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广先民纠结着回到了府上,一直翘首等待他的东广夫人,看出夫君心情不好,随即跟进了书房。
“老爷,妾身让人给你煮了百合汤,
老爷可要用些?”
“拿来吧。”东广先民应下,又问道:“冲儿呢?”
“刚刚用过了晚膳,这会儿又去练字了。冲儿他像老爷,是个读书的料子,又勤奋又聪慧,夫子连连夸着呢。”东广夫人接过丫鬟端来的汤,笑着道。
“也别让他累着了,多注意身子。”东广先民欣慰的点点头。
他自认为在东广家,他不比任何人差。只是后宅妇人的肚皮不争气,没能生出个倾国倾城的女儿。
之前几个男丁也都纷纷夭折了,也就前些年,才站住一个小儿子,自是如珠如宝的捧在手心里。
“老爷可是想冲儿了?一会儿妾身叫下人,将冲儿带过来,给老爷瞧瞧。”东广夫人一边盛汤,一边说道。
东广先民想了想道,“也好,也有几日未见了。”
“老爷,要妾身说,如今咱们东广家在江南已经无人能及,老爷莫要太过操劳了。多歇一歇才是。”
“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东广先民冷冷一呵,东广夫人顿时不敢再言。
安静无声地等着东广先民吃过了粥,东广冲被下人领着进来了。
“冲儿,见过爹爹,见过母亲。”粉雕玉琢的小童学着大人的模样作揖,看着煞是可爱。
即便这孩子并非是她亲生的,可她养了这么久,也生出了几分情谊,见此便忍不住夸道:“老爷,你快瞧,我们冲儿跟个小大人似的呢。”
东广先民也不自觉地笑了,“你养得不错。”
“多谢老爷夸奖。这都是妾身该做的。”东广夫人柔柔地回道。
东广先民先是考校了自己的小儿子一番,见他都对答如流,心底更加满意。也更加纠结。
曾经,他无后便罢了。即便闯出偌大家业,也不过是拱手让人。可现在,
他有了儿子!
他这小儿子还生得这般钟灵毓秀,聪慧机敏。仅仅五岁便能诗善赋。长大必然有一番成就!
可若他不能再进一步,代替了京中那位,成为东广家真正的掌舵人。他的儿子,日后也只能如他一般,屈居人下。
这一夜,东广先民一夜未眠,他想了很多很多。
在东广先民日日夜夜的纠结当中,江南才子广聚苏松玲珑湖。
玲珑舫虽然是风月地,但在这些文人雅士眼中却是风雅之极。玲珑湖上谋生的大小乐舫纷纷围绕着玲珑舫排开。每一艘舫上都布满了文人雅士,当然也免不了要红袖添香一番。
一时间玲珑湖上,日日歌舞升平。
苏子衿站在舱头扇着扇子,“知道的,道江南正在遭遇水患,本官召集一众才子为解水患。不知道的,还以为江南大丰收,本官召他们来庆功呢。”
若水听出了苏子衿语气中的讥讽,笑了笑,“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也并不是所有人皆是如此。”
“将此次寻欢作乐的人都记下来。回头我就禀告圣上。即使过了府试,院试也要踢下去。还没做官,便如此这般,若是做了官,必定为祸一方。”
苏子衿给北镇抚司找了新的差事,便摇着扇子四处闲逛了起来,实在是在屋子里闷得久了,呆得烦了。
若水跟在她的身边,闻言笑道:“大人忧国忧民。奴家佩服。”
“你既知道本官忧国忧民是个好官。可否不告本官的小状?”苏子衿笑意吟吟的调侃道。
“这”若水垂下眸子,一副为难之色。