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入,驱散了昨夜的部分阴霾。
营地已不复昨日的喧嚣,肃穆中带着疲惫,仆从们正紧张有序地收拾行装,准备拔营返京。
温琼华在谢临渊的陪伴下,来到了安置沈砚的营帐。
帐内药香浓郁,白芷正小心翼翼地给沈砚喂药。沈砚已经苏醒,脸色依旧苍白如纸,嘴唇干裂,左肩下方包裹着厚厚的纱布,隐隐透出血迹。他靠坐在软枕上,眼神有些涣散,显然虚弱至极。
萧珩坐在一旁,正低声与萧玉卿交谈着沈砚的伤情和用药。萧玉卿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显然一夜未眠。
“沈大人。”温琼华的声音放得极轻,带着真诚的关切,“感觉如何?可好些了?”
沈砚闻声,缓缓抬眸。当看清眼前人时,他原本有些涣散的瞳孔骤然收缩了一下,呼吸似乎都停滞了一瞬。
晨光透过帐帘的缝隙,恰好笼在她身上,勾勒出她清丽绝伦的轮廓。她今日穿着素雅的浅碧色衣裙,如同雨后新荷,与这充满药味的营帐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带来一丝生机。
是她!巨大的不真实感笼罩了沈砚。
“咳”一阵轻微的咳嗽牵动了伤口,剧痛让他瞬间回神,也掩饰了瞬间的失态。
他垂下眼帘,努力平复翻腾的心绪,声音虚弱却清晰:“劳烦郡主挂心,下官已无大碍。”他将所有汹涌的情感,连同那丝隐秘的、不合时宜的悸动,都深深压入眼底最深处,只余下纯粹的恭敬和感激。
温琼华看着眼前这个为自己未婚夫和二皇子挡下致命毒箭的年轻官员,心中涌起钦佩。她心思剔透玲珑,如何能不明白沈砚此举,除了忠义,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为了谢临渊——那个将他从泥泞中拉出来,给予他崭新人生的人。
就在这时,侍立一旁的碧桃忽然轻轻“咦”了一声,小声对温琼华道:“小姐,您看这位沈大人,是不是有点眼熟?好像好像之前咱们在朱雀大街,遇到的那个在街边卖画的书生?画得可好了,您当时还赞了句‘有风骨’呢!”
温琼华闻言,再仔细端详沈砚苍白却难掩清俊的面容,记忆瞬间清晰。她唇角漾开一抹温婉的笑意,带着一丝恍然:“原来是你。沈大人的画意境深远,笔触灵动,令人印象深刻。”
沈砚只觉得心跳如擂鼓,撞得他伤口都隐隐作痛。他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人,听着她清越的声音说着记得他的画,一时间竟觉得恍如梦中,极不真实。巨大的惊喜和更深的自惭形秽交织在一起,让他喉头哽住,竟说不出话来,只能勉强牵动嘴角,露出一个虚弱而恭敬的笑容“郡主谬赞,下官愧不敢当。”。
“咳。”萧珩适时地轻咳一声,打破了这微妙的气氛,“沈砚,你感觉如何?伤口还疼得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