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命不可违,若有违着,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叹了口气
,吴伟起身离去开始做起了安排。
“张典史,你作为县衙户房典史,这千名战俘的户籍与栖身之地便有你做选择,钟典史,你们工房一定要全力配合接下来的工作。”
“是!”
钟筒与张鹏二人起身,朝着叶谦拱手领命。
“叶大人,那下官应该做些什么?”
龚阳开口道。
叶谦看向龚阳,想了想:“倒的确有件事情需要龚主簿协助,你一会儿去户房取钱两百贯,明日一早本官要见到。”
“除此之外,还有件事情需要龚主簿去做,这毕竟是千与人,每日所需粮食必然不少,你需与户房对接,查点县衙库房还有多少粮食。”
龚阳一听,心中不免有些好奇:“大人,粮食一事下官到能理解,至于这两百贯钱财是”
叶谦笑了笑:“本官自有本官之意,怎么?难不成偌大的县衙,户房竟是连两百贯钱都没有?”
龚阳连忙摆手:“叶大人误会了,下官只是出于好奇询问罢了,大人放心,明日一早下官定会带着两百贯钱交给大人。”
“叶大人,若无其他要事,下官就先行告退。”
叶谦摆了摆手,龚阳随之离去。
揉了揉太阳穴,面对这种棘手的事情,叶谦也是感到无比的头疼。
“这也算是叶知县第一次处理真正的公务事吧。”
就在众人都离开后,看着叶谦此刻的模样,姚青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经过这一次的事情,姚青对叶谦又不禁高看了几分。
叶谦毕竟初入朝堂,在面对这种未曾经历过的重大事情时,他并未慌了自己的阵脚,甚至作出一系列妥善的安排,这一点倒是让姚青刮目相看。
“二十日,时间的确有些仓促,方才他们说也确实有些道理。”
姚青此刻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皇命难为啊。”
叶谦苦笑。
“这些人虽是战俘,可如今他们已归顺朝廷,也是大明的子民,给予他们更好的优待,这或许还能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大明朝廷的仁义,从而能够心甘情愿为大明做奉献。”
“其实,对于战俘分配一事,也并非全都是坏处。”
听着叶谦的话,姚青忍不住询问起缘由。
叶谦笑了笑:“大明皇朝初建,天下百废待兴,荒地开垦,河道修建,这些可都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所谓国泰民安,但在我看来,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才能表现出国家的太平盛世。”
“而这些战俘,不久正好解决了人力方面的问题吗?”
“我还曾记得在吴县之时,燕王殿下问过我一个问题,若我为官,该如何治理当地,当时我给出过自己的回答,可现在一想,当时我的回答倒也不全面。”
“地方治理,什么最重要?”
“自然还是人口。”
“当地方人口增多,荒地开垦自然也会多,百姓收成多,税收也会多,经济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说到这,叶谦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若是分配前来阳明县的战俘再多一些,这会不会更利于阳明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