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抄袭两个字,在周五晚上七点十二分砸到我脸上
北京晚高峰的地铁十号线,活像一列移动的沙丁鱼罐头。
我刚结束一周的社畜生活,整个人被掏空,灵魂仿佛还留在公司电脑的PPT里。
耳机里放着的《忐忑》正唱到最高亢处,完美契合我此刻被挤得七荤八素的心境。
就在我被前后左右的人肉壁垒压缩得快要变形时,手机屏幕倏地亮起,叮一声脆响,穿透了咿咿呀呀的歌声。
发信人:老徐。
老徐是我大学时期的辅导员,一位热衷于在朋友圈转发养生文章和学院通知的中年男士。
毕业三年,我们唯一的联系就是他群发的校友捐款倡议书和优秀毕业生风采征集。
这次,他竟然发来一条长达六十秒的语音。
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觉得又是来化缘的。毕竟学院新大楼好像还没盖完
地铁噪音嘈杂,我把手机紧贴耳朵,点开播放。
老徐的声音不再是往日那种慢悠悠的调子,而是带着一种近乎破音的急促和愤怒,像一颗炸雷在我耳边爆开:
林羡!你人呢!出大事了!你当年那篇优秀毕业论文,《XXXXXXXXX》,被今年刚入学的毕业生赵雪如实名举报抄袭!证据都甩到院长办公桌上了!
院里明天早上九点要紧急开听证会,你不管在天涯海角,九点前也必须给我滚到学校来!听见没有!
语音播完,地铁恰好进站,巨大的惯性推着人群向前涌。
我脑子嗡嗡作响,完全没反应过来,就被身后一股力量猛地推了出去,踉跄好几步,差点当场给站台上的广告牌行个大礼。
赵雪如是谁
这是我宕机大脑恢复运转后的第一个念头。我把大学同学乃至隔壁班的人都快速过了一遍,确信记忆里没这号人物。
紧接着,第二个念头才像迟来的海啸,轰然拍下:
我毕业都三年了!论文当年知网查重才7.8%,现在告诉我抄袭还是抄一个我刚知道名字的人!
周五晚上的欢乐氛围瞬间离我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荒谬绝伦的窒息感。
我站在人来人往的站台上,看着地铁呼啸着离去,只觉得这个世界简直他妈的有病。
02
她连夜自编林羡抄袭法
三个小时后,我顶着满脸油光和一头被风吹乱的头发,站在了母校南门口。
毕业三年,学校变化大得让我恍惚。
南门新修了一座气派的校友创新创业中心,玻璃幕墙在夜色下闪着冷光。
外墙最显眼的位置,挂着我那届的风云人物、号称创业天才的同班男神的巨幅海报。
海报上的他西装革履,笑容标准,但我怎么看都觉得那笑容像刚割完一波新鲜的韭菜,满足又虚伪。
老徐已经在办公楼底下等着了,背着手来回踱步,像一只焦虑的老母鸡。
看见我,他快步迎上来,二话不说,直接把一叠厚厚的A4打印纸塞进我怀里,力道大得差点把我撞个跟头。
赶紧看!赵雪如下午送来的,说这就是你抄袭她的‘铁证’!院长亲自过目了,气得血压都高了!
我借着路灯昏暗的光线,低头看向手里的铁证。
第一页,加粗黑体字标题,差点闪瞎我的眼——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法(草案·赵雪如修订版)》
我:
徐老师看我一脸被雷劈了的表情,深深叹了口气,嘴角往下撇得能吊起一个油瓶。
人家小姑娘说了,觉得现行的《著作权法》、《知识产权法》都写得太模糊,不够具体,根本无法精准判定你这种‘高智商’抄袭行为。
所以她熬夜查阅了大量资料,呕心沥血,专门为你起草了这部新法!
我强忍着把这份草案撕碎的冲动,手指颤抖地往下翻。
【第三条】凡在公开期刊发表之论文、著作,若其核心观点、论证逻辑或文章‘神韵’与后来者作品存在高度相似,无论后者完成时间先后,只要后来者能提供‘心灵创作轨迹’证明,即可判定先发表者抄袭。
【第七条】‘心灵创作轨迹’包括但不限于:私人笔记、社交媒体碎碎念、梦境记录、与他人聊天中透露的灵感火花,并经第三方权威机构(如:小红书灵感鉴定中心)认证。
【附则】本法具有追溯力,适用于本法颁布前之所有学术行为。
这他妈连标点符号都透着一股离谱的味道!
我实在没忍住,爆了粗口,这玩意儿能当证据还‘神韵’还‘小红书灵感鉴定中心’她怎么不请玉皇大帝来仲裁呢
老徐无奈地摊开手:赵同学说,这叫‘立法前瞻性’,是针对新型学术不端行为的必要补充。
她还建议院里以此为基础,向教育部申请试点呢。
我气得差点把那一沓纸生吃了。
03
听证会八点半提前开场,因为老师也想吃瓜
第二天早上八点二十,我顶着两个黑眼圈,提前出现在学院的会议室门口。
没想到,里面已经坐得七七八八了。
长条会议桌的一侧,坐着五位院里的老师,包括面色凝重的院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一位酷爱研究行政法的教授),以及三位我眼熟但叫不上名字的学术委员会成员。
另一侧是三位学生代表,正襟危坐,表情严肃。
而赵雪如,就坐在正对门的位置。
她穿了一条材质飘逸的白色连衣裙,长发柔顺地披在肩上,脸上化了点淡妆,整个人看起来清纯又无辜,像刚刚下凡、不谙世事的白素贞。
与她这副形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她面前桌子上,赫然放着一本堪比《辞海》厚度的精装书,封面是深邃的蓝色,上面是几个烫金的嚣张英文大写字母:ZHAO’s
LAW。
我拉开她对面的椅子坐下时,她甚至还抬起头,冲我露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些许惋惜和宽容的微笑,仿佛我才是那个胡搅蛮缠的被告,而她则是宽宏大量的原告。
八点半一到,主持听证会的副院长清了清嗓子,竟然提前宣布开始了。
他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名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光芒:时间宝贵,咱们直接开始吧。
双方陈述观点,尽量简短点啊,事实胜于雄辩。
那个……我们几位老师十一点还约了顿火锅,争取不耽误。
赵雪如率先起身,先彬彬有礼地向各位老师微微鞠躬,然后从她那本ZHAO’s
LAW底下抽出一叠打印纸,挨个发给大家,人手一份。
我接过一看,差点一口气没上来——那是一张放大的小红书笔记截图。
笔记发布者:雪如宝贝要读研。
笔记标题:【毕业论文灵感记录】关于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5年6月15日。
(注:比我论文答辩完晚了整整三年)
内容只有一句话:突然觉得行政处罚的裁量基准好像可以写写耶~有没有懂的姐妹来聊一下
配图是一张可爱的猫咪歪头表情包。
而在这张截图下面,赵雪如用红色记号笔醒目地标注:经小红书平台原创度自动检测,本人该条灵感笔记原创度100%。
反观林羡学姐2022年论文,虽知网文字重复率仅7.8%,但其核心观点与本人灵感高度重合,涉嫌搬运本人思想,属于‘精神重复率100%’的恶劣抄袭行为!
我捏着那张纸,手指关节都捏白了。
赵雪如的声音清脆又坚定,回荡在会议室里:各位老师,知网查重只能检测文字层面的重复,但它检测不到思想的碰撞和灵魂的共鸣!
我的灵感,我思想的火花,被林羡学姐用一种隐秘而不为人知的方式窃取了!她抄袭的不是文字,是我的灵魂!
我终于忍无可忍,举起手:副院长,我能发言吗
副院长推了推眼镜:简短点。
我深吸一口气,力图让声音保持平稳:第一,我于2022年6月毕业,赵雪如同学是2023级新生,理论上,她入学时我已经毕业一年有余。
请问我是如何穿越时空,去抄袭一个尚未进入大学校园的学妹的‘灵感’的
第二,她所依据的所谓《赵雪如版知识产权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行法律体系内并不存在,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雪如身上。
只见她丝毫不慌,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悲天悯人的表情,微微一笑,吐出几个字: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
我的法律,存在于它被需要的每一个时刻。
全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足足三秒后,副院长才小心翼翼地、带着极大的求知欲低声问道:赵同学,这句话……是哪位哲学家说的
赵雪如下巴微抬,语气理所当然:我昨晚失眠的时候,灵光一闪想到的。
我觉得很有道理,就记下来写进草案前言了。
我差点一口老血喷在会议桌上。
04
她拿出了知网不知道的证据
我以为这场闹剧到此就该结束了。
毕竟,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荒谬。
然而,我低估了赵雪如的战斗力。
她似乎早有准备,熟练地连接了会议室的投影仪,打开了一个PPT文件。
标题页是几个艺术大字:《知网不知道的秘密——论新型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与防范》。
第一页PPT:知网的爬虫抓取范围仅限于已发表文本数据库,抓不到小红书、微博、朋友圈等私人社交平台的灵感碎片!
第二页PPT:但是!社交平台的爬虫(她特意画了个箭头指向小红书的logo)却可以无孔不入,捕捉每一个闪动的灵感瞬间!
第三页PPT:灵感被社交爬虫捕获,即视为进入公共领域。若后来发表的论文与该灵感高度相似,即可判定先发表者抄袭后萌发灵感者!此为‘灵感优先权’!
逻辑闭环,无懈可击——至少在她自己的世界里是这样。
她为自己这套理论鼓起了掌,清脆的掌声在落针可闻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我太阳穴突突直跳,所有的耐心宣告耗尽。
我盯着她,一字一句地问道:赵雪如同学,你口口声声说我抄袭了你的论文。
那么,你能否把你这篇‘被抄袭’的、充满了‘神韵’和‘灵魂’的杰作,拿出来让各位老师和同学拜读一下呢我们总得有个对比的依据吧
赵雪如眨巴着她那双无辜的大眼睛,回答得干脆利落:不能。
为什么我简直要气笑了。
因为,她理直气壮地宣布,我的论文还在我的脑海里构思,尚未正式落笔书写。
会议室里瞬间像是炸开了一个马蜂窝,老师们交头接耳,学生代表们目瞪口呆,连一直努力保持严肃的老徐都张大了嘴巴。
赵雪如仿佛没看到大家的反应,提高了音量,语气甚至带着一丝委屈和愤怒:但是!我已经在脑海里完全构思完毕了!
从大纲到细节,甚至参考文献我都想好了!林羡学姐一定是通过某种尚未公开的脑电波读取技术或者意识感应设备,窃取了我脑海中的完整构思!
这是一种极其恶劣的、针对思想本身的抄袭!
我感觉我的脑血管在呻吟。
副院长显然也被这超现实的指控给整不会了,他扶着额头,语气充满了无力感。
那个……赵同学啊,咱们法学院经费一直比较紧张……目前确实没有采购……呃……脑电波读取仪这方面的预算。
赵雪如立刻回应,语气铿锵:正是因为学校没有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才让这种恶劣的抄袭行为有机可乘!
所以我才要迫切地推动立法禁止啊!副院长,这是为了学术的纯洁性!
data-fanqie-type=pay_tag>
05
我要求当场查重,她掏出了小红书原创贴纸
跟一个活在自己逻辑闭环里的人对话,实在是太累了。我决定放弃沟通,直接祭出终极杀器。
我转向副院长和各位老师,态度坚决:既然赵同学声称我抄袭,而我的论文早已上传知网可查。
我提议,现在就将我2019年的论文与赵雪如同学‘脑海中’的论文进行现场比对查重。
如果赵同学不敢,或者‘脑海中的论文’无法调取,那这件事是否就可以认定为无端诬告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赵雪如。
只见她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知网它不配为我的思想结晶进行鉴定。
然后,在众人迷惑的注视下,她从那个看起来很小的手提包里,掏出了一厚沓花花绿绿的贴纸。
贴纸设计得很卡通,上面印着原创认证、灵感独有、抄袭退散等字样,中间还有一个二维码。
她拿起最上面一张,啪地一下,非常熟练地贴在了自己光洁的额头上,仿佛那是什么了不得的护身符。
看清楚了,她指着额头上的贴纸,严肃地说,这是小红书官方出品,‘原创思想保护贴纸’,0.01一张,买十张还包邮送一张。
贴上它,就能从能量层面隔绝抄袭,保护原创灵感。
林羡学姐,你就是因为没有贴这个,才忍不住抄袭了我的思路!
我看着那张在她额头上随风微微颤动的小贴纸,又看了看她无比认真的表情,第一次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我连续做了三个深呼吸,拼命告诉自己:杀人犯法,杀人犯法,为了这种人搭上下半辈子不值得。
06
反转一:她突然掏出一份时间戳公证
就在我以为这场闹剧已经到达荒谬的顶点,不可能再更离谱的时候,赵雪如又又又出手了。
她像是变魔术一样,从她那堪比哆啦A梦四次元口袋的手提包里,取出了一份文件。
文件抬头是几个醒目的大字:《时间戳公证证书》。
下面盖着一个红得刺眼的公章,公章单位名称长得离谱,依稀是什么环球宇宙时空信息区块链公证服务中心。
公证书内容如下:
兹证明,申请人赵雪如女士(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X)于公元2025年8月15日23时59分59秒,在我处云端公证平台,成功对其脑电波活动承载的创造性思想内容进行了存证。
存证内容命名为:‘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若干创新性思考’。
载体形式:脑电波波动序列图(附加密哈希值)。
上述时间戳由国家标准时间源头认证,并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固定,确保其唯一性且不可篡改。
我:
别说我,连见多识广的副院长都彻底懵了,他拿着那份公证书翻来覆去地看,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
那个……赵同学,请问这个‘环球宇宙……公证中心’,它……它具备给人类的脑电波做公证的资质吗这位公证员怎么没来
赵雪如一脸你们怎么这么落后的表情,解释道:这是线上公证,高科技,懂吗
基于区块链技术,我的脑电波波动图当时就生成了一串唯一的哈希值,直接上链了,全球节点共同见证,绝对公正公开!
说着,她当场掏出手机,点开一个图标闪烁着廉价金光的APP,输入了一长串堪比乱码的火星文密钥。
屏幕闪烁了几下,跳出一个绿色的对勾和一行字:
哈希值:b6e7f8a9d0c1b2a3f4e5d6c7b8a9f0e1……与链上记录匹配成功!认证有效!
全场老师面面相觑,学术委员会的几位老教授更是戴着老花镜使劲瞅那手机屏幕,显然无法理解这超前的技术。
在一片寂静中,我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最后一丝挣扎问道:赵同学,我能多问一句吗你这串匹配成功的哈希值,它所对应的原文,也就是你所谓的‘脑电波波动图’,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能解码展示一下吗
赵雪如立刻用看贼一样的眼神看着我,果断拒绝:当然不能!这是我最核心的思想结晶,属于最高机密!
一旦展示,岂不是又被你抄袭了去哈希值匹配就足以证明我的思想在先!
07
反转二:我拿出三年前的邮件
跟这种人纠缠下去,我觉得我的智商和
sanity
都在狂跌。
我叹了口气,决定回归最原始、但也最可靠的证据。
我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连接会议室投影,登陆了我那个自从毕业后就很少使用的校园邮箱。
在密密麻麻的旧邮件中,我迅速找到了那一封。鼠标点击,邮件内容投射在大屏幕上。
发送时间:2022年6月2日,晚上23点47分。
发件人:我。
收件人:我的毕业论文指导导师,李教授。
邮件标题:《李老师,裁量基准论文第三稿修改完毕,查重已降至7.8%,跪请老师再审阅救救孩子!!》
邮件正文:毕恭毕敬地写了一大段请求指导的话。
附件:《论行政处罚的裁量基准_林羡_第三稿.pdf》
李教授今天也在场,我看向坐在副院长身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可以证明这封邮件的真实性。
当时为了这篇论文,我熬了不知道多少个通宵,头发大把地掉,差点延毕。
李教授推了推眼镜,仔细看了看投影,点了点头,语气温和但肯定:是的,我记得。林羡这篇论文写得确实很辛苦,修改了很多次。这个发送时间也符合当时的进度。
2022年6月,确实是她提交定稿的前夕。
证据似乎一下子变得对我极其有利。
然而,赵雪如只是瞥了一眼投影,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轻笑一声。
林羡学姐,准备得很充分嘛。但是,邮件这种东西,是可以伪造的呀。
发送时间修改一下电脑系统时间不就得了
我强压火气:学院邮件服务器的发送日志总有记录吧可以申请调取服务器日志核对!
她耸耸肩,语气轻松得像在讨论天气:服务器的日志嗯……理论上也是可以篡改的哦。
只要技术够好,什么痕迹都能抹掉或者伪造。学姐,你不会不懂吧
我:……
我彻底明白了,在她自成体系的逻辑里,任何不利于她的证据都可以被归为伪造和篡改。
她活在一个由她自己设定规则、并且随时可以修改规则的游戏里。
08
反转三:她突然哭了
就在我以为局面陷入僵局,副院长看着火锅预约时间一脸焦急时,赵雪如突然毫无征兆地变了脸。
刚才那份咄咄逼人、逻辑清奇的气势瞬间消失了。她的眼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眼眶里迅速蓄满了泪水,长长的睫毛一颤,两颗巨大的泪珠就滚落下来,划过她白皙的脸颊。
她抬起头,用一种饱含委屈、失望和痛苦的眼神望着我,声音哽咽,带着哭腔:
林羡学姐……你……你为什么非要这样逼我你就非要咬着我不放吗
这突如其来的反转把我整不会了:我逼你
她吸了吸鼻子,眼泪流得更凶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安静的会议室。
我……我只是想保研……我只是想有个机会继续读书而已……
会议室里瞬间变得落针可闻。
副院长愣住了,皱起眉头:保研赵同学,你举报论文抄袭,和保研有什么关系
坐在赵雪如旁边的一位学生代表犹豫了一下,小声解释道。
院长,您可能没注意……学生会学术部上学期新修订的《本科生综合测评加分细则》里有一条,‘实名举报并经查证属实的学术不端行为,一例加2个创新实践学分’。
这个学分……对保研有帮助。而且细则还规定了,‘举报不属实,不予扣分’。
哦——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低语声。
我懂了。
彻彻底底地懂了。
无本万利的买卖。
成功了,加分保研;失败了,毫无损失。
甚至还能在院里混个敢于举报的名声。
难怪她敢如此肆无忌惮地胡搅蛮缠!
09
反转四:我放出了录音
看来,不拿出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了。
我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解锁,点开一个音频文件,然后直接对准了会议桌中间的麦克风。
副院长,各位老师,这是我昨晚了解到举报事件后,所做的一点小小的调查取证。
或许可以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情况。
我按下了播放键。
手机里传出两个女生的对话声,背景音有些嘈杂,像是在奶茶店或者咖啡馆。
一个声音是我的:……所以,同学,你真的确定赵雪如从来没有写过,甚至没有深入研究过XXXXXXXX这方面的内容吗
另一个陌生的女声(我提前做了小幅变音处理以保护对方)回答得很快,带着点无奈和吐槽的意味。
哎呀,学姐,我骗你干嘛我跟她一个寝室的,她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全是在准备保研面试的材料,天天对着镜子练自我介绍和英语口语。
什么行政处罚论文我连她毕业论文选题定没定都不知道!她好像是想写什么数字经济相关的吧……反正跟行政法不沾边。
那她怎么会突然举报我抄袭我的声音追问。
这个……室友的声音迟疑了一下,压低了些,我也是偷听到的……她好像是在学生会看到了那个新加的加分规定,然后就特别兴奋,说什么‘找到了捷径’、‘空子不钻白不钻’……
还说什么反正举报错了也没代价,万一运气好碰上对方心虚认了呢……好像就是临时翻了点资料,然后就……就说你抄了她的‘灵感’……
录音播放完毕。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雪如身上,眼神复杂。
赵雪如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但她仍然强撑着,猛地抬起头,尖声道:假的!这是伪造的!是剪辑的!她侵犯我的隐私!侵犯我室友的隐私!偷偷录音是违法的!我反对将这种非法证据作为指控我的依据!
我冷静地回应:首先,这是在校园内公共区域的咖啡馆录制的,并非私人空间。
其次,录音内容涉及公共利益的学术不端举报,且我为保护举报人进行了变音处理。
从法律意义上,这份证据的取得方式并无不当。
赵雪如胸口剧烈起伏,眼神慌乱地扫视了一圈,突然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掏出了自己的手机。
那……那我也有录音!我也有证据!
她手指颤抖地在屏幕上点了几下,然后点击播放。
手机喇叭里传出一个声音,听起来确实非常像我的,语气带着一丝不耐烦和高高在上的施舍:
赵雪如,求求你了,别再闹了行不行反正我也毕业了,那篇破论文你要喜欢,你就拿去吧,让给你了,行吗
录音播放完毕。
赵雪如像是赢得了巨大胜利,昂起头看着我。
我在最初的震惊过后,迅速冷静下来。
这声音模仿得确实有七八分像,但仔细听,语调的转折和气息的运用还是有些许不自然的人工痕迹。
我看着她,忽然笑了:赵同学,现在AI换声和语音合成技术这么发达,随便找个APP或者网站,输入文本就能模拟任何人的声音。
你这段录音,是在哪个平台合成的效果还挺逼真。
赵雪如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强装镇定:你……你胡说!什么AI合成我听不懂!这明明就是你当时亲口跟我说的!
说不定……说不定是你自己用AI合成了一段话来污蔑我,现在反而倒打一耙!
10
反转五:我把她法案上传了
GitHub
我已经厌倦了这种我预判了你的预判,你预判了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无聊套娃游戏。
既然她口口声声说她的ZHAO’s
LAW是伟大的立法成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结晶,那我就让它去它该去的地方。
我重新拿起笔记本电脑,打开摄像头,对着她那本厚厚的ZHAO’s
LAW精装本,一页一页地拍照,然后使用OCR文字识别软件,将那些荒谬绝伦的条款快速转换成电子文本。
接着,我登陆了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新建了一个公共仓库,仓库名称就直接叫做:ZHAO-s-LAW-Draft。
我将识别出来的文本复制进去,简单排版,然后在仓库说明里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法(草案·赵雪如修订版)》全文开源。
欢迎各界人士学习、讨论、批判、fork乃至翻译成任何语言。Open
Source
Love
&
Peace.
最后,我选择了最宽松的CC0协议(即放弃一切版权,将作品贡献给公共领域),点击了提交。
整个过程,我当着所有老师和赵雪如的面进行,他们能清晰地看到大屏幕上我的每一步操作。
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我敲击键盘的声音。
赵雪如一开始是迷惑,然后是不安,当她看到仓库创建成功,她的法律变成一行行代码显示在屏幕上时,她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你……你在干什么!她的声音尖利起来。
我没理她。提交完成后,我顺手把仓库链接分享到了几个大型技术论坛和社交媒体群组。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不到十分钟,仓库的Issue(问题)页面和Pull
Request(拉取请求)页面就开始被来自全球各地的网友评论刷屏。
评论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第3.1415926条建议修订:任何圆周率π的使用,需向本人支付灵感使用费,因其数字排列抄袭了我昨晚的梦境。
已fork,正准备联系出版社,翻译成克林贡语和精灵语版本,预计畅销半人马星座。
建议作者直接申请下一届诺贝尔幻想奖,我国在此奖项上已空缺多年,急需突破!
这是哪个天才的杰作请问支持NPM安装吗npm
install
zhaos-law
楼主快跑!根据本法案第250条,你已经侵犯了本法案的著作权!
赵雪如伸着脖子看着屏幕上那些飞速滚动的、用中英文各种语言写成的嘲讽评论,身体开始剧烈颤抖,她指着屏幕,声音带着哭腔和愤怒。
你!你混蛋!你泄露了我的立法成果!你这是盗窃!是破坏!你快给我删掉!
我合上电脑,平静地看着她:不是你说的吗‘存在即合理’。
现在,你的法律不仅合理,而且真正地‘存在’于广阔的互联网世界了。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赵立法委员。
11
反转六:她举报我非法开源国家机密
赵雪如显然无法感到高兴。
她像是被逼到绝境的野兽,眼睛通红,猛地掏出手机,手指哆嗦着按下了三个数字:1-1-0。
电话接通了。
她几乎是对着话筒尖叫起来,声音凄厉而惊恐:警察同志!喂!110吗我要报警!这里有人泄露国家机密!
对!最高级别的立法机密!她把我尚未颁布的新法律开源传到外国网站上了!快把她抓起来!地址是XX大学法学院会议室!快来人啊!
我:……
会议室里的所有老师同学:……
整个场面,已经不能用荒谬来形容,简直是超现实主义的行为艺术。
十五分钟后,两位穿着制服的警察叔叔真的出现在了会议室门口。
他们的表情严肃中带着一丝困惑,显然没太搞明白泄露立法机密这么高规格的案子,怎么会发生在一个大学的学院会议室里。
带队的警官扫视了一圈屋内神色各异的众人,最后看向报警人赵雪如,语气沉稳:是你报的警具体什么情况,慢慢说。
赵雪如像是见到了救星,立刻扑过去,语无伦次地开始控诉我的罪行,从抄袭她的脑电波,到非法录音,再到将她的国家级法律草案开源到GitHub,供全世界围观甚至篡改。
警察叔叔耐心地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等她终于说完,警察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这过于庞大的信息量。
然后他转向我,语气依旧平稳:她说的是真的你开源了什么
我把笔记本电脑重新打开,调出那个GitHub仓库页面,转向警察。
警官凑近屏幕,仔细地看了几眼仓库里的内容。当他看到那条圆周率抄袭的评论时,嘴角控制不住地抽搐了一下。
他轻咳一声,勉强维持住严肃的表情。
同志,他转向满脸期待的赵雪如,语气尽量委婉。
你这份所谓的‘法律草案’,我看了一下……内容上,嗯……更接近于个人创作的……呃……段子或者幻想文学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更谈不上‘国家机密’。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开源……传播这种内容,原则上不违法。
顶多算是……共享了一些比较独特的个人观点。
赵雪如急了:怎么不是机密!这是我的心血!是未来的法律!
警察的脸色严肃起来:这位同学,报假警,谎称涉及国家机密,扰乱公共秩序,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严重的可以处以行政拘留甚至罚款。
请你冷静一点,不要再无理取闹了。
行政……拘留
赵雪如像是被抽掉了所有的力气,眼睛一翻,身体一软,直接瘫坐回了椅子上,脸色灰白,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12
反转七:学院决定给她创新学分
就在我以为,随着警察叔叔的定性,这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闹剧终于可以落下帷幕,我沉冤得雪,学院应该严厉批评教育赵雪如甚至给予处分时——
一直沉默的副院长清了清嗓子,开口了。
咳咳,这个……情况呢,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
他环视一周,目光最后落在失魂落魄的赵雪如身上。
经过我们几位老师刚才短暂的合议,认为呢,赵雪如同学虽然举报内容……呃……与事实存在较大出入,其方式方法也……也过于新颖独特。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但是!她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非凡的想象力、大胆的跨界创新思维、以及这种……嗯……极具前瞻性的‘立法实践’尝试,还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不拘一格、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
我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果然,副院长继续说道:因此,经研究决定,授予赵雪如同学‘特殊创新实践学分’2分,以资鼓励!希望她将来能把这份才华用在……呃……更合适的领域!
我差点一口老血直接喷在投影幕布上!
这他妈居然还有奖励!
副院长似乎觉得还不够,又看向我:至于林羡同学嘛……虽然赵同学的举报不实。
但你当年的论文查重率确实是7.8%,为了显示绝对的公平公正,避免任何可能的争议,我们决定,当场对你的论文再进行一次知网查重!你敢不敢接受
我气得肝疼,但还是咬牙点头:行!现在就查!用学院的账号!
副院长示意秘书当场操作。几分钟后,查重结果页面被投影出来。
报告顶端,总文字复制比显示为一个醒目的数字:0.0%。
咦怎么回事副院长凑近屏幕,一脸诧异。
0.0%这不可能啊,就算原创度再高,文献综述部分总会有重复的
瘫坐在椅子上的赵雪如像是瞬间充上了电,眼睛猛地亮了,尖声道。
看!看!她心虚了!她肯定是提前篡改了论文!或者知网的系统也出错了!她就知道抄袭!
我看着那个0.0%,平静地开口:不用猜了。论文是我今天早上来学校之前,自己主动从知网上下架撤稿了。
撤稿!这下连副院长和李教授都震惊了。
为什么那可是你的优秀毕业论文啊!
我耸耸肩,语气轻松:因为我觉得三年前写的东西太幼稚了,配不上‘优秀’两个字。我最近根据这篇论文的框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拓展,重新写了一篇,正准备投SCI期刊呢。
所以,原稿就没必要留在知网上了。
全场:
赵雪如张大了嘴巴,像是能塞进一个鸡蛋。
13
终极反转:我把她告了
就在所有人,包括副院长,都在消化我准备发SCI这个消息时,我从电脑包里,取出了最后一份文件。
一份打印好的、格式规范、条理清晰的《刑事自诉状》。
我将其郑重地放在副院长面前的桌子上。
副院长,各位老师,感谢学院今天为我组织了这场听证会,澄清了事实。
但是,我的目光转向脸色骤然变得惨白的赵雪如,赵雪如同学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胡闹’或者‘求加分’的范畴。
她的凭空捏造、伪造证据、报假警,已经对我的人格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其行为涉嫌《XXXXXXX法》第XXX条规定的XXXX罪。
我顿了顿,语气冷静而坚定:作为一名公民,一名遭受无端指控的受害者,我决定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和稀泥。
我将依法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追究赵雪如同学的法律责任。
相关的证据,包括今天的录音、录像、会议记录以及警方出警记录,我都会一并提交。
我看向几乎要晕过去的赵雪如,微微一笑:赵同学,你的保研加分大计,恐怕得先缓一缓了。
接下来,你可能需要先为自己请一位好律师。
赵雪如彻底崩溃了,眼泪鼻涕一起流了下来,歇斯底里地喊道:不!你不能这样!我只是……我只是想红啊!
我想做学术网红!举报学长学姐抄袭容易引起关注!我只是想涨点粉丝!我没想到会这样!对不起!对不起行了吧!
14
彩蛋
三个月后。
我窝在公寓的沙发里,刚修改完投往SCI期刊的论文最后一个章节。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暖洋洋的。
鬼使神差地,我点开了那个几乎快要忘记的小红书APP,搜索了那个名字。
雪如宝贝要读研的账号粉丝数,赫然突破了百万。
她的最新一条笔记是一张直播预告海报,海报上的她依旧是一身白裙,笑容甜美,背景是闪闪发光的特效。
海报标题格外醒目:【脑电波写作第一人·独家分享如何保护你的原创灵感不被抄袭!】
我点进她的直播间,里面观看人数惊人。她正在热情洋溢地推销着那款小红书原创守护贴纸。
声称这是基于量子纠缠原理,能有效屏蔽99.9%的抄袭脑电波。
弹幕里密密麻麻地刷着:
姐姐好棒!支持原创!
已下单十张!贴论文上!贴脑门上!
那些抄袭狗都该死!感谢姐姐为我们发声!
守护全世界最好的雪如!
我看着屏幕上那张熟悉又陌生的、洋溢着成功和热情的脸,听着她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如何用贴纸和意念法对抗学术圈黑暗的抄袭势力,忽然笑了笑。
然后,我关掉了直播,退出APP,将手机扔到一边。
窗外,阳光依旧明媚。
学术圈也好,网络世界也罢,似乎都没人再记得三个月前那场荒谬绝伦的学院听证会。
除了我。
因为我把整个过程的详细记录,加上一些戏剧化的艺术加工,写成了一篇超长篇的短篇故事。
刚刚点击了发送按钮,投给了番茄小说。
今晚10点,准时上架。
标题就是——
《毕业三年后,我成了抄袭者:她拿百度词条当法条,用小红书查重》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