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孟柏瀚已经亲口解释过。
虽然楚皇和一众大臣都知道,他肯定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但他们依旧难以想象,这篇经世致用的神级策论出自国子监学生之手。
楚皇再次确认道:“孟祭酒,你你真的不是在跟朕说笑?这篇策论真的出自国子监学生之手?”
孟祭酒重重点头,“千真万确,这考卷之上还写着那名学生的名字。”
听闻此话,众人这才发现考卷之上的折痕。
与此同时,周围瞬间出现此起彼伏的沉沉呼吸声。
因为杨勇、户部尚书周鹤、工部尚书何伦众人府中子弟,都在国子监念书。
尤其是杨勇,他二儿子杨震在国子监和应天府,那可是久负盛名的大才子。
所以他们都希望这篇策论出自他们府中子弟之手。
楚皇急忙问道:“那这篇策论究竟出自国子监哪位学子之手?”
此话落地,殿中所有人皆是屏住呼吸,不敢发出声音。
但凡事总有例外。
右相宋武便是一个例外,他对此没有任何的期待,因为他知道这篇策论绝对不会出自宋恺之手。
宋恺若是能写出这样的策论来,那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孟柏瀚闻言,没有说话,而是将手伸向考卷,去翻那被他折起来的名字。
这名字自然是他方才故意折的。
因为他要让所有人露出最真实的反应,这样才能体现出来这篇策论的真实水平与价值。
不然他若是直接说这是沈平写出来的策论,那肯定会有人故意贬低这篇策论的价值,比如说左相杨勇。
在所有人目光注视下。
孟柏瀚缓缓将名字翻出来。
转瞬间。
沈平的名字便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当沈平的名字出现的时候,那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兴奋、激动、失落、愤怒、不解
各种各样的眼神出现在众人的眼眸中。
“沈平!”
楚皇面露激动,笑声道:“哈哈哈!是他!竟然是他!朕就知道沈平是不会让朕失望的!”
其实他对沈平早有期待。
方才心中也有这种预感。
毕竟他当初亲自给国子监月考出题,便是因为沈平的才华横溢。
所以他才想看看,国子监考生的水平。
但名字没有出现的那一刻,楚皇也不敢确认。
毕竟这篇经世致用的策论,含金量实在是太高。
楚皇即便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这篇策论是出自沈平之手。
其他几位大臣更是面露震惊。
“看来果真如传言所说那般,平阳侯府的沈平确实是在藏拙,这哪里是纨绔能写出来的策论。”
“沈平!竟然是沈平!这这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