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基层小农民 > 第9章
第二天一早,赵桂兰就催着根生去村医那看膝盖。根生心里犹豫,可架不住母亲的坚持,只能一瘸一拐地跟着母亲去村医的药铺。
村医李医生正在给一个老人量血压,看见根生和赵桂兰进来,脸色有点不好看。“根生,你怎么回来了?不在工地干活了?”
“我在工地受伤了,干不了活,就回来了。”
根生小声说,有点不好意思。
李医生放下血压计,走到根生身边,看了看他的膝盖:“怎么伤的?让我看看。”
根生把包扎的纱布解开,露出膝盖上的伤口。伤口还是红肿的,有点化脓的迹象。李医生皱了皱眉:“怎么不早点来看看?都有点感染了。”
他拿出酒精和碘伏,给根生的伤口消毒。酒精碰到伤口,疼得根生直咧嘴,母亲在一旁看着,心疼得直掉眼泪。
消毒完,李医生给根生重新包扎好,又开了点消炎药:“每天换一次药,按时吃消炎药,别碰水,过几天就好了。”
根生点点头,刚想说话,李医生就开口了:“根生,你妈上次的医药费还没给呢,这次你又拿了药,总共是四百五十块钱,你看什么时候给我?”
根生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他低下头,小声说:“李医生,我这次在工地没拿到工资,能不能再宽限我几天?等我凑够钱了,一定给您。”
“宽限?我都宽限你一个多月了。”
李医生的语气有点不耐烦,“我这药铺也不是慈善机构,都是小本生意,你总拖着也不是办法。”
赵桂兰连忙说:“李医生,您再宽限我们几天,根生这刚受伤,等他好了,我们一定想办法给您凑钱。”
“不是我不宽限你们,是我实在没办法。”
李医生叹了口气,“最近进药的钱都快不够了,要是再收不上来医药费,我这药铺都要开不下去了。”
根生心里很愧疚,他知道李医生说得是实话,可他现在实在拿不出钱。他咬了咬牙,说:“李医生,您再给我三天时间,三天后我一定把钱给您。”
李医生看了根生一眼,点点头:“行,我就再信你一次,三天后你要是再不给钱,我可就没办法了。”
根生和母亲谢过李医生,一瘸一拐地往家走。路上,赵桂兰叹了口气:“都怪妈,要是妈身体好,也能帮你干点活,你也不用这么辛苦。”
“妈,您别这么说,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
根生说,“您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凑够钱的。”
回到家,根生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心里琢磨着怎么凑钱。他想过把家里的那只老母鸡卖了,可那只老母鸡是母亲唯一的念想,母亲每天都指望它下蛋补身体,他实在不忍心。他也想过跟邻居再借点,可村里的邻居们日子都不好过,之前已经跟张婶借了两百块,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口了。
就在根生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婶来了,手里拿着几个鸡蛋:“根生,你膝盖好点了吗?我给你拿了几个鸡蛋,补补身体。”
“谢谢张婶,好多了。”
根生接过鸡蛋,心里暖暖的。
张婶看着根生愁眉苦脸的样子,就知道他在为钱发愁:“是不是还在为医药费的事担心?”
根生点点头,叹了口气:“李医生催得紧,让我三天内把钱给了,可我现在实在拿不出钱。”
张婶沉默了一会儿,说:“根生,婶这里还有三百块钱,你先拿去,不够的再想办法。”
根生连忙摆手:“张婶,不用了,您之前已经借了我两百块,我怎么好意思再跟您借钱。”
“跟婶客气什么。”
张婶从口袋里掏出三百块钱,塞进根生手里,“你妈身体不好,你的膝盖也需要治疗,这钱你先拿着,等你以后有钱了再还婶。”
根生接过钱,心里很感动,眼泪差点掉下来:“张婶,谢谢您,您真是太好了。我以后一定会尽快把钱还给您的。”
“行了,别跟婶客气了。”
张婶笑了笑,“你赶紧把钱给李医生送去,别耽误了你的治疗。”
根生点点头,拿着钱,一瘸一拐地去村医的药铺。把钱给了李医生,李医生的脸色好了点,还嘱咐他要按时换药、吃药。
从药铺回来,根生心里轻松了点,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母亲的哮喘病还需要吃药,新农合的钱也还没凑够,这些都需要钱。他必须尽快想办法赚钱,不然这个家就真的撑不下去了。
下午,根生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见王虎家的儿子开着拖拉机从门口经过,拖拉机上拉着满满一车粮食,王虎坐在旁边,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根生看着,心里很生气。他想起自己在工地受的委屈,想起王虎的冷漠,心里的火气就上来了。
就在这时,母亲的咳嗽声从屋里传来,比之前更严重了。根生赶紧跑进屋里,看见母亲躺在床上,咳嗽得厉害,脸都憋红了。
“妈,您怎么样?”
根生赶紧给母亲顺了顺背。
赵桂兰咳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喘着气说:“没事,就是有点喘不过气。”
根生摸了摸母亲的额头,有点发烫。他想起母亲的哮喘药已经吃完好几天了,之前因为没拿到工资,一直没去买。现在母亲又咳嗽又发烧,肯定是病情加重了。
“妈,您等着,我去给您买哮喘药。”
根生说着,就要往外走。
“别去了,”
赵桂兰拉住根生,“家里没多少钱了,那药太贵,我忍忍就好了。”
“不行,您的病不能忍。”
根生固执地说,“我去跟张婶再借点钱,一定要给您买上药。”
“别去了,根生。”
赵桂兰的眼泪掉了下来,“张婶已经帮了我们很多了,我们不能再麻烦她了。我这病就这样了,别再为我浪费钱了。”
根生看着母亲,心里很疼。他知道母亲是心疼钱,可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母亲难受。他咬了咬牙:“妈,您别管了,我一定会想办法给您买上药的。”
说完,根生转身就往外走。他不知道该去哪里借钱,可他必须给母亲买到药。他想起了村支书张老栓,或许张老栓能帮自己想想办法。
根生一瘸一拐地走到张老栓家,张老栓正在院子里劈柴。看见根生过来,放下斧头:“根生,你怎么来了?你的膝盖好了吗?”
“张书记,我膝盖好多了。”
根生喘了口气,“我来是想跟您借点钱,我妈哮喘病犯了,还发烧,急需哮喘药,可我家里没多少钱了。”
张老栓皱了皱眉:“你妈病得严重吗?怎么不早点去看?”
“之前没拿到工资,一直没买上药,现在病情加重了。”
根生小声说。
张老栓叹了口气:“唉,你家的情况我也知道,不容易。这样吧,我这里有两百块钱,你先拿去给你妈买药,剩下的你再想想办法。”
根生接过张老栓递来的钱,心里很感激:“谢谢张书记,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我以后一定会尽快把钱还给您的。”
“行了,别客气了,赶紧去给你妈买药吧。”
张老栓说。
根生谢过张老栓,赶紧去镇上的药店给母亲买哮喘药。药店的老板认识根生,知道他家里困难,给了他一瓶哮喘药,还送了他点退烧药。
回到家,根生赶紧给母亲吃了药。过了一会儿,母亲的咳嗽好多了,也不发烧了,根生心里才松了口气。
晚上,根生坐在母亲床边,看着母亲睡着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要是再赚不到钱,母亲的病就没办法得到更好的治疗,新农合的钱也缴不上,这个家就真的要垮了。他必须尽快想办法赚钱,不管多苦多累,他都要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