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 第188章  刘备大军在握,作势南下成都!

葭萌关。
“孔明,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法正、李严、孟达三人,率军赶来与刘备回合。
而后,便从阆中一同赶到葭萌关。
先前说过,连接汉中、蜀中主要有两条路。
一个是金牛道、一个是米仓道。
刘备明面上打出旗号,要替刘璋反攻张鲁、夺回汉中。
走米仓道不合适,故而就从阆中赶来葭萌关,做出走金牛道进攻汉中的姿态。
捎带着顺理成章,把葭萌关拿在手中,打算作为起兵之后的大本营。
“主公觉得还不够稳?”诸葛亮反问道。
“眼下我军两万,敌军三万。”刘备沉声道:“的确有些不稳,但我最担心的还不是此事。”
“明公有何顾虑?”法正开口道:“别看刘璋此时人多,但王累之事已经寒了群臣之心,只要明公起兵南下、进攻成都,蜀中定然景从者无数。”
“孝直言之有理。”刘备迟疑道:“可咱们师出无名啊。”
虽然决心篡夺益州,但刘备到底还打算要脸
直接举旗造反,未免显得太没下限。
毕竟,刘备入蜀时被追杀,刘璋也算是救了他一名。
如今反过来恩将仇报,且不说刘备良心上是否过得去,但至少顾虑面子上过不去。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沉默。
当婊子不难,立牌坊也不难,可若想又当又立
既要篡夺刘璋的基业,又不想落得一个骂名,这事着实有些难度。
刘备自诩仁义一生,不想占据益州后,被蜀中百姓议论戳脊梁骨,说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恩将仇报的虚伪君子。
不谈面子里子,若是名声臭了,也不利于统治益州,更不利于招揽人才。
但诸葛亮到底是诸葛亮,很快便有了想法。
“主公,您可以多多向刘璋索要后勤。”
刘备神色认真,静待下文。
“一者,索要后勤能削弱刘璋。”
“二者,要来的钱粮,可以散给三军将士。”
“三者,您一直要下去,刘璋早晚会拒绝输送。”诸葛亮沉声道:“这时就能鼓动大军,说刘璋断了大军粮草,寒了众将之心,要回成都讨个说法。”
“妙!妙计也!”法正拍手叫好,“三军将士不明实情,咱们说什么、他们信什么,就会误以为刘璋真断了粮草。”
“大军在前线拼杀,后方突然断粮,三军将士肯定不满。”李严附和道:“借着这股不满,就能把大军煽动起来。”
“表面上,咱们只是回去讨个说法。”孟达嘿然道:“实际上兵临城下、夺取成都!”
“好!”刘备听罢大喜过望,“这个办法好!”
诸葛亮的计策,不可谓不妙。
一方面减少成都的后勤,一方面增加刘备的后勤。
有张松这个大管家当内应,每次调拨后勤,肯定会暗中加量
待到之后兵临城下时,纵使刘璋打算死守,后勤也耗不过刘备。
另一方面,手下的两万大军,都是蜀中士卒,这些人对于刘备的忠诚度并不高。
索要大量钱粮,到手后在散给大军,这无疑是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收买人心方式。
无论什么时代,直接给钱必然能换来效力。
待到刘璋不堪负担,承受不起刘备的一次次索取,最终出言拒绝后。
刘备就能煽动大军,掉头南下去往成都。
表面上讨个说法,实际上篡夺益州。
“听闻周贼派遣使者去往成都?”
最大的难题得以解决,刘备换了个话题聊。
“回明公,确有此事。”法正取笑道:“周瑜没硬气几天,就派人来成都请求恢复通商,别提多低三下四了。”
“为此还签订好多不平等条约。”李严附和道:“条约跟杀猪都差不多了。”
“看来曹操卖给荆州的食盐很贵,让周贼难以承受,这才来找刘璋通融。”刘备不禁推测道。
“正常。”诸葛亮轻笑道:“从情感上而言,周贼一把火灭了二十万曹军。”
“好不容易逮到机会,曹操岂肯轻饶周瑜?”
“从理性上而言,曹操也想借食盐之事,来榨取荆州的财富,打压周瑜的实力。”
“赤壁之战后,曹操已经无法无力干涉南方,用这种手段来施加影响也不错。”
“这次刘巴、蒋干倒是挺卖力。”孟达开口道:“压榨条款都是他们拟定,然后逼迫荆州使者签订。”
“此二僚毕竟是曹贼旧部。”刘备开口道:“因周瑜而被迫流落蜀中,有报复之心也很正常。”
“待到攻破成都,我第一个就要宰了他们!”张飞恶狠狠道:“这两个贼厮,可没少给咱们添麻烦。”
“翼德息怒。”诸葛亮连忙劝说,“主公,此二人皆乃大才,尤其是刘巴,在荆州名声响亮。”
“倘若咱们占据益州,害此二人性命,恐有损您的名誉。”诸葛亮继续道:“不如宽宏大量,将二人招揽到麾下,还能得到两位人才,彰显主公虚怀若谷。”
“孔明言之有理。”刘备点头赞同。
“此二人对周贼下狠手,确实也算帮了咱们。”诸葛亮轻摇羽扇,“荆州为了食盐之事,先后被曹操、刘璋两度榨取,定然会损失大量钱粮。”
“之后咱们反攻成都,也不用担心周瑜插手益州。”
“哈哈哈~”刘备大笑道:“孔明言之有理,连盐都吃不上了,哪还有力气来插手益州的战事呢?”
“该啊!”张飞解恨道:“最好饿死周贼才好!”
“周贼如此狼狈。”关羽抚须而笑,“我看咱们拿下益州后,就可以考虑进攻荆州的事情了。”
“哈哈哈~”
众人闻言开怀大笑,仿佛益州已经唾手可得,荆州也胜券在握
——————
成都。
“刘皇叔怎么又上书索要后勤?”
看着案几上的信件,刘璋眉头紧锁,道:
“出征之时,我可是给足了粮草,足足二十万斛啊!”
“主公。”张松劝解道:“您又增派一万援军,又相当于多了一万张嘴,之前给的显然就不够呗。”
“你说的也对,那就再送去一些吧。”刘璋心中释然。
“遵命。”张松紧接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乃取胜的重中之重。”
“从蜀中进攻汉中,需要穿过大巴山脉。”张松煞有介事,道:“这些粮草恐怕会在行军途中,再度耗费不少。”
“别驾有话直说。”
“属下有一计。”张松谏言道:“眼下秋收在即,不如把蜀中北部郡县,今年直接让刘皇叔收取。”
“如此一来,后续既不用成都再往前线送粮,刘皇叔也能就地收税,免去粮草在途中来回运送的折损。”张松拱手道:“一举两得,还望主公考虑。”
刘璋想了一下,道理上确实如此。
从成都运粮到前线,路上难免损失一些。
北部郡县的农税收取,送回成都的路上还会折损,再送到前线又会折损。
来来回回折腾,耗费时间与人力不说,损失的粮草都白费了。
倒不如让刘备直接收取,两边都能省时省力,还能节省粮食。
“这”刘璋迟疑一番,最终点头道:“好吧,就按照别驾的计策行事。”
“主公英明!”张松高声吹捧,道:“眼下还没到秋收,卑职再给刘皇叔送去一批粮草,秋收后咱们就不用管了。”
“嗯。”刘璋下令道:“离着秋收不远,再送去十万斛即可,也别太多了。”
“喏。”
张松嘴上答应,心中却在暗想。
要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暗中再多给刘备输送一些后勤。
张松自诩能够骗过刘璋,后者绝对不会发现。
岂不知,暗中有一双眼睛,已经盯住他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