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月的行李箱与樟脑丸味
2019年9月,南方的秋老虎还没褪尽,梧桐树叶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绿。
林小满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在A大宿舍楼下绕了三圈,才找到标着402的门牌。
推开门时,宿舍里已经有了动静——靠门的下铺,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生正蹲在地上铺床单,听见声响,她回过头,露出一对梨涡:
你好呀!我叫苏晓棠,法学系的。
林小满愣了愣,连忙把行李箱往旁边挪了挪,避开地上的纸箱:
我叫林小满,中文系的。
她的声音有点轻,像怕惊扰了空气里浮动的灰尘。
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上床下桌,靠窗的两个铺位还空着。
苏晓棠指了指对面的下铺:
这个铺没人,你可以选这个,离门近,拿东西方便。
林小满点点头,刚打开行李箱,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樟脑丸味——那是妈妈怕她的羊毛衫受潮,特意放进去的,带着家里老衣柜的味道。
砰!门被重重推开,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扛着巨大的画板闯了进来,额头上沾着汗,却笑得张扬:
哈喽!我是美术系的夏栀!你们谁是402的
她的画板上还夹着半张没画完的速写,画的是宿舍楼下的梧桐树,线条利落又鲜活。
苏晓棠笑着站起来:
我和小满都是!还有一个铺没人呢。
话音刚落,最后一个舍友就到了——她推着银色的行李箱,戴着细框眼镜,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经济学原理》,镜片后的眼睛透着冷静:
我叫周雨桐,金融系的。
她说话语速不快,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条理,放下行李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书放在书桌的左上角,摆得整整齐齐。
那天下午,四个女生各忙各的:
苏晓棠把带来的小玩偶摆在床头,粉色的兔子和蓝色的小熊排成一排;
夏栀在墙上贴满了自己画的明信片,从梵高的《星空》临摹到街头涂鸦;
周雨桐用尺子量着书桌的尺寸,规划着书架的摆放;
林小满则把妈妈织的灰色围巾叠好,放在枕头边,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的花纹——那是妈妈织了一个月的,针脚有点歪,却格外暖和。
傍晚时,苏晓棠从包里掏出一袋橘子,分给大家:
我家种的橘子,刚摘的,你们尝尝。
林小满接过橘子,指尖碰到苏晓棠的手,温温的,像夏天傍晚的风。夏栀咬了一口橘子,汁水溅在嘴角:
甜!比超市买的好吃多了!周雨桐推了推眼镜,慢慢剥着橘子皮,橘子瓣摆成整齐的一瓣:谢谢,挺甜的。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夕阳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林小满看着眼前的三个女生,突然觉得,未来四年的日子,或许会像这橘子一样,带着清甜的味道。
第二章
图书馆的灯与深夜的泡面
大一的日子像被拉慢了的电影,课不多,却总被各种事情填满。
苏晓棠报了辩论队,每天晚上都要去活动室练到十点,回来时总能带回辩论队学姐给的小饼干;
夏栀泡在美术楼的画室里,常常忘了吃饭,书包里总装着巧克力,饿了就咬一口;
周雨桐每天雷打不动去图书馆,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九点回来,书桌前的台灯永远是宿舍里第一个亮、最后一个灭的;
林小满则喜欢在没课的时候,抱着书坐在宿舍的窗边,阳光落在书页上,连文字都变得温柔起来。
第一个矛盾发生在十月的某个深夜。
那天夏栀在画室赶作业,回来时已经快十二点了。
她轻手轻脚地推开门,却不小心碰倒了门口的垃圾桶,塑料瓶滚落的声音在安静的宿舍里格外刺耳。
周雨桐被惊醒,掀开帘子,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夏栀,你能不能轻点我明天还要早起去图书馆占座。
夏栀愣了愣,连忙把垃圾桶扶起来,小声道歉:
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注意。
可周雨桐已经躺下了,没再说话。
那天晚上,宿舍里的空气有点冷,连苏晓棠睡前给大家分的牛奶,都没了平时的温度。
第二天早上,林小满发现夏栀的画板上,多了一幅没完成的画——画的是深夜的宿舍,一个女生蹲在地上捡垃圾,另一个女生的帘子拉得紧紧的,只有一盏小灯亮着。
林小满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的牛奶放在夏栀的书桌上,旁边压了一张纸条:
昨天的事别往心里去,我帮你占了食堂的早餐位。
那天中午,苏晓棠拉着大家去食堂吃火锅。
热气腾腾的锅里,牛肉卷慢慢变色,苏晓棠夹了一筷子放在周雨桐碗里:
雨桐,夏栀不是故意的,她昨天赶作业到半夜,脑子都懵了。
周雨桐愣了愣,看了看夏栀,夏栀正低着头,搅着碗里的粉丝。周雨桐轻轻叹了口气:
我昨天语气也不好,对不起。
夏栀猛地抬起头,眼睛亮了:
没事没事!是我太不小心了!
苏晓棠笑着把丸子倒进锅里:
好了好了,这事翻篇了!以后咱们谁有事儿,提前说一声,互相体谅嘛!
林小满看着她们,夹了一块土豆放进嘴里,软软的,带着暖意。
从那以后,宿舍里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谁晚归,就提前在群里说一声;
谁需要安静,就把书桌前的小灯调成暖光。
周雨桐会在夏栀赶作业的日子,帮她带一份食堂的夜宵;
夏栀会在周雨桐生日时,画一幅她最喜欢的《向日葵》;
苏晓棠会在林小满想家的时候,陪她在操场散步,听她讲家里的事;
林小满会在苏晓棠辩论输了的时候,递上一杯热奶茶,再给她读一段自己写的小故事。
大二那年,林小满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文学创作大赛,写的是一个关于老书店的故事。
她改了又改,总觉得不满意,把稿子揉了又揉,扔了一地的纸团。
夏栀看到了,捡起纸团,把稿子摊平:
我帮你画插图吧!你写的老书店,我想象里是暖黄色的,门口挂着铜铃。
苏晓棠凑过来,帮她改稿子的开头:
你这里可以加一句环境描写,比如‘雨敲在书店的玻璃上,像在说悄悄话’。
周雨桐则帮她查资料,找了很多关于老书店的历史,还帮她改了稿子的逻辑结构。
比赛结果出来那天,林小满在公示栏前看了三遍,才确认自己得了一等奖。
她跑回宿舍,抱着三个舍友哭了:
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肯定写不出来。
苏晓棠拍着她的背,笑着说:
哭什么呀!我们小满本来就厉害!
夏栀把画好的插图递给她:
诺,给你的奖品!以后你出书了,我帮你画封面!周雨桐推了推眼镜,嘴角也带着笑:晚上去吃火锅,我请客。
那天晚上,四个女生坐在火锅店,看着锅里翻滚的热气,聊着未来的梦想。
苏晓棠说想当一名律师,帮需要帮助的人;
夏栀说想开一家小画室,教小朋友画画;
周雨桐说想进一家好的金融公司,做出自己的项目;
林小满说想当一名作家,写很多温暖的故事。
窗外的夜空里,星星眨着眼睛,好像在听她们的约定。
第三章
毕业季的眼泪与火车站的拥抱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大四。
宿舍里的气氛变了,书桌上堆满了考研资料、实习报告和招聘简章。
苏晓棠每天跑律所实习,穿着高跟鞋在地铁里挤来挤去,回来时脚都磨破了,却还是笑着说:
今天学到了很多,律师姐姐还夸我呢!
夏栀忙着准备作品集,每天在画室里待到凌晨,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却还是拿着画笔,一笔一笔地画着;
data-fanqie-type=pay_tag>
周雨桐一边准备考研,一边投简历,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咖啡杯堆了满满一桌子;
林小满则在一家出版社实习,每天校对稿子到深夜,手指都磨出了茧子,却还是认真地在稿子上标注着修改意见。
第一个离开宿舍的是周雨桐。
她考上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要提前去学校报到。
离开那天,苏晓棠帮她收拾行李,夏栀给她画了一幅北京天安门的速写,林小满给她写了一封信,里面夹着一片晒干的梧桐叶——那是大一那年,她们一起在宿舍楼下捡的。
周雨桐抱着她们,眼泪掉了下来:
我会想你们的,放假我就回来找你们玩。
苏晓棠拍着她的背,声音有点哽咽:
到了北京要照顾好自己,别总熬夜,记得按时吃饭。
夏栀把速写塞给她:
想我们了就看这个,我以后还会给你寄画的。
林小满看着她,轻声说:
有事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永远是你的后盾。
周雨桐走后,宿舍里空了一个铺位,显得格外冷清。
没过多久,苏晓棠拿到了一家知名律所的Offer,要去上海工作。
离开那天,夏栀和林小满送她到火车站。
苏晓棠穿着干练的西装,手里提着行李箱,却还是像大一那年一样,笑着露出梨涡:
我会在上海好好努力的,你们来上海玩,我请你们吃外滩的西餐。
夏栀抱着她,哭了:
你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记得按时吃饭。
林小满递给她一个笔记本,里面写满了她们四年的回忆:
想我们了就看这个,我们会想你的。
火车开动时,苏晓棠从窗户里探出头,挥手喊着:
我会想你们的!常联系!
夏栀和林小满站在站台上,看着火车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视线里。
夏栀擦了擦眼泪,笑着说:
我们也该加油了,不能落后于她们。
林小满点点头,心里却空落落的——四年的时光,好像就在这一次次的告别里,悄悄结束了。
最后离开宿舍的是林小满和夏栀。
夏栀拿到了一家画廊的Offer,要去广州工作;
林小满则留在了本地,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
她们一起收拾宿舍,把苏晓棠的小玩偶放进箱子里,把夏栀的画取下来,叠好放进画筒,把周雨桐的书摆整齐,放进纸箱——这些东西,她们要寄给各自的主人。
收拾完宿舍,林小满看着空荡荡的房间,突然觉得鼻子一酸。夏栀拍了拍她的肩膀:
别难过,我们以后还会见面的。你在本地好好工作,我会经常回来找你玩的。
林小满点点头,笑着说:
好,我等你回来。
离开宿舍那天,林小满锁上门,钥匙交给宿管阿姨。
转身时,她看见夏栀站在楼下,朝她挥手。阳光洒在夏栀身上,像大一那年一样,温暖又明亮。
林小满朝她跑过去,两个人抱在一起,眼泪掉了下来——她们知道,402宿舍的故事,结束了,但她们的友情,会一直继续下去。
第四章
职场的风雨与深夜的电话
毕业后的日子,像一场快节奏的电影,每天都被工作填满。
苏晓棠在上海的律所里,每天加班到深夜,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
有一次,她因为一个合同的细节出错,被老板骂了一顿,躲在厕所里哭了很久。
她不敢给家里打电话,怕爸妈担心,于是拨通了林小满的电话。
电话里,苏晓棠的声音带着哽咽:
小满,我觉得好难啊,我好像什么都做不好。
林小满听着她的哭声,心里也酸酸的:
晓棠,别着急,慢慢来。你才刚工作,出错很正常,下次注意就好了。你还记得大一那年,你辩论输了,我们陪你吃火锅吗那时候你说,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赢。现在也是一样,只要你不放弃,就一定能做好。
苏晓棠听着林小满的话,慢慢平静下来:
谢谢你,小满。有你在,我觉得好多了。林小满笑着说:
我们是朋友啊,互相支持是应该的。你要是累了,就休息一下,别硬撑着。
挂了电话,苏晓棠看着窗外的夜景,上海的灯火璀璨,却没有一盏是为她而亮的。可她想起林小满的话,想起402宿舍的日子,突然觉得有了力量。
她擦干眼泪,回到办公室,重新拿起合同,一字一句地修改起来——她知道,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做好。
夏栀在广州的画廊里,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她画的画,总是不符合画廊老板的要求,一次次被打回来修改。
有一次,她因为连续熬夜,晕倒在画室里,被同事送到医院。
醒来时,她看到手机里有很多未接来电,都是周雨桐打来的。
她回拨过去,周雨桐的声音带着焦急:
夏栀,你怎么样了医生说你是低血糖,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
夏栀笑了笑,声音有点虚弱:
我没事,就是有点累。你怎么知道我住院了周雨桐叹了口气:
小满给我打电话,说你没接她的电话,我就给画廊的同事打了电话,才知道你住院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别总熬夜,记得按时吃饭。
夏栀听着周雨桐的话,心里暖暖的:
谢谢你,雨桐。我以后会注意的。
周雨桐笑着说:
我们是朋友啊,互相照顾是应该的。我这周末要去广州出差,到时候去看你。
周末的时候,周雨桐真的来了。她提着一大袋水果和营养品,坐在病床边,给夏栀削苹果:
你看你,都瘦了这么多。以后别总熬夜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夏栀看着她,笑着说:知道了,你还是这么啰嗦。
周雨桐瞪了她一眼:我这是关心你!
林小满在出版社做编辑,每天要校对很多稿子,有时候会遇到很难缠的作者,总是改来改去,让她很头疼。有一次,一个作者因为她改了自己的稿子,在电话里骂了她一顿。
她挂了电话,坐在椅子上,觉得很委屈。
她打开微信,给苏晓棠、夏栀和周雨桐发了一条消息:
今天被作者骂了,好委屈。
没过多久,苏晓棠回复:
别理他!你是专业的,他不懂就别瞎逼逼!要是他再骂你,你就怼回去,我教你怎么说!
夏栀回复:
别委屈了,我给你画一幅画,让你开心开心!周雨桐回复:
别难过,我帮你查一下这个作者的资料,看看他有没有什么黑历史,到时候咱们反击!
林小满看着她们的回复,突然觉得不委屈了。她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不是一个人——她有三个最好的朋友,永远在她身边支持她。
第五章
婚礼的钟声与永远的约定
毕业后的第五年,苏晓棠第一个结婚了。
她的新郎是她在律所的同事,一个温柔体贴的男生,总是把她宠得像个孩子。
婚礼在上海举行,林小满、夏栀和周雨桐都来了。
苏晓棠穿着白色的婚纱,站在红毯上,看见她们,笑着哭了:
你们来了!我还以为你们赶不上了。
林小满走过去,帮她擦了擦眼泪:
怎么会!你的婚礼,我们就算再忙也要来。
夏栀递给她一幅画,画的是402宿舍的四个女生,穿着婚纱,站在阳光下:
这是我给你画的,祝你新婚快乐。
周雨桐递给她一个红包:
这是我们三个凑的,祝你和新郎永远幸福。
婚礼上,苏晓棠看着台下的三个朋友,眼眶湿润了。
她想起大一那年,她们一起在宿舍里吃泡面;想起大二那年,她们一起帮林小满改稿子;想起大三那年,她们一起在操场散步,聊未来的梦想;想起大四那年,她们在火车站依依不舍地告别。
她知道,没有她们,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她拿起话筒,声音哽咽:
今天,我要特别感谢我的三个朋友——林小满、夏栀和周雨桐。我们一起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一起经历了很多困难,一起分享了很多快乐。毕业后,我们虽然在不同的城市,却一直互相支持、互相鼓励。谢谢你们,一直陪在我身边。不管未来怎么样,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台下的林小满、夏栀和周雨桐,都哭了。
她们知道,这份友情,会像陈年老酒一样,越品越香。
第二年,周雨桐也结婚了。
她的新郎是她在研究生期间认识的同学,一个和她一样理性、却又很温柔的男生。
婚礼在北京举行,苏晓棠、夏栀和林小满都来了。
周雨桐穿着白色的婚纱,站在新郎身边,笑得很幸福。她看着台下的三个朋友,轻声说:
谢谢你们,一直陪在我身边。
第三年,夏栀结婚了。
第六章
生活的烟火与远方的牵挂
夏栀的婚礼在广州一家充满艺术气息的花园餐厅举行,新郎是一位建筑师,他欣赏夏栀的才华,也愿意为她的梦想保驾护航。
婚礼现场布置得如同夏栀笔下的梦幻世界,鲜花簇拥,彩色的气球随风轻摆,还挂着许多夏栀的画作。
林小满、苏晓棠和周雨桐盛装出席,苏晓棠穿着一身干练又不失优雅的黑色小礼服,周雨桐身着淡蓝色的连衣裙,尽显知性美,林小满则选了一条米白色的长裙,温柔恬静。
她们看着夏栀挽着新郎的手缓缓走来,眼中满是感慨与祝福。
婚礼上,夏栀在致辞时,特意提到了402宿舍的时光:
我曾经以为,画画就是我一个人的事,孤独且漫长。
但遇见你们,我才知道,友情是比画笔更能描绘出美好世界的存在。
那些在宿舍里一起熬夜赶作业、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的日子,是我青春里最珍贵的宝藏。
婚后,夏栀和丈夫一起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工作室,一边承接建筑设计项目,一边也为夏栀开辟了专门的画室,让她能安心创作。
夏栀开始尝试创作一些结合建筑元素的画作,独特的风格受到了不少关注,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
林小满在出版社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她开始负责一些重点书籍的编辑工作,和作者们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
闲暇时,她会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写成散文发表在杂志上,文字间满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温暖的情怀,渐渐有了一批小小的读者粉丝。
苏晓棠在律所里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业务能力,晋升为了团队的小主管,带领着自己的小组处理了不少棘手的案件。
只是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她的身体开始有些吃不消,经常胃痛,好在丈夫总会细心地照顾她,提醒她按时吃饭。
周雨桐婚后和丈夫定居在北京,她在一家知名金融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工作上顺风顺水,还参与了几个大型的投资项目,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但高强度的工作也让她很少有时间能停下来享受生活,不过她总会在忙碌的间隙,和舍友们视频聊天,分享彼此的近况。
这一年的春节,苏晓棠提议大家都回A大所在的城市相聚,重温大学时光。
春节前夕,四人在曾经熟悉的宿舍楼下重逢。
看着斑驳的墙壁和依旧挺立的梧桐树,她们仿佛又回到了刚入学的那个九月。
她们一起去了学校旁边的小吃街,吃着曾经最爱的烤串和臭豆腐,回忆着大学时的趣事。
苏晓棠笑着说起有一次夏栀在画室待得太晚,回来时翻墙进学校,结果裙子挂在了围栏上,差点走光;
周雨桐则提起林小满有一回在课堂上睡着了,口水都流到了课本上;
夏栀和林小满也不甘示弱,爆料苏晓棠在辩论队紧张到忘词,以及周雨桐为了抢图书馆的座位,早上六点就起床排队。
笑声回荡在街头巷尾,过往的回忆如同温暖的炉火,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晚上,她们还一起回到了402宿舍(此时已经有了新的住客,她们提前和宿管阿姨打好了招呼,短暂进去参观),看着曾经各自的床铺和书桌,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但那份熟悉的感觉却从未消散。
苏晓棠感慨地说:不管我们走多远,402永远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友情也永远不会变。大家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第七章
新生命的降临与角色的转变
又过了两年,苏晓棠和周雨桐几乎同时怀孕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402宿舍的群里瞬间热闹起来,夏栀和林小满比她们自己还激动,纷纷在网上挑选孕妇用品和可爱的婴儿服,准备寄给她们。
苏晓棠在孕期反应比较大,吃什么吐什么,整个人瘦了一圈。
她在群里发着委屈的语音:
我感觉我都要坚持不下去了,这也太难受了。
林小满立刻回复:
晓棠,再坚持坚持,等宝宝出生就好了。你要是实在难受,就跟我们多说说,别自己憋着。
周雨桐也跟着说:
对呀,晓棠,我也是吐得厉害,咱们互相鼓励,一定能顺顺利利的。
夏栀则发了一张自己画的孕妇漫画,画面里的孕妇虽然一脸疲惫,但眼中满是期待,配文是:
加油呀,美丽的准妈妈们!
几个月后,苏晓棠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叫念安,寓意着平安喜乐。
周雨桐则生了一个帅气的儿子,叫睿泽,希望他聪明有光泽。
林小满和夏栀第一时间赶到了她们身边,帮忙照顾产妇和孩子。
林小满细心地给苏晓棠熬煮营养的汤粥,夏栀则用画笔记录下了宝宝的成长瞬间,画成了一本小小的画册送给苏晓棠。
在周雨桐那边,林小满帮忙给孩子换尿布、洗澡,夏栀则陪着周雨桐聊天,缓解她产后的焦虑情绪。
照顾完她们后,回到自己的城市,林小满和夏栀也开始为两个小家伙准备成长礼物。
林小满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本童话绘本,故事里有四个小动物,分别代表着她们四个舍友,讲述了一起经历的冒险和温暖的故事;
夏栀则亲手绘制了儿童房的墙画,给念安的房间画了粉色的花朵和可爱的兔子,给睿泽的房间画了蓝色的星空和勇敢的小宇航员。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苏晓棠和周雨桐开始体验到了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
苏晓棠既要兼顾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经常忙得焦头烂额。
有一次,孩子半夜突然发烧,她和丈夫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守了一整晚,第二天还要强打精神去律所处理紧急事务。
她在群里无奈地说:
感觉自己要被生活压垮了,工作和孩子真的很难平衡。
周雨桐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孩子生病时,她在公司开会,只能焦急地给保姆打电话询问情况。
她感慨道:以前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好,现在才发现,当妈妈真的太不容易了。
林小满和夏栀则在群里不断地鼓励她们,分享一些育儿经验和调节心态的方法。林小满说:
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那些笑容和进步,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我们是彼此的后盾,有什么困难一起扛。
夏栀也说:对呀,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累了就歇一歇,我们随时都在。
在她们的互相支持下,苏晓棠和周雨桐逐渐适应了妈妈这个新角色,也找到了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
第八章
岁月的沉淀与永恒的情谊
时光悠悠流转,孩子们渐渐长大,念安和睿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
苏晓棠和周雨桐也在各自的事业上稳步前行,苏晓棠带领的团队打赢了几场重要的官司,在律所里的地位越发稳固;
周雨桐负责的投资项目收益颇丰,得到了公司高层的赏识,晋升为部门经理。
夏栀的画作在艺术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举办了几次个人画展,作品被不少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她和丈夫的工作室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承接了许多大型的建筑艺术设计项目。
林小满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受到了读者们的喜爱,签售会现场人潮涌动。
她还开始尝试创作长篇小说,把402宿舍的故事融入其中,希望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友情的美好。
每年,她们都会找时间相聚,有时候在苏晓棠所在的上海,一起去外滩看夜景,品尝精致的西餐;
有时候在周雨桐所在的北京,逛故宫、爬长城,感受历史的厚重;
有时候在夏栀所在的广州,漫步在充满艺术氛围的街头,欣赏那些独特的建筑和涂鸦;
有时候则回到A大所在的城市,在校园里走走停停,回忆青春的点点滴滴。
她们的聚会,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也有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苏晓棠会分享工作中遇到的有趣案件,周雨桐会聊聊金融市场的新动态,夏栀会展示自己的新画作,林小满则会朗读自己新写的文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心态也越发平和从容。
回想起大学时光,那些青涩的模样、懵懂的梦想,仿佛就在昨天。
而这些年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让她们的友情如同经过岁月雕琢的美玉,愈发温润珍贵。
在一次聚会上,她们坐在海边,看着夕阳慢慢沉入大海,天空被染成了绚丽的橙红色。
林小满感慨地说:
从大学到现在,我们经历了这么多,身份在变,生活在变,但我们的友情却一直没变。
苏晓棠点点头,揽着她们的肩膀说:
对呀,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要一起走下去,就像这大海,包容一切,也见证着我们的情谊永远不变。
夏栀和周雨桐也紧紧地握住她们的手,眼中满是坚定。
海风轻轻吹拂,海浪拍打着沙滩,仿佛在为她们的永恒情谊吟唱着最动人的歌谣,而402宿舍的故事,也会在她们的生命里,一直延续下去,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