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芥子纳须弥
夜色如墨,将青石镇涂抹成一片沉暗。废弃的土地庙里,连虫鸣都吝啬得不肯响起,只有风穿过破洞的呜咽,如同垂死者的叹息。
叶无为靠在冰冷的墙角,眼皮沉重得如同灌了铅,身体每一寸肌肉都在无声地哀嚎,抗议着之前引气入体那近乎榨干生命潜能的消耗。然而,他强撑着没有睡去。混沌珠紧贴在心口的位置,那被刮擦掉灰皮的一角,温润的触感如同黑暗中唯一的光源,微弱却固执地牵引着他疲惫至极的意识。
《鸿蒙诀》中关于“丹、器、符、阵”四大技艺的篇章,如同散落星河的文字碎片,在他脑海中反复沉浮、组合。
“丹者,草木之精萃,夺天地造化……其要在于君臣佐使,火候老嫩……”
“器者,金石之筋骨,载道之舟楫……百炼千锤,方得一丝灵性……”
“符者,天地之契文,引灵之枢机……一笔一划,皆合天道轨迹……”
“阵者,乾坤之脉络,借势之囚笼……阵基为骨,阵纹为脉,灵元为血……”
艰深晦涩,却又条理分明。叶无为如同一个在荒漠中跋涉了太久,终于看到水源标记的旅人,贪婪地汲取着每一个字,每一幅图。疲惫被一种近乎病态的亢奋压制下去,求生的本能化作最强大的驱动力。
然而,一个冰冷的事实始终横亘在眼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灵药,没有材料,丹道器道符道阵道,一切皆是空谈!尤其是在这灵气稀薄到令人绝望的凡俗之地,想要获取任何蕴含灵气的资源,都难如登天!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向心口,隔着粗布衣衫,感受着那珠子的轮廓。混沌珠……混沌珠……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骤然划过的闪电,瞬间撕裂了迷雾!
灵药!张伯惋惜的那几株濒死的七星草!
混沌珠能引来《鸿蒙诀》,它本身……是否也拥有某种奇异?是否能……滋养灵药?
这个念头带着巨大的诱惑力,也带着同样巨大的风险。一旦尝试失败,那几株本就奄奄一息的七星草彻底枯死,他再无机会。但如果不试,他靠什么去获取修炼资源?靠这慢到令人发指的引气速度,在这灵气荒漠里枯坐到死吗?
叶无为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起来。他猛地坐直身体,深吸一口气,将混沌珠从怀中取出,再次置于掌心。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迷茫,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赌徒般的决绝。
他伸出食指,用指甲小心翼翼地、更加用力地刮擦着珠子表面那灰扑扑的“石壳”。沙沙……沙沙……细微的摩擦声在死寂的破庙里格外清晰。每一次刮擦,都带着他全部的希望和孤注一掷的狠劲。
更多的灰色粉末簌簌落下。随着刮擦面积的扩大,那露出的温润玉质部分也越来越多。当刮擦掉的灰皮面积接近半个拇指甲盖大小时,异变陡生!
嗡!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毫无征兆地从珠子内部传来!
紧接着,一股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吸力,骤然从珠子的玉质部分产生!这股吸力并非作用于实物,而是直接作用于叶无为的意识!仿佛在他面前打开了一道无形的门户,一股苍茫、古老、带着无尽岁月气息的意念,如同涓涓细流,再次涌入他的脑海!
这一次,不再是浩瀚的功法篇章,而是一段极其简短、却又蕴含着无尽空间奥义的讯息!
“混沌初开,清浊自分……内有乾坤,芥子纳须弥……心之所至,意之所达,灵物可入……”
芥子纳须弥!内有乾坤!
叶无为的心脏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他死死攥着珠子,指尖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按照那涌入意念的指引,将全部的心神意念,都集中在那颗小小的混沌珠上,想象着自己的“意念之手”,小心翼翼地探入那道无形的门户……
眼前光影骤然扭曲、变幻!
下一瞬,他的“意识”仿佛穿透了一层无形的薄膜,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难以言喻的空间!
这是一片灰蒙蒙的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没有山川河流,只有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如同混沌初开般的灰色雾气在缓缓流淌、沉浮。空间似乎并不算特别广袤,给他的感觉大约只有济世堂后院那般大小,但其中蕴含的那种古老、空寂、仿佛能容纳万物的气息,却浩瀚得令人窒息!
空间的正中央,悬浮着一小团极其微弱、如同风中残烛般的淡白色光芒。那光芒散发着一种纯粹、本源的气息,虽然微弱,却让叶无为感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亲切与渴望——那是他刚刚耗尽心力引入丹田、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灵气!此刻竟被这珠子空间自动吸纳了一丝进来,形成了这微小的光团!
“灵气……它……它在吸收我体内的灵气?”叶无为一惊,但随即发现,那光团极其微弱,对他自身的影响微乎其微,反而像是为这片死寂的空间注入了一点点活力。
他的意念“目光”迅速扫过这片灰蒙空间。地面并非实质的泥土,而是一种同样灰蒙蒙、如同细沙般的奇异物质,触感未知。除此之外,空空荡荡,一无所有。
“灵物可入……”叶无为的意念死死锁定在这四个字上。
就是现在!
他猛地将意念从珠内空间收回,现实中的身体霍然站起!不再有丝毫犹豫,他如同最敏捷的狸猫,悄无声息地溜出破庙,借着夜色的掩护,熟门熟路地朝着济世堂后院的方向潜行而去。三年药铺学徒的生活,早已让他对药铺的每一处角落、每一次巡夜的时间都了如指掌。
避开守夜伙计那盏昏黄的灯笼,叶无为如同壁虎般贴在后院库房那扇沉重木门的阴影里。他屏住呼吸,从怀里摸出一根细长的、用特殊药液浸泡过的铁丝——这是他平日里无聊时琢磨出来的小玩意,没想到第一次用上,竟是为了偷药。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的机械弹动声。库房门锁应声而开。叶无为闪身而入,浓烈的、混杂着各种药材气味的空气扑面而来。他没有点灯,凭着记忆和对药材位置的熟悉,在黑暗中精准地摸到了晾晒架最顶层的角落。
指尖触碰到那几株七星草。蔫软,枯槁,叶片边缘的焦黄色在黑暗中仿佛散发着腐朽的气息,生命之火已然摇摇欲坠。
叶无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飞快地、小心翼翼地,将三株状态最差、眼看就要彻底枯死的七星草拔了下来,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触感带着死亡的预兆。他不敢多拿,只取这三株,即便被发现,损失也相对最小,不易引起太大怀疑。
将草揣入怀中,叶无为迅速退出库房,重新锁好门,身影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夜色里,只留下库房内依旧浓烈的药味和一片死寂。
回到破庙,叶无为的心依旧在狂跳。他再次拿出混沌珠,看着掌心那三株气息奄奄、仿佛下一刻就要化作飞灰的七星草。
成败在此一举!
他盘膝坐下,将混沌珠置于身前。意念再次沉入其中,沟通那片灰蒙蒙的芥子空间。这一次,他清晰地“看”到了空间中央那微弱的灵气光团。
“进去!”他集中全部意念,死死锁定掌心的三株七星草,想象着它们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包裹,送入珠内的空间!
一股微弱却清晰的阻力传来,仿佛在排斥凡俗之物。但就在叶无为意念即将耗尽、几乎要失败时,那珠内空间中央悬浮的、属于他自身的那一丝微弱灵气光团,轻轻波动了一下。
啵!
一声只有意念才能感知的轻响。阻力瞬间消失!
掌心的三株七星草,凭空消失了!
叶无为的意念立刻沉入珠内空间。
只见那三株枯黄枯槁的七星草,此刻正静静地躺在那片灰蒙蒙的“沙地”之上,距离中央那微弱的灵气光团约有三尺远。它们依旧枯黄,依旧枯槁,仿佛下一刻就要彻底死去。
失败了?叶无为的心猛地一沉,巨大的失望如同冰水浇头。
然而,就在他意念死死盯着那三株草的瞬间,极其细微的变化发生了!
那灰蒙蒙的“沙地”本身,似乎散发出一种极其微弱、难以察觉的温润气息,如同最柔和的水汽,无声无息地浸润着七星草暴露在外的根须和茎叶。更奇妙的是,空间中央那一点微弱得可怜的灵气光团,也仿佛受到某种无形的牵引,一丝丝、一缕缕几乎无法分辨的淡白色光点,如同萤火虫般极其缓慢地飘荡出来,轻柔地洒落在枯槁的草叶上!
这过程极其缓慢,肉眼几乎无法察觉。若非叶无为意念高度集中,根本发现不了!
但变化是真实的!
那原本死气沉沉、焦黄蔫软的叶片,在吸收了那微乎其微的灰蒙气息和灵气光点后,叶无为“感觉”到,其内部那几乎断绝的生机,似乎……被极其微弱地……吊住了一丝!虽然依旧濒死,但那股腐朽衰败的气息,似乎被某种力量极其艰难地遏制住了!
没有立刻枯死!甚至,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被维持住的迹象!
巨大的喜悦如同岩浆般喷涌而出,瞬间冲垮了叶无为所有的疲惫和紧张!他成功了!混沌珠,真的可以滋养灵药!虽然效果微弱到可怜,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但这足以证明——他拥有了一条培育灵药的希望之路!
芥子纳须弥!这混沌珠,就是他在绝境中抓住的、最大的机缘!
他小心翼翼地将意念退出珠内空间,脸上因为激动而泛起不正常的红晕。他紧紧攥着混沌珠,如同攥着无价之宝。有了它,就有了灵药的来源!有了灵药,就有了学习丹道、换取资源的可能!
丹道!《鸿蒙诀》中那关于基础丹道的篇章,瞬间在他脑海中变得无比鲜活、无比重要起来!
***
济世堂后院,药材的气味一如既往地浓烈。
叶无为蹲在角落里,面前放着一堆需要挑拣、去除杂质的普通草药。他的动作依旧沉稳熟练,一丝不苟,将枯枝败叶、沙土碎石仔细地分拣出来。只是,那双低垂的眼眸深处,比往日多了一份难以察觉的专注和热切。
他的耳朵,此刻如同最精密的接收器,捕捉着药铺里每一个关于药材处理的对话,尤其是张伯和偶尔来坐堂的老医师之间的交流。
“张伯,这‘甘草’切片,厚薄可有讲究?”叶无为趁着一次递送药材的机会,用最平常、带着学徒特有的懵懂语气低声询问。
张伯正拿着小铡刀处理一截老山参的参须,头也不抬:“甘草?切片自然是均匀为佳,厚了药性不易出,薄了容易碎……关键是炮制前的浸润时间要足,否则芯子还是干的,切片容易崩口……”他随口说着药铺里炮制甘草的常识。
叶无为默默记下,又拿起一把晒干的“金银花”:“那这金银花,我看库房里有的颜色黄些,有的白些,药效可一样?”
“嘿,你小子今天问题倒多。”张伯瞥了他一眼,倒也没在意,“金银花以花蕾初开、色青白或黄白、气清香者为佳。那些开过了头、颜色发黄的,药力就差了。炮制时火候更要小心,稍过就焦了,苦味重,败了药性……”
“张伯,您看这炉‘止血散’的火候……”叶无为指着角落里一个咕嘟冒着小泡的药罐。
“哎哟!差点忘了!”张伯一拍大腿,赶紧放下铡刀凑过去,用蒲扇小心地扇着炉火,“这玩意儿讲究文火慢熬,火头得稳,不能大也不能小,急了药性燥,慢了药效又出不来……你看这气泡,得是这种细密均匀的……”
叶无为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那跳跃的火焰和药罐中翻滚的药汁,将张伯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细节都刻进脑子里。普通的止血散,用的都是凡俗药材,但其中蕴含的控火理念、药材君臣配伍的道理,与丹道最基础的部分隐隐相通!
他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疯狂地吸收着药铺里能接触到的所有知识。辨认药材的形态、气味、特性;观察炮制药材时的水浸、火候、翻炒手法;留意张伯配置一些简单方剂时的君臣佐使搭配原则……甚至主动包揽了清洗药碾、捣药罐的活计,只为更近距离地观察那些工具的使用痕迹和残留的药性。
晚上回到破庙,他则沉浸于《鸿蒙诀》丹道基础篇的研读。对照着白天在药铺的所见所闻,那些晦涩的文字渐渐有了实感。
“药性有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君臣佐使,相辅相成,相生相克……”
“凡炼丹,首重火候。文火养丹,武火淬炼,文武转换,存乎一心……”
“丹炉为鼎,神念为引,调和药性,聚散由心……”
他一边理解,一边在脑海中反复推演。没有丹炉,没有灵药,他就在这破庙的泥地上,用树枝勾勒着最简单的药材融合图谱,模拟着火焰升腾的温度变化。意念高度集中,仿佛真的置身于丹炉之前,操控着那无形的火焰。
时间在疯狂的学习和模拟中飞逝。混沌珠内的三株七星草,在灰蒙气息和那微薄灵气的滋养下,极其极其缓慢地发生着变化。焦黄的叶缘似乎褪去了一点点死气,蔫软的茎秆也似乎挺直了微不可察的一丝。虽然距离恢复生机还遥遥无期,但这微弱的好转迹象,如同黑夜里的星光,持续给予叶无为坚持下去的动力。
三个月后的一天傍晚。
药铺已经打烊,伙计们也都散去。叶无为借口要清理后院角落堆积的药渣,最后一个留了下来。
昏暗的油灯下,他搬出了那个被药铺淘汰、扔在杂物堆角落的小陶炉。炉身布满裂纹,用铁箍勉强箍着,炉膛里积满了黑灰。旁边,是他从库房最底层翻出来的、一个同样布满污垢、缺了一个小口的旧瓦罐——这是他唯一能找到的、勉强能充当丹炉的东西。
他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份极其普通的药材:一小把晒干的、药性温和的黄芪根须(君),几片益气生津的党参切片(臣),一小撮调和药性的甘草碎末(佐),还有两枚能微微激发药性的干枣核(使)。这些都是他利用药铺废弃的边角料,或是自己采药时偷偷留下的一点品相不佳的次品,积攒了许久才凑齐。没有一丝灵气,纯粹是凡俗药材。
他的目标,是炼制最最基础、连品阶都算不上的“益气汤”浓缩丸。这甚至不能算丹药,只是将普通药汤熬煮浓缩成丸剂,是《鸿蒙诀》丹道基础篇里最简单、最无用的练手入门方子之一。但对于此刻一穷二白、连最低阶灵药都培育得极其艰难的叶无为来说,这是他唯一能进行的“实践”!
点燃炉中晒干的松针和木屑,橘黄色的火焰在破旧的小陶炉里跳跃起来。叶无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全是汗。他将瓦罐架在炉上,按照《鸿蒙诀》记载的最基础步骤和白天在药铺观察张伯熬药的经验,小心翼翼地投入药材。
意念高度集中,努力感应着瓦罐内温度的变化。他回忆着“文火慢熬”的要诀,用破蒲扇小心地控制着炉火的强弱。
时间一点点过去。瓦罐内开始发出细微的咕嘟声,药材的气息混合着水汽弥漫开来。叶无为全神贯注,汗水顺着额角滑落也浑然不觉。
终于,药汁开始变得粘稠。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凝丹!按照法诀,此刻需要意念引导,配合特殊的控火手法,将粘稠的药液中的药性精华凝聚成丸。
叶无为屏住呼吸,意念沉入瓦罐,想象着自己的精神化作无形的手,引导着那粘稠的液体旋转、收缩……
然而,现实是冰冷的。他的意念微弱不堪,根本无法实质性地影响罐中的药液。炉火的温度也极难精确掌控,那破瓦罐受热不均,罐底已经开始出现细微的焦糊味!
他手忙脚乱地想要补救,意念与控火完全脱节。只听“嗤啦”一声轻响,瓦罐内冒起一股黑烟!一股刺鼻的焦糊味瞬间盖过了药香!
叶无为的心猛地一沉,慌忙撤火。他拿起一根木棍,小心地拨开罐内焦黑的残渣。只见底部粘着几颗大小不一、黑乎乎、形状扭曲的疙瘩,表面布满焦糊的斑点,散发着难闻的焦苦气味。
失败了。彻头彻尾的失败品。
看着那几颗丑陋的药疙瘩,一股巨大的挫败感和疲惫感瞬间淹没了叶无为。几个月来的废寝忘食,偷偷摸摸积攒的药材,满怀希望的第一次尝试……换来的是这样一堆垃圾。
他颓然地坐倒在冰冷的地面上,背靠着杂物堆,看着眼前还在冒着丝丝余烟的破瓦罐和焦黑的失败品,眼神空洞。夜风吹过,带着后院的药味和焦糊气,冰冷刺骨。
这就是丹道吗?入门的第一步,竟如此艰难?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好的器具,没有真正的灵药,甚至连最基础的精神意念都如此孱弱……
就在他几乎要被沮丧彻底吞噬时,脑海中《鸿蒙诀》关于“引气淬念”的一段描述,如同黑暗中的一点烛火,微弱地亮起。
“……气壮则神完,神完则意坚……引气入体,淬炼神魂,乃控火凝丹之基石……”
气壮则神完!引气淬念!
叶无为猛地惊醒!自己这三个月来,为了钻研丹道基础,几乎完全荒废了《鸿蒙诀》的修炼!丹田内那微弱的气息,没有丝毫增长!没有强大的精神和意念,如何能精准掌控炼丹的火候和凝丹的时机?
丹道,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建立在修为的基础之上!
想明白了这点,叶无为眼中的迷茫迅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清醒的认知和紧迫感。他不能放弃丹道,这是获取资源的关键途径。但同时,他必须更加拼命地修炼《鸿蒙诀》!哪怕再慢,再艰难,也必须提升修为,淬炼神魂!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沮丧。他拿起一颗最小的、焦糊不那么严重的药疙瘩,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塞进了嘴里。
一股极其苦涩、带着浓重焦糊味的药汁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呛得他差点吐出来。他强忍着咽了下去。一股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热流在胃里散开,聊胜于无地驱散了一丝夜晚的寒意。
有用吗?大概有那么一丝丝凡俗药材的微末药力吧。但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
叶无为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他默默地将剩下的失败品收拾好,藏进杂物堆深处,然后清理掉炉子和瓦罐的痕迹。
当他吹灭油灯,锁上后院小门,融入青石镇沉沉的夜色时,背影虽然依旧单薄,但步伐却比来时更加沉稳。一次失败,打不倒他。他看清了方向,明白了自己需要付出什么。
***
又是三个月过去。
破庙的夜晚,成了叶无为的修炼场和炼丹试验场。
他如同一个最吝啬的守财奴,珍惜着混沌珠内那三株七星草极其缓慢恢复的生机,同时更加疯狂地压榨着自己。
白天在药铺,他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手脚麻利的学徒叶无为,高效地完成所有分派的杂活,耳朵却如同最灵敏的雷达,捕捉着每一丝与药材、炮制、甚至与“仙师”、“灵药”相关的只言片语。他偷偷观察张伯处理一些稍显珍贵的凡俗药材的手法,记忆那些细微的火候变化。
晚上,他则沉浸在两件事中:修炼《鸿蒙诀》,以及用凡俗药材进行一次次惨不忍睹的炼丹尝试。
引气入体依旧艰难缓慢得令人发指。每一次引动那稀薄驳杂的五行灵气,都如同在泥沼中拖拽巨石,耗费巨大的心神。丹田内那微弱的气息,如同最吝啬的守财奴,极其缓慢地、一丝一丝地积累着。带来的唯一好处,是精神力似乎比之前凝练了一丝丝,意念操控时,不再像最初那样飘忽不定。
他将这微乎其微的进步,投入到了那破瓦罐中。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焦糊、药性冲突、凝丹不成散成一滩、炸裂(虽然威力极小)……各种他能想象和想象不到的失败情形轮番上演。废弃的药材残渣和焦黑的“丹药”疙瘩,在破庙角落里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包。
但叶无为的眼神却越来越亮。每一次失败,他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照《鸿蒙诀》的记载,结合引气淬念后那一点点增强的意念感知,分析原因。是药材投放顺序不对?是火候在某个节点失控了?还是意念引导的时机和力度出了问题?
他如同一个最固执的工匠,在无数次的失败中,一点一点地修正着自己的动作,调整着意念的节奏。
终于,在一个月色黯淡的深夜。
破旧的小陶炉里,火焰在叶无为意念的细微引导和蒲扇的精准控制下,稳定地跳跃着。瓦罐内,粘稠的药液翻腾,散发出比以往都要纯粹、浓郁的黄芪和党参的混合药香,焦糊味被压制到了最低。
叶无为脸色苍白,汗水浸透了单衣。他全部的精神都凝聚在瓦罐之中,意念如同最纤细的丝线,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药液的旋转,感受着其中药性精华在高温下被缓缓激发、融合。
到了凝丹的临界点!
他眼神一凝,意念猛地一收,同时手上蒲扇对着炉火侧面一扇!呼!火焰骤然减弱大半,只余下温和的余烬热量包裹着瓦罐。
罐内粘稠的药液,在失去猛烈火力的瞬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向内一攥!
嗤……
一阵微不可闻的轻响,伴随着一股比之前浓郁许多的药香升腾而起!
叶无为的心跳几乎停止!他颤抖着手,用木棍小心地拨开瓦罐内壁上残留的药渣。
罐底,静静地躺着三颗龙眼核大小的药丸!
虽然颜色依旧偏深,带着淡淡的褐色,表面也不甚光滑,布满了细小的凹凸,但——它们成形了!不再是焦糊的疙瘩,而是真正凝结在一起的、散发着纯正药香的丸剂!
没有焦糊味!没有怪异的斑点!只有浓缩药材精华的醇厚气息!
成了!最基础、最劣质的凡俗益气丸,成了!
巨大的狂喜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叶无为所有的疲惫和坚持!他几乎是扑过去,小心翼翼地捻起一颗还带着余温的药丸,凑到鼻尖深深一嗅。那纯粹的、混合着黄芪党参甘甜与微苦的药香,是他这几个月来闻过最美妙的味道!
成功了!他终于迈出了丹道实践的第一步!虽然只是凡俗之物,毫无灵气,但这证明了他的方向是对的!证明了他通过《鸿蒙诀》领悟的知识和这几个月用失败堆砌的经验,是有价值的!
他迫不及待地将一颗药丸塞入口中,用力咀嚼。
浓郁的苦味之后,一股温和但清晰的热流迅速在腹中化开,如同冬日里的一杯温酒,暖意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白天挑水劈柴积累的疲惫感,竟被驱散了不少!精神也为之一振!
效果远比他之前吞服的那些焦糊疙瘩强得多!这就是成功凝丹带来的药性凝聚!
叶无为感受着体内的暖流,看着掌心剩下的两颗药丸,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个月来第一个发自内心的、带着巨大成就感的笑容。这笑容驱散了破庙的阴冷,也点亮了他眼中沉寂许久的希望之光。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两颗劣质的、凡俗的下品益气丸用油纸包好,贴身藏起。这是他丹道之路上的第一份成果,意义非凡。
收拾好破炉瓦罐,吹灭摇曳的灯火,叶无为带着满身的疲惫和巨大的满足感,靠在冰冷的墙角沉沉睡去。嘴角,还残留着一丝未曾散去的笑意。
然而,他并未察觉,或者说,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他,忽略了一点极其细微的异常。
就在他成功凝丹、药香最浓郁的那一瞬间,一股极其微弱、凡人几乎无法感知的奇异波动,随着那药香的逸散,悄然穿透了破庙残破的墙壁,融入了外面沉寂的夜色里。
这波动微弱得如同涟漪,迅速消散在青石镇平凡的空气中。但它经过的方向,恰好是济世堂后院的方向。
济世堂后院,账房的小窗还透出昏黄的光。精瘦的刘掌柜已经睡下,但守夜的伙计张管事——一个年近四十、在药铺干了十几年、为人有些市侩精明的汉子,正打着哈欠,准备吹熄巡夜的灯笼。
就在他提起灯笼,准备转身回屋的刹那。
一阵极其轻微、带着特殊草木清甜气息的夜风,拂过他的鼻端。
张管事的脚步猛地顿住!鼻子下意识地抽动了两下。
这味道……很淡,很特别。不同于后院常年弥漫的各种药味,也不同于白天熬煮药汤的气息。它更纯粹,更凝聚,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将所有精华都锁在了一处的感觉?
他狐疑地抬起头,朝着气味飘来的方向——镇子最偏僻的角落,那片荒废的区域望去。夜色深沉,只有一片模糊的黑暗轮廓。
“怪了……”张管事低声嘟囔了一句,摇了摇头,只当是夜风带来的错觉,或是哪家熬了特殊的补药。他吹熄灯笼,转身回了小屋。
破庙内,叶无为睡得正沉。混沌珠静静贴在他的心口,珠内空间,那三株七星草在灰蒙气息的滋养下,焦黄的叶缘似乎又褪去了一点点,蔫软的茎秆也似乎又挺直了微不可查的一丝。
他全然不知,自己这第一次成功的、微不足道的炼丹,那短暂逸散出的、属于“凝丹”状态的独特气息,如同黑暗中投下的一颗小石子,虽然微弱,却终究在平静的水面上,荡开了一圈极其细微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