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座伟城,比之当年那艘巨船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藤原得悟踏上了新都城的大街,他不由抬头远眺,当看到那栋与众不同,大到令人瞠目结舌的政务楼时,他几乎要忍不住躬下腰去。
幸好他出使了——幸好出使的是他。
否则见不到这样的景物,岂不是抱憾终身?
“你可曾见过这样的楼?”藤原得悟回头问身后的人。
身后的人似乎愣了愣,随后老实的摇头:“未曾,即便是太原我也没见过。”
藤原得悟有些得意:“若不是跟着我,恐怕你也难得一见。”
静子点了点头,她如今看起来已经完全是个汉女了,在都城建造的时候,她拜别了如师如母的周景玉,跟着使团回到了倭国。
但她不是从译语者变成了仆役,而是从译语人变成了“顾问”。
并且是有阮地官府背书的,管主任亲自给她作保。
她回到倭国去,是要协助藤原氏“变法”。
自然不会一上来就将天皇杀了,告诉百姓——没天皇啦,大家自由啦!
那藤原氏就是真的疯了,天皇的命不要,自己的命也不要了。
而是先帮着藤原氏建起面向平民的学堂,虽然只是在京都,但在这个学堂上学是不必交钱的,甚至学堂还包饭,只是名额有限,没有点人脉绝抢不到。
静子就是其中唯一的倭人老师,别的老师都是高价请来的汉人。
倭国从来没有自己的文字,对他们来说,老师们教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都不重要。
虽说他们也一直以“汉家学生”自居,也和儒生一般推崇高深的书籍和文字,但这次教的是平民,那么教他们简化字反而更好,他们仍旧能以自己写正体字自傲。
藤原氏自然不会收女学生,这叫汉人老师们很不满,既然要变法,那自然要全然的学习阮地,否则何谈变法?
藤原氏也有话说:“固然贵国珠玉在前,但我倭国自有国情在此!若叫女人入了学院,可知我藤原氏会有什么样的名声?遭受多少攻奸?倭国不是我藤原氏一家之国!只得徐徐图之。”
静子已经不再是曾经只能躲在周景玉身后的小女孩了,她真正变成了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于是她也清楚了自己的使命,明白了阮地为何会支持她。
藤原氏很尊敬她,甚至在藤原氏内部商议的时候,她是有一席之地的!她也能坐着和他们一起吃喝议事,而不是站在一边,如婢女一般。
藤原氏对她的尊敬自然不是因为她是藤原得悟带回来的。
藤原得悟还没有那个本事。
而是阮地对她的认可,有她在,管主任就会派人来协助,许多原本不卖给倭国的东西也能松松手。
一开始静子想不明白为什么,对阮地而言,她不过是个卑弱的倭国人,她没什么力气,也没什么学识,或许比平民强一点,但比不上周景玉,更比不上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