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乞儿跑远。文松借故要解手,脚步匆匆地钻进了路边的茅房。
茅厕内气味刺鼻,光线昏暗。
文松迅速插上门栓,背靠着粗糙的木板墙,他警惕地侧耳倾听片刻,确认外面无人靠近,这才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条。
纸上只有几个小字:“明日未时,前去拜访。”
文松见此一喜。
他们几个终于想起他来了!
文松在心底抱怨了一句,迅速将纸条揉碎,扔进了茅坑,最后还解开腰带,对着纸条狠狠一滋,直到将纸条滋地不见踪影才善罢甘休。
整理好衣袍,文松心情颇好地推门出去。
他出得谜题,已经被赵四海送去了光明商会。而赵四海也并没有给他安排商会的事务,显然是还不信任他,故而他每日都无所事事地在商会里晃悠,正好明日可以早些回来。
翌日,苏子衿提着几份包装精美的厚礼,扮作寻常攀附结交的访客,叩响了文松新得的宅邸门环。
文松亲自迎出,见到苏子衿,眼中瞬间迸发出真切的惊喜,旋即又被谨慎压下。
他不动声色地挥退左右侍从,迅速将苏子衿让进内厅。
“苏大人,您怎可亲自前来了?这也太危险了!”
苏子衿随意落座,目光扫过厅内雅致的陈设,唇角勾起一抹揶揄的笑:
“松兄此言差矣。如今你可是名动云南的在世小诸葛。苏某作为一个外地来商,心向往之,特来拜会,何险之有?”她语气轻松,仿佛真是来串门叙旧的。
文松面上掠过一丝赧然,苦笑着摇头:“大人切莫再取笑松了。若非此地文风不盛,真正的饱学鸿儒又不屑与商贾为伍,岂容我这点微末伎俩在此搅动风云?不过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罢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苏子衿茶盏,轻轻撇去浮沫,“若非如此,我反倒不敢轻易登门了。”
一番寒暄后,文松将如何一步步爬到如今位置的经过细细道来。
提及那几个金发碧的异国人时,他道,“此事还多亏了苏大人,当时在京中破解了那异国神器。否则松岂能抓住这露脸的机会。”
苏子衿却若有所思,“他们倒是能跑,竟从京都一路辗转到了云南,也算有缘。他们的住处在哪儿?我去会会他们。”
上次在京都匆匆一瞥,就想要和他们好好聊聊了。只是他们跑得太快,她没找到机会。
文松脸色微变,连忙劝阻:“大人!他们很可能认得您!此时接触,风险太大!”
“放心,”苏子衿放下茶盏,“我自有分寸。”
这个时空的历史拐点已然不同。
按照原本的时间线,此时华夏应该是宋,
西方那边正值农业革命。
如今变成了大乾,那么西方呢?
是否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
见她陷入沉思,文松转而问道:“大人,日后松是否可常与您互通消息了?”
苏子衿立刻摇头:“偶尔见见无妨,太过频繁,杨氏那边难免生疑。对了,我在杨府的进展尚算顺利,如今只待松兄你这边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