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恺解释道:“陛下力排众议改革科举和入仕途径,杨勇因此怀恨在心,这次江南洪患,国库空虚,按照往常而言,杨勇这些朝中大户,都会捐一些钱粮给朝廷用做赈灾,毕竟他们平日里干的那些勾当谁人不知?”
“虽然现在还未到将他们扳倒的时机,但陛下怎么也得在这个时候让他们出出血。不过杨勇这次铁了心的要跟陛下抗争到底,他不但不捐,还联合朝中其他大户不捐,给陛下气的够呛!”
“昨晚沈贵妃给陛下出了一个好主意,让陛下和清廉官吏带头捐款,给杨勇他们压力”
随后他便将事情复述给了沈平和刘子晋两人。
刘子晋听后,忍不住伸出大拇指,“真不愧是平哥儿的姐姐,真不愧是沈贵妃,这主意真是妙啊!”
“君捐而臣不捐?”
沈平眉梢扬起,面露笑意,“姐姐这一手道德绑架,玩得还真是炉火纯青啊!在道德和舆论的双重加持下,楚皇再辅以杀鸡儆猴,那杨勇这不捐款联盟,瞬间将土崩瓦解!”
宋恺对沈宁,同样十分敬佩,“那是自然,沈贵妃那同样是才智无双!”
他们三人说着,直奔国子监内而去。
沈平虽然没有发表太多看法,但心中依旧在思考着。
他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为姐姐这个妙计,锦上添花。
片刻。
沈平众人进入崇志堂。
杜春芝走到门前,对沈平招手,“沈平,你来下。”
沈平起身走到门口,“赵先生。”
杜春芝看着沈平的眼眸中满是欣赏,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你现在随我去见祭酒。”
他昨日看到沈平那篇策论之时,便已经感觉到那篇策论的不凡。
但他没想到,国子监祭酒孟柏瀚和一众国子监司业,对沈平那篇策论的评价更是极高。
孟柏瀚昨日还将沈平的策论送到御书房呈递给楚皇,楚皇不但非常欣赏,还以沈平这篇策论为根基,制定了详细的救灾举措。
这令杜春芝倍感兴奋。
虽然沈平来国子监的时间不长,那也是他杜春芝的学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杜春芝如今傲气的不得了。
什么杨震、魏山之流今后全都得排在他崇志堂后面。
虽然科举还未开始。
但沈平已经给他露了极大的脸。
沈平看向杜春芝,问道:“杜先生,不知孟祭酒找学生所为何事?”
杜春芝笑呵呵道:“你去便知道了,肯定是好事。”
“好吧。”
沈平点头,也并未多问,随杜春芝直奔孟柏瀚书房而去。
书房。
孟柏瀚正看着亲自誊抄的沈平那篇策论。
这篇策论他真是百看不厌,因为这篇策论,事无巨细的再三强调着以民为本,民的重要性。
这才是孟柏瀚心中朝廷命官才应该有的想法。
如果不能将百姓放在心中,这官做的再大再有能力,也是无根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