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科幻小说 > 我在末世打造重装合成旅 > 第165章  商讨计划

林夜的手指在全息地图上划过,最终精准地点在了与东郊隔江相望的南郊区域。
"诸位,"他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地图上,"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这里——南郊。"
地图放大,南郊的详细地形呈现出来。
与东郊有些类似,它同样拥有部分海岸线。
但地形更为复杂,老旧工业区、密集的居民楼、错综复杂的商业街交织在一起,像一片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丛林。
"南郊距离我们的当前位置,直线距离约二十五公里,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外围区域。"
林夜继续说道,语气冷静地分析着利弊,"拿下它,将与东郊连成一片,扩大我们的战略纵深和资源采集范围。"
"但是,"他话锋一转,指出了关键难点,"地形复杂,建筑密度高,意味着清理难度极大,巷战不可避免,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肃清,困难重重。
这也是我召集各位的原因,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拿下这片区域。"
他稍微停顿,让军官们消化信息。
然后手指重点敲了敲连接东郊和南郊的唯一陆路通道:神江大桥,以及大桥对面南郊的入口区域。
"然而,在我们讨论如何清理南郊内部的丧尸之前,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更现实、更棘手的问题。"
林夜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军官,
"一旦我们的部队开出神江大桥的北岸桥头堡,真正踏入市中心外围的土地,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可能不是丧尸的疯狂扑击。
而是——‘瘫痪’的交通。"
全息地图上模拟出南郊主要干道的实时景象,那画面让所有军官都皱起了眉头。
只见每条主要道路上,都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各种废弃车辆。
轿车、公交车、卡车……
它们以各种扭曲的姿态撞击在一起,有些烧得只剩下焦黑的框架,有些则锈迹斑斑,彻底堵死了每一寸路面。
这些钢铁残骸堆积如山,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却又令人头疼的屏障。
"末世爆发时,恐慌的人群试图驾车逃离,导致了灾难性的大拥堵和连环相撞。"
林夜沉声道,"如今,这些废弃车辆残骸彻底堵塞了所有主要公路。
我们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这些重型装备根本无法顺利通过。
如果无法快速开辟出通道,我们的机动优势和火力优势将大打折扣,推进速度会变得极其缓慢,这会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甚至可能贻误战机。"
他看向负责工程保障和后勤的军官,又看向各位营长:"这是我们推进南郊计划所面临的第一个,也是必须优先解决的难点。
如何高效清理出一条甚至多条可供重型装备通行的路线?
各位,有什么想法?"
问题被抛出,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不能解决这条路障问题,所谓的“推进”根本无从谈起。
钢铁洪流若是被堵在路上,那跟废铁没有什么区别。
……
会议室内的沉默只持续了片刻,很快便被打破。
对于这些经验丰富的军官而言,困难意味着需要更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工程保障连连长率先起身,他是个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的中年汉子,名叫石浩:
"元帅,各位长官。"
"清理道路残骸,硬啃肯定不行,效率太低。
我建议采用‘爆破开路,机械清障’相结合的方式。"
他走到全息地图前,指着堵塞最严重的几个路口:"首先,派出工兵侦察小组,乘坐轻型车辆或直升机先行勘察,标记出堵塞节点和潜在危险(如油罐车)。
然后,使用精确爆破技术,将那些堆积成山、难以移动的大型车辆残骸集群炸散。
我们库存里有不少炸药,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爆破后,"石磊继续道,"立刻投入加装的推土铲和清障铲的99a主战坦克以及04a步战车。
它们的马力足够强劲,装甲厚重,不怕零星丧尸骚扰,可以像犁地一样将炸散的残骸推向道路两侧,强行开辟出临时通道。
同时,可以紧急改装一批重型卡车,加装吊臂和拖钩,负责拖拽那些完好的废弃车辆。"
李云龙猛地一拍桌子:
"这个法子好!老子那些铁疙瘩总算能干点精细活了!不过光清理也不行,清理的时候,周围的丧尸肯定会被吸引过来。"
周卫国冷静地接话:"这就需要同步进行‘清理与警戒’作战。
清理部队前方和两翼,必须布置强大的护卫力量。"
他指向地图,"清理车队本身就是一个移动堡垒。可以在清理车队前方500米,部署轻型装甲车和步兵,构成前出警戒线,提前发现并消灭小股尸群。"
"对于大规模尸群,"丁伟补充道,"我们的plz-05a自行榴弹炮和phl-03火箭炮可以部署在神江大桥北岸我方一侧,建立临时炮兵阵地。
利用无人机或前方观察员提供坐标,进行精确炮火覆盖,在尸群接近清理队伍前就将其远程摧毁。
我们的炮弹储备,足够支撑这种级别的作战。"
孔捷提出关键一点:"清理通道需要时间,哪怕最快,主要干道完全打通也需要一两天。
但南郊的战斗不能等。
我们必须在清理地面的同时,向目标点投送兵力,占领关键节点,建立前进基地,里应外合。"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直沉默的武直-10大队指挥官高志航。
他详细阐述方案:"武直-10不仅可以提供强大的对地火力支援,更能作为空中运输平台使用。
每架武直-10除了两名机组人员外,还可以通过外挂吊运的方式,一次性运输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班(8-10人)或其等效物资。
虽然运力不如专业运输直升机,但贵在速度快、火力猛、灵活性高。"
"具体计划如下:
1空中走廊开辟:首先,由4-6架武直-10组成先导编队,沿预定空域进行清扫,消灭对有威胁的变异种或任何可疑目标,确保降落安全。
2蛙跳战术投送:剩余武直-10分成数个波次,采用‘蛙跳’战术。
第一波次,运送精锐轻步兵(例如从雪豹、蛟龙突击队抽调),直接机降到市中心外围腹地的关键战略点,如高层建筑天台、大型广场、交通枢纽等。
他们的任务是建立临时防御阵地,肃清降落点周围威胁,并为后续部队指引位置。
3建立前进基地:后续波次则运送更多步兵、重武器(如迫击炮、反坦克导弹)、弹药和工程器材。
在关键点迅速构建起坚固的前进基地或火力支撑点。
4持续支援与补给:清理通道期间,武直-10编队轮流执勤,为地面清理部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cas)。
同时为敌后占领要点的部队提供火力掩护和必要的物资补给投送。
"这样一来,"高志航总结道,"我们就能在地面部队还在艰难开辟通道的同时,将一支具备相当战斗力的部队直接插入市中心外围地带。
他们可以里应外合,接应地面主力,同时提前展开区域清理,极大缩短整体占领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