厂长,账上没钱不代表就不能赚钱。”
“你想怎么赚?”
刘建国追问道。
“改进生产,提高质量,开拓市场。”
林涛一字一句的说道,
“我们的产品质量上去了,自然就有人愿意买。”
“你倒是说得轻巧!”
刘建国摇了摇头,
“你以为改进生产是闹着玩的?需要投资,需要技术,需要时间。”
“咱们厂现在连工人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你还谈什么改进?”
“那按照您的意思,我们就只能等死?”
林涛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我没说等死,但也不能盲目乐观。”
刘建国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林涛,我知道你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但是当厂长不是过家家,你如果真的关心厂里的未来,就不要再煽动大家的情绪了。”
“我没有煽动任何人。”
林涛站起身,与刘建国对视,
“我只是在为厂里的未来负责。”
“负责?”
刘建国似乎被这个词激怒了。
“你一个技术科的小年轻,凭什么说为厂里负责?”
“就凭我敢立军令状!”
林涛的声音突然提高,震得整个宿舍都回荡着他的话。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刘建国。
“什么军令状?”
刘建国皱着眉头问道。
“如果我当了厂长,三个月内让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5以上,半年内让厂里扭亏为盈。”
林涛的语气坚定而有力,
“如果做不到,我自动辞职,而且承担厂里的所有损失。”
“涛哥!”
王红林忍不住叫了出来,这个承诺实在太重了。
“你说真的?”
刘建国紧紧盯着林涛,想要从他的眼中看出一丝动摇。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林涛毫不退缩。
“敢不敢接受这个挑战,就看厂里人的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