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老天爷赏的吃饭家伙 > 第一章

1
旱地里的宝贝
日头毒得能把地里的土坷垃都晒裂开,李老四蹲在田埂上,瞅着眼前这片快旱死的玉米地,心里跟刀绞似的。
完了,全完了……他抓起一把干巴巴的黄土,看着它们从指缝间簌簌落下,这贼老天,是要把人往死里逼啊!
媳妇王桂花提着空水桶走过来,脸上愁云密布:当家的,井快见底了,挑上来的全是泥汤子。这日子可咋过啊
李老四没搭话,只是狠狠嘬了一口旱烟,烟锅子里都快没烟丝了,他就干嘬着,那劲儿能把烟杆子嘬出火星来。
我去后山转转,看能不能找点野菜野果。李老四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
这大热天的,别中暑了。王桂花担忧地说。
中暑也比饿死强。李老四头也不回地往山那边走。
后山光秃秃的,连树叶子都让太阳烤蔫了。李老四扒拉着枯草,心里算着家里的存粮还能撑多久。正想着,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个跟头。
啥玩意儿他低头一看,是个半埋在土里的葫芦,黄澄澄的,在太阳底下泛着光。
李老四弯腰捡起来,擦掉上面的土。这葫芦长得周正,上头小下头大,表面光滑得跟抹了油似的,摇一摇,里头好像有东西哗啦啦响。
装啥的这是他嘀咕着,试图拔开葫芦嘴,可那塞子紧得很,费了好大劲才弄开。
葫芦里头空空的,就底上刻着几行小字。李老四眯着眼凑近了看,念过几年小学的他认得些字:
欲雨则摇三下,欲晴则叩三下。
李老四嗤笑一声:谁这么能扯淡可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他心里又痒痒起来。
试试就试试,反正也不亏啥。他照着那字上说的,拿着葫芦摇了三下。
啥动静没有。
我就知道是骗人的玩意儿。李老四叹了口气,把葫芦塞子塞回去,别在腰带上,继续找吃的。
才走没几步,忽然一阵凉风吹过来,李老四一愣,抬头看天。不知从哪里飘来一片云,接着是第二片、第三片……转眼间,天上就乌云密布了。
不会吧李老四目瞪口呆。
接着,豆大的雨点劈里啪啦砸下来,打在他脸上,凉丝丝的。雨越下越大,干涸的土地贪婪地吸吮着雨水,空气中弥漫着久违的泥土清香。
李老四愣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猛地掏出那个葫芦,像是看着什么宝贝似的。
宝贝!真是宝贝啊!他大叫着,在雨里又蹦又跳,像个孩子。
雨下了整整一下午,李老四一路跑回家,浑身湿透了却高兴得合不拢嘴。
当家的,你咋淋成这样快换身干衣服!王桂花赶忙拿来毛巾。
下雨了!桂花,下雨了!李老四激动地抓住媳妇的手,地有救了!咱有救了!
王桂花往外瞅了瞅,雨确实下得挺大,她也跟着高兴,但又疑惑:这雨来得忒突然了,天气预报没说有雨啊。
李老四神秘地笑了笑,从怀里掏出那个葫芦:因为它,是它招来的雨!
王桂花打量着那个普普通通的葫芦,伸手摸了摸男人的额头:没发烧啊,咋说起胡话来了
李老四急着解释:真的!我念了上头的字,摇了三下,雨就来了!
巧合罢了,王桂花不信,一个葫芦能招雨那旱季时候大家还拜什么龙王,直接买葫芦得了。
李老四见说不通,也不争辩,只是小心地把葫芦收好:明儿个你就信了。
这一夜,李老四翻来覆去没睡好,一会儿怕那葫芦不灵了,一会儿又怕它太灵了。天蒙蒙亮时,他悄悄爬起来,拿着葫芦走到院子里。
天上还挂着几颗星星,东边已经泛白了。李老四照着葫芦上说的,轻轻叩了三下。
没过一会儿,天上的云彩真的慢慢散开了,日头一点点露出来,最后又是万里无云。
李老四捧着葫芦,手直哆嗦:真他娘的是个宝贝啊!
2
时来运转
李老四一路小跑着来到自家地头,昨日的雨水还蓄在田垄间,玉米杆子挺直了腰板,叶子绿油油的,看着就精神。
邻地的赵老蔫也来看地,瞧见李老四,凑过来搭话:老四,昨儿那场雨可真及时啊!你说怪不怪,天气预报一滴雨没有,愣是下了个透!
李老四心里得意,面上却不显:是啊,赶巧了。
赵老蔫愁眉苦脸地指着自家地:好是好些,可前阵子旱得太厉害,我这地怕是救不回来了。你家咋长得这么好
李老四这才注意到,同样是一场雨,邻地的庄稼远不如自家的精神。他心里一动,莫非这葫芦招来的雨还不一般
回家路上,李老四拐了个弯,去找村里最有学问的张老师。张老师退休前在县城中学教语文,见多识广。
张老师,您给瞧瞧这个。李老四掏出葫芦,却没提它能招雨的事,只说是捡来的老物件。
张老师推推老花镜,仔细端详:这葫芦有些年头了,看这包浆,至少百八十年。这字刻得讲究,像是道家法器。你从哪得来的
后山捡的。李老四含糊道,这上头写的‘欲雨则摇三下,欲晴则叩三下’,是啥意思
张老师笑了:这是民间传说里的求雨法器。古时候遇上大旱,道士们会做法求雨,有时就用这种法器。不过这都是迷信,当不得真。
李老四心里却怦怦直跳,嘴上应着:那是,现在都讲科学了。
揣着葫芦回家,李老四心里有了底。吃过午饭,他又偷偷试验了几回,要雨就摇,要晴就叩,次次灵验。
王桂花也看出门道来了,惊讶得合不拢嘴:当家的,这葫芦真神了!
李老四赶紧让她小点声:这事儿可不能传出去!
为啥这是大好事啊!王桂花不解。
你傻啊!李老四压低声音,这东西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还不抢破了头再说,万一政府收走了咋办
王桂花连忙点头:对对对,咱得藏严实了。
有了这宝贝,李老四家的庄稼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该下雨时下雨,该晴天晴天,一点不耽误农时。
村里人都觉得稀奇,同样一片天,怎么李老四家的庄稼就格外好有人猜测是他家地底下有水脉,也有人说是他家新买的种子好。
李老四顺水推舟,真的去买了好几种种子,混在一起种,让人摸不着头脑。
夏去秋来,到了收获季节。别人家地里减产严重,李老四家的粮食却堆满了仓。
赵老蔫来看热闹,眼馋得直咂嘴:老四,你今年可是发了!这得卖多少钱啊!
李老四心里美滋滋的,嘴上却谦虚:运气好,运气好罢了。
卖粮那天,李老四一次性入账八万多元,是他种地以来收入最高的一年。他特意去县城给媳妇买了新衣裳,还给儿子买了辆自行车。
夜里,两口子躺在床上算账。
王桂花摸着新衣裳,又喜又忧:当家的,钱是赚了,可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那葫芦......不会是啥邪门东西吧
李老四不以为然:啥邪门不邪门的,咱又没偷没抢,老天爷赏的吃饭家伙,不用白不用!
可是......
别可是了,李老四打断她,明年咱包更多地,挣更多钱!让咱娃上好学校,将来也当城里人!
王桂花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3
扩大经营
开春后,李老四拿出全部积蓄,又贷了些款,一口气包下了村里二百亩地。
村委会里,村长李大嘴叼着烟,眯眼瞧着李老四:老四,你可想好了,这么多地,万一遇上灾年,赔得裤衩都不剩!
李老四嘿嘿一笑:叔,您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签合同时,几个原本想包地的村民不乐意了。尤其是赵老蔫,他原本打算包个五十亩,这下全让李老四抢了先。
老四,你这不是断人财路吗赵老蔫堵在村委会门口,你家去年收成好,也不能把大家的饭碗都端了啊!
李老四陪着笑:蔫哥,这话说的,地是公开包的,价高者得,您要是出价高,您也包啊。
赵老蔫啐了一口:我哪有你有钱!听说你在信用社贷了不少款可别到时候还不上!
劳您费心,肯定还得上。李老四不想多纠缠,揣着合同回家了。
有了更多地,李老四更频繁地使用那个葫芦。今天这块地需要浇水,明天那块地需要晒晒太阳,他调度得井井有条。
庄稼一天天长起来,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村里人看了,没有不眼红的。
一天傍晚,李老四正在地里忙活,远远看见个小姑娘蹲在地头哭。走近一看,是邻居家的小闺女丫丫。
丫丫,咋啦谁欺负你了李老四问道。
丫丫抬起泪汪汪的眼睛:李叔,我家的麦子都快旱死了,我爸说今年又要赔钱,没钱给我交学费了。
李老四心里一软。丫丫家和他家关系不错,去年还借给他家粮食来着。
别哭别哭,叔帮你想想办法。李老四安慰道。
晚上回家,李老四和王桂花商量:丫丫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挺困难的。咱们能不能用葫芦帮帮他们
王桂花有些犹豫:帮是应该帮,可万一被人发现了咋办
就帮这一次,下不为例。李老四说。
第二天夜里,李老四悄悄来到丫丫家的地头,四下张望没人,拿出葫芦摇了三下。
没过多久,乌云聚拢,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李老四赶紧溜回家,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做了件大好事。
没想到第二天就出事了。
丫丫爸老陈来找李老四,神秘兮兮地问:老四,你昨晚上是不是去我家地头了
李老四心里咯噔一下,强装镇定:没啊,我去你家地头干啥
老陈挠挠头:那就怪了,丫丫说她梦见你去咱家地头求雨,结果真下雨了!你说神不神
李老四干笑两声:小孩瞎做梦,凑巧了。
老陈却若有所思:不只是丫丫这么说,村东头王婆也说昨晚看见个人影在地里转悠,接着就下雨了。老四,你说是不是龙王显灵了
李老四后背直冒冷汗,支吾几句把老陈打发走了。
当晚,王桂花忧心忡忡地说:当家的,我看这葫芦还是少用为妙,迟早让人发现。
李老四却不以为然:发现就发现,我又没干坏事!今年咱家粮食大丰收,就能还清贷款,还能剩不少呢!
data-fanqie-type=pay_tag>
4
天灾人祸
李老四的庄稼长势越来越好,他已经成了方圆百里最有名的种粮大户。连县里的农业局都派人来考察,说是要推广他的先进经验。
李老四心里发虚,哪有什么先进经验,全凭那个葫芦。考察组问他浇水施肥的窍门,他只能支支吾吾搪塞过去。
考察组走后,李老四更加小心谨慎,只在深夜没人时才使用葫芦。
然而七月里的一天,出了件大事。
那天白天格外闷热,李老四看着自家已经抽穗的玉米,觉得应该再来场雨。等到半夜,他悄悄起床,拿着葫芦来到地头。
刚要摇葫芦,忽然听见远处有动静。李老四赶紧蹲下身,藏在玉米丛里。
原来是赵老蔫和他小舅子,俩人鬼鬼祟祟地在地里转悠,手里还拿着家伙什。
哥,这么干犯法吧小舅子小声问。
赵老蔫啐了一口:怕啥!李老四断咱财路,咱就断他的收成!看他明年还敢包地不!
李老四心里一沉,这俩人是来破坏庄稼的!
他正想着该怎么办,忽然脚下一滑,摔了个跟头,葫芦脱手飞了出去。
啥声赵老蔫警觉地喊道。
李老四慌忙爬起身,摸到葫芦就想跑,却被赵老蔫二人追上来拦住了。
好你个李老四,大半夜不睡觉,在地里搞什么鬼赵老蔫用手电筒照着他的脸。
李老四把葫芦藏在身后,强装镇定:我自家地里,爱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你们在这干啥
赵老蔫冷笑:我们遛弯儿,不行啊说着突然抢前一步,夺过李老四手中的葫芦,这啥宝贝藏藏掖掖的!
还给我!李老四急了,扑上去要抢回来。
三人扭打在一起,混乱中不知谁碰开了葫芦塞子,赵老蔫下意识地摇了几下葫芦。
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比往常任何一次都要猛烈。暴雨倾盆而下,中间还夹杂着冰雹!
妈呀!这什么鬼天气!赵老蔫和小舅子吓坏了,扔下葫芦就跑。
李老四慌忙捡起葫芦,叩了三下想要停雨,可是风雨丝毫未减反而更大了。他又叩又摇,手忙脚乱,天气却越发恶劣。
冰雹有鸡蛋那么大,噼里啪啦砸下来,把庄稼打得七零八落。李老四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血毁于一旦,心如刀割。
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灾害席卷了整个乡镇。李老四家的损失最严重,但别的人家也遭了殃。
第二天天晴后,村民们看着被毁的庄稼,哭天抢地。大家纷纷议论,说这场灾来得太蹊跷,肯定是得罪了老天爷。
只有李老四心里明白,这不是天灾,是人祸!是那个葫芦失控了!
更糟的是,赵老蔫和小舅子逢人就说,昨晚看见李老四在地里搞鬼,之后天就变了。一传十十传百,村民们纷纷怀疑起来。
怪不得他家庄稼长得那么好,准是用了什么邪术!
这下可好,把老天爷惹怒了,连累咱们大家!
找他算账去!
一群人气势汹汹来到李老四家,砸门叫骂。王桂花吓得直哭,李老四则蹲在墙角,抱着头一言不发。
最后还是村长赶来,劝散了众人。等人走后,村长严肃地问李老四:老四,你跟叔说实话,到底咋回事
李老四看着满地狼藉的院子,长叹一声,掏出那个葫芦,把前因后果都说了。
村长听得目瞪口呆,接过葫芦仔细端详:这玩意儿真这么神
李老四苦笑:以前神,现在不灵了,还闯了大祸。
村长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老四啊,这要是真的,可是国宝级别的物件。但也是惹祸的根苗。你得想清楚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啊。
5
人心难测
冰雹灾害过后,李老四一家成了全村公敌。无论走到哪,都有人指指点点,说他们是招灾的祸害。
更严重的是,银行贷款要到期了,地里的庄稼毁了大半,根本还不上钱。李老四急得嘴上起泡,整天唉声叹气。
王桂花劝他:当家的,要不把那葫芦卖了吧这么神奇的物件,肯定值不少钱。
李老四犹豫不决。一方面舍不得这个宝贝,另一方面又怕它再惹祸。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男人找上门来。这人穿着讲究,开着辆黑色轿车,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李先生是吧我姓钱,是做古董收藏的。男人递上名片,听说您有个神奇的葫芦,能控制天气
李老四警惕地看着他:你听谁说的
钱先生笑笑:这您就别问了。我愿意出这个数买您那个葫芦。他伸出五根手指。
五百李老四试探着问。
五万。钱先生淡淡地说。
李老四倒吸一口凉气。五万!正好够还银行贷款!
王桂花在一旁听得眼睛都亮了,悄悄拽丈夫的衣角。
李老四心里挣扎得很。这葫芦虽然闯了祸,但毕竟是宝贝,就这么卖了实在可惜。再说,万一这买主拿它干坏事怎么办
见李老四犹豫,钱先生又加价:八万!这是最高价了。
李老四一咬牙:钱先生,这不是钱的事。这葫芦......邪性得很,我怕它害人。
钱先生哈哈大笑:李先生多虑了!我就是个收藏家,买回去放在橱窗里展览,能害什么人
就在这时,赵老蔫不知从哪冒出来,插嘴道:老四,你傻啊!八万还不卖你要不卖,我把我家那个类似的卖给您了,钱先生!
钱先生眼睛一亮:您也有
赵老蔫连连点头:有有有!比他的还老呢!
李老四顿时明白过来,准是赵老蔫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的。他气得浑身发抖:赵老蔫!你、你混蛋!
赵老蔫撇嘴:你能靠它发财,我就不能分杯羹
钱先生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对李老四说:李先生,这样吧,我出十万,您要是再不卖,我就看看赵先生的。
十万!李老四心跳加速。有了这笔钱,不仅能还贷,还能剩下不少本钱。
王桂花急得直跺脚:当家的,快答应啊!
李老四思前想后,终于横下心:好!我卖!
钱先生当即从手提包里掏出几沓现金:这里是定金一万,剩下的等我验证真假后一次性付清。
李老四接过钱,手有些发抖。他慢慢掏出那个葫芦,摩挲着光滑的表面,忽然有些不舍。
等等!就在钱先生要接过葫芦时,李老四突然缩回手,这葫芦......它最近不太灵了,上次还招来冰雹。
钱先生一愣,随即笑道:无妨,我主要是收藏,不在乎这个。
李老四却越发不安:要不......要不我还是不卖了。
赵老蔫急了眼:李老四你耍人呢钱先生,看我那个,保证比他的好!
钱先生脸色沉下来:李先生,咱们可是说好了的。您要反悔,这定金可得双倍返还。
李老四看着手里的一万块钱,陷入了两难。
6
祸不单行
就在李老四犹豫不决时,远处传来警笛声。不一会儿,一辆警车停在他家门口,下来两个警察。
谁是李老四年长些的警察问道。
李老四心里咯噔一下:我、我是。
有人举报你非法行医,用迷信手段诈骗钱财。警察严肃地说,还说你制造天气异常,危害公共安全。
李老四顿时慌了神:警察同志,误会!全是误会!
钱先生见状,连忙收起钱包:李先生,看来您有麻烦,咱们的交易以后再说。说完快步走向自己的轿车,一溜烟开走了。
赵老蔫也讪讪地想溜,被警察叫住:你是举报人吧需要你做份笔录。
赵老蔫支支吾吾:我、我就是怀疑,没证据......
警察转向李老四:请你配合调查,把那个所谓的法器交出来。
李老四无奈,只好交出葫芦。警察接过看了看,摇摇头:就这玩意儿能呼风唤雨真是迷信害人不浅!
王桂花急得直哭:警察同志,我家老四真是清白的!他就是种地的,哪会什么邪术啊!
警察语气缓和了些:大嫂,我们也是按程序办事。最近天气异常是事实,有人举报我们就得调查。只要查清楚没事,很快就放人。
李老四被带到派出所问话。他如实交代了捡到葫芦的经过和使用情况,但警察显然不相信葫芦真能控制天气。
李老四同志,你的心情我们理解,今年收成不好,压力大。但也不能迷信啊!做笔录的警察说,气象局专家已经分析过了,前阵子的冰雹是正常气象现象,跟你那个葫芦没关系。
李老四愣住了:正常现象
对啊,夏季强对流天气,很常见的。警察合上笔录本,你可以走了,以后别搞这些迷信活动了。至于诈骗的事,举报人承认是诬告,不追究了。
李老四懵懵懂懂地走出派出所,手里攥着那个被归还的葫芦。原来这一切都是巧合葫芦根本没那么神奇
回到家,王桂花焦急地迎上来:没事吧他们没为难你
李老四摇摇头,把警察的话复述了一遍。
王桂花听后长舒一口气:谢天谢地!我就说嘛,一个葫芦哪来那么大本事!都是咱们想多了!
李老四摩挲着葫芦,心里五味杂陈。如果葫芦没那么神奇,他家的好收成又是怎么回事难道真是运气好
夜里,李老四辗转难眠,悄悄拿出葫芦来到院子里。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轻轻摇了三下。
等啊等,天空繁星点点,没有丝毫变化。
李老四苦笑一下,又叩了三下,当然也没有什么发生。
果然都是心理作用。他自言自语,却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然而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轰隆隆的雷声。李老四一惊,抬头望去,只见天边电光闪烁,乌云正缓缓蔓延开来。
不会吧李老四心跳加速,紧盯着天空。
雷声越来越近,风也起来了,吹得树叶沙沙作响。终于,雨点劈里啪啦落下来,由疏到密,很快成了倾盆大雨。
李老四站在雨里,彻底懵了。葫芦是真的!警察的解释才是错的!
他慌忙跑回屋,摇醒王桂花:桂花!桂花!葫芦是真的!真的下雨了!
王桂花睡眼惺忪地看向窗外,也吃了一惊:这、这怎么回事
李老四激动得语无伦次:警察搞错了!专家也搞错了!葫芦是真的灵!
王桂花却忧心忡忡:当家的,要是这样,我更害怕了。这玩意儿咱把握不住啊!
李老四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可这是咱家唯一的希望了。银行贷款......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和挣扎。
7
进退两难
第二天,李老四家的电话响个不停。先是信用社催还款,说如果月底前还不上,就要走法律程序。
接着是种子公司催账,说是春播时赊的种子钱该结了。
最后是包地的几家农户,担心李老四还不上钱,想要提前收回土地转包给别人。
李老四接完电话,蹲在门槛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愁容满面。
王桂花小声说:要不......再试试那葫芦小心点用,应该没事吧
李老四叹了口气:我也这么想。就差临门一脚了,不能前功尽弃啊!
他决定最后冒一次险。这次他格外小心,只在自家地里小范围地调节天气,而且选择在夜深人静时操作。
葫芦似乎又恢复了灵性,要雨得雨,要晴得晴。李老四家的庄稼奇迹般地从冰雹灾害中恢复过来,长势甚至比别家春播的还好。
这天,县电视台不知从哪听到消息,派记者来采访抗灾能手李老四。
记者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举着话筒问:李先生,听说您家的庄稼遭受冰雹后恢复得特别快,有什么秘诀吗
李老四面对镜头紧张得很,支支吾吾说:没、没啥秘诀,就是......就是勤管理。
记者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追问道:可乡亲们都说,您有什么特殊的方法,能呼风唤雨
李老四顿时冒了冷汗:胡、胡说!那都是迷信!
就在这时,赵老蔫不知从哪钻出来,对着镜头大喊:记者同志,他有宝贝!一个能控制天气的葫芦!上次冰雹就是他搞出来的!
记者眼睛一亮,转向赵老蔫:这位老乡,能详细说说吗
李老四急得要去拦,却被摄像师挡在一旁。赵老蔫添油加醋地把那晚的事说了一遍,还指着李老四说:不信你让他把葫芦拿出来看看!
记者果然转向李老四:李先生,能让我们看看那个葫芦吗
李老四又气又急,忽然急中生智,指着天空大叫:看!那是什么
众人下意识地抬头,只见刚才还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聚起了乌云,而且越来越浓,隐隐有雷声传来。
要下雨了!收衣服啊!李老四趁机大喊,村民们顿时乱作一团。
记者和摄像师也忙着收拾设备找地方避雨。李老四溜回家,心怦怦直跳——他根本没摇葫芦,这天怎么说变就变
暴雨倾盆而下,比往常都要猛烈。更可怕的是,还刮起了大风,吹得树木东倒西歪。
突然,村里停电了,一片漆黑。外面传来房屋倒塌的巨响和人们的惊叫声。
李老四心里一沉,慌忙掏出葫芦,拼命叩打,可是风雨丝毫未减。
完了!又失控了!他瘫坐在地,面如死灰。
这一夜,李老四一家在恐惧中度过。第二天天亮后,他们才看到灾情有多严重:许多房屋受损,电线杆倒了一片,地里庄稼倒伏严重。
幸运的是没有人伤亡,但财产损失巨大。村民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邪门了!这天气怎么说变就变
准是李老四又搞鬼了!
找他算账去!
这一次,连村长都拦不住愤怒的村民了。人们冲进李老四家,翻箱倒柜要找那个邪门葫芦。
李老四拼命阻拦:没有!真的没有!那都是谣言!
混乱中,王桂花被推倒在地,李老四急得眼睛都红了,抄起铁锹就要拼命。
幸好这时警察及时赶到,制止了骚乱。带队的还是上次那个老警察,他严肃地对李老四说:老李,这事儿越闹越大了,你得跟我们走一趟。
李老四看着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家和受伤的妻子,心如刀绞。他终于下定决心,从隐藏处掏出那个葫芦,递给警察:给你们!全是这东西惹的祸!你们拿走吧!我再也不想看见它了!
8
真相大白
李老四再次被带到派出所,但这次态度完全不同了。他把自己如何捡到葫芦、如何使用它、如何失控闯祸的原委一五一十全说了。
警察听完面面相觑,显然难以相信这样离奇的故事。
李老四,你说这个葫芦能控制天气所长皱着眉头问。
千真万确!李老四急切地说,你们可以试试!摇三下下雨,叩三下天晴!
所长拿起葫芦看了看,递给旁边的一个年轻警察:小张,你去院子里试试。
小警察不情愿地接过葫芦:所长,这明显是迷信嘛......
让你试就试!所长命令道。
小警察只好来到院子里,按照李老四说的方法摇了几下葫芦。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盯着窗外。
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天空湛蓝,没有丝毫变化。
小警察松了口气,转身喊道:所长,没反应!
李老四不敢相信:不可能!让我试试!他抢过葫芦,使劲摇了几下,又叩了几下,可是天气依然晴朗。
所长叹了口气:李老四,看来你是压力太大,产生幻觉了。哪有什么控制天气的葫芦
李老四懵了:可是之前明明......
这时,气象局的专家赶到了。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解释道:李先生,您说的那种瞬时天气变化,在气象学上叫做‘小尺度对流’,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您可能无意中观察到了一些气象规律,误以为是葫芦的作用。
警察接着说:至于那次冰雹,气象记录显示是正常的强对流天气。而昨晚的风暴,是受远方台风影响所致,跟您的葫芦没有关系。
李老四彻底糊涂了:可是......可是我家的庄稼......
农业局的技术员接过话头:我们考察过您家的地,土壤条件好,施肥浇水及时,庄稼长得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您用的都是优质种子,抗灾能力强,恢复得快很正常。
所有解释都合情合理,李老四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产生了幻觉。
最后,心理医生也来了,温和地说:李先生,这在心理学上叫‘确认偏误’。您相信葫芦有神奇力量,于是把一切巧合都归因于它。当您摇动葫芦时,潜意识里会选择相信那些应验的时刻,而忽略更多不灵验的时候。
李老四呆呆地坐在那里,回想这大半年的经历。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只是自己的想象
警察把葫芦还给他:拿回去吧,这就是个普通的老物件。以后别迷信了,科学种田,合法经营,比什么都强。
李老四握着葫芦,恍恍惚惚地走出派出所。外面的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王桂花赶来接他,关切地问:当家的,没事吧
李老四摇摇头,把经过说了一遍,苦笑道:可能真是我想多了,哪有什么神奇葫芦
王桂花长舒一口气:这样最好!咱们踏实种地,能收多少是多少,总比提心吊胆强!
夫妻俩相视一笑,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然而就在他们转身离开时,天空中忽然飘来几朵乌云,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李老四下意识地看了看手中的葫芦,又摇摇头:巧合,一定是巧合。
他没有注意到,葫芦底部的刻字正在微微发光。
9
新的开始
李老四把葫芦收进柜子最深处,决心脚踏实地过日子。他主动找到村委会,提出减少承包地面积,把部分土地转包给赵老蔫等人。
去年是我不对,不该把地都包了。李老四诚恳地说,大家乡里乡亲的,应该互帮互助。
赵老蔫没想到李老四会来这一出,反倒不好意思起来:老四,其实我也有错,不该眼红你家收成好,更不该带人去你家闹事......
李老四摆摆手:过去的事不提了。今年咱们一起干,资源共享,技术互通,怎么样
这个提议得到村民们积极响应。李老四把自家买的好种子分给大家,还分享种植经验。村里气氛融洽了许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春播后整整一个月没下雨,旱情比去年还严重。
村民们愁眉不展,天天盼雨。李老四也急,但再没动过葫芦的念头。
一天夜里,李老四被雷声惊醒。他起身关窗,看见外面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终于下雨了!他高兴地想,忽然瞥见柜子缝里透出微弱的光芒。
李老四心里一动,打开柜子,发现那个葫芦正在发光,表面的刻字若隐若现。他鬼使神差地拿起葫芦,感觉它在微微震动,仿佛与外面的雷声雨声共振。
难道......一个念头闪过脑海,但他马上摇摇头,别胡思乱想了,就是场及时雨而已。
第二天雨停了,旱情缓解。村民们高兴地下地干活,都说这场雨来得太及时了。
李老四却留了个心眼。接下来几天,他暗中观察天气变化,发现都与葫芦的状态有关。当葫芦微微发热时,天气就会变化;当葫芦安静时,天气就平稳。
他终于确信,葫芦确实有神奇力量,但不是被他控制,而是葫芦自身在与天地共鸣。
李老四思考良久,终于做出了决定。他找来村长和几位长者,把葫芦的秘密和盘托出。
我相信这不是普通物件,而是有灵性的宝贝。李老四说,它不属于某个人,应该属于整个村子。咱们建个小庙供奉起来,让它保佑这一方风调雨顺,怎么样
老人们商量后都同意这个提议。于是村民集资,在村头建了个小小的雨神庙,把葫芦供奉其中。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村子周围的风雨变得格外调顺,旱涝保收,成了有名的粮仓。
而李老四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他踏实肯干,又善于学习新技术,成了真正的种粮能手,还被县里评为农业示范户。
一年后,李老四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有了存款。儿子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一家人其乐融融。
10
风调雨顺
秋天到了,李老四家的玉米又获丰收。金黄的玉米棒子堆成小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赵老蔫走过来,羡慕地说:老四,你这玉米长得可真好啊!粒大饱满,一看就是好品种!
李老四笑道:今年试种的新品种,抗病抗旱。你要是感兴趣,明年一起种!
那敢情好!赵老蔫连连点头,对了,雨神庙的香火越来越旺了,隔壁村的人都来拜呢!
李老四望向村头的小庙,若有所思:心诚则灵。不过啊,说到底还是得靠科学种田,不能全靠迷信。
正说着,王桂花领着儿子小宝过来送饭。小宝今年考上县中学,穿着新校服,精神得很。
爸,赵叔!小宝礼貌地打招呼,我周末回来说要帮你们干活!
赵老蔫摸摸小宝的头:好孩子!有出息!比你赵叔强多了,你赵叔就会种地。
小宝认真地说:种地也很好啊!我爸说农业是国之根本,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来帮大家科学种田!
众人都笑了。李老四看着儿子,眼里满是欣慰。
饭后,李老四一个人来到雨神庙。庙里香烟缭绕,葫芦被供奉在神坛上,安静而祥和。
李老四上了炷香,默默祈祷:多谢您保佑这一方风调雨顺。请您继续保佑乡亲们平安丰收。
忽然,葫芦微微震动了一下,发出柔和的光芒。李老四仿佛听到了一阵轻轻的笑声,那么遥远又那么亲近。
他走出庙门,抬头望去,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明媚。远处,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李老四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心里从未如此踏实过。他终于明白,真正的风调雨顺不在什么神奇法宝,而在人们的勤劳互助、科学精神和对自然的敬畏之中。
当家的!王桂花在远处招手,回家吃饭啦!
来啦!李老四大声应着,迈开步子向家的方向走去。脚步轻快而坚定。
他知道,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不是因为有什么神奇葫芦,而是因为他们学会了如何真正地与天地和谐相处,如何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夕阳西下,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连接着这片土地的过去与未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