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人群忽地陷入了一阵诡异的沉默。
很快,士兵们都一脸狂喜笑了起来。
“好好像还真是有这么个先例!”
“没错,我突然想起来,家父正是当年,为那名秀才签下血书的担保者之一!”
“对,只要能有千人担保,许公子就不用死了!”
听到这话,赵玉明大喜过望,几步来到了苏忠烈面前。
“老将军,您都听到了吗?”
“快快把刀放下,许公子有救了!”
苏忠烈将信将疑放下刀。
血书为证,人头担保?
这事他也曾有所耳闻。
虽说苏忠烈万分相信许清勉,可这毕竟攸关生死性命。
即便边军将士们无惧,愿意写下血书,拿人头替许清勉做担保。
那些百姓呢?
他们没有任何义务,冒着“同罪”的风险,替许清勉这么做。
也就是说,在苏忠烈心中,就算此法可行,他估摸着也只有边军八百人数,又去哪里凑够一千人?
而另一边的吴天雄等人,脸色很不好看。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陈永宁会突然想到这么个办法。
“吴少、洪老,咱咱们怎么办?”
“难道,还真让他们拿此法,保那许清勉不成?”
赵春和作为县令,也是名义上对许清勉判处死刑的负责人。
他为官这么些年,哪经历过这种事,一时间慌了神。
闻言,洪定钦没好气怒瞪一眼过去。
“还能怎么办?!”
“你没听陈永宁说吗,这是先皇在世时都曾有过的先例!”
“你我若是不照办,这群不要命的边军疯起来会做什么,你他妈还不清楚吗?!”
赵春和被骂的狗血淋头,低着头敢怒不敢言。
吴天雄虽也有些紧张,可他却跟苏忠烈心头所想一样。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缓解之法,却有个不小的弊端!
那便是边军人数不足,除了这八百人,最起码还得要两百名百姓,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替许清勉担保!
在吴天雄看来,这些百姓之前之所以那么好骗,被自己等人牵着鼻子走。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光明正义,而是因为他们身为屁民,天生就喜欢凑热闹。
即便许清勉在民间名声不错,又有苏忠烈曾经的辉煌过往加持,他们也绝不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心里有了底气,吴天雄连忙给赵春和下了命令。
“赵县令,既然他们还不死心,那便给他们一个机会!”
“我就不信那些贪生怕死的屁民,会这么伟大,为了一个与自身无关的人,拿人头替他担保!”
“我倒要看看,这个老不死的上哪里去凑够这一千人!”
见吴天雄都这么说了,赵春和只能依言照办。
不过,他却没有吴天雄这样的自信。
直觉告诉他,以这群百姓对苏忠烈的敬仰与共情来看,担保之人别说一千人了,恐怕翻一倍都有余!
心里虽这样不安想着,赵春和却不敢当面讲出来。
很快,赵春和便忐忑着让手下衙役,负责收集此次血书担保人数。
其做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在一张偌大的白布上,以指尖血按下手印即可。
经过长达两个时辰的收集后,事实果真向着赵春和所想的方向发展了。
当衙役抬着那张布满了血手印的白布,回到衙门口时,他们的脸色变的极为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