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他爹杨勇正在跟楚皇暗中对抗,一直没有捐钱捐粮。
所以杨震也并不想捐。
杨震没动,那几个跟他要好的学子也没动。
南玉堂看着无动于衷的杨震,终于明白孟柏瀚为何派他前来了。
“杨震。”
南玉堂看着他,面露笑意,“你那篇策论写的不错,老夫看了,乃是国子监中为数不多的几篇,能拿得出手的策论。”
他这话还真不是忽悠杨震。
杨震那篇策论确实不错,在整个国子监也是数一数二的。
当然这要将沈平那篇策论摘出去。
因为他那篇别说跟国子监学生比,即便是跟国子监众博士、司业,甚至是朝中文武百官相比,也是绰绰有余的。
杨震闻言,心中大喜,忙起身拱手,“多谢南司业夸奖。”
南玉堂捋顺着胡须,笑着道:“你那篇策论,尽显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之气,对灾民疾苦感同身受,老夫想来,你对江南灾民一定非常同情吧?”
杨震忙应声道:“那是自然!”
南玉堂笑呵呵的盯着他,“那就好。”
听闻此话。
学堂内的其他学子纷纷看向杨震。
杨震感受着所有人的目光,突然有些异样的感觉。
南玉堂如此夸他大义凛然,对江南灾民感同身受,他若是不去捐款恐怕说不过去,定然会有损他的名声。
杨震正想着。
南玉堂依旧盯着杨震。
他跟孟柏瀚是挚友。
虽然他这么算计杨震有些以大欺小。
但为了江南灾民,南玉堂也顾不得许多了。
杨震见南玉堂盯着自己,忙向学堂外而去,“学生现在就去捐款,学生定然不会对江南灾民的疾苦,视而不见。”
南玉堂面露笑意,“好孩子,你可真是一个好孩子啊!”
杨震带领一众学子离开学堂。
南玉堂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看计谋得逞随即转身离开。
与此同时。
广场之上。
各学堂的学子们都在陆陆续续捐款。
毕竟祭酒孟柏瀚都亲自发话,并且以身作则了。
他们这些当学生的还能不给祭酒面子。
刘子晋拿着银票扇风,“平哥儿,我们这是等谁呢?”
宋恺看向不远处的杨震,沉吟道:“我猜平哥儿是在等他。”
“没错。”
沈平面露笑意,“他若是不来,今日这捐款的意义,可就少了大半。”
沈平、宋恺和刘子晋三人,不怀好意的看着杨震。
杨震冷哼的瞪了他们一眼也并未说话。
沈平将怀中银票全都掏了出来,递给宋恺,“老宋,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