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莆田山间,烈日当空。
昨夜的星光与玄奥感悟仿佛一场幻梦,只留下筋骨深处隐隐的酸胀和识海中沉淀的明悟。
昨晚林宁在一处相对完整、能遮些烈阳的断壁旁扎好了简易帐篷。
此刻他站在演武场边缘,望着眼前这片被疯长杂草彻底吞噬的荒芜之地,心境却与初来时截然不同。
急迫、贪婪、对力量的狂热渴求,已被昨夜的剧痛与洗礼冲刷得淡去许多。
灵蕴回溯中,左若童那道模糊身影的言语,如同洪钟大吕,狠狠撞在林宁的灵魂深处。
与之同步传递的,是少年陆瑾在左若童注视下修炼时,那份深植于心的、对天地大道、对逆生三重这门玄奥功法本身的敬畏!
这份敬畏,通过灵蕴痕迹的奇妙链接,也深深烙印在了林宁的心头。
不可否认,作为知晓“剧情”的穿越者,即便身处底层,心中也难免滋生出一种隐秘的优越感和潜在的傲慢——对这个世界规则的轻视,对他人命运的俯视,对获取力量似乎理所当然的急切。
这份傲慢如同附骨之蛆,若不根除,终将成为修行路上最大的魔障,引他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傲慢者,终自毁于此。”
林宁低声自语,这是左若童无声箴言洗礼后,他对自己最深刻的剖析。力量之路,容不得半分轻慢与取巧。
他需要时间沉淀,让激荡的心湖重归平静,让那份强行烙印的体悟“种子”与自身真正融合。
而在这等待平静降临的日子里,林宁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
不为证明什么,只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承情”。
少年陆瑾突破时的体悟,左若童那无声的敬畏箴言,皆源于此。
自己虽不敢妄称三一传人,却实实在在地汲取了这片废墟残存的精神馈赠。
那么,力所能及的回馈,便是为这荒芜之地拂去些许尘埃。
于是,烈日之下,林宁挥动了从山下带来的简易柴刀。
清理演武场的杂草,是一项枯燥而耗费体力的工作。一人高的荆棘、坚韧的藤蔓、盘根错节的野草,如同顽固的守旧势力,盘踞在这片曾经的武道圣地上。
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衣衫,在皮肤上划出道道亮痕,手臂被锋利的草叶边缘划出细小的血口,火辣辣地疼。
柴刀劈砍草茎的“嚓嚓”声,成了山间唯一的节奏。
这不仅仅是在清理场地,更是在清理自己的心绪。
每一次挥刀,每一次拔除深根,都仿佛在斩断心中滋生的浮躁与妄念。
汗水冲刷着身体,也冲刷着灵魂的尘埃。他不再去想逆生三重,不去想未来的剧情,只是专注于此地,此刻,手中的劳作。
一天,又一天。
当演武场中央最后一片顽固的草皮被连根铲起,露出下方龟裂却依稀可见巨大青石轮廓的地面时,林宁直起酸痛的腰背,长长舒了一口气。
阳光毫无遮拦地洒落在这片被清理出来的空地上,虽然依旧残破,却透出一种久违的、洗尽铅华般的空旷与肃穆。
环顾四周,倒塌的石柱,半埋的基石,断壁的阴影……这片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因他数日的劳作,似乎恢复了一丝往昔的轮廓。
疲惫,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充实感。
林宁在这里扎营,简单饮食,静坐调息,彻底放空自己,任由山风吹拂,日月轮转,将那份强行获取的体悟与左若童的敬畏箴言,一点点沉淀到意识的最深处。
几天下来,白天偶尔还有零星的异人身影出现在远处的山路或废墟边缘。
他们或好奇张望,或拿着罗盘探测,脸上带着探寻秘宝未果的失望或无聊。
林宁在断壁阴影或帐篷中,冷眼旁观。
他知道,这是自己之前在论坛上“无心插柳”引来的余波。
好在,热情消退得很快,当发现此地除了破石头和荒草再无他物时,来人也迅速绝迹。
直到确认白天也再无人迹,林宁才真正定下心。
入夜。
白日的酷热被清凉的山风驱散。深邃的天幕上,银河如练,繁星璀璨,如同亿万颗细碎的钻石,静静镶嵌在墨蓝色的绒布上。
山风掠过清理后的演武场,拂过残留的草根,发出低低的、如同叹息般的“沙沙”声。万籁俱寂,唯有虫鸣偶尔点缀其间。
林宁盘膝坐于演武场中央,那块清理得最为干净、能清晰感受到下方古老青石凉意的位置。
闭上双眼,调整呼吸,让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如同投入古井深潭的石子,不起波澜。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他默念着道家通用的静心口诀,作为铺垫,让纷杂的念头沉淀。
随即,他心神彻底沉入那份被反复咀嚼、已然熟稔的体悟“种子”中。属于三一门独有的、引导核心逆转的起始意念口诀,如同从灵魂深处自然流淌而出,清晰地在心湖中回荡:
“艮背第一!”
“收视返听,心止如镜!”
此乃九序心法第一序“艮背”之要诀,源自陆瑾灵蕴,乃逆生三重修炼前稳固心神、收束意念的无上法门。
林宁只觉心神逐渐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收束、凝聚,所有外放的感知如同被一只大手强行拉回体内,外界虫鸣风声迅速远去,意识仿佛沉入一片绝对寂静的深海,只余下自身的心跳与内息。
心湖澄澈,如明镜止水,再无半点尘埃杂念。
基础已成,心镜已明。
真正的玄奥,此刻才正式开始吟诵。
“顺生必死,逆生有灵……”
低沉而清晰的八字真言,如同带着某种古老的韵律,从林宁口中缓缓吐出。
每一个音节都仿佛蕴含着大道真意,在寂静的夜空下产生微弱的共鸣。
与此同时,他的呼吸节奏骤然变化!
时而悠长如巨鲸吸水,时而又急促如暴雨倾盆,完全打破了自然呼吸的规律,与心法的运转、意念的引导丝丝入扣,形成一种独特的生命节律。
双手亦在身前结出繁复而稳定的指诀,随着口诀与呼吸的起伏,指尖微微颤抖,牵引着无形的气机。
这仅仅是前奏,是点燃炉火的引信。
最关键、最凶险的行炁,此刻才真正开始!
林宁将全部意念沉入下丹田气海穴。
那温顺流淌的炁流,此刻如同被注入灵魂的士兵,在他的绝对意志指挥下,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违反生命自然规律的——逆行军!
意念如最精密的刻刀,引导着第一缕细若游丝的炁流,沿着那份体悟“种子”地图所指示的、通往逆转关隘的起始路径,极其缓慢、却无比坚定地向上游走。
路径并非天然畅通的经脉,而是需要以意志强行开辟、以痛苦为代价雕琢出的“逆行”通道!
剧痛!如同烧红的钢针在经脉内壁穿刺、刮擦!林宁眉头紧锁,牙关紧咬,额角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
但他心神稳固如磐石,依托“艮背”心镜与口诀真意,将剧痛强行纳入掌控,化为推动炁流前进的燃料。
炁流艰难地向上,穿过脏腑,越过横膈,最终抵达胸腹之间的中丹田——膻中穴!
此处,乃“气”之海,后天之炁汇聚转化之枢机。
意念引导炁流不再直行,而是以膻中穴为核心,开始进行一种玄奥的、带着微弱螺旋感的向内坍缩与凝聚!
如同宇宙星云在引力作用下塌缩成恒星。每一次意念的压缩,都伴随着膻中穴区域的强烈胀痛与灼热感,仿佛那里正被投入一座无形的熔炉!
“凝!”林宁心中低喝。
随着意念的极致凝聚,那缕被强行压缩、驯服、带着一丝微弱“逆”之特质的炁流,终于在膻中穴内,形成了一个极其微小、却稳固存在的核心——简易中丹!
就在中丹成型的刹那!
嗡!
一股温润、内敛、却清晰可辨的乳白色光晕,骤然透过林宁胸前的衣物,自膻中穴的位置隐隐透射出来!
在寂静的星夜下,如同一颗被薄纱笼罩的夜明珠,散发着柔和而神圣的光辉。
这光,便是后天之炁被初步逆转、提纯、带上先天特质的直观体现!是逆生三重最核心能力——“炁化”的微弱征兆!
中丹初成,只是仪轨的第一步。下一个目标,是凶险百倍的上丹田——泥丸宫!
此乃“神”之府,意识本源栖息之地。在陆瑾的记忆体悟中,此步凶险异常,稍有不慎,轻则精神错乱,重则意识溃散!
林宁心念愈发沉凝,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引导着完成中丹构建后、似乎壮大了一丝、也“驯服”了一分的炁流,继续沿着那艰险的逆行路径,向上攀登,直指眉心深处那方玄奥莫测的泥丸宫。
炁流抵达眉心,并未像在膻中穴那样直接凝聚。泥丸宫,虚无缥缈,非实体可触。
意念在此刻发生了奇妙的转变——那缕被逆转提纯的炁,如同最灵巧的丝线,小心翼翼地探入那片代表“神”的虚无领域,试图牵动、混合自身的一缕本源意识(神),共同构建那至关重要的上丹!
就在炁流触及“神”之本源的刹那!
异变陡生!
林宁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神”,或者说意识本源,状态极其诡异!
常人意识,无论强弱,皆是一份完整、统一的整体。
然而此刻,在那炁流的微妙牵引下,林宁骇然发现,自己的意识深处,除了那份主导的、属于“林宁”的主体意识外,竟还有一小部分极其微弱、却异常凝练、带着某种冰冷抽离感的……“碎片”?
它如同水银般沉在意识海的最底层,与主体意识泾渭分明,却又紧密相连,仿佛另一个被压缩到极致的、沉默的“自己”!
这绝非正常!陆瑾的体悟中从未提及此等异状!
惊疑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窜上脊背!但此刻正是构建上丹的紧要关头,心神稍有动荡,便是万劫不复!
林宁强行压下翻腾的惊涛骇浪,将所有的惊疑、恐惧死死锁在心境之外,只保留绝对的专注与意志力!
“凝神!归位!”他心中咆哮,不再去探究那诡异的“碎片”,调动全部主体意识,引导着炁流与自身可控的“神”之力量,在泥丸宫的虚无中,进行着同样艰难的内旋、坍缩与凝聚!
剧痛!并非经脉之痛,而是源自灵魂深处的撕裂感与灼烧感!仿佛要将自己的意识本源强行分割、重塑!汗水瞬间浸透全身,身体无法控制地剧烈颤抖,盘坐的身形都微微摇晃起来。
然而,在“艮背”心法铸就的稳固心镜和强大意志的支撑下,那缕炁与“神”的混合物,终于在泥丸宫深处,艰难地凝聚成了一个更加虚幻、却真实存在的核心——简易上丹!
随着上丹的构建完成,林宁眉心处,一点温润的乳白色光点悄然亮起,如同第三只微睁的神眼,在夜色中静静闪烁。那是“神”被初步牵引、融合、显现于外的标志。
最凶险的两关已过!林宁心中绷紧的弦并未放松,反而更加专注。
他引导着完成上丹构建的炁流(此刻已融合了一丝“神”意,变得更加灵动),沿着既定的逆行路径,开始向下回返。
目标,是起点,亦是终点——下丹田气海穴!
此乃“精”之源,生命元炁生发之地。
行至此步,林宁心中一片明悟:
炁虽生于下丹田之“精”,却并非完全等同于“精”。
若一开始就在气海穴强行凝聚下丹,如在源头筑坝,不仅会阻碍炁流的生发与上行,更会因“精”的固着而彻底断绝构建中丹、上丹的可能。
唯有经历中、上二丹的锤炼与升华,使炁流带上“逆”之特质与“神”之意蕴,再回归本源,方能以升华之态,重塑根基!
炁流带着上丹的灵性与中丹的凝练,顺流而下(此处的顺流,在整体逆行的仪轨中,亦是逆路的一部分),重新沉入气海穴。
这一次,意念的引导不再是开辟的艰辛,而是回归的圆满与沉淀。
“固本!培元!”意念沉凝。
气海穴内,那缕饱经淬炼、融合了精气神三宝雏形的炁流,如同倦鸟归巢,带着一种奇异的和谐感,开始进行最后的、也是最稳固的内旋与凝聚。过程相对平顺,只有一种温热的、如同胚胎孕育般的充实感弥漫开来。
嗡!
当最后一丝炁流完美融入核心,一个稳固、温润、如同生命种子般的核心——简易下丹,在气海穴中彻底成型!
三丹即成,仪轨初成!
下丹成型的瞬间,仿佛触动了某个无形的开关!
膻中穴、眉心、气海穴,三处简易丹窍同时发出柔和而清晰的共鸣!一道无形的、由纯粹意志与玄奥炁机构筑的循环路径,在三丹之间瞬间贯通!
下丹(精)生发之炁,携本源之力,逆流而上,温养、激发中丹(气);
中丹凝聚转化之炁,携后天逆溯之力,继续上行,滋养、点亮上丹(神);
上丹统御之“神”意,混合灵性之炁,再顺流而下,回归本源,反哺、稳固下丹(精)!
一个微小却完整、生生不息、逆向流转的“三宝循环仪轨”,在林宁体内正式运转起来!
随着仪轨的循环运转,一股比之前任何一处丹窍单独发光都要清晰、稳定得多的乳白色光芒,自林宁的体表由内而外地透发而出!
这光芒并不刺眼,温润如玉,纯净无瑕,如同初生月华笼罩其身。光芒流转间,隐隐构成一个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循环光晕,将林宁盘坐的身影笼罩其中。
皮肤之下,尤其是三丹所在的穴位附近,那层温润如玉的奇异光泽感变得更加明显,虽然依旧微弱且无法持久,却不再是一闪即逝,而是随着炁的流转,如同呼吸般明灭起伏!
逆生三重,第一重——入门境,成!
林宁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内蕴,清澈深邃,再无半分之前的迷茫与急躁。一种难以言喻的通透感与力量感,自体内三丹循环的仪轨中源源不断地滋生。
他低头,看着自己摊开的双手,皮肤在温润乳光的映照下,仿佛带上了一层神圣的釉质。
“第一重……成了!”低沉的声音在寂静的演武场上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更多的却是历经磨难、终有所得的巨大满足与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