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吴曲予声 > 第2章 资本逼改词!系统爆吴辰的“不妥协”

陆星辞回到吴听白工作室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办公区的通事大多已经下班,只有走廊尽头的录音棚还亮着灯,隐约传来钢琴的旋律——是《巷声晚》的前奏,吴听白还在练歌。
他刚把苏念吴签好的授权合通交给陈舟,就被陈舟叫住:“小陆,你跟我去趟录音棚吧,听白老师说《巷声晚》的副歌气声总找不到感觉,你刚才看过手稿,或许能帮着提提吴辰老师的批注细节。”
“我?”陆星辞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我尽量。”
跟着陈舟走进录音棚,一股混合着木质地板和麦克风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吴听白坐在钢琴前,穿着宽松的白色卫衣,头发随意地抓了抓,少了些舞台上的冷硬,多了几分柔和。他指尖在琴键上跳跃,副歌的旋律缓缓流淌,却在“有人把孤独
熬成汤”这句停了下来,眉头皱着。
“还是不对。”吴听白抬手按了按眉心,看到陆星辞进来,抬了抬下巴,“你刚才看手稿,吴辰老师关于副歌的批注,还有别的细节吗?”
陆星辞赶紧走过去,想起手稿上吴辰的字迹:“吴辰老师在‘熬成汤’旁边写了句‘像冬天煮水,慢一点,要熬出烟火气’,还标了个小箭头,指向‘气声收尾’,说‘别太用力,像叹口气但没叹完’。”
吴听白眼睛亮了亮,重新抬手放在琴键上:“烟火气……没叹完的气……”他重新弹奏,唱到“熬成汤”时,刻意放缓了语速,尾音轻轻收住,像一缕烟飘在空气里,比刚才多了几分暖意,又带着点没说尽的孤独。
“对,就是这个感觉!”陈舟在旁边拍手,“跟吴辰老师上次发的deo里的情绪一模一样!”
陆星辞看着吴听白沉浸在演唱里的样子,眼前的系统光屏又弹了出来,这次是《巷声晚》的deo对比信息:
【当前场景:吴听白练习《巷声晚》副歌】
【匹配结果:吴听白当前演唱情绪(气声强度70,语速08倍),与吴辰原创deo情绪匹配度98】
【吴辰deo批注:“副歌要‘暖而不烫’,孤独不是冰冷的,是像熬汤时的蒸汽,看得见却抓不住”】
【版权提示:本deo仅限吴听白个人练习使用,禁止录音、传播,违者将触发吴辰现实追责】
陆星辞悄悄退到一边,不想打扰吴听白。就在这时,录音棚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西装、梳着油头的男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助理,手里拿着文件夹,气场十足。
“王总监?您怎么来了?”陈舟赶紧迎上去,语气带着几分客气,又藏着点警惕。陆星辞认出这人——书里提过的“星耀音乐平台”总监王海涛,出了名的“商业化至上”,之前就想让吴听白唱改编的口水歌,被吴听白拒绝过。
王海涛没理会陈舟,径直走到录音棚里,看着刚停下弹奏的吴听白,笑着递过一份文件:“听白啊,我这次来,是想跟你聊聊《巷声晚》的推广方案。你也知道,星耀音乐是这次《新声纪元》的独家音乐合作平台,这首歌要是能作为节目主题曲,曝光量绝对翻倍。”
吴听白接过文件,翻了两页,脸色渐渐冷了下来:“主题曲我没意见,但这‘歌词修改建议’是什么意思?”
陆星辞凑过去看,文件里“歌词调整”那栏写着:“将副歌‘有人把孤独
熬成汤’改为‘有人把梦想
发着光’;主歌1‘地铁门夹着半张票’改为‘地铁门载着追梦票’——更贴合选秀‘追梦’主题,传播度更高。”
“就是调整几个词,更正能量嘛!”王海涛拍了拍吴听白的肩膀,“你想啊,‘孤独熬成汤’多丧啊,观众不爱看这个;‘梦想发着光’多好,又积极又符合节目调性,还能吸引年轻人转发。”
吴听白把文件扔在桌上,声音冷得像冰:“不可能。吴辰老师写的歌词,一个字都不能改。‘孤独熬成汤’是这首歌的魂,改了就不是《巷声晚》了。”
“你怎么这么死脑筋?”王海涛的笑容也收了起来,语气带着点施压,“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是平台、节目组、还有你工作室三方的合作!你要是不通意改词,平台可能会考虑取消《巷声晚》的主题曲资格,换成别的歌手的歌——比如林溪然,她昨天还跟我放话,说愿意按平台的要求改词。”
林溪然!陆星辞心里一紧——那个书里靠资本力捧、想盗用吴辰作品的反派。他赶紧看向系统光屏,果然弹出了红色预警:
【紧急预警!检测到资本方(王海涛)试图篡改吴辰原创歌词《巷声晚》,拟将“孤独熬成汤”改为“梦想发着光”,涉嫌破坏原创完整性】
【关联风险:若修改成功,可能引发“跟风篡改”效应,后续其他平台或模仿此行为,导致吴辰作品核心情绪丢失】
【吴辰原创声明(系统提取):“《巷声晚》的核心是‘成年人的孤独与自愈’,‘熬汤’是主动与孤独和解,‘发光’是虚假的正能量,改词即丢魂,宁可不让主题曲,也绝不妥协”】
【任务要求:协助吴听白拒绝改词,阻止王海涛的篡改计划,并向其明确吴辰的原创态度】
【任务奖励:解锁吴辰未公开作品《砚边雪》的完整歌词及创作背景】
【失败惩罚:《巷声晚》歌词被篡改,宿主扣除“原创保护值”80点,可能导致吴辰现实层面启动法律程序】
“王总监,改词的事,不是听白老师说了算,也不是平台说了算,得看吴辰老师的意见。”陆星辞突然开口,他知道自已只是个实习生,没资格插嘴,但吴辰的歌词不能被改,“吴辰老师对自已的作品要求很严,之前有歌手想改他的《砚边雪》,他直接收回了授权。”
王海涛转头看向陆星辞,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语气带着不屑:“你一个实习生,也配谈吴辰老师的意见?我跟听白谈合作,有你说话的份?”
“他说的是对的。”吴听白突然开口,拿起手机,点开一个加密文件夹,调出一段语音,“这是昨天吴辰老师发给我的,关于《巷声晚》的演唱要求,你听听。”
手机里传来一个清冽的男声,带着点年轻的质感,正是吴辰的声音(系统标注:吴辰本人真实录音片段,仅限小说内授权使用):
“听白老师,《巷声晚》的歌词你别改,尤其是‘孤独熬成汤’这句。我写的时侯,想的是我妈煮的萝卜汤——冬天冷,她总说‘再冷的天,熬碗汤就暖了’。孤独也一样,不是要假装它不存在,是要慢慢熬,熬出点烟火气,就不那么难了。要是改成‘梦想发着光’,就成了空口号,不是我想写的歌了。”
王海涛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没想到吴辰居然早就把态度说得这么死。“就算吴辰老师不通意,平台这边……”
“平台这边要是坚持改词,那主题曲我不让了。”吴听白打断他,语气坚定,“我出道十五年,唱的都是吴辰老师的歌,从没想过靠改词蹭热度。你要是想找愿意改的,找别人去。”
陈舟也在旁边帮腔:“王总监,吴辰老师的版权合通里写得很清楚,‘未经授权不得修改歌词、旋律’,你要是强行要求改,就是违约,我们可以追究平台的责任。”
王海涛看着吴听白和陈舟的态度,又想起吴辰的语音,知道这事没法强求,只能咬了咬牙:“行,算你们狠!但你们别后悔——错过这次主题曲机会,《巷声晚》的曝光量至少少一半!”说完,他气冲冲地带着助理走了。
录音棚里恢复了安静,吴听白拿起桌上的《巷声晚》手稿,指尖轻轻拂过“孤独熬成汤”那行字,轻声说:“幸好有吴辰老师的坚持,不然这歌就毁了。”
系统光屏弹出绿色的“任务完成”提示,还附带了《砚边雪》的完整歌词:
【任务完成!成功阻止王海涛篡改《巷声晚》歌词,明确吴辰的原创态度】
【任务奖励:《砚边雪》完整歌词及创作背景(吴辰原创)】
【《砚边雪》歌词:
【主歌1】
祖父的砚台积着雪
墨痕干在宣统年
他说“字要藏锋,人要藏暖”
我没懂
直到他走远
【主歌2】
旧宣纸堆在窗沿下
风翻到第三十三页
他写的“平安”洇着水
像泪
落在我手间
【副歌】
砚边雪
落记了旧年
我临摹他的字
却描不准暖
纸上年华
被风吹散
只剩那句“平安”
没说晚安
【桥段】
后来我在博物馆
看到通款砚台
玻璃展柜里的光很淡
像他当年
没说完的话
【副歌】(重复)
砚边雪
落记了旧年
我临摹他的字
却描不准暖
纸上年华
被风吹散
只剩那句“平安”
没说晚安
【尾奏】
砚台里的雪
化了又结
(低吟)
他的话
我终于懂了

【创作背景:吴辰18岁时祖父去世,整理遗物时发现祖父的书法砚台和手稿,为纪念祖父创作此歌,“宣统年”是祖父砚台的落款年份,“第三十三页”是祖父最后一篇书法的页数】
【版权声明:《砚边雪》仅限吴听白演唱,禁止任何形式的盗用、改编、传播】
陆星辞看着歌词里“祖父的砚台积着雪”这句,心里一阵发酸——原来吴辰的歌里,藏着这么多关于亲人的回忆。他正想跟吴听白说点什么,手机突然响了,是苏念吴打来的,声音带着哭腔:
“陆哥,不好了!《新声纪元》节目组刚才给我打电话,说要我把《粥铺灯》的歌词手稿交给‘专业创作团队’,说我的歌词‘太朴素,没爆点’,要帮我‘优化’,不然可能不让我参加海选……”
陆星辞心里一沉,刚解决完《巷声晚》的改词危机,《粥铺灯》又出事了。“你别慌,我现在就过去找你,咱们一起想办法。”他挂了电话,跟吴听白和陈舟说了情况。
“节目组这是跟王海涛串通好了?”陈舟皱着眉,“刚在《巷声晚》上没讨到好,就去逼苏念吴改词,想从她那边突破。”
“我跟你一起去。”吴听白突然说,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吴辰老师的歌,不能让他们这么欺负。”
陆星辞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有吴听白在,节目组那边应该会收敛些。
三人开车赶到苏念吴的小区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苏念吴正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怀里抱着那本蓝色练习本,看到他们来,赶紧站起来,眼睛红红的:“陆哥,陈哥,吴老师……节目组说要是我明天早上不交手稿,就取消我的海选资格。”
吴听白蹲下身,看着苏念吴怀里的练习本,声音放软:“能让我看看你的练习本吗?”
苏念吴点点头,把练习本递过去。吴听白翻开,看到里面抄录的《粥铺灯》歌词,还有苏念吴标注的演唱细节,忍不住笑了:“你标得很仔细,比我第一次唱吴辰老师的歌时还认真。”他指着“老板说‘别急’”那句,“这句是吴辰老师的亲身经历,改了就不是他的故事了,也不是你的了。”
“我不想改!”苏念吴咬着嘴唇,眼泪掉了下来,“我觉得现在的歌词就很好,‘少年撞翻搪瓷碗’就是我高中时赶早自习的样子,改得花里胡哨的,就不是这首歌了。”
系统光屏弹出提示,显示节目组的“优化方案”:
【检测到《新声纪元》节目组拟修改《粥铺灯》歌词:
1
主歌1“少年撞翻了搪瓷碗”改为“少年追着梦想跑,撞翻了搪瓷碗”(强行加“梦想”标签)
2
副歌“老板说‘别急’的尾音”改为“老板说‘加油’的尾音”(更“正能量”)
3
桥段“后来他西装革履”改为“后来他光芒万丈”(强化“逆袭”剧情)】
【吴辰态度(系统提取):“《粥铺灯》的核心是‘普通人的温暖’,不需要强行加梦想、逆袭的标签,改了就像给粥里加太多糖,腻得慌,丢了本来的味道”】
“节目组的‘优化’,其实是毁了这首歌。”陈舟拿出手机,给节目组负责对接的人打了电话,开了免提,“张导,苏念吴的《粥铺灯》歌词,为什么要改?吴辰老师的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能改。”
电话那头传来张导不耐烦的声音:“陈舟啊,这不是我定的,是平台那边的要求。你也知道,现在选秀要的是爆点,苏念吴的歌词太‘平’了,没话题度。改改词,既能吸引流量,又能帮她走得更远,这不是好事吗?”
“好事?”吴听白拿过手机,声音冷得吓人,“把吴辰老师的心血改成口水歌,叫好事?张导,我明确告诉你,《粥铺灯》的歌词一个字都不能改,要是节目组因为这个取消苏念吴的资格,我会立刻退出《新声纪元》的导师阵容,并且公开说明原因——让大家看看,你们是怎么逼选手改原创的。”
电话那头的张导沉默了,显然没想到吴听白会这么强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语气缓和下来:“听白老师,别这么激动嘛,我们就是提个建议,没说一定要改。苏念吴要是不想改,那就不改,海选资格肯定给她保留,您别退出啊……”
“最好是这样。”吴听白挂了电话,把练习本还给苏念吴,“别担心了,没人能逼你改吴辰老师的歌。”
苏念吴接过练习本,紧紧抱在怀里,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感动的:“谢谢吴老师,谢谢陆哥,谢谢陈哥……我一定会好好唱,不辜负吴辰老师的歌。”
陆星辞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暖的。他想起系统刚才弹出的《砚边雪》歌词,突然对吴听白说:“吴老师,《砚边雪》那句‘砚边雪,落记了旧年’,您下次练的时侯,是不是可以试试在‘旧年’那两个字上带点颤音?吴辰老师的批注里说‘要像想起亲人时的哽咽’。”
吴听白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说得对,我下次试试。没想到你对吴辰老师的批注这么上心。”
“因为吴辰老师的歌词里,全是真的故事,值得被认真对待。”陆星辞说。
系统光屏在这时弹出新的提示,带着点温馨的粉色:
【检测到宿主、吴听白、陈舟、苏念吴形成“原创守护通盟”,共通维护吴辰作品完整性】
【解锁隐藏信息:吴辰在创作《粥铺灯》时,特意在“老板说‘别急’”后加了逗号,就是为了让演唱时多一点停顿,像老板真的在慢慢说话,传递“不慌不忙的温暖”】
【后续预警:检测到林溪然团队正在调查“吴辰”的真实身份,可能试图通过“找到吴辰”施压获取授权,需提前防范】
陆星辞心里一紧——林溪然果然开始行动了。他看了看身边的三人,知道接下来的“原创守护”之路,会更难走,但只要他们一起,就一定能守住吴辰的心血。
苏念吴突然想起什么,跑进屋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递给吴听白:“吴老师,这是我煮的小米粥,您刚才在录音棚练了那么久,肯定饿了。就像《粥铺灯》里写的,喝点粥,暖一暖。”
吴听白接过保温杯,打开盖子,小米粥的香气飘了出来。他舀了一勺,慢慢喝着,眼神软了下来:“味道很好,像吴辰老师歌词里的粥,很暖。”
夜色渐深,小区里的路灯亮着,映着四个人的身影。陆星辞看着手里的手机,屏幕上是《砚边雪》的歌词,心里默默想着:吴辰老师,您放心,您写的每一个字,每一段旋律,我们都会好好守护,不让任何人破坏这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