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舍伙计望着排队买书的人,都感觉十分震惊,“咱们印刷的书恐怕不够的!”
彭炎低声道:“进行限量购买,每个人只能买一本。”
“小的明白。”
伙计应声,急忙跑下楼将书舍门打开。
买书的人瞬间蜂拥而入,挤满书舍。
“你们书舍有多少本《西游记》,我全都买了!”
“扯淡!是老子先进来的,再者说你是不是要进行倒卖啊!?”
“谁敢倒卖,腿打断!”
“三本!我要三本《西游记》!”
书舍刚刚开门,便乱了套。
所有人都争相购买《西游记》,想要一睹这本书的精彩。
短短不到两个时辰,彭炎没日没夜印刷的几百本《西游记一卷》便已售卖一空。
接下来几日。
《西游记》这精彩至极的神魔故事,如同飓风一般席卷应天府的大街小巷。
街边的说书先生都在争相讲着《西游记》的故事。
这个时代的娱乐活动本就很少,听故事是很多人进行娱乐消遣的事情。
所以《西游记》是越传越火,每日到梧桐书舍买书的人将门槛都踢破了。
很多商贾也看到了商机,很多人都想批量购买,然后到其他省府去卖。
《西游记》的名声,甚至已经将《平妖传》的名声压了下去
国子监。
沈平的策论夺得魁首,被朝廷用于救民,得楚皇封赏的风波刚刚平息。
他便被《西游记》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
这几日《西游记》不但火爆了应天府,同样火爆了国子监。
国子监的学生们多是高官子弟,家中富足,所以都不惜加价买一本《西游记》。
沈平、宋恺和刘子晋三人走在国子监。
周围学子们纷纷驻足停留,望着沈平的眼眸中满是羡慕与嫉妒。
读书能读成沈平这般,那也是不虚此生了。
“你们说沈平这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会赋诗、会策论,如今竟然连神魔故事都写的这么好。”
“宋恺和刘子晋两人真是好命啊!我听说他们三人烧了黄纸,沈平因为《西游记》赚到了钱,天天带他们去枕月舫潇洒!我的兄弟,你什么时候才能发达啊!”
“沈平这次真是名声也赚到了,钱也赚到了。”
“我听说杨震要写一本神魔故事啊!怎么沈平的书都火爆应天府了,他的还没动静?”
学子们看着沈平议论纷纷。
一名学子拿着《西游记》跑到沈平身边,“沈兄留步,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署个名?”
说着,他脸上堆满笑意,“家姐对你这《西游记》喜欢至极,你若是不给我署名,回家我就惨了。”
“小事。”
沈平自然也没端着,落落大方的为学子在书上署名。
学子拿着沈平署名的《西游记》十分激动,千恩万谢。
“大哥!”
宋恺走在沈平身边,脸上都满是笑意,“现在你在应天府真是出名了,就连那三岁孩童都知道《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是啊!”
刘子晋附和道:“我听说梧桐书舍将《西游记》售价提高到六两一本都供不应求,大哥你这次真是发财了!”
沈平笑呵呵道:“不是我发财,是咱们发财!”
他们几人说着。
杨震正在一旁恶狠狠的瞪着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