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多大?藤原得悟在京都的时候从未思考过,他是正儿八经的贵族子弟,父母都出身显赫,他只有一个同母的弟弟,且弟弟自幼身体孱弱,不似他这样健壮。
所有人都默认,他会是藤原氏下一任的家主,在他的父亲年老力衰之后,由他继续带领藤原氏把持朝廷。
甚至可以说的再直白一点,他才是倭国的下一任“皇帝”。
父母也从不松懈对他的教导,他从小就有汉人老师,不仅书法写的好,汉话也说的很流利,就像他说倭国话那样流利,他也很了解海另一边的大国——这是小国统治者的必修课。
或许大国的眼里没有他们,但他们眼里必须有这个庞然大物。
虽说他的亲信臣子们都告诉他,大国曾经来打过他们,那还是蛮族统治大国的时候,但蛮族没有成功,隔着大海,他们是安全的。
直到阮地的大船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藤原得悟永远记得那一天,从来伴着一张脸不苟言笑,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稳重自持的父亲,在那一日,这样的父亲却几乎站不稳。
那是一艘多么可怕的船,那样的船能承载多少货物,多少武士?
当那艘船的使者上岸,告诉他们需要补给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说不送补给。
谁也不知道大国有多少艘这样的船,谁也不知道他们不送补给会有多么严重的结果。
从那以后,父亲对大国更关注,他的汉人老师也被父亲请走,从此不再教他,而是成了父亲的家臣,拥有了一片自己的领土。
也是那时候,他才开始思考,世界有多大。
父亲对他说:“大国出现了一位女王。”
女王——曾经也出过,这不出奇,所以藤原得悟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如果说我们的天皇是一只羊,那么她就是一头老虎。”父亲当时的表情很平静,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她正值壮年,野心勃勃,她还有这样的船,或许有一天,她就会像曾经统治大国的蛮族一样来伤害我们,而我们没有反抗的办法。”
藤原得悟反对道:“不、父亲!我们有武士!武士们每天都要练习,他们有坚韧的信念!”
父亲:“信念是不够的!你要明白这一点!战争比拼的是谁的武器更锋利,谁的人数更多,谁赢了,谁就更有信念!”
父亲老了,藤原得悟那时候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
他的母亲出生的太晚了,藤原家为了等待他母亲的长成,让他的父亲等到了快三十岁才成婚,三十二岁才有了他,现在他十七岁,父亲却已经快要五十了。
平民很少能有活到五十的,而父亲不仅活到了,并且牢牢的把控着整个倭国。
可他仍然老了,他的眼中已经没了以前的神光,充满了忧虑,那是一个老人的忧虑,一种自己时日无多,已然不能控制一些的忧虑。
可父亲看着他,也像是看着一只羊:“她没有发动战争,你明白吗?她建起了这样大的船,却没有发起战争,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藤原得悟是看过汉家典籍的,他意识到了什么,艰涩地说:“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