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江尘回到城门口时,已过了申时。
江有林正站在驴车旁,本想训江尘两句,嫌他回来得太晚。
可瞥见跟在后面的沈砚秋,脸色立刻转阴为晴。
笑着发问:“回来了?玩得开心?”
江尘当场看了出变脸,也不由失笑。
还好有沈砚秋在,不然他可少不了一顿训。
“还有什么要买的吗?”
江有林已经提前把驴车套好了,开口问道。
江尘看了一眼,车上摆了两扇猪肉,还有他要买的凿冰工具,另外就是江尘的箭袋了。
“再买头羊回去。”江尘又补了一句:“另外牵一头活猪。”
江有林立刻皱眉:“羊肉也贵得很,不如吃猪肉划算!”
一头羊起码要一两半银子,出的肉还没有猪多,实在不划算。
“总不能买一个冬天都吃猪肉,肯定没两天就吃腻了。”
这时候香料匮乏,猪肉身上一直有股腥臊味,还是羊肉好吃。
等不能出门,磨一点芝麻,搞个羊肉火锅吃吃才是真享受。
“吃腻了?”江有林点了点江尘的脑袋:“你说这话,被村子人听见要遭打的知道吗!”
江尘笑了两声:“反正就算我不吃,两个孩子也得吃!”
“放屁,我看就是你想吃。”不过他自小就宠着江尘。
这次的狐狸皮也是他打回来的,反正钱还有剩余,买就买吧。
不过又问了一句:“那你买活猪干嘛?”
“我有用。”江尘没多解释,只道,“买头小点的就行。”
江有林看着江尘笃定的样子,也没再多问。
等两人扛着一头刚杀好的羊,又牵着一头活猪回来时。
江尘忽然开口:“爹,要不咱家也买头驴吧?或者骡子也行。”
“你疯了?”江有林转头瞪他,“一头驴起码十几两,骡子更是要三四十两,那是咱家能养得起的?”
江尘从怀里掏出两锭十两的银子,在江有林面前晃了晃:“我之前在山上挖到一株野山参,刚刚拿去卖了,正好有钱。”
他自然没法说自己跟聚乐楼交易赚了五十两。
便把这笔银子的来历推到了山中挖到的野山参上。
“什么?”
江有林一惊,连忙上前拉过江尘,催促他把银子收进怀里。
语气又急又带着点后怕:“你小子,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老子提前说?财不露白知道吗,小心被人盯上!”
“我也没想到野山参这么值钱。”
江尘笑着解释,“要不咱还是买头驴回去吧,以后进城总借别人的车,实在不方便。”
江有林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决:“别有点钱就别乱花,留着以后用处大着呢。”
“再说,哪有冬天买牲畜的?回去还得特意准备草料,要买也等开春了再说。”
江尘想想也对。
大冬天把驴牵回去,它光吃不干,还得四处找草料喂,确实是个麻烦事。
“那行,开春了再买。”
反正过阵子天更冷了,进城的机会估计也少了。
父子两人说话交谈时,沈砚秋始终安静地站在一旁。
她没听到江尘提起聚乐楼的事,只觉得江尘有些神神秘秘的。
今天的事,连江有林都没说。
但想想,江尘好像从没避讳着她,又让她有了种被信任的感觉。
主要的东西买完,
出城时,江尘又在路边摊买了些烧饼、油果、糕点,外加一只烧鸡。
不一会儿,又收拢了一布袋。
江有林在一旁不断摇头:“败家子啊,败家子啊!”
但这败家子能挣,他还能说什么,只能心痛的在一边看着。
最后江尘又加上两袋子精米精面。
现在有钱了,全家都得改掉吃粗粮的坏习惯!
不大的驴车上很快被塞得满满当当,是真正是满载而归。
此时已过申时三刻,他们得加快速度,才能在天黑前赶回村。
“沈丫头,上车吧。”
江有林对沈砚秋道。
沈砚秋也怕拖累了行程,乖巧地坐到了车上。
江有林赶车,江尘则跟在车后赶着一头活猪。
回到村口时,天色昏黄。
可村口还站着几个孩子,正远远看着什么。
有眼尖的孩子看到驴车,立刻高声喊:“有驴车!驴车进村啦!”
江能文成了村里的孩子王,每天带着几个孩童到处乱窜。
按往常,这个点村中孩童早该回家了。
可江能文记挂着爷爷和二叔没回来,就一直守在村口。
其他孩子也都跟着一起等。
“在那儿!看见没?肯定是你二叔回来了!”
一个孩子指着远处的驴车喊道。
“肯定是!今天就我二叔赶驴车出村了!”
江能文喊的时候,已经有孩子拔腿跑了过去。
他们不只是想跟江能文玩,更盼着江尘能从城里带些吃食,让他们也能尝尝鲜。
平常家里只能喝粟米粥,上次江尘给的油饼,他们可一直回味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